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些农家乐变成了“农家哭”,兴起如此之快,为何渐渐无人问津?

leyingfei


大家应该注意到以前火热的农家乐,现在正在慢慢的减少,就远的不说我这里的南部山区就有很多农家乐已经改行或停业,也就是所谓成了“农家哭”。对于这个原因我也对当地人进行了了解,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农家乐同质化严重

这个问题是相对严重的一个原因,主要是南部山区开发旅游资源,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采摘也好,旅游风景地也好,在周边都有几家做的不错的农家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村民看到了做农家乐可以赚钱,就一窝蜂的跟着开起了农家乐,但是又都没有什么特色,服务员也好,菜品也好都是相互借鉴模仿,导致最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后来的很多已经关门停业,现在继续经营的还是最早的几家。


二、卫生条件不达标

其实人们外出游玩主要是吃个新鲜,但是不管是吃什么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有个别农家乐不光环境卫生不达标,就连基本的食材都不能做到安全入口,清洗不彻底,菜品不断生,尤其是在比较忙的季节,那就是一个凑合着让人吃,这样时间一久根本就不存在回头客了,反而是一些反面宣传,大家试想这样经营不歇业才怪。

三、不能诚信经营

其他的我也不好说,我经历过一次吃农家土鸡的事情,明明说好多少钱的一斤了,最后却缺斤短两,不够重量,那次是一只土鸡,竟然称重6斤多,看上去也就不过四斤半的样子,幸好我车上有弹簧小称,最后竟然相差一斤半之多,这是遇到我这种带称较真的主了,其他人也不是不知道,虽然说做熟了没有证据证明了,大家整天吃东西还能没有一点数吗!所以这个事情会很快传播开,像这样的商家最后没有顾客是再正常不过。

其实在有旅游资源的地方,开上一家农家乐是不错的项目,但是由于我们太多的人不善于管理、急功近利、恶意竞争等因素,才导致了最后一部分人经营不下去,才由“农家乐”变为“农家哭”的。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吕家姐夫】,大家一起探讨更多农村旅游的问题。

吕家姐夫


农家乐变农家哭,活该。关键是目光短浅,心太贪。不自量力。

我在四川广元农家乐,住宿二十元,套餐一天三十。带几个人一住十天。两三天点一次菜,花五六百,十天三次。套餐天天有土酒,梅子酒喝。去了一次第二次还想。

去康县,住宿一晚一百五,条件极差。城里最差四十旅店四十,吃一次饭回头走,青山绿水地多,上略阳。

在武都一碗洋芋揽团十五元,住宿也一百,去一次再不去了。

经营农家乐以诚待人,要让客人回头。


陇右行思见闻录


我是小农人,我以我们这的农家乐为例说一下为什么红红火火的农家乐会这么快无人问津。

我们隔壁村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祠,当地也把其当成古建筑保护起来,仅供人们参观,就在14年的时候,隔壁村的外来参观人越来越多,于是当地人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依托当地的桃林,果园建起了农家乐和采摘园,每到桃花盛开时,生意非常火爆。

可就在17年开始,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个村的农家乐倒了一批又一批,记得当时他们村里还开了会,专门研讨关于农家乐和采摘园的事,也同时总结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倒闭的原因,小农人有幸的去听了听,下面咱们就来讲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家乐变成了”农家哭“。

一,价格不规范

农家乐审批没有什么手续,一家挣钱全村人都会跟风开起来的,可家数多了,在市场和管理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记得当时一家四口从甘肃过来陕西旅游,正好下榻进了隔壁村,在村子里一家四口吃了一顿普普通通的农家饭,居然要了整整600元,而住在一个农户家,一晚居然要200,这只是一个村的旅游,其价位真的是高的离谱,农民想挣钱这个可以理解,但其高昂的价格确实是”一锤子买卖“,很少会有回头客在来了,其口碑也会越来越烂。

二,管理不规范

家家都有自己的生意经,而村里起到的只是带头创业,在管理上却没有权利,这也直接导致了,服务不到位、条件设施参差不齐、旅客体验差的一些问题发生,如果像一个景区似的统一管理,统筹规划我想这农家乐还会坚持一段时间的。

三,”泡沫实体“不可靠

说这农家乐为”泡沫实体“一点不为过,很多人都是为了挣快钱而弄的农家乐,因为农家乐在其菜品、服务以及住宿上期产生的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一盘土豆丝在外面可能就10元左右,但在农家乐最少要到28元,如此高的差价,怎么不会引得别人眼红呢,所以这种”泡沫实体“不加以管理的话,必定会走向破碎。

