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七岁小孩老是乱拿人家东西该怎么教育?

天天幸福78667866


小孩拿别人的东西回家,你要小孩拿着那物品叫儿子你走后面,那邻居会谢谢你


柳暗花明9093


第一次就要教育好,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我女儿才3岁,第一次从小朋友那里带回来了玩具印象,她说它跟着跑回来了,口头教育,告诉她什么是小偷行为,让后和她一起把东西送了回去。

第二次不小心把东西揣回来了,她拿出来,是芭比娃娃的鞋子我也没发现,她一下告诉我不小心把东西拿回来了,哭的很伤心,一看就是玩忘了。我安慰她说没事,不小心,不是有意的,就不是小偷,我们还回去就是了


简约128543825


非常高兴回答问题。

孩子乱拿人家东西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表现、尤其是到了七岁、孩子控制能力已经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症下药”了。

1、孩子乱拿别人家东西,很多情况下,都属于有意行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已经有了“物权”的概念,知道拿集体或别人的东西不对,但他们会“明知故犯”,因为喜爱某件东西,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而将其拿回了家。而且,因为是有意的,所以拿回家的东西通常会“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除了培养孩子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明确不能未经允许拿别人家的东西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教育孩子。

2、正确对待法:

(1)当第一次发现孩子把别人家的东西拿回家时,千万不要打骂孩子,但要严肃对待,并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2)如果孩子把东西送回原处,以后连续几天不再拿东西回家,还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孩子正当的物质需求,应尽可能给予满足,以防止孩子因为从家里得不到,而“惦记”别人的东西。

(3)经常检查孩子的衣袋、书包里是否有来历不明的小东西,发现后要及时问清楚。最好是在接孩子的时候就检查,一旦发现,当时就可以还给物主。

(4)如果孩子经常把某特定家的东西拿回来、比如幼儿园,就要与老师沟通,观察孩子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毛病。比如有的孩子只是看电视上有人经常顺手牵羊,孩子的行为可能就是模仿,教育起来也就会容易些。

3、父母正确询问时的态度

(1)避免造成“审问”的局面。这样会给孩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会迫使孩子说谎,让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2)父母不要想当然地跟孩子讲,自己认为是怎么怎么回事,而只是让孩子回答是与否,应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3)如果孩子迟迟不开口,就更不能心急,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者进行思想斗争的过程。



林妈悠妈



未经允许动别人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就是“偷”。但对于孩子,尤其是6、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大脑萌生了“想要”的念头后,直接产生行为反射——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很多都还不具备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也不清楚“偷”和“拿”之间的区别。

一、保持平和心态,别用成人道德标准去衡量

最重要的是,家长对于孩子这类行为一定保持平和态度,别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觉得很丢人。我小时候,就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小伙伴因此受到羞辱,对孩子这方面的心理,感触很深。

小时候,我也曾偷偷拿过爸爸的零钱,每次不多,就一两毛,最多1块钱。那时日子都不富裕,很多家庭的日子都很清贫,我家也一样。因为没有零花钱,而校门口的小摊儿又经常有卖各种小零食和小玩具,忍不住诱惑,就偷偷拿爸爸的钱去买。

有次放学回家,我听到妈妈和爸爸在嘀咕,说的正是我偷偷拿钱的事。这才知道,对于拿钱,大人是知道的。但他们没打我也没骂我,反而商量着,把有限的工资挤出来一点给我做零用:每个月在一本地理书里给我放一些零花钱,总额不超过5块,不低于1块,我可以自由使用。

得知他们的决定时,我内心是羞愧的,从那以后再也没偷偷拿过他们的钱。还通过自己管理零花钱,养成了最初的理财习惯。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孩子有不经允许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爸爸妈妈们可以坐视不管。只是,我们要找到一些方法,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根据自家孩子的性格,进行适当引导。

二、探究孩子拿东西的深层原因

6、7岁以下的孩子,无非是边界感不清,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这时候,身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引导。没上幼儿园的,在家注意引导孩子明白“哪怕家庭成员之间的物品,想动也是要经过主人同意的”。

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则需要和老师商量好,一方面家长在家明晰物权概念,让小朋友养成拿别人东西要经过同意的习惯,一方面老师在学校要多给予关注,发现小朋友把东西装到自己书包里,不要粗暴地扣上“坏孩子”或“小偷”的帽子,而是告诉孩子喜欢的话需要和老师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带回家继续玩。

