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小麦发黄是怎么回事?

用户56721292486


当前,小麦发黄的现象比较普遍。

那么,小麦产生发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出现发黄情况后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根据调查了解,对当前小麦发黄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小麦发黄的类型与原因

(一)低温冻害导致的小麦发黄。小麦是耐低温作物,在冬季苗期,只要温度不是过低,一般都不会造成大的冻害。但是,进入返青拔节期的小麦,由于已经完成了春化阶段的发育,步入了春季生长,抗寒能力大幅度下降。2月中旬后期,多地遭遇了降幅达10℃以上的强寒潮,包括小麦在内的在地作物不同程度地遭受了低温冻害。

据调查,小麦低温冻害有如下表现:降温之前麦苗生长正常,一场低温之后几天内,叶片发黄;通常低凹积水田块和岗地的迎风面更严重一些,叶片有变形、失水症状,经风吹、日晒后,呈枯白色或黄白色。

以下几种情况,小麦冻害发黄更重些:

一是一些抗寒能力较差的品种,如春性或半冬偏春性品种;

二是一些小苗、弱苗、病苗;

三是江淮南部、沿淮、沿江的部分稻套麦、晚茬免耕或浅旋耕小麦,由于盖土浅,或未盖土,小麦根系外露,受冻程度一般都较重。

四是部分旺长苗和播种过早拔节的小麦,冻害也很突出。

五是降温前刚刚使用安全性较差的除草剂的麦田,遇到剧烈降温,引起麦苗发黄,这实际上是药害与低温冻害协同叠加作用的结果。同一品种,由于栽培条件和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小麦发育状况不同,造成地块间受冻程度产生差异。

去年冬天是个典型的暖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部分适期早播的小麦提前拔节,低温冻害最严重的一类就是拔节的小麦。寒潮导致叶片象开水烫过一样,经太阳照射后便逐渐干枯。若把基部幼嫩的节剥开,可见不少变成了黄褐色,濒临枯死,微管束失去了输导功能,根部吸收的水和肥料送不上去,上面叶片光合作用产物送不下来,植株代谢失去平衡,幼穗变色变形;也有的刚刚拔出的嫩节受冻后变软、变色,特别是旺长的刚拔节小麦,常趴地倒伏,这是最严重的一类。

有些年份,小麦春季冻害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发生,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越往后,小麦越不抗寒,进入孕穗期的小麦,气温降到0℃或0℃偏上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小麦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前后时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尤其对低温忍耐能力更差,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此时,小麦遭受低温冷害后,茎叶部一般无异常现象,受害部位多为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和抽出空颖白穗,严重时受害穗达20-30%,甚至70-80%。所以,春季小麦防寒防冻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渍害发黄。元月份以来,雨雪天气较多,有些沟系不配套的田块,出现了较严重的渍害,在这类发黄的田块,可以明显的看到,低凹处黄得更厉害些。小麦是旱地作物,如果田间湿度大,土壤氧气不足,根系发育不良,表现在地上部就是叶片发黄,所谓“尺麦怕寸水”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是渍害和冻害叠加,危害就会更重。

(三)前茬作物秸秆不规范还田造成“吊根苗”引起发黄。前茬作物秸秆粉碎不细、还田分散不匀,翻耕深度不够,秸秆多的地方小麦根系被架空,根系与土壤不能充分结合,出现“吊根苗”,小麦黄根多,白根少,植株因得不到足够的水份和养分,再加上强寒潮的侵袭,造成麦苗发黄。这种发黄,往往是心叶稍轻,老叶更黄;在田间是一行一片的,或一窝一块的,分布不均匀。

(四)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中毒、药害,而引起发黄。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不同,使用要求更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药害。

例如,不规范的复配触犯了某些禁忌、使用浓度过大、用了一些不合格的药剂,或者用药期间,遇到寒流,突然降温,或者是田间湿度过大,小苗、弱苗田用药,等等,都能导致药害,使麦苗发黄。

当前,这个方面的情况较多,有些是用了甲基二磺隆、异丙隆,或者是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直接混用某些阔叶草除草剂,有些是把含有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丁酯的除草剂与其他药剂混用,有些是用了一些试验阶段的药剂。

从调查情况看,生产上比例较大的是甲基二磺隆、异丙隆药害。甲基二磺隆药害,起初叶片显现暗绿色,老叶叶尖渐渐发黄,心叶则多表现为整片叶枯黄死亡,呈“枯心状”,枯心易拔起。异丙隆药害常与低温相伴发生,俗称“冻药害”;如果低温期间施用异丙隆或施用异丙隆后短期内遇到低温,麦苗常严重发黄,甚至枯死。总而言之,就是除草剂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小麦药害,引起发黄。