四,大环境导致

现在的人不是在数钱就是在通往数钱的路上,不敢一刻停歇,因为现在是经济时代,没有money真的是寸步难行,因此人们就会减少出门旅游的计划,人的观念改变了,其消费观就改变了,因此去农家乐的就会少之又少,生意不好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关闭了。

我们隔壁村就是因为以上原因,在投资农家乐的时候有很多最后都赔了钱,而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亏的钱都够他们挣上一年两年的,你们说这事发生在谁身上谁不会难受呢,所以在农村不管是农家乐还是农家院,一定要慎重进行投资,本身农民对于投资的概念就不是特别敏感,如果不经过慎重考虑,那么所产生的教训必定是惨痛的。

小农人建议,如果想做好农家乐,不仅要利用好自身的自然环境外,在服务、价位以及环境上一定要达到”性价比高“的标准,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既然花钱了,咱们就一定要让人家享受到该有的服务,不要为了利益而省去一些该有的服务和环境,最后祝开农家乐的农民们在其农家乐之路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布衣小农人


去年,我们几个去了市郊的一家农家乐,每人二百,管三顿饭,晚上是稀饭馒头老咸菜,饭桌上爬满苍蝇,恶心的吃不下饭。夜里蚊子咬的难以入睡,找老板,老板说没办法,蚊帐不够,凑合一晚吧,上个厕所还得下楼,黑灯瞎火,厕所臭味冲天,弄不好能掉到粪坑里。第二天到地里采摘了一些西红柿,黃瓜,好家伙,比城里价格贵一倍。

返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农家乐不是在找乐,是在体验过去的艰苦的生活,是在找罪受,是对每个人毅力的考验,是一次磨炼,从这个意义上讲,这200块钱倒也花得值得。


二牛144548898


身边的农家乐,有的关,有的开,起起落落,我们只是旁边者,好奇一阵子,议论一阵子!

一、农庄乐餐饮的定位!定位是“农家乐”,必须有农家乐的特色,比如农家自种的蔬菜瓜果,客人可自行去采摘加工,客人吃鱼,可配钓鱼竿,让客人去钓鱼,增加用餐客人的体验性……而一般农家乐则是传统的,无论啥菜都去市场采购,让用餐者体会不到农家乐的氛围!

二、价格问题!有的农家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做長远投资,有部分菜价酒水高于一般餐馆!

三、盲目跟风,以为别人农家乐好赚,一窝蜂似的开农家乐!其实,和大环境也有关系!环保部门查环保,有好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的关停,企业人口回流,引起僧多粥少!

三、缺少创新!农家乐的菜品不变,推出的新菜品少,吸引不了客人的味蕾!

要把农家乐办得有声有色,首先必须有特色,有自己的招牌菜,价格比较公道,菜的份量也公道,服务热情周到,卫生整洁,环境舒适,根据四季变化,不断的推出新菜,南北菜口味搭配组合,利用微信,网络各种渠道,节假日做营销,做好宣传!





向丽华zqs


农家乐用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岂能长久?没人愿意被宰第二次。


Sy曲突徙薪者


说开农家乐变成了农家哭,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们村在2011年左右开了好多农家乐了,生意红火了两三年,自2014年起生意就很非常惨淡,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管理不到位,服务意识较差。农村人开农家乐,跟风意识比较强,看别人开农家乐挣钱了,自己也开 ,政府监管力度不到位,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歺饮、服务培训,卫生比较差,接待客人也带有农村的陋习,没有像宾馆那样有礼貌,我们村有一个农家乐,好长时间给客人上不了菜,客人催他说快点快点,主人一生气给别人说,我也没长8只手,弄得客人也很尴尬。有的是菜单上有这个菜名,但主人不会做。我正碰到过我们村一个妇女,家里来客人了,要吃蒜泥豆角,他不会做,将客人撂到家里,自己跑到村里问别人蒜泥豆角怎么做。这样的服务态度和精神能办好农家乐吗?

