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们有谁真的在意过父母的老去?除了陪伴我们能做什么?

茶人张光林



有谁在意过父母的老去。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人肯定占多数。

人终究会老去,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这是物质规律决定的,

我们自己也会衰老,也会最终离开这个世界,人生就是一场离别。

实际上很多人都想为父母多做点事,多陪伴父母。只是有的条件有限,有的无法回到父母身边。如果能整天陪伴在父母左右,那已经是极大的孝心了。



那么除了陪伴,我们还能做什么?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见行孝要及早。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是说你要保护好自己,别让老人为你担忧,这是孝的开始。

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多给父母买点好吃的,尽最大的努力去在物资上满足父母,在老人生病的时候,你精心陪护照料,这也是孝的表现。

而最大的孝心,是让父母精神上得到满足。你工作出色,你品德高尚,你为国为民奉献,这些都是为父母争光,父母会为你感到无比荣耀。

因此,除了陪伴父母,在生活上满足父母的需要之外,你要保护好自己,发展好自己,这就是最大的孝心。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了你,更多内容,请关注今日头条公众号“独自旅行的风”。


独自旅行的风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讲一讲我的故事!希望这个回答能让大家满意。

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八十年代的夏天,我们一家5口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情景,那个时候,父母都还年轻,我们姐弟都还小…!

长大后我离开了父母去了外地工作,再后来成家立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也只有每一年春节放假的几天。平时只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和往常一样,有一天工作之余,我打电话给家里,母亲接过电话说家里一切都好,叫我只管安心工作。可这时父亲却突然抢过电话说:“我的母亲最近腿疼的厉害,可还是坚持下地干活。瞒着不让我们知道"!

我的心一沉,突然意识到母亲已不再年轻,真的老了!

我记忆中的母亲仿佛永远是一个样子,成天忙里忙外,手里不停地干着家务活,从不知什么是劳累!

父母的衰老总是在儿女的不知又觉中悄然变化着,只是平时我们不太留意这样的痕迹。

而最近,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母亲终于放下她农村的事务,来到了我住的城市。为此我特意请了假,来陪伴她。可不曾想,短短几天的日子,我却惹了母亲生气,她执意在回家,要回去了。

母亲一辈子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她觉得我们过日子大手大脚,一顿饭花掉了她和父亲一年的零花。一件衣服大几百上千…!为此我和她有了分歧,可又不知如何作答。留又留不住,母亲住了没几天匆匆回去了!

看着载着母亲的车,离我越来越远,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个人站在那里!好久…好久…!

父母老了,我们能做什么,我不知道如何作答……!

我只希望我们能珍惜有父母的日子,多陪陪她们,她们其实要求很低的!我爱我的父母。





112914586人到中年


父母在,家就在。我是很注意父母的身体,明显感觉他们的精神状态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春节回家,老娘干不动了,每年都是她带领大家做饭等,今年我们大家来做了,她只是说一说,晚上兄弟姐妹四个和老爹老娘一起说说话,我感觉又回到小时候了,虽然两个姐姐已经都做了奶奶。还是趁着他们健在,多陪陪他们!











缥缈的我1828


第一眼看见这个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思了很久,很久。

我今年45,生活在一个三四线城市,是一名普通的国企员工。我的父母也是这是这个城市普通的退休职工,他们淳朴、善良、自尊心强的老人,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同时,他们对我的教育也非常严厉,从小到大,他们总是把我的一切都安排好,规划好。也许是环境的影响,我的性格懦弱中带着叛逆,对于感情中的波动表现的非常脆弱。

2016到2017年,因为夫妻感情的矛盾,觉得自己非常的失落,疯狂之下,以远远高于自己收入的代价购买彩票,希望中大奖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却是欠下了40多万的外债。后来因为催收让父母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工资卡里的每一分钱,甚至低下了他们一辈子都不曾低下的头,忍受着别人的白眼去向亲戚借钱来偿还我的债务,然后二老每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用,剩下的再在偿还别人的钱。

说实话,这两年望着两位老人己经全白的头发,我真的非常非常后悔,当年的我少些疯狂,多点冷静,会至于现在把父母连累成这样么,虽然自认为在心中非常重视他们,可自己的行动却让他们在古稀之年还受到这么巨大的打击。现在的我最怕的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失去弥补的机会。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年轻人真的应该要非常非常在意自己的父母,甚至要把他们等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照顾他们,常回家看看,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带他们去旅游,聚餐之类,让他们在心灵上能度过一个安祥、开心的晚年,也让我们自己在不要生活在悔恨中!

