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去粵菜館,點什麼菜能證明你是內行人?

叨叨說食話


作為一個曾經開過粵菜館的老闆,我來談談我對粵菜的看法。
掉入米缸的你,在餓的時候建議還是不要打開這篇文章,不然只會加快你點外賣的速度。
粵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具有清、鮮、爽、嫩、滑等特色。對於粵菜的考核也在這幾個方面進行。好了,現在點菜開始。

廣東燒鴨

北京烤鴨和廣東燒鴨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菜。點一份燒鴨或者燒鵝,就非常能考驗這家店的粵菜師傅水平。粵菜館的燒味檔口可以說是這家店的靈魂,而當家的主打就屬燒鴨。皮香酥脆、鴨肉緊實,濃郁的香料浸入肉裡,蘸上一點酸梅醬,既濃厚又酸爽,讓人慾罷不能。


避風塘炒蟹、幹炒牛河

粵菜小炒的精緻、清爽一直是粵菜推崇的精神。一道避風塘炒蟹、一道幹炒牛河就可以給灶頭上的師傅一個評級打分。

避風塘炒蟹,因為在炒料的過程中要求要用小火來炒,心急不來,而對於蟹的處理也得比較小心,不然出品時整個賣相和味道都不會好。一碟好的避風塘炒蟹,蟹肉鮮嫩多汁,包裹的蒜蓉焦香不辣,脆而不糊,與蟹肉在一起相互牽制相互平衡。鮮香可口,令人越吃越開胃。

幹炒牛河,既是小炒也可以是主食。一道優秀的幹炒牛河,河粉散而不斷、牛肉嫩滑不柴,整個出品晶亮不油,醬香四溢。一道看似簡單的幹炒牛河,卻考驗這廚師對火候、炒制手法,以及味道的調製的手藝,因為烹調時間較短,整個過程不容許有任何錯誤,所以也是考核師傅的一道名菜。

來一條清蒸魚、一碗例湯

接下來,對餐廳食材的考核就點一道清蒸魚,不在乎是什麼名貴的魚類,一般的魚就行,看看這家店食材的新鮮程度,以及廚師對於出品的認真程度,魚的處理是否乾淨?魚肉的鮮嫩程度?就看這個。

另外,點一份例湯,也能看這家店對於湯品的態度。粵菜中的湯,在整個餐飲屆都是一個上品的存在。可高可低、可複雜可簡單,而一盅例湯,更能體現這家店廚師對於湯品的態度,如果一家店的例湯都能是高質量的,那麼這家店的水平應該不會太差。

叉燒包

最後,來些點心和甜品,這一部分可點的東西就太多了,但如果是一個傳統的粵菜館,一定有傳統的叉燒包,這個叉燒包就是考驗中式點心師的必考題啦。

手工製作的叉燒包,每個包子都會不同,因為發酵後的麵糰在蒸制的過程中受熱不同,最後的開花也是不一樣的。裡面的叉燒肉,肥瘦相間、醬香十足,外面包裹的麵糰,細軟順滑無異味,一口下去既有鮮嫩的肉香又有面團甜蜜的口感,一個接一個讓你停不下來。


百花齊放的粵菜,在餐飲市場中一直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和它出品精緻、味道清淡、食材新鮮著稱,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製的結果,讓你有著色香味俱全的食用體驗,是宴請賓客的首選。希望上面的幾道菜除了能讓你顯得比較專業之外,也讓你獲得較好的食用體驗。


海洋思維楊簡寧


首先為什麼要證明自己是內行人呢,我到覺得不管你去粵菜館也好,川菜館也罷。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吃飯》,我認為根據自己口味需求,經濟情況這才是最實在的點菜內行人。

例如:你點了粵菜具有代表性的“烤乳豬”,但你本身不是很喜歡,就是為了證明你是內行人,在朋友面前有面子,這點我覺得很不切合實際!


下面還是來分享我的點菜經歷吧。首先:我會點較為經濟實惠的,因為我是工薪階層,前提要我消費得起啊。其二:我會點比較清淡些的菜餚,這是我家口味需求。


就像去年小孩子放暑假的時候,我們一家五口人去吃過一次粵菜館,我記得當時點了(六菜、一湯、一主食),分別有:(白切雞、白灼蝦、清蒸鱸魚、陳皮骨、沙姜爽肚、蠔油生菜,老鴨冬瓜湯,溼炒牛河)。就這樣一家人都吃得很飽,而且也不貴,好像也就三四百錢左右吧。







無論跟家人吃飯或是三五好友聚餐,合理飲食搭配這就是內行人的點菜,吃出健康、快樂最重要!