二、菜价定的太高心太黑。在我们村家乐里一碗搅团10元,一份野菜20元,也有的卖野味,像野猪肉,野兔等,价格高的不像话,至少比普通的饭馆高出20%。按说冷家乐在自己家里开办不用出房租,做饭都是自己家里人做,应该是比饭馆要便宜许多。但没有便宜,反而价格更高了,让游客大老远跑到这里吃了很不舒服。农家乐的名声在人们思想里大大的降低了,使很多人不敢去农家乐吃饭,有好多人认为农家乐是坑人的。

三、国家禁止吃喝风以后对农家乐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影响。农家乐才开启的时候,政府机关公司等吃请请吃风比较浓,城市里的饭已经吃的没意思了,都想到农村吃吃野菜等换换胃口,大大的促进了,农村农家乐的盛行,但是在2014年起国家出行了8项规定,吃喝风一下子给刹住了,农村的农家乐也走向了低谷,生意明显不如以前,现在国家对吃喝风抓的越来越严,农家乐也一直低迷不起。

在农村开一个农家乐,要置办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还要有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般没有5万块钱是开不起来的。5万多块钱对农村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有的人投资的钱还没有挣回来,但现在由于没有生意,农家乐就变成了人家哭了。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为什么农家乐变成“农家哭”了?首先要了解农家乐的本质是靠什么起家!农家乐的兴起,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当初需求的是什么?农家乐怎么转变的呢?消费者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农家乐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了吗?


农家乐的的本质:当初农家乐生意火爆,离不开旅游业的兴起。那么现在的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不可否认的是农家乐行业整体在走下坡路。这和农家乐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当初火爆的时候,整体行业把眼光放的太短,只顾眼前利益,食品质量下降,服务素质底下等等综合负面因素。给消费者带去不好的印象,甚至极个别的还带来恶劣影响,造成在消费者心中不佳的印象,感觉不到物有所值。

农家乐的转变:在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农家乐根本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和办农家乐的当地农民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人有小农意识,发展事业得过且过。不去了解一下旅游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比如快捷酒店是如何发展壮大的等,修改自身的不足之处,顺应潮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观念。毕竟新时代的旅游消费者和以前的消费群体有很大的不同追求,只有了解实时消费者的整体需求,加以改变,也是可以发展好的。我去年去一个地方旅行,住的农家乐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消费让我感觉到物有所值,对人和蔼可亲,让人住着自在,下次去那边玩,还会光顾他的小店。


总结:农家乐属于旅游业的附属行业,要根据自己当地的特色来发展相关特色服务项目。消费者去某地就是去体验当地的某种特色的东西,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提高服务品质等,让他们去一次都知道当地农家乐很好,何愁没有客源光顾呢?好好发展,农家乐就变成农家笑了。


三农的高度


在前几年农村地区确实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实行起办农家乐的新潮,由于农家乐一般都是在农村地区,但所以成本相对来说要低很多,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吸引一些在城市里面的人,到农村来旅游,然后再提供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当地小吃或者是美食吸引这些人。由于城市里面的人平时生活节奏都比较快,很难接触到农村的一些事物或者美食,因此一旦他们有空闲暇下来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希望到农村去体验一下生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所以在前几年农家乐确实是比较新颖的一个行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家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走向了衰败。很多人当时都是满怀信心的投资农家乐去农村承包土地和租赁农民的房屋,装修成农家乐的样子。可能在有些风景比较好的地方,农家乐确实还会有一点点生意,但是如果地方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农家乐往往生意都非常惨淡,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别人,到你这里来玩的话那么农家乐,一般都很快就会走向消亡。


在有些地方,以前农家乐确实来玩的人特别多,而且消费的往往都是城里面的人,主要就是体验农村的生活,吃农村的美食。但是随着农家乐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了农家乐失去了原本的味道。说实话,很多城市里面的人,专程开车到农村来玩,很多人都是带着小孩子来农村体验生活,品尝农村的美食。但是很多搞农家乐的人往往都是城里面的人,他们所购买的食材,往往都是没有什么特色,并不是当地特色的美食。

就连他们平时提供给人们吃的一些鸡,鸭,鱼等等都并不是自己所养的,而是购买而来的食材。可能消费者来体验一次就能感觉到,其实他们所吃到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特色,而且价格还要比他们平时吃到的贵很多。要想一下,城市里面的人之所以愿意驱车赶往几十公里之外的农家乐,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想吃到一些自己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而当他们到来之后发现所吃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特色反而价格还要贵很多,所以他们不会再次来到这里。农家乐原本就是为城市里面的人提供一个娱乐的场所,为他们带来一些平时没有办法感受到的快乐,体验真正的大自然,品尝纯天然的美食。


但是随着农家乐的味道完全变了之后,城市里面的人发现即使到农家乐,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吃饭而已,所吃的食材和自己平时所吃到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别,因此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现在农家乐的生意往往都非常的惨淡,经历过短暂的兴旺之后,农家乐已经开始走向衰败。不知道你们那边还有没有农家乐呢,生意怎么样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少三番


质量越来越差,价格越来越高,态度越来越硬,老板越来越牛,凭什么,一盘素炒土豆丝卖28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