(五)缺肥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小麦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氮肥缺乏,特别是免耕田和稻套麦,基肥无法施用,追肥又不及时,小麦易脱肥发黄。还有就是秸秆还田的地块,如果底肥中没有增加适量尿素,也会因缺氮而发黄。肥料不足导致的小麦发黄,主要表现为麦苗黄瘦、生长缓慢。在田间,多数情况下是均匀发生的,而且,缺肥导致的麦苗发黄不象冻害那样突然发生,而是有一个过程,逐渐发黄。如果田间肥力有差异,或施肥不均匀,发黄麦苗也就不均匀,有的地方重、有的地方轻。脱肥发黄的小麦如果在早春遇到低温、水渍,发黄程度会更加严重。

调查中还发现,部分田块,乍一看,上层叶片是绿色,但扒开基部,老叶严重发黄,没有明显的病虫为害。这类“假旺苗”发黄原因,多为密度过大、基部通风透光不良所致。下一季播种时,要适当降低播量,合理密植。

(六)病虫害造成的小麦发黄。去年冬季温暖,部分麦区小麦红蜘蛛发生较重。红蜘蛛的为害,开始是被害的麦叶上出现黄白小点,严重的时候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受害株在田间呈点片分布,虫量大的重发田块,也可全田受害。在江淮地区,小麦苗期主要是麦圆蜘蛛,这种蜘蛛顾名思义,它是卵圆形的,小的时候,全身都是红褐色,到了成螨阶段变成黑褐色。麦圆蜘蛛,晴天上午9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多在麦株上活动,其余时间,大多躲藏在麦根部和土缝中,很难看到。

部分没有进行药剂拌种白籽下田的小麦,根腐病、纹枯病、蚜虫、地下害虫发生较重,也是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的重要因素。根据了解,有些拌了种,但药剂选得不对,也有是种衣剂本身质量问题,拌了效果不好。

二、小麦发黄的补救措施

只要能准确分析判断小麦发黄的原因,积极采取对路的补救措施,是可以减轻伤害造成损失的。

(一)小麦受冻害、药害和渍害发黄。要抓紧进行针对性的恢复保健。①清理墒沟,降低田间湿度。②适量追施速效肥料。如每亩趁小雨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或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10公斤左右。③叶面喷施植物潜能激活剂或生物刺激素或优质叶面肥。例如,可选用海藻叶面肥、腐植酸多功能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④每亩选用70%丙森锌(安泰生)100克,对水30公斤叶面喷施,可高效修复受伤根系,激活根原基产生更多的新嫩白根,使植株快速恢复正常生长。对因不规范秸秆还田形成“吊根苗”而引起的麦苗发黄,适时喷施70%丙森锌,同样十分有效。

(二)脱肥发黄。可以适当追施返青分蘖肥,一般趁小雨天气,每亩地追施尿素5-7.5公斤。

   (三)因病虫为害导致的小麦发黄。要对症进行防治。

如果麦蜘蛛发生量较大、小麦发黄比较明显,可以选用阿维·哒螨灵、丁氟螨酯、联苯肼酯等进行防治,要想使小麦恢复得快一些,可以配合优质叶面肥、芸苔素内酯进行叶面喷雾。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24%噻呋酰胺、18%噻呋·嘧苷素、14%井冈A·戊唑醇、30%苯甲·丙环唑、32.5%苯甲·嘧菌酯、23%醚菌·氟环唑等药剂。

为害小麦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等。其吸食汁液使小麦叶片发黄、生长受阻,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小麦蚜虫达标就要及时防治,即拔节初期有蚜株率10-20%、百株蚜量300-500头时,即应用药,可选用高含量吡虫啉、60%吡蚜·呋虫胺、50%吡蚜酮、80%烯啶·吡蚜酮、22%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同时兼治灰飞虱。




不停跳动的猴子


时下,正值小麦返青期,同时也是小麦出毛病的时期,由于你并没有描述小麦发黄的具体症状,所以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希望能对号入座,为你解决问题。

一、肥力不够。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也开始在春光里茁壮成长,肥力不够的话,就会造成脱肥现象,出现这种情况,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适时追肥,沙土田小麦适当多施一些,每亩可追施二十斤左右的尿素,其它土壤由于保肥性比较好,每亩追施尿素十二斤左右也就够了。