說說您的觀點,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喜歡的給予點贊支持!食全食美huangxubo《完》


潮百味



LS家有小吃貨


我們行內人,不管粵菜,還是其他什麼菜系,一般是這麼點菜的:直接跟服務員講“照菜單來一份!”注意細節,千萬不能要菜單,要菜單就顯得外行了。


以上純屬玩笑,當不得真!裝B遭雷劈!

點菜,根據不同的場景,主要分幾種情況:

1、自己去外地玩。不熟悉菜系、飯店的特色菜時,找店員推薦,結合自己的喜好,點菜,體驗特色,但又不至於難以接受。

2、三五知己聚會。每個人點一個菜,保證都有自己喜歡吃的。

自己人,講究吃的舒服、開心。

3、客戶應酬:聊天為主,吃飯為輔,體現誠意!

(1)不是太熟悉的,可以讓主賓點菜,或者詢問對方是否有什麼忌口的。

(2)比較熟悉的,可以直接點菜,有1-2個硬菜(一般是最貴的),其他幾個配菜,注意葷素搭配,注意迎合客戶的口味。

(3)如果身份比較懸殊,可以詢問次主賓,客人的口味習慣及禁忌等。


師說歷史


覺得這問題挺有意思的,不請自來。

一、對象問題,點菜想顯得內行,你是向誰證明?店家還是一同進餐的人?對店家者不外是希望店家認真對待搞好點,其實這個動作是多餘的,因為菜單經過環節多(特別現在人手編制少,都是電腦點菜,點菜人除非是特別情況,正常根本不會主動與廚房溝通),沒有店家會因為你內行而專門以專人跟單為你與廚房提要求,除非你是店家的貴賓;如果只是向同行人顯示一下,還不如徵求同行人的意見,大家一起點菜,免得出現班門弄斧的情況。

二、請客目的,點菜要與請客的目的相匹配。正式宴客體現菜單上應該是羹湯、燒滷、熱葷菜、海鮮、素菜、主食等各類都有,並以店家專長特色菜優先,再以照顧味道濃淡、主次相結合,切記不可全部貴价而不考慮搭配。如是朋友聚會,則菜單可簡化,以個人喜好+店家特色+時令海鮮蔬菜即可,注意菜量不要太多造成浪費(粵菜一般以人數減1來決定菜的數量)。

三、注意事項(粵菜習慣):

1、正式宴請要有雞,以及地方風俗宴請專門菜。所謂無雞不成宴。朋友聚會則無此講究。

2、同一菜單最好是同一品種類別和製作方法不重複,如有湯就不能再點羹,有雞可以不再點其他三鳥類的品種。

3、菜單不能點7道菜,因為7道菜是解慰(死人)宴專用數。

4、注意菜式製作需要的時間,一般是燒滷已經預製好可先上,再是熱菜、湯羹,蒸的菜式需時最長,儘量使菜能陸續上桌,可以邊吃邊上。蝦蟹最好是後上,免得其鮮味影響品嚐其他菜。

5、儘量點時令品種和製作方法的菜式。

總的來說,點一張令人滿意的菜單,要熟悉和了解粵菜的原料、製作方法、時令時興、店家專長、客人年齡、口味喜好等,需要靈活搭配處置。供參考。


圓頭哥3661100051


粵菜在四大菜系裡,給我的感覺是僅次於魯菜的存在。而且粵菜一直以烹調技法多樣,食材選料豐富而著稱,並且粵菜最大的特點是講究:食材的脆嫩、清淡、追求食材的本味。

因為居住在北方城市,粵菜館在我們這裡一直屬於高大上的代名詞,並且多開於高檔酒店內和大型寫字間的聚集地。

粵菜其實也是由幾個不同分支組成的,常見的主要有“潮州菜”“廣州菜”“客家菜”這三種,這三種菜館的主打菜品都有不同。所以去的餐館不同,自然點的菜要有所取捨。

去粵菜館,點什麼菜證明你是內行

粵菜雖然有很多分支,但是其出名的菜式所用的烹調技法基本差不多。而粵菜的烹調技法中,“焗”“白灼”“炆”“煲”“脆皮”這幾種比較有代表性,所以去粵菜館點菜,自然要按照菜譜中菜的名稱,來選擇這樣的菜,自然服務員會認為遇到了行家!給大家簡單介紹幾道,這一類的菜品:

一,【白灼螺片】

一般粵菜講究的“嫩而不生”,在這道菜上體現的很完美。螺片的火候要掌握的恰到好處,否則過火螺片會變老,影響口感。如果火候不到,螺片會發生而且腥味沒有去除。所以點這樣菜,很考驗廚師的水平,以及粵菜館是否正宗。

