02.29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因為疫情的原因,樓下的理髮店已經很久沒開了,孩子的劉海也早已長的刺眼睛。於是,淼媽終於還是決定化身tony,拿著剪刀對孩子的劉海下手了。上網觀看了很多劉海教程,可是最後還是腦子會了手不會,手一抖,得了,狗爬式劉海還是出來了。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於是,愛漂亮的孩子立馬哇哇哭起來,和家裡人玩起了自閉,到點吃飯了也不願意從房間裡出來。心疼孫女的娃奶立馬對還站在門口哄娃的淼媽各種數落。


“我早讓你不要給她剪,你非要給她剪髮,我說你又不聽,你孩子現在不出來吃飯就全怪你。”

“自己孩子不心疼呀?她不吃飯要是餓著了生病了怎麼辦,我看就是你平時帶孩子少了。”

“沒有金剛鑽沒要攬瓷器活,看別人家給孩子剪了頭髮,你也要來。怎麼別人家在家做全職媽媽帶娃,你幹嘛不辭職帶娃。”

……

娃爸則嫌麻煩不想處理,藉口要處理工作連忙扒拉了幾口飯就躲進了書房。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一邊是鬧彆扭不吃飯的孩子,一邊是娃奶喋喋不休地數落,還有一個不理事的男人,淼媽內心既有自責但又覺得憋著一口氣,怎麼自己就給娃剪岔了一個頭發,在娃奶奶的嘴裡就變成了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明明自己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在門口好言相勸孩子呀。

好在,淼媽最後還是憑藉著對娃的瞭解,用各種美食和一個承諾把娃哄出來吃飯,見娃已經出來吃飯了,娃奶終於停了口。現在問題是完美解決了,可淼媽的胸口的那口氣依然無處發洩,雖說這事本來確實需要怪罪淼媽,技術不精,給孩子理了這個一個頭發,可是後面娃奶奶的數落卻也讓她委屈難受嘔血。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平時,對於淼媽的育兒方法,娃奶也是各種嗤之以鼻,各種不認同唱反調。

平時淼媽想帶娃出門看世界去各地旅遊,門都沒出,她就會在一旁絮叨勸阻不要帶娃出遠門,去隔壁公園玩玩就好了,說娃一出遠門會生病,會身體不舒服。可是孩子的抵抗力本來就是越挫越勇的,只要看護得當,出遠門非但沒有什麼害處還有益處。雖然前幾次孩子出門的時候會有些許不適應,可是後來再出遠門,孩子的身體就沒有出現不適應的症狀,每次玩得比大人都還盡興。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有時候娃會耍賴不想去幼兒園上課,從來都是無條件順從孫女的娃奶每次都是幫著娃和老師請假,一次兩次淼媽是覺得無所謂,孩子嘛,天性是玩,不愛上學也沒啥。可是次數多了,淼媽就會勸娃奶奶不要再幫著孩子撒謊騙老師,這樣對她將來的成長有危害。可是,娃奶奶左耳進右耳出,反過來勸她,幼兒園玩著就行了,到了小學再認真學習也不遲。

淼媽給家裡買了空氣淨化器放家裡,叮囑娃奶奶現在空氣質量不好,平時要多開開,對孩子和老人都好。不要一趁她上班就立馬關掉,可是娃奶奶每次都是陽奉陰違,她一出門上班就立馬關掉,覺得空氣淨化器吵人又費電。

……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淼媽覺得,每次只要一說起她和婆婆的育兒矛盾,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確實,由於成長環境、生活環境還有時代的差異,只要家裡有老人,婆媳之間基本都會有這樣那樣的育兒矛盾,無可避免。

可是淼媽也真的不能辭職在家帶娃,現在社會生活壓力那麼大,房貸車貸還有以後孩子的教育,哪一樣不需要花錢,現在因為她養了一半的家,還有講話的底氣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後要是拿著她兒子的錢,確定不會再數落她是一個平時只會在家帶娃花錢的女人?而且誰敢保證出事就會躲進書房的男人靠譜,要是出去外面招惹一個妖豔賤貨,淼媽向誰哭去?

