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啥口罩到現在還是不好買呢?

heavenhell22533676


現在並不是不好買,而是正常途徑不好買,相反微商,本地二手市場甚至連陌陌的附近朋友圈都大把的人在賣。因為藥店商超一般從正規大型廠家拿貨,廠家實力雄厚,也不敢漲價,而這部分廠家一般直供醫院或災區。另外大部分小微企業出廠價就要兩塊左右,藥店無利可圖又擔被罰款的風險乾脆不賣,從而出現一罩難求。因為利益中小口罩廠家也更喜歡通過微商走貨,起訂量甚至降到1000起訂,因微商不受政府監管,市面上基本四五元一個,因有利可圖使得微商大行其道。


zch1209


昨天晚上,為了預約樂仁堂藥店的酒精,口罩😷,7:30準時在網上預約,誰知道點了 20分鐘,壓根就不行,心想算了等會兒就沒人訂了 ,到了8點終於點進去了,誰稱想今天已經預訂完了,要想預訂等明天 ,我的天呀,買個口罩還真不容易啊!




love175131045


我覺得現在口罩好買呀。前天我去超市買菜,路過藥店,藥店正在拿大喇叭廣播,說店裡有N95口罩賣,讓大家去買。我因為沒上班,之前家裡也買有口罩,就沒去問價,我(我之前買的口罩,也是在小區門口的藥店買的)但我看了下藥店,裡面也沒什麼人。(藥店就在超市門口,一直人來人往的)。說明一下,我在成都溫江。


寒寒32


根據發改委的消息,截至2月13日全國口罩產能恢復率已達94%,醫用N95口罩產能已達128%。但是很多人依然反應口罩買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央視新聞給大家做出瞭解答,指出口罩生產加工完畢之後需要解析14天,這個這個時間差或許是口罩供應依然緊張的原因之一。

對於這個問題,專業人士之前也做過解釋。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近期口罩的需求缺口陡然大增,口罩看起來做工很簡單,但其實生產流程是很複雜的:比如說中間捏緊鼻子的那個鋼圈,就不是口罩廠自己生產,而得是上游的生產廠來給它配套;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

這樣一來,就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上市。

在多項鼓勵措施的支持下,國內的口罩產能預計可以達到1億隻/天,2月底的時候隨著大規模復工、新產線投產等因素,國內的口罩產能將達到1.8億隻/天,其中N95口罩約3500萬隻左右。


夜夜夜夜1268


目前我們在臨床上班,每天發放一個普通外科口罩,更不用說什麼n95,而且每天我們都會接診急診,比如鼻出血,外傷等,在填塞鼻腔和清創縫合時,很有可能他們一個不注意,打個噴嚏或者疼痛引起咳嗽,就會使我們臉上或者全身多處佈滿血跡或者痰液。


結合之前的資料,我國去年生產口罩數量在45億個,人均每個人有不到4個,而這是一年的數量,現在是每天一個人也不至於消耗一個口罩,可想而知,目前口罩的缺口有多大。


這全國口罩的生長中,還有大部分是產於湖北,特別是口罩的原材料無紡布,目前特別短缺,因為全國一半以上的無紡布都產於湖北,可現在疫情影響,這就確實是個困難。

目前全國註冊醫務人員應該有上千萬,而現在都在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或者援助湖北的,基本上有好幾百萬人員,那麼這種口罩消耗可想而知,而在前線奮戰,沒有好的防護,怎麼可以更好的和病毒抗爭呢?

每天在小區測體溫的工作人員,在各高速路口檢測體溫的志願者,在路上執勤的民警和交警,那些自願為前線醫務人員幫助的自願者,這些人員算下來,基本也是不可細算。



目前像我們科室,對於不是常接觸流動人員,比如在科室的辦公護士,他們都是一個口罩反覆多次使用,為的就是把口罩儘量節約出來,讓在前線可能接觸發燒病人或者可疑患者的醫生。

對於口罩房子,我們手術室基本都是需要簽字領取,每個人也是限制一個外科醫用口罩和帽子一個,因為沒有那麼多眼罩及n95,手術室自費準備幾個面罩,手術時佩戴,後再消毒下次備用。

其實大家沒有接觸明確發燒,有上呼吸道症狀或者高危地區來的人,這些情況,那麼是可以反覆多次佩戴,可以白天佩戴後放在通風處,第二天再次拿來佩戴。


耳鼻喉付醫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口罩是一罩難求,不管是各大藥店,還是各大電商平臺!如果想買到口罩完全是靠運氣,運氣好可以預約到,運氣不好你排幾天隊都預約不上!