6、7岁以上的孩子,要看看家里给的零花钱是不是足够,孩子的合理物质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除了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零花钱,更要注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三、切忌拿羞辱当教育

当孩子出现私自拿东西的行为,有部分家长会用打骂方式来让孩子长记性。启涵老师觉得这不是最适合的方法,父母因此打骂孩子,导致的结果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别说绝大多数孩子是无意中有了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即使孩子真的有意偷窃,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大发雷霆之前,也一定先理性思考孩子的现实情况,是什么事情使得孩子在产生需求和遇到困难时不来向爸爸妈妈求助,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

启涵老师曾经咨询过一个小朋友,小学时,学校要缴资料费,钱不多,只有5块而已。她却不小心弄丢了,怕被骂,就从爸爸口袋里偷偷拿了5块钱交给老师。结果她原来那5块恰恰丢在家里了,一下子露出了马脚。她妈妈不由分说把她骂了一顿,还说“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染上了偷鸡摸狗的毛病”。

我听她讲这个故事时,更多听到的是她对父母的失望,因为从小到大,每次她发出求助信号,得到的都是父母的责骂,“笨、粗心、臭打扮、乱扔东西”等等,都是亲生父母给她贴上的标签。

所以,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启涵老师建议家长别急着发火,先想想原因。

四、如果因孩子的行为造成物品损坏,一定要赔偿

启涵老师之前和一个孩子家长聊天,他说小时候从来没喝过可乐,有次忍不住偷拿了小卖部的可乐喝。他妈知道这事后,不打不骂,只是问他有没有勇气和自己一起去把钱还给人家。七八岁的他已经有自尊心,不愿意去。她妈妈没有强迫他,只是表示理解,然后自己去给小卖部的老板赔礼道歉。

他说:“从小到大,妈妈为我做的很多事,我都记不得了。但那个夏天,妈妈的背影却刻在了我心里。她没打我没骂我,可从那以后,我再没偷拿过任何人的钱和东西。现在,我有了孩子,带她去商场,她损坏了东西,我也会找工作人员主动赔偿。“

这位妈妈,传递给孩子的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人只有学会了负责任,才会从内而外充满力量。

当然,如果用了引导、暗示、提醒等各种方式,孩子还是改不了不经允许拿别人东西的毛病,就需要面对面进行批评教育了。虽然养育孩子需要温柔地呵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但必要时候,对于油盐不进的孩子,我不反对采取严厉措施。

孩子的童心是一张白纸,可以向善,也可以从恶。养育一个孩子,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务必在孩子面前收起恶的一面,让孩子更快乐地向美好善良的方向奔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因此成长为更美好善良的人。


硕硕爸爸育儿经


7岁的孩子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如果经常性的拿别人的东西,不管不顾肯定是不利于成长的,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

一、试着和孩子讲道理:如果你最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是不也不高兴?同样的,你拿了别的小朋友的,他也会很伤心难受的。

二、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和孩子一起把东西还回去,并且让孩子去道歉:“对不起,是我做的不对,之前拿了你的玩具,现在还给你,还请原谅我”类似的话,教育孩子主动去承担。

三、和孩子对话:为什么要拿这个东西?提醒她“别人的东西我不要,自己的东西保管好”学校学到的知识,并经常性的说起,为孩子做长期的心理建设。




山人禾木暖宝宝


孩子乱拿人家东西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表现、尤其是到了七岁、孩子控制能力已经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重视。

如果经常拿别人东西怎么说都不听的话一点要想办法让他长记性,可以和小区保安或者片区警察沟通一起来说服或者教育一下孩子

另外7岁的孩子也有自尊心了,应该要注意方式方法


名字很OK


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很重要。其次在根据孩子情况给他讲道理,你给孩子讲道理他都能听懂的,一变不听讲两遍…也可以给他找一些教育类的动画片给他看,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3c7e9f7db6c40fe947282e777988995\

胖胖燕


或者可以试一下和孩子进行一次模拟游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8e00021550be5b93ad\

加号同学是个剪辑肥手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780003c41badb341ed\

乡村刘人


7岁孩子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我们可以拿走孩子的东西,让他着急的找,然后现身说法,感同身受是最好的老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7f4e5b7c6934632a97bc66bf7f773c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