綜上種種,沒辦法,平時還是隻能將孩子交給老人來帶。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可是這些矛盾真的無解嗎?沒有破解之道嗎?

辣媽認為,咱們職場媽媽首先得擺正自己的心態,因為老人來幫你帶娃,這確實是幫你解決了很多問題,他們放棄了自己本來安逸,花草蟲鳥語的晚年生活,幫助兒子兒媳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

家裡多一個人生活,本來就容易出現矛盾,只不過因為孩子的關係,這個矛盾出現的頻率會高很多。和老人講道理理性溝通,這個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的爭執都最後都會變成,“我是對的,你要聽我的。”一種帶有強制氣息的權利之爭。

要想溝通好,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溝通的點,以育兒矛盾為例,之所以婆媳之間會因為育兒產生矛盾,那就是因為我們都想要把孩子教育好,一切從孩子出發。

有了和這個共識,婆媳才有溝通的可能性。有溝通,那就肯定有溝通的技巧。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第一,要注意講話的方式。

好好說話比什麼都重要,這個放在開頭也是因為想告誡自己,好好說話,也就意味著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很多兒媳聽到婆婆那些能夠噎死人的抬槓話,火氣立馬就上來了然後就順著抬槓話繼續回懟,一來二往,矛盾自然越積越深。

都說講話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妨也藝術體面點,講話不要單刀直入直接指出婆婆的錯,而是換個角度來告訴婆婆——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譬如你早對婆婆餐餐都要追著娃屁股後面喂娃吃飯的行為深惡痛絕,但是你多次讓她不要再這麼做卻收效甚微,你可以從對孩子的影響來說這件事。

“媽,今天我聽我同事說,他們幼兒園有個小孩因為自己不會吃飯,午餐都沒吃,餓了一個下午,媽你平時就多訓練下孩子自己吃飯,不然她以後怕是要餓肚子呀。”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第二,放棄完美主義

兩個不同環境下不同時代成長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肯定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就算是自己花錢僱來的保姆,某些生活習慣自己也肯定是不喜歡的,所以,對於幫我們義務帶娃的婆婆,我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那些娃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飯、多穿一件衣服少穿一件衣服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只要孩子本人沒有多大意見,大家怎麼開心怎麼來。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第三,教育孩子要避開老人,和老人吵架要避開孩子

很多時候,有婆婆在的家庭,總會出現這樣的事件:媳婦一開始準備教育孩子,只要孩子一哭,婆婆立馬於心不忍,把孩子一把抱開,或者是幫孩子說話勸你。

所以,如果我們要教育孩子,那就把孩子帶進房間或者是廁所,有時候還可以使眼色讓婆婆走開。老人也並非沒有是非觀念,很多時候他們阻擋你教育孩子只是因為他們聽到孩子的哭鬧心有不忍,看不到聽不到,老人自然不會干涉你的正常教育行為。

有時候,如果老人真的存心抬槓,那我們要撕逼回懟的時候,也儘量避開孩子,防止因為哭鬧的的孩子讓溝通不了了之,沒有下文。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第四,藉助第三方的力量

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中老人根本不聽勸,怎麼辦?!於是一些年輕人就搞出了一篇中老年人最愛轉發的警告文,效果顯而易見,我家婆婆看了之後立馬連門都不出了。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第五,增加自己帶娃的時間

老人幫你帶娃,並不是意味著你對帶娃這件事就可以和娃爸一樣撒手不理,孩子永遠是女人最柔軟的那個角落。到了週末,我們可以從老人手中接過帶娃這個重任,給老人放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帶娃沒有老人,就簡單了。娃不願意吃飯那就吃麵條,不想拿筷子,就擦乾淨用手吧……只要事情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我們自己本人多帶娃,除了能練就了一身帶娃本領,還能減輕老人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總而言之,婆媳之間的育兒矛盾可大可小,也並非完全無解,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首先得成為一個有擔當、高情商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