為什麼現在口罩那麼難買呢?我估計是因為幾個原因!

1:口罩、防護服等救援物資優先支援抗疫一線,也就是送到我們的前方去,把最好的優先供應給我們的一線人員!

2:疫情爆發後,引起民眾大搶購,幾乎是全民齊上陣,因為口罩是一次性的,所以很多人幾乎是有多少要多少!平時5元錢一盒的口罩竟然價格飆升至5元1個,即使貴的離譜,口罩還是買不到!

3:前期買到大量口罩的人眼見口罩飆升至5元1個,於是紛紛在群裡、朋友圈裡高價銷售口罩!

4:微商朋友圈、群裡大肆叫賣高價口罩,還是200個起訂!為什麼在全國都緊缺口罩的情況下,微商手裡卻有大量囤貨,他們的貨物來源在哪裡?是不是口罩廠家優先把口罩供應給微商?他們藉機哄抬物價?真的值得深思!

口罩再難買,出門記得戴口罩!大家都要擦亮眼睛,不要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買口罩要到正規機構去購買!


億派狐言


個人覺得我們國家產能是足以供上我們14億多同胞們用的,全國正規生產廠家就有342家,再加上這些大型企業,如:比亞迪、富士康、新綸科技等企業都即將投產。希望商家們不要囤貨,讓我們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度過這次難關,不至於搞成市面上一罩難求的局面。




大山深處裡的阿平


國家肯定會先把重災區的量和庫存先滿足,其次才會根據災區的不同程度從重到輕的去滿足口罩的需求以及庫存。我們普通人想要購買口罩在一些一線城市已經出臺了搖號制度,之所以出臺搖號制度說明口罩已經能慢慢的供給市場。我們還需要等待,中國在迅速的好起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渣渣愛看影視


口罩短缺是因春節放假停產。相關生產企業絕大部分已停產放假,工人返鄉、原料停供、物流停運。

即便是臨時召回員工,復工復產,生產也需要週期。從生產到民眾能戴上,中間也還有很多道程序。

河南省長垣市醫療器械的從業人員李明忠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生產出的口罩要按規定放置14天,檢驗合格才能出廠,“這個流程時間是國家規定的,沒法縮短。”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口罩廠員工稱,其實工廠的口罩產量是有保證的,關鍵是有些廠子並不具備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等資質,在短期內能拿到資質的可能性不大,只有進行消毒、殺菌,在符合標準後供貨給普通藥店。

一些工廠正在緊急擴大產能,但也需要時間。廣東東莞的一家口罩生產廠的負責人謝陽在接受採訪時稱,採購新設備、安裝調試,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新廠的機器要到三月底或四月初才能啟用。

原料、物流等也是制約因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上游的原料供應不上,即使口罩生產企業全員到位,機器開足馬力,生產也會受到影響。

而在鐵路調整部分線路、一些省際交通停運等情況下,口罩配送面臨“最後一公里”問題。

此外,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目前大量口罩優先支援湖北、支援醫護,因此,網店及其他地方的線下藥店口罩供應相對緊張。

一家醫療企業的負責人說,自武漢發生流感冠狀病毒肺炎以來,我們已經生產和發送了1億多隻口罩、11萬件防護服,這些口罩90%以上供給了醫院和藥店。“我唯一遺憾的是,我們仍然沒有能力供應給門店和電商銷售,滿足市場需要,對此我倍感慚愧。”


我從未見過大海


現在很多口罩廠已經恢復生產,但是口罩還是不好買。

1.口罩生產完需要解析消毒14天,這個時間差是口罩不好買的一個原因。

2.有些商家惡意囤積,高價賣出,發國難財。

3.隨著復工潮來臨,口罩需求量也開始增加。

4.很多藥店不願意進貨,售價太高,會有消費者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