二、根部病害。根部病害的发生,也能造成小麦发黄现象,如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有时候花叶病毒病也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

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辨别,到底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发黄现象。小麦全蚀病只能预防,而无法根治,也是令人头疼的小麦顽固性病害,每年都能造成极大的损失,却没有太好的办法防治。

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克菌丹+枯草芽孢杆菌+中微量元素肥这个配方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阴雨天气过多造成的根腐病或者纹枯病,根腐病建议使用甲霜恶霉灵或福美双恶霉灵+芸苔素内酯喷雾就有很好的效果。

纹枯病建议使用噻呋酰胺或三唑类杀菌剂+芸苔素内酯均匀喷雾。

病毒病建议使用吗啉胍乙酸铜+氨基寡糖素配方。

如果小麦返青期出现小麦发黄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以上这些因素造成的,而小麦播种前拌种,则是预防这些因素的关键。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配方: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杀菌剂+芸苔素内酯对小麦进行拌种,既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小麦生长期蚜虫,更能防治苗期多种病害,对小麦健壮生长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农人圈


小麦出苗后发黄死苗,病害造成的可能性很低。

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种:

一、土质问题。

特别是黄褐土,此类土壤严重酸化,小麦根系粗没有根毛,根吸收养分能力差。

此类小麦发黄现象年年都有,且小麦分蘖少,成穗率低,对产量影响非常大。

二、旋耕的地块。

旋耕的地块如果耙地不实,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土壤悬虚,小麦出苗后,根系部位因为空虚不能接触土壤,水分损失快,导致根系发育不良。

严重的就会出现小麦干叶死棵,拔出此类小麦,根系生长正常,数量少。

此类黄麦多在田间条状,或片状发生,但地两头因车圧次数多,土壤夯实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此类黄麦对产量的影响主要看黄麦面积大小。

三、种子问题。

如果选用了陈麦种,或小麦收获时水分大,小麦存放时出现了轻微捂麦现象。

此类小麦因为种子内养分消耗大,小麦出苗时就会出现黄苗现象。此类黄麦在田间表现为整块麦田麦苗黄化,小麦植株瘦弱。

因种子原因造成的黄麦,通过田间加强管理,促弱转壮,对产量影响比较小。

四、地下害虫的危害。

如果小麦前茬地下虫发生严重,或小麦底肥使用了未腐熟的土粪,而耕地前没有进行土壤处理,地下虫就会出现对小麦苗的危害,造成麦苗出现死苗。

此类死苗拔出来看,可以发现地表以下茎杆有明显的虫咬症状。

发生严重的会导致小麦毁种。

关于【小麦发黄】就讲解到这里,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私信找我咨询,你的问题我解决!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难题。

你的难题,我解决!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首发今日头条,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技术资讯。


稻麦巴巴


对小麦发黄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每年发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小麦发黄与天气、温度、秸秆还田、渍害、肥害、药害、病害等等因素有关,那么从昨天田间查看。目前造成小麦发黄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积水渍害导致发黄 我们常说小麦收不收,主要看三沟,那么对于小麦三沟是否畅通取决小麦收成问题,从昨天田间查看很多农友田间三沟堵塞严重,导致麦苗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在田间表现为低洼处苗少、黄叶多,点片的分布!那么3月12号以后又将是持续阴雨,注意疏通三沟、排水无忧,对后期小麦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 解决办法:一排水、二补营养(叶面可以使用生物刺激素或者氨基酸叶面肥喷施,另外可以使用德国拜耳安泰生100克+8斤尿素撒施)

(2) 除草剂药物反应导致发黄 对于目前我们使用的几大类除草剂基本对于小麦都有药物反应,那么只有在我们使用不当、混配不当(杀虫、杀菌、除草混配不当)、超剂量使用和使用后遇到极端天气时候会导致小麦发黄。另外施药后田间积水严重会加重小麦发黄,严重田块可导致小麦整株死苗。同时炔草酯对扬麦、宁麦系列较为敏感也导致麦苗发黄、异丙隆使用后不能有积水,除草剂使用不当一旦产生除草剂药害,应提前发现提前解决;若发现太迟将无法挽救! 针对性合理选择除草剂,避免重复施药;合理复配除草剂使用!避免超剂量使用,同时注意除草剂对品种的敏感问题。若发现除草剂喷施6-8小时内下雨、急剧降温;请及时观察麦苗心叶发黄情况! 解决方法:使用穗满多16克叶面喷施,严重田块7-10天再喷一次!