二,【脆皮乳鴿】


這是粵菜的經典菜式,一般要做到皮脆而不艮,乳鴿的肉質要入味。這個也比較考驗廚師的技能。類似的還有很多,只要帶脆皮的菜,點就是了。如:【脆皮雞】、【脆皮鴨】這些。

三,【炆牛腩】或【炆魚腩】

炆一般分為生炆和紅炆兩種,一般都是把食材經過上薄粉,低溫泡油後,然後回鍋加湯汁小火入味的方法,這類菜應該都以帶蓋的容器上菜。

所以去粵菜館點這樣的菜,基本廚師都不會怠慢的,一看就是行家來了。

四,西式做法


粵菜是屬於最能創新的菜系,可能跟廣東人的性格,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

所以粵菜中借用西餐的烹調技法和調料的菜品也很多,一般這類菜品都會標註調料的名稱。比如:【芥香沙拉蝦】這些,所以這個也是考驗粵菜館的創新能力的菜品,自然可以點上一些。

其實粵菜一直品類繁多而著稱,而且菜的名字也起的“五花八門”,但是一些出名的菜品,有些並不合外地人的口味,比如著名的【白斬雞】等。所以我覺得去粵菜館點菜,主要看菜牌上的烹飪技法,這樣才不能“踩坑”,而且讓服務員和廚師感覺是“行家”。所以要點就點菜牌上,自己很少見到的、帶烹飪技法的菜品。


73神牛


做為一個來廣東二十幾年的北方人,從街邊最便宜三塊錢炒米粉吃到不算酒水一萬多的海鮮大餐,因為生意原因在廣東幾乎各個縣市都跑過,認識的也多是廣東人居多,自詡為資深吃貨!可以很完美的回答你這個問題!

吃廣東菜如果是去一般大排檔,建議點菜以小炒為主,肉菜有酸菜炒大腸,鐵板生腸,蘿蔔牛腩煲,豬手煲,冬天可以點支竹羊肉煲,下飯菜可以點個鹹魚茄瓜煲,青菜可以點油渣炒菜心(不建議點鹽水,這個原因遲點解釋),當然你要能點薑汁芥蘭的話老闆已經不會看輕你了,因為應季節點青菜是最能體現點菜功力的,下酒菜就可以點個炒田螺加加辣(現在的廣東人也能吃辣椒,一般大排檔的廚師都是廣西人,加辣椒紫蘇炒是別有味道的),至於魚的話如果不是佛山的大排檔不建議點,如果感覺不完美就點個魚頭豆腐湯吧!這樣的組合已經足夠你喝幾支啤酒吃兩碗飯啦!

去到差不多的粵菜館就有燒臘和老火湯啦,燒鵝當然是首選,燒味拼盤和白切雞也不錯,老火湯建議你聽從部長建議,每個飯店的老火湯都有老闆的個人味憶,所謂媽媽的味道就是指這個!(不過豬肺和豬腰湯我是吃不下去喝不慣的),當然開臺之前會讓你選擇茶水,一般的大排檔就沒有可以選擇的茶水,北方人建議你還是喝鐵觀音吧!點了湯和老饕必吃的燒鵝,現在就應該問有什麼青菜啦,這是這兩年的健康點菜,以前都是先點滿一桌肉的,每個季節的時令蔬菜大有不同,椒絲腐乳通菜,青炒白菜苗(點白菜苗前可以問一下部長這個菜的粗細,粗了不好吃的),上湯枸杞葉辣椒葉南瓜苗如果有,部長都會推薦!菜心建議鹽水(因為高檔一點的飯店菜心才夠嫩,尤其是增城的高腳菜心特別適合做鹽水,北方人吃不慣這麼寡淡的東西),肉的話可以點鐵板牛仔骨,便宜的麻蝦就蒜蓉開邊蒸,羅氏蝦就豉油焗甚至刺身都可以,九節蝦就只能白灼才對得起她的鮮美和價格,魚當然最好是清蒸,如果是鯿魚的話用欖角蒸也可以嘗試一下!在再點個客家釀豆腐,想吃辣的話點虎皮尖椒,什麼水煮牛肉和回鍋肉極少粵菜館做的好!下飯菜還是推薦鹹魚茄子煲(這個菜是北方人接受程度最高的本地菜,不接受反駁!並且茄子對炒菜的油要求特別考究,再差的飯店做這個菜都必須是花生油)!如果不開發票的話都有點心送的,最起碼的就是鴛鴦饅頭!但凡你能說出送點心的話,部長一定當你是常年在外面吃飯並且是要求嚴格的人!

