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阿Q正传》

长沙,一个九岁的男孩,在几十人的围观下被一个疑似精神病患者用扳手和起子在半小时内活活打死。

这是全国人民的痛。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现实。但这就是现实。读了几篇鲁迅的文章后,我更加肯定了这一现实。

我们不是站起来了吗?为什么我们还在跪着,如此卑微!如此可怜!!如此悲哀!!!

相信大家看到这条新闻后,都会喘不过气来,都会很悲痛——为这个孩子,为我们自己。我不愿意说围观的看客,因为“我们自己”就包含他们。

1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我不想去看评论。

我猜很多评论不是骂围观者是冷血、孬种,就是要杀了这“疯子”。

除此之外,说得最多的莫非就是“如果我在场,我……”

对此,我要说,幸好你不在场。

不是不痛恨这些看客,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比凶手还可恨,比死去的孩子还可悲。

但是,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只是是停留在骂骂咧咧,发泄一下郁结情绪的层面上,我们就永远是一群幸好不在场的看客。我们躲在手机屏幕后伸长脖子絮絮叨叨围观,或咬牙启齿,或义愤填膺,或大义凛然,但没有卵用。

你仍旧是麻木不仁的看客——如果你不看到自己,不看到周围的人,不想到其它的事,不想到未来的自己。

小悦悦事件你骂了,老人摔倒没人扶你骂了,起哄“怎么还不跳”你骂了,你还要骂到什么时候?要是骂有用的话,也轮不到你骂了,鲁迅已经骂得很透了。

我们还是闭嘴吧,就想想自己。看看自己活得像人吗?

如果你不想牵连自己,只想骂一下也不要紧,但请记住:

这不是电影,这是新闻!这是真的,这就够了!

2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看,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原因可能恰恰就在于看的人多。

“搞不清楚状况,以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狗屁。如果刚刚看到,这个理由说得过去。但时间这么久,大约30分钟还看不明白,这有点站不住脚。某种意义上说,围观者内心深处也极度痛恨自己的懦弱,宁愿说自己是愚蠢的,也不愿意做个冷眼旁观者。

“想不到会有这么惨痛的结果。”这一点的确可以理解。也恰是我们懦弱卑微的铁证,只要火没有烧到自己,我们就不站出来。只要火没有烧到眉毛,我们就会觉得事态不会那么严重,认为总会好起来的。

倘使,围观的人没有这么多,也许反倒会有人站出来。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站出来,也不会受到周围人漠视的影响。

因为大恶之事总是一群人做的,而且群体越大,恶也就更大。沉默螺旋上升,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窒息。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

你,我,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我们合力制造一个雪崩,一个没有勇气、缺乏正义、丧失人性的社会。

除了点头哈腰,就只有溜须拍马。除了唯唯诺诺,就只剩满腹牢骚。

但我们看起来很美,每一个人都是一片洁白无暇的雪花。

另外,人多底气足,控制局面自然把握性就更大。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大家互相沟通打气,合力解决问题。因为我们除了冷漠,自私,还有互相不信任。我们相互猜疑:当我站出来,他们会不会跟上?当我被污蔑,他们会不会说句公道话?

除了自己,我们谁都不信。

有时,自己都不信自己。我们只信趋利避害。

他们这么多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不要问他们,要问我们身处的社会。

3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请不要过于关注这个疑似精神病患史的凶手和他的监护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忽视了社会的积弊和自身的怯懦。

我们习惯把事情交给法律,或者寄希望于政府。

但你要知道法律从来都不会救人的,它只是惩治恶人。

就单个案例来说,法律只能“事前”给行恶者震慑,事发l“善后”,给受害者以宽慰。它不能左右事态的发展,只有围观者的我们,才能救人。

我们怎么样,社会就怎么样。反过来,社会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

这件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因为我们都是一个个看客:人家在现场,我们在手机屏幕后。

鲁迅在《药》中写道”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我们何尝不是这只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的伸长脖子探看的鸭呀?

鲁迅在《呐喊》序言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硕,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倘使我们只做屏幕背后的看客,活着大抵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希望的。

4


我们何尝不是看客:长沙几十人围观一孩子被一“疯子”半小时打死

“他们忙着拍视频,来不及救人。”

这锅新媒体不背,也不该背。

多少人间不平事,都在黑夜里悄悄发生着。没有新媒体,天一亮,阳光依旧灿烂,树木依然苍翠,花儿仍旧鲜艳,什么事都没有。

什么事都没有固然好,不糟心。但保不准,这事哪天就落在你的头上呢?

当然也不是新媒体什么都好,新媒体热衷让人围观、让人示众,视10万+为圭臬,不管值不值得。

粗制滥造大行其道,真正好看的无人问津。狗屎就越来越多,好东西会越来越少。正如鲁迅在社戏中写道:“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倘使只做新媒体示众者的看客,不做生活中的看客,倒也无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