我们安庆有句古话“眼睛水往下流”,虽然父母从来不要求子女什么,只希望子女平安,快乐。可身为子女,我们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能给他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晚年。


浴火重生2177


我74年的,出门打工已经27年了,以前交通不方便,经常一年两年都不回家,说实话连陪伴我都没做到,就别说还能做点什么了?现在感觉父母真的老了,特别是母亲还有糖尿病,父亲抽烟喝酒很厉害,七十多了也戒不了,顺其自然吧他心里舒服就好。我在广东虽然有点远,但一年尽量回来一两次,春节必须回来陪父母过。今年遇到这疫情一直走不了,虽然我也着急,可想到毕竟也能多陪父母一段时间,也不错。儿女再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我现在只能尽量不让父母操心,有时间就回来看看他们,愿父母健康长寿,让我多尽些孝道。


阿峯吊车


我个人结婚比较晚,以前没结婚前,我爸妈最喜欢我回家,因为我和父母之间很融洽。

现在我结婚了,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回家的机会比较少。因为自己没有收入,老公最近一年收入也很不稳定,没有办法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让我更感触的是,去年老公想创业,我们想找爸妈借钱,我爸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虽然钱不多,但是都是爸爸平日去做工攒下来的。

他们自己对物质要求不高,能攒下的钱都尽量攒着,一是为了以后能不拖累儿女,二是如果儿女有需要,还能给予儿女一点帮助。

其实不是我们陪着父母,而是他们的爱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付出从没有缺席。

我有时觉得自己现在很力不从心,没有能力给予他们更多,也很害怕失去他们,因为有爸妈在,就觉得自己还有个心灵的依靠!

而现在最多能做的就是多和他们说说话,平等对话,真心关心他们。最大的愿望,还是父母健康快乐。


柳岸花谜


昨天带着孩子去看父母,在父母那里吃了中饭,忙了一上午看到父亲坐着休息,在关注疫情,顺便拍了张照片。

父亲发白的头发,穿着孙子读高中时的校服,心里好忏愧。

父母为我操劳了一生,还要为孙辈操心,欠父母的太多!无以回报!只愿父母安好,身体健康!



何苓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我后悔吗?也许我回想以前有些事没有做,很后悔,很苦恼,我要得多努力才能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小时候觉得时间很慢,陪伴他们的时候很多,长大了忙工作,时间甚少,他们总能记得你的生日,你的爱好,你的脾气,不管我们有多大,在他们眼里还是孩子。

回家了,给做好多好吃的,都是我喜欢的。

除了陪伴,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

他们所需求的仅仅就是陪伴这点小小的要求!





树的音乐


我们有谁在意过父母的老去?除了陪伴我们能做什么?这是别人提的问题。
我今年53岁我想就这个问题说说我的感受,在我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父母老了的问题,更没在意过,只是想着尽最大努力孝顺父母就好。
二十年前父亲去世的时候只是难过痛苦,觉得父亲没好好享福就早早去世了很可惜!父亲去世后母亲身体逐渐不好,年龄越来越大需要子女的陪伴了,有时也会老小孩了!每次回娘家都尽量陪她聊聊天(那时我觉得母亲应该是很需要)走的时候有时母亲会给你一些东西,无论需要下需要我都会拿着,因为我觉得我拿着了母亲会高兴,她会觉得自己对儿女还有用。因为很多老人在老的时候就怕让儿女感觉他们老了没用了是累赘了!虽然大多数儿女不会这样觉得,但是人老了就会这样想,都会努力的想为儿女做点事。
两年多前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当了奶奶,那时的感觉就是这辈子再也没有父母的疼爱了(😭)虽然那个年代父母儿女众多不会像现在的孩子会得到父母太多的疼爱,但是那个年代的儿女都会更加的体谅父母,孝顺父母!
现在我的两个孙子快三岁了,临时我们还住在一起每天带着俩孙子,还要尽力做好能做的家事,尽量做到他们满意!也希望他们能体谅自己,多给点好脸色少让我操点心。虽然告诫自己尽量少管闲事,但是作为老的有时还是会嘱咐他们一些事,儿媳不错做的挺好,儿子有时候就会给点脸色看,为了不让儿子烦气我现在越来越小心翼翼的了[流泪]


作父母的都是想着尽最大努力倾尽所有的帮助儿女,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是希望儿女过得好。可是作为父母要求儿女的确不多,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不要嫌弃自己,多给点好脸色(不要小看这好脸色,亲生的儿女给父母好脸色不容易)能担待父母老了以后的一些行为(有些父母老了会老小孩,有些儿女就不理解还烦气)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父母还在的儿女们多多善待自己的父母吧!因为天下所有的爱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770ff2f44c8418c8fa0f7bb5ca6919f\

