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東晉十六國時期,因為動亂所以孵化出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冉閔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自然也是趨向於兩個極端,認為他好的,稱呼他為漢人的救星,對他嗤之以鼻的則視他為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而造成人們對這位歷史人物形成這樣兩種完全對立評價的根源則是因為“殺胡令”。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一、冉閔下達“殺胡令”的緣由是什麼?

1、身為羯人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由於青年時期受到漢人欺壓,建立政權後開啟“反撲”模式

石勒是後趙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奴隸皇帝,而要說到他奴隸的出身,和漢人還脫不了干係。

《晉書》記載,石勒本是上黨武鄉羯人,他出生的時候正是西晉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更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當時的西晉政權幾乎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就在這時,北方的少數名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更是混水摸魚,趁亂攻入了中原地區。

石勒作為一名羯族少年,在當時以胡人的身份被漢族官僚欺凌壓迫是常有的事情。

石勒少年的時候因為生活貧困,就靠著給達官顯貴家裡做佃客來養活自己,原本可以就這樣平安度日,但是到了西晉太安年間,石勒當時的所在地幷州發生了饑荒,胡人佃客趁亂四散逃走,石勒最終選擇投靠寧驅,但是當時的北澤都尉劉監想要將石勒綁住賣去給別人當奴隸,幸而在寧驅和郭敬的幫助下逃出生天。

但是郭敬自己也不富裕,石勒看到當時因為災荒很多人都販賣胡人去當奴隸,於是就建議郭敬說:“今者大餓,不可守窮。諸胡飢甚,宜誘將冀州就谷,因執賣之,可以兩濟。”郭敬認為此事可行,但是當時並沒有採取行動。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當時的幷州刺史馬騰採用了建威將軍閻粹的計謀,令部下去擄掠胡人,兩人共鎖於一枷,趕到山東去販賣,石勒很倒黴地也被逮住了,雖說因為有人相助,沒吃什麼苦,但是由一個自由民到被漢人販賣為奴卻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石勒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青年時期被漢人軍官販賣為奴的經歷是他一輩子的恥辱。

石勒在反西晉朝廷之後,他所在的軍隊更是大肆燒殺搶掠,《晉書》記載,“桑進軍攻鄴,以勒為前鋒都督,大敗騰將馮嵩,因長驅入鄴,遂害騰,殺萬餘人,掠婦女珍寶而去。”

“曹嶷降,送於襄國。勒害之,坑其眾三萬。季龍將盡殺嶷眾,其青州刺史劉徵曰:‘今留徵,使牧人也;無人焉牧,徵將歸矣。’季龍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徵,鎮廣固。”

要說這羯族軍隊有多恐怖呢?他們在攻破鄴城之後,行的是燒殺搶掠之事,最令人不忿的是,軍隊搶奪錢財不算,非要把漢人婦女也搶乾淨才會心滿意足地離開,其後他的兒子石虎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把石勒這個爹拍死在了沙灘上,其對漢人的懲治手段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石勒在前期被漢族達官顯貴侮辱之後,建立政權之後就開啟了“反撲”模式,殺害了很多的漢人,漢人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2、身為漢人的冉閔在後趙的政治地位卻越來越高,勢必引起羯人貴族的不滿和全力抵制

石勒建立後趙政權後,胡人的身份跟著水漲船高。在這裡要提到一個治理的方法,叫做

“胡漢分治”。這個方法始於匈奴漢國時期,後來被十六國的各個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君主採用,其中也包括建立後趙政權的石勒。

石勒建立政權之初採用的就是這個政策,用內吏統治漢人,然後置大單于鎮撫百蠻,軍隊也是大多由胡人掌控,而且石勒還有意區分漢人與胡人的身份地位,他的方法就是在他統治範圍內,只有羯人才能稱之為“國人”,並且在全國上下都不允許再出現稱呼羯人為胡人的情況。當然,羯人是不會稱呼自己為胡人的,這一點主要針對的還是在後趙國土上生活的漢人。所以在他統治下的漢人尤其是平民,仍然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直深受羯族貴族的欺負和壓迫。

要說稱呼羯人為胡人會出現什麼下場,根據史書中記載的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

據《資治通鑑》記載,後趙王勒以參軍樊坦為章武內史,勒見其衣冠弊壞,問之。坦率然對曰:“頃為羯賊所掠,資財蕩盡。”勒笑曰:“羯賊乃爾無道邪!今當相償。”坦大懼,叩頭泣謝。勒賜車馬、衣服、裝錢三百萬而遣之。