至於去高檔海鮮酒樓或者潮州菜下次再談,其實點什麼菜不能顯示出你是粵菜專家,尤其粵菜千變萬化,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招牌菜,每個廚師也有自己的拿手菜,你要能根據季節點應季的蔬菜,對食材能提出合理的烹飪要求,能要到免費點心,會用白話點菜!不然是偽裝不了內行的!


執劍人章北海


作為曾經的粵菜廚師,你的這個問題我來說幾句。


點進來看了你這個問題的補充部分,感覺你都自問自答了啊。但以我對粵菜的粗淺認知,你說的內容我不反對,只是覺得你並沒有說到實質。


去粵菜餐廳吃飯,我真覺得無需證明你是不是內行,有時候讓服務員知道你對菜品有更多的瞭解的話,聰明的服務員真的會在菜單備註上說明,給廚房提示一下,意思是這個沒準是同行,挑毛病來的,出品要小心,哈哈哈。開個小玩笑。


我們說重點。粵菜以生猛海鮮、鑊氣小炒、煲仔、燒味以及湯羹著名。那麼在點菜的時候,根據人數可以每樣都點一兩道喜歡吃的或是經典菜式。


拿我去粵菜餐廳點菜舉例吧。首先,要點一個湯羹,一般來說例湯足以;接下來是燒味。蜜汁叉燒、燒鵝或是白切雞等都是經典,大多餐廳的出品都沒大問題;至於海鮮,如果是宴請的話,可以點龍蝦三吃(刺身、椒鹽、煲粥),如果是普通吃飯,那麼來條清蒸魚是不錯的選擇,鱸魚比較物美價廉;熱炒菜的話,我比較喜歡鑊氣重的,譬如豉椒炒牛肉、小炒皇之類的;自然,你提到的乳鴿也是必點的,如果之前沒有點白切雞的話,我也建議可以來半隻當紅炸子雞,這都是考驗廚師功夫的菜;煲仔類的,我覺得既下飯又能體現你的“內行”的菜式像梅菜扣肉煲、喈喈煲都是可以的;主食的話,粵菜裡我比較喜歡星洲炒米粉、幹炒牛河、鹹魚雞粒炒飯;至於點心類的,蝦餃、燒麥、豉汁排骨、鳳爪也都屬於常規的經典菜式。


以上,再加上一些你的“特殊要求”,譬如你點鹹魚雞粒炒飯的時候,要求薑蓉多放一些,服務員一聽就知道你是內行啦。


諸如此類,可以試一下哈。


胡元駿的美食空間


在佛山順德呆了四年,從一開始自己口味重吃不慣廣東菜清淡,到現在離開佛山還是有時間過去吃一頓,順德菜算是廣東菜非常正宗的地方啦,一般聚餐人多的時候,會去農莊,點菜真的不麻煩,燜魚一道菜就行了,不夠!加燒肉,白貝口感更豐富,還不夠!來份支竹,青菜,絕對飽飽的,這道菜上桌後繼續加熱燉,吃完肉食,在湯裡放入青菜,這湯汁太濃郁了,青菜都無比好吃。第二個選擇-醉鵝。廣東人喜歡吃鵝肉,醃製好的鵝肉,直接在桌上炒制,配上特有的醬,一支紅米酒下去,沿著鍋邊點火燜起來,酒精燒完,鵝肉也可以吃了。平常一般吃的也可以選擇,啫啫煲,煎釀三寶,豆豉蒸排骨,燒鵝,釀豆腐等,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啦


KevinAB


粵菜在八大菜系裡是以創新為核心;任何菜品都是食為“鮮”作基調;口感為第一要求;味道要有層次;刀工要以發揮食材特點為依歸(並不硬性要求一定會雕龍雕鳳)。相對於粵菜來說,最大的誤區就是所謂的“以清淡為主”;從吊味上來說(對,就是吊味!而不是調味……)是以調動食材內外的味道為主,不同的食材搭配有不同味道和口感;助味料:鹽、油、糖、豉油(不是醬油)、醋、酒(燒酒和料酒)。食材前期處理以留鮮,去厭味為主;炒菜部分依鑊氣為基本要求;一般清蒸清煮以製作醬汁為口味選擇(用不同的“香”、“輔”料搭配不同的製法,這個也是複雜,就不詳說了)。以上可能有些跑題,但是要點粵菜留意以上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不被花哨的菜名所迷惑,只要記得下面幾個必備的餐品就可以達到目的:“無雞不成宴”,“不時不食”,“老火靚湯”,“時令小炒”(在某段時期內,小炒王是檢驗粵菜餐館的最重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