(3) 肥力不足导致叶片发黄 肥力不足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使用肥料的配方比例不合理、尤其氮肥不足时,麦小黄化瘦小,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同时缺失肥导致的麦苗不像冻害发黄来的快,整块田发黄不均匀;发黄成片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均匀。另外如果只注重大量元素没有注重微量元素补充也会导致小麦发黄!,由于今年苗情看一块田中出现苗龄差异大的我们要注意补施“偏心肥”促弱转壮! 解决方法: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吸收,每亩补施尿素8-10件+100克安泰生

(4) 小麦病害导致发黄 由于下麦播种基本偏迟导致田间整体苗情不好,导致小麦抗逆能力减弱,同时近期的持续阴雨,导致小麦长期处在湿漉的土壤中,病菌得到大量繁殖!有利于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生,经过田间实地查看,纹枯病、根腐病已经发生! 纹枯病在主要危害茎杆、根腐病危害基部以下部位,都是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造成小麦叶片发黄,随后逐渐向上发展!根腐病:根腐病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主要危害小麦根部,根部受害出现黑色褐色,植株的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的条斑,那么整体表现我们看着小麦是站立的会表现营养输送中断,提前发黄到枯死! 解决方案:对于小麦纹枯病的药剂很多,可以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优质的叶面肥,促进秸秆柔韧度,有利减缓小麦倒伏问题;(禾技、拿敌稳+优多钾等)



农作物农技110


导致小麦发黄的原因有很多种,一一为大家分析一下。

一、播量多

小麦播种期偏早,播量过大,小麦徒长造成旺苗发黄;同时“苗挤苗”造成麦苗发黄;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

二、秸秆还田不彻底

现在水稻、玉米长势厚实,秸秆量大,粉碎不精细,深耕层不足500px,同时土壤与秸秆相互交错蓬搭导致小麦根部通气受冷风影响,使田间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秸秆上,很难下扎土壤中,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肥力养分,造成麦苗发黄,所以,建议深耕深翻造墒,每隔2-3年需要深耕,深度625px,左右。

三、除草剂使用不当

近些年杂草抗性增加,除草剂的超剂量使用、混配不合理、麦苗小、温度低、年后二次除草等原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麦苗发黄。

四、肥力不足导致叶片发黄

使用肥料的配方比例不合理、尤其氮肥不足时,麦小黄化瘦小,同时缺失肥水导致的麦苗不像冻害发黄来的快,整块田发黄不均匀;发黄成片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均匀;偏施大肥料、忽视微量元素的补充也可导致麦苗发黄。

五、病害、虫害

虫害导致小麦发黄,主要是苗期蚜虫、红蜘蛛吸食小麦叶片组织营养并导致叶片发黄;心叶似发皱,同时地下害虫也可导致叶片发黄。

六、品种问题

扬麦、宁麦容易受冻,受冻后会导致小麦发黄。因此要选择适合本土的小麦品种。

根据以上原因一一排除,才可对症下药。


农机通


这个问题,年年都说,但是年年还是发生,本回答就列举下容易引起小麦发黄的几点原因,希望看到本篇文章的朋友,在以后的种植过程中,不在出现。

1、品种问题

小麦品种引起的发黄有2点,一是购买的种子不适合当地的种植条件,比如气候、温度等。

第二种情况就是买到假种子了。

2、整地问题

小麦在播种前,整地没有整好,比如秸秆还田的地块,犁地和旋地不均匀,还有在播种后的镇压不实,导致小麦种子播在秸秆上面,根系扎不好,营养跟不上,导致发黄。

3、地下害虫

小麦种子播下去后,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对种子进行啃食破坏,导致要么不出苗,要么出苗后苗弱发黄,主要原因还是播种时没有拌种。

这种情况造成的发黄,危害轻的可以进行灌根处理,危害重的要及时进行毁种重播。

4、肥害

化肥引起的小麦发黄也有2种情况。

一是用的化肥过多,烧着麦苗了。

二是用的劣质化肥,比如缩二脲含量超标的肥料。

5、病害

小麦的根腐病也会引起发黄的情况出现,这种很好判断,拔出发黄的麦株,看其根部是否腐烂,一般根腐病的表现症状之一就是腐烂,如果是,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拌种引起的。

