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自1987年至今每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数据发现,自从2013年开始,结婚登记公民的年龄由20岁~24岁占比最多,变为25岁~29岁占比最多,自2003年起,中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而70%的离婚都是女性提出的。

当离婚率越来越高,孩子越生越少,为什么还没引起人们的反思?首先,让我们先从三组官方公布的大数据看起。

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2018年上半年,中国有540万对新人结婚,193万对夫妻离婚,每天有超过1万对夫妻离婚,而结婚的人连年下降,离婚的人数年年上升。离婚率最高的竟是北、上、深、广!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谁想离婚?

2016年到2017年这两年全国的离婚事件中,73.4%是老婆要离婚,而91%是一方坚持要离婚,而另一方还是一脸蒙的状态。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为什么要离婚?

2018年全国所有的离婚事件中,排在第一名的离婚原因不是出轨、不是家暴、不是钱,而是生活琐事。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这三组数据拼起来,勾勒出了中国现代式婚姻的脸,而没离婚的你还有多少丧偶式婚姻?为了孩子完全无爱式的婚姻。现在你还觉得婚姻幸福的人占大多数吗?

每当我们谈到女性在婚姻中的委屈时,仍有很多男性发声,说其实是在夸大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可是如果没有感同身受,又如何能引起共鸣?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们常说婚姻是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然而当我们去面对离婚中70%以上的都是女性提出的这个数据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

很多人说了一句非常幼稚的话,把婚姻的不幸归结于女方找男人的眼光不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有一大半以上的男人都是不好的。人之初性本善,难道都是人品不好吗?

当然不是,婚姻中的好男人指的是:这个男人在婚姻中能够去尽到一个丈夫该尽的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包含了他能够去做好父亲的这个角色。可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好了,为何又会有大家口中的那么多“怨妇”呢?

有句话叫做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生孩子是由一个女孩转变成一个母亲的重大转折点,这期间掺杂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开心、激动、感动、失望。

一旦做了母亲,坚强隐忍上进,坚持这些情感又都展露了出来,而再负责的男人都无法替代女性的哺乳,可是这其中又掺杂了多少的心酸,他们中的很多人,连睡一个踏实觉都是奢侈,做了妈妈,他们会知道什么叫做梦中惊醒,孩子不是哭了,就是拉了尿了。


女性的这个离婚理由,不充分吗?


母爱是伟大的,她们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可是我们唯独忘了,她们也需要理解和关怀,他们不是天生就会做妈妈的,他们曾经也是爸妈怀中的孩子,她们表面坚强,而内心非常脆弱,我相信你只要做过爸爸,你就一定见过妻子含泪的样子,可是大多数的男性,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辛酸,他们无法快速的适应父亲的这个角色,所以当妻子抱怨,他们觉得妻子变了。是的,她变了,她不仅仅再是你的妻子,她还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常说互相理解,可是你要知道,互相理解建立在知道对方所付出的价值的基础上,养儿方知父母恩,因为只有当你为人父母的时候,你才知道,曾经父母为你付出的那些有多么不容易,是多么的有价值,所以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不代表你人品不好,而是无法感同身受,女性在婚姻中的付出被太多人忽视和淡化,只有当一个丈夫真正意识到妻子的付出时,才能尽职尽责,继而才能做到人们口中的真正意义上的互相理解。

更多的女性,她们因为爱所以才孕育了新的生命,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可是当她们面对不理解,不包容,不呵护的时候,她们就会产生情绪,继而变成人们口中的怨妇,甚至她们会感到自卑,面对越来越多的女性独立的时候,她们觉得在婚姻中没有了依附,所以选择了离婚,因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养孩子,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多给妻子一些关爱,愿意把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带孩子,做家务,相信我。你的妻子会给予你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她也愿意和你一起打拼,这才是家的意义,建立在真正层面上的互相理解,只有这样,支离破碎的家庭才会越来越少,

如果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那对应的一定是,男子本强,为父则柔。呼吁全体“父亲”给予“母亲”这个角色更多的理解,家的意义,是“爱”,婚姻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平淡不代表怠慢与忽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