樊坦就是犯了稱呼羯人為胡人的稱呼,石勒雖然只是笑著問他說羯族賊寇竟然這樣蠻橫無道嗎?但是樊坦仍然“大懼”然後“扣頭泣謝”,而且樊坦身為朝廷命官,被羯族賊寇搶劫之後,即便給皇帝說了,皇帝也不會選擇為了一個小小漢族官員去懲治羯族人,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石勒對本族人的縱容,羯族人才能夠這麼囂張又無所顧忌地去欺壓漢族平民。

而身為漢人的冉閔很受石勒的喜歡,為此還讓侄子石虎將他收為義子,因為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所以後來更是做了左積射將軍,被封為西華候,政治地位可以說是越來越高。

可是憑著他漢人的身份,勢必也會引起羯人貴族的不滿和抵制。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3、支持冉閔建立政權的都是漢人,與背離他的羯人相比,冉閔更傾向於自己是漢人的身份

後趙的第二任君王石虎死後,他的兒子們都陷入了皇位爭奪之中,最誇張的是他們在一年之內坐上皇位的就有四個人,分別是石虎的小兒子石世,九子石遵,三子石鑑,最後死於冉閔手中。

冉閔本是後趙的臣子,為何最終殺了當時後趙的君王石鑑呢?也是積怨已深。

石世繼位之初,當時身為大將軍的石遵就開始造反了,冉閔當時是他軍隊的先鋒,為石遵立下了大功,而最初石遵答應冉閔說回去成功就立他為太子的,但是最後又出爾反爾,這裡就引起了冉閔的不滿了;石遵當了皇帝后,因為忌憚冉閔的不臣之心,開始卸磨殺驢,就和自己的母親商量要處決了他,太后沒有同意,但是石遵的這個打算被石鑑發現了,石鑑把這件事告訴了冉閔,於是他們二人聯手處理了石遵,擁立石鑑上位。石鑑不愧是老石家人,借刀殺人之後又想和他哥一樣來個卸磨殺驢,最終冉閔憤怒地又把石鑑殺了,這次老石家可以說是沒有人了,

冉閔在發佈殺胡令之前其實是想用懷柔政策,最好得到胡人支持的,但是胡人並不給冉閔面子。“趙人百里內昔入城,胡、羯去者填城。”

這就是胡人對冉閔發佈“今日與後,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知,赦城門不復相禁”的回應,對冉閔來說,我好心讓你們胡人有留下來給我效命的機會你們竟然不賣我面子全都跑了,支持我的竟然是我以前殺了不少的漢人?果然,和選擇背離他的胡人相比,冉閔變得更加傾向於自己的漢人身份了。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二、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1、不論冉閔殺胡令動機是什麼,但他殺胡人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當時的漢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其實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冉閔之所以棄了胡人身份,選擇漢人身份,頒佈殺胡令,帶領倍受胡人欺壓的漢人殺了數十萬的胡人,他頒佈殺胡令的動力可能不純,因為石遵答應立他為太子,最後出爾反爾了,出爾反爾就不算了,還要殺了他,冉閔結合石鑑殺了石遵之後,要面臨的情況還是一樣的,石鑑跟他兄弟也抱著卸磨殺驢的想法,要殺了冉閔,最後冉閔被迫又將石鑑殺了。

想要用懷柔政策吸納胡人,結果他們跑的比誰都快,這可真算是打了冉閔的臉了。招安不成,於是氣得冉閔最終還是頒佈了殺胡令。

不管冉閔頒佈殺胡令的動機是什麼,但是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當時的漢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2、冉閔建立政權後,漢人“百里內昔入城”,甚是擁戴

冉閔建立政權之後,頒佈殺胡令之前,曾經頒佈“今日與後,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知,赦城門不復相禁”這樣的法令,但是胡人卻全部跑了,“去者填門”,只有漢人,從“百里內昔入城”,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漢人對冉閔的態度是什麼樣了。

當然,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過往在胡人治下生活實在太悽慘,冉閔頒佈的這個告示就是給了他們一個向好發展的希望。

《晉書》記載:“閔至自蒼亭,行飲至之禮,清定九流,準才授任,儒學後門多蒙顯進,於時翕然,方之為魏晉之初”。冉閔的這種做法更是獲得了漢族人民的擁戴。

因“殺胡令”而成為一個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

因“殺胡令”而成為爭議人物的冉閔,真的是漢人的救星嗎?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客觀地看待。

冉閔殺胡可能有著他自己的私心,也夾雜著個人情感在裡面,但是殺胡令的頒佈,從某個當面來說就是拯救了當時長期被胡人欺壓並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漢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說他是漢人的救星也不為過。


參考文獻

《晉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