以上5点原因就是常见的引起小麦苗发黄的情况,如果你家地里已经出现发黄现象,可以一一排除,最终找到原因,及时对症治疗。

欢迎关注农民的小帮手,第一时间查看小麦高产植保知识。。


农民的小帮手


现在小麦田间管理已进入越冬前作业,但是有的农户小麦在出苗后,至立冬前出现发黄的现象。小麦作为农民朋友的主要粮食,田间出现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生,让农民朋友们非常揪心。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业政策解读,农村民俗见闻,农民喜怒哀乐,种养殖经验,土地耕种时令,全在我【乡村关中】。

出现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乡村关中】属渭河平原,祖祖辈辈种植小麦,那么,我结合祖辈的耕种经验,以及田间实地作务管理,分析一下这种原因:

第一,秸秆还田后没有将秸秆与土壤密实。

现在田间作业大多都进行秸秆还田,但机械粉碎机未能将秸秆粉碎在10厘米以内,且出现还田秸秆量大,每亩超过400公斤;还有,还田后未进行田地碾压,或者进行浇灌,使土壤与秸秆没有密实,小麦发苗因为秸秆太多蓬住土壤,小麦种子无法出土,或者出土后出现“吊根”现象,营养无法供给,导致小麦苗发黄。

第二,播种时犁沟太深。

小麦播种犁沟适宜深度在3~4厘米左右,如果太深,种子萌芽后在土壤内较久,且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小麦苗发黄。

第三,使用除草剂过量。

如果小麦苗处在四叶一心时,这也是小麦除草的最佳时间,这时使用除草剂最好,小麦叶片发黄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但使用除草剂不能过量,稀释配比要适合。


第四,病虫害残食,或者土壤营养成分失衡。

现在秸秆还田出现的毛病越来越现象,因为秸秆还田导导致大量病菌秸秆入土,且这些病毒菌在秸秆中努力繁殖,滋生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且这些病菌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抢夺土壤养份,造成土壤微生物链断裂,导致小麦无法有效吸收营养,而叶片发黄。

第五,小麦播种时化肥用量不足,或配比不均衡。

小麦播种时,应以氮磷钾肥按照土地肥力合力配比,同时要施用微量元素肥进行有益补充。

第六,小麦田地土壤干旱。

进入暮秋时节,土壤被风干失水很快,麦苗缺乏水肥有效供应,自然出现黄叶。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一,播种前要对还田秸秆进行有效碾压,或者灌溉田地,提升秸秆的分解速度。

第二,及时喷洒营养药物。对小麦叶面使用生物刺激素或者氨基酸叶面肥喷施,这样能有效给麦苗叶面提供营养;如果土壤墒情良好,就用拜耳安泰生100克+8斤尿素撒施,也能起到作用。

第三,给小麦喷洒除草剂时适量稀释药物用量。这时因小麦苗幼小,药剂用量不宜过大,。

第四,发现麦苗出现纹枯病。那么就选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并复配优质的叶面肥,比较能缓解小麦苗发黄的问题。

【乡村关中】在悟空问答平台温馨提示:农民朋友小麦播种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发现田间作业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以免影响来年收成。

网友朋友们,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在下面留言评论区恭候。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乡村关中】,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留言和评论,我创作更多优质“三农”资讯分享朋友,敬请关注。(文字原创,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基哥。


乡村关中


庄稼一技花,全靠肥当家。我这里种地大户也有这种情况,可是用大品牌的地块很好根系很好麦苗绿油油的


粮安天下12


小麦每年都有发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秸秆还田造成的,秸秆还田小麦根系浅,不能充分吸收营养,既怕气温低受冻,又怕旱,是造成小麦发黄的主要原因。


手机用户63258394264


悟空这问题问的有点蹩脚,有语病。

你是问小麦什么时候发黄?是在地里的麦子植株发黄吗?如果是春天返青时发黄,第一缺肥,第二天冷冻害。

这种情况简单,结合浇水每亩施10到15公斤尿素症状马上缓解。

拔节后下部叶面发黄枯死,中部叶面出现大量黄绿相间的斑块条纹,部分植株矮化,甚至整株发黄枯死。这是一种小麦黄花叶病造成的。这种病最适宜温度8到15度,它是一种禾谷多粘菌的真菌传播的病毒病,这种病目前没有有效药剂防治,只能用抗病良好的品种来减轻病害。

如济麦22、良星99、山农17、鑫麦289等品种抗病毒性良好。



还有一种情况,整株发黄,麦穗饱满。那样就没治了,准备收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