家栋家梁的奶奶


清代郑板桥为官清廉,曾造福潍县一方百姓。离职潍县时,众乡邻十里长亭跪送,并求老爷留言,郑板桥从骄中探出头,大声的喊道:“回吧,都回吧,本官一生清贫,也没什么好留给大家伙的,只给你们留一句话,希望你们回家,拿自己的父母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待就行了,”说完乘轿而去。众人困惑不解其意,觉得老爷这不是在贬低父母?还是一私墅先生解开了其中并不深刻的深刻含义。并成为当地留传至今的一段佳话。对呀,谁能照顾父母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么细心,那么有耐心,那么无私又无畏?孩子生病,哪怕深更半夜,哪怕大雨滂沱,也会毫不犹豫的送医就诊,没钱,卖房卖地也在所不惜,咱为父母能做到吗?但父母为我们正是这样的做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收回成本。我什么时候问他们缺什么,想吃什么,他们的回答永远是那句“啥也不缺,啥也不馋。”节假日要带他们一起去旅游旅游吧,总是那几句怼我的话“不受那洋罪,哪儿也不去,哪儿也不如自家好,哪儿的景也不如在电视上看着美。”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说到底就是疼那点路费,那点门票钱,却给孙子装上500块钱,说让孩子路上买点好吃的东西。这就是父母,抠于自己,宽于儿女。也许曾经苦难的日子造就了他们勤俭的习性,总是习惯性的把本已小康的日子当灾年过,我就很不以为然。他们总是在我们回家时,才慌慌张张的换个大灯泡,怕我又朝他们开呛,给他们安装大彩灯没见过开几回,美其名曰太刺眼,实际疼电费,那次慌张着换院子里的灯泡,把脚崴的骨折了,朝他发了顿火,事后我又后悔不已。他们总是把对自己吝啬省下来的钱,慷慨在了儿子身上,我打算贷款换车,他们死活不让,嫌还要还高利息,把省吃俭用攒下的十多万全给添上了,只留下了300块钱的买菜钱。那年冬天,我给母亲900块钱买了件上衣,一直没见她穿过,追问急了才知道,愣让她偷偷600块钱给卖给了邻居,我气的喊哑了喉咙,她自知理亏,诺诺的说:“我不傻,可原价人家也不要呀,我衣服十年也穿不完,知道你也不会去退,不如便宜点卖了,你们孩子小,花钱捻多,拿回去贴补过日吧,我还能说什么,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他们也就是有一身半身的出门的衣服,其余大部分都是从早以消失多年的旧衣服市场倒还来的,强词夺理,穿着干活,不用躲背,心里踏实,庄户人家穿太花哨,让人笑话。我反驳他们是谬论。可还没进腊月门,母亲就打来电话催问大人孩子买衣服了没,在城里住,别穿寒酸了,人是衣裳 马是鞍了等等云云。父母总是那样,就像老黄牛,默默无语拉车,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无怨无悔。过节回趟家,捎回来的比带去的多的多,老练的交警一打眼就待扣分罚钱,车屁股都撅得老高。吃饭时,鱼头和尾没有了,他们就吃饱了,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以后回家买鱼时,称好付钱之后,我就让老板把所有的鱼剁头去尾后再打包装。父母护犊之心,斑斑可见。

不知哪天发现,父亲的身驱不再挺拔了,又不知哪天母亲竟然也蹣跚了。眼眸也不再有神了,直到又有一天,父亲因为中风,说话都不利索了。看到一天天衰老的双亲,心里充满了无名酸楚和无奈,怕拖累儿子,倔强的在老家撑。

都市生活很精采,也很无奈,繁华透着压力,精采充斥竟争,我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很努力。却也经常忘了回家的路。一旦记起,必是许久了。然后就是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再然后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带着牵挂,带着不舍,带着无奈和酸楚,不敢看他们那些许伤感和似是企盼的眼神,眼睛涩涩的,头也不回的上车,身后是他们的“慢着点,慢着点。”我用劲加油,好快点离去,怕他们在寒风中待太久了,因为只有我消的影无踪了,他们才回家,翘首,再翘首,我加油,加油,直到从后视镜中俩个小圆点完成消失,我放缓了脚下油门,擦擦湿润的眼睛,掌握好方向,为了年迈的父母有个好的晚年,,也为了老婆孩子,必须把好方向,行稳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