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能灭火的樟柯树

我们知道,树木遇火即燃。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些树木不仅不怕火烧,而且还能灭火。这种树就是人称森林火灾“克星”的灭火树。


能灭火的樟柯树

生长在非洲丛林中的“樟柯树”,就是一种奇特的灭火树。这种树的树权上生长着馒头大的节苞,节苞里充满了像水那样透明的液汁,节苞表面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的网眼。一旦遇到周围起火,梓柯树就会把节苞里的液全喷射出来,把火苗扑灭。

有一位科学家曾亲身领教过这种树对火的敏感性,他有意站在一樟梓柯树下,用打火机点火吸烟。当他的打火机中的火光一闪,顿时从树中喷出无数条白色的液体泡沫,劈头盖脸地朝这位科学家的头上身上扑来。接着打火机的火焰立刻熄灭,而这位科学家从头到脚都是白沫,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能灭火的樟柯树

樟柯树属于常绿树,从外表来看,树型高大(成年树高20余米),枝叶茂密。细长的叶子朝下拖着,长约2.5米,好像长长的辫子,在这茂密的叶子中隐藏着许多馒头大小的圆球,仿佛是果实,其实那是节苞,正是灭火的武器,节苞上有许多小孔,仿佛洗澡用的淋浴喷头一样,里面满是白色透明的液体。经化学家分析,这些液体中含有大量的四氯化碳。樟柯树对火特别敏感,只要它的附近出火光,樟柯树立刻会对节苞发出命令,而节苞马上会喷射出液体泡沫,把火焰扑灭,保证自己周围的林木不受火灾的危害,生物学家估计,这种特殊“灭火”本领可能是一种遗传下来的保护自身的植物生理机能。我们现时所用的灭火筒,大多数灭火剂就是四氯化碳。这种树竟然比人类更先使用了化学灭火剂。人们称这种神奇的樟柯树为森林火灾的克星,它真不愧是森林火灾的模范“消防员”。——摘录自《中国消防》2004年 第11期。


能灭火的樟柯树

自然环境中的火灾往往成为相比于虫害以及水灾等最具毁灭性的群体灾害,而在高温干燥少雨,阳光充足易引发自燃的非洲地区,樟柯树所具有的抵御明火的特性无疑成为该物种得以顺利繁衍生存的重要因素。

既然樟柯树有这么好的灭火功能,为什么我国没有在重点的林区种植这种树,起到天然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气候条件不适应。樟柯树是常绿树木,主要生长在非洲的丛林中,而我国的主要林区集中在东北部,以大兴安岭为例,当地有个最大的天然林场,防火任务艰巨,如果有这种树木作为天然的屏障,可以很好保护林区的资源及财产,可大兴安岭的气候条件过于寒冷,常绿树木根本没法生长,十分可惜。海南省部分地区倒是适合樟柯树的生长,只是我国在海南的林业资源并不丰富,没有种植的必要。

二、不能作为经济作物去培育。一种植物从引进到培育,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外,作物本身的经济价值也是重点的考量因素,一种作物如果没有经济价值,没有农民愿意去种植推广,那么这种作物就不能形成规模,也就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樟柯树从叶子到果实,从树皮到节苞都没有可利用的地方,没有中药的价值,当家具的材料也不够结实。

三、这种高大形的树木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在灭火上,树型高“水”量自然就丰富,增加了灭火能力,起到瞬间扑灭的作用,但同时,这种高大的作物极其占用资源,会把周围植物的营养全部吸收过去,导致周围的作物营养不良或是根本无法生长,也就是说樟柯树有独占性,如果人工种植,间距要达到二米以上,否则根本不能顺利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