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底层诗人的出路在哪?

韩新文


底层诗人的出路在哪?

许多写诗的人都不是靠写诗找出路。一般情况下,想靠写诗找出路是不大会有出路的。许多诗人,写出好诗的诗人,起初都不是专业写诗的。他们好多都是业余爱好,写着写着就成了专业诗人了。

所谓底层诗人,应该是喜欢写诗的人。他们应该都有自己职业。我觉得,就不要把介定成诗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写诗上。喜欢写诗,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是可以。但是,要赌上自己身家性命,未来的前途,就大可不别。因为,谁也说准未来会发生什么?

未来,想当诗人,想成为作家,是许多小孩子和年轻人理想。有句话,“理想是丰满的,实现实是骨感的。”现实中真正如愿理想的人曲指可数。诗歌也好,文学也好,就是个爱好。该上班上班,该挣钱挣钱。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脱离现实空谈理想是妄想,不是理想。

所以我说,底层没有诗人,只有热爱诗歌的人。他们的出路不在诗歌上,诗歌没有出路。这不只是指底层诗人,就是已成名的上层大诗人也未必有出路。“诗人”,只是一个不含金的漂亮的头饰,也可说是自尊心的一种满足,也算是一种社会地位。这都不是诗人。真是的诗人,是一种自我修炼,自我净化,自我精神的升华!


微言常理


底层诗人没有出路。

诗歌目前正处于文坛的边缘,未来起码一百年内,也都是。

诗歌圈内的喧嚣,只能说明现在的混沌状态,不能代表繁荣。

别说底层诗人没出路,就连高层诗人也无法纯粹靠写诗生存。

现今著名的诗人,一部分在大型诗歌刊物以及其他文学杂志就职,如梁衡、龚学敏、骆一禾等、郑晓琼。写诗不过是他们的副业。

另一部分,如吉狄马加,曾是政府高官。

侯马,曾在某地公安系统做局长。

小引,在高校任教。

臧棣是北大中文系教师。

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聘请西川为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和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作家顾问。

新生代的张二棍、灯灯。前者先是在地质队工作,后来到首都师范大学任驻校诗人。现在在诗刊杂志社做编辑。灯灯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是估计也很难用诗歌养活自己。

成都诗人老房子经商。

黄亚洲也是商界大人物。

纯粹靠卖诗集,商业化操作成功的,余秀华算一个。

谁会是下一个余秀华?

概率比中五百万彩票还要渺茫。

最聪明的做法是,放弃诗歌。

次优选择是,一手工作,一手诗歌。


任加唇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和社会生活共生共存。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广阔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的意愿,反映社会生活。历朝历代著名诗人层出不穷。多数来自社会底层。就拿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来说,诗的内容,素材多数来自民间,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劳作爱情的真实反映。唐代著名的边塞诗,田园诗,不都是反吷边关将士的戍边生活及民间劳作的场面吗?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悲惨生活及唐王朝腐朽没落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也是流亡途中,丈夫病逝,悲惨境遇,穷困潦倒,写出了令人称赞的诗词吗?创作诗词离不开社会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有所感,有所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

至于出路在哪?试问,屈原写《离骚》想到出路了吗?李白,杜甫写诗歌想过出路吗?曹雪芹晚年穷困潦倒,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仍坚持写作《红楼梦》,他想过出路吗?大概都没有。这就是文学的动力,创作的激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蔑视权贵,过着清贫的日子坚持文学创作。他们把文学看作比自己的命都珍贵。孜孜不倦传承着中华文化。这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所以我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不能计较功利。只要爱好诗歌,认真创作。多写思想正确,积极向上的作品,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歌颂时代,歌颂生活就是出路!‘‘











步兰香407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问过类似的话。今天我就回答一下。如果朋友们想靠诗谋生,靠发表比赛是没用的,能把人饿死。可以为人姓名题诗,(当然前题是你会写书法!)

我当下就是在扇面、卷轴上为人姓名作诗,每年能挣二十万左右。不过这个行业也已衰微,比较难作,但是谋生还是能过得去!

九十年代,繁荣的这种艺术行式,当时深圳干这个行业的每年都能赚上百万元。

如果有诗词功底的学一两年便可作,大家可以偿试一下,一边谋生,一边学习提高。以艺养艺,砥砺前行!我就这样过来的。

下边是我用自己姓名题的诗,给大家提供个思路:

杨志勇也

杨花潦乱促春归,

志取天涯云径迴。

勇似往昔何惧苦,

也无寒暑日急催。

我爱画马,把自己比喻成一匹奔马,不停的向前驰去!



杨志勇68


社会逢盛世,文化艺术必然繁荣,咱先把遍地都是的作家丶画家丶书法家放一边不说,就只诗人而言,你随便到个公共场所扔一块砖头能砸着仨。

为什么诗人这么多,就因为诗人是分层次的,如国家级的"中华诗词协会,省级的叫"x省诗词协会",依次类推,以下有市级诗词协会丶区(县)诗词协会。只要你进了协会就算诗人了。所以现在的诗人就分为国家级丶省级丶市级丶区县级。

现在诗人的出路在哪?

如果你说的出路是指的靠写诗来生活?告诉你无门!诗刋发你首小诗不要你出版费就不错了。

如果你说的出路指的是出名?你看各级诗词协会出了那么多本诗集,除了协会中的所谓诗人们翻翻以外,百姓有几个看的呢?如今经济社会,指望写几句诗出名那是柱然。

那么诗人的出路是什么?答案是:自娱自乐。退了休沒事干,闲的慌,凑在一起吟上几句所谓的"诗”,消磨消磨时间,充实充实生活,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诗人的出路。



本昌谈历史


首先要清楚,怎么定位底层诗人?从历史上看,有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伟大诗人,如初唐:刘希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千古流传;陈子昂,寒士诗人,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骆宾王《咏鹅》《讨武曌檄》当然初唐四杰都是寒士世人;

盛唐布衣诗人大量涌现,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是布衣诗人,他们的名篇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中唐布衣诗人有变化,刘言史算是一位比较有名气的,晚唐就是李商隐,杜牧,和温庭筠了,他们名气较大,也会布衣出身。当代如河南安阳下岗工人王学忠,30年来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平民情结、平民认知、平民话语。他的诗作全部是反映平民生活、平民心境和平民情绪的。因此,他又被称为“平民诗人”、“工人诗人”和“人民诗人”。他的诗歌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底层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感情,直面现实、感人至深。在诗歌走向贵族化和口语化两个极端的当下,王学忠的诗歌以其富有血性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接地气的人民美学,形成了诗坛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其持续10年仍然影响不减,贺敬之在序文中说: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的权威评判者。生活也许落魂,但保持一种积极情怀很重要!


甘永雄581


看看诗经里《风》《雅》(《大雅》《小雅》)《颂》。最受欢迎的是《风》里的诗句,而《风》恰恰采自民间老百姓。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刀郎的歌,就好比是大家喜欢的《风》,老百姓懂得什么是美。如果王洛宾在今天,他的歌也不会入那英和杨坤们眼的。所以,不存在高层和底层,如果你是美的,层不是问题,时间会给你一个杜甫。


春江900510


真正的诗人是无所谓上层和底层的。优秀的诗歌作品一般来自于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就像诗经不少语句都是自民间奴隶哼唱的歌,还有现代的康定情歌。盛世无诗,时代不幸,诗人幸。歌唱盛世的往往不是好诗歌,歌唱劳苦大众的才能传唱永远。诗人无当代,经典诗歌多是后世发掘加工的,就像荷马史诗都是经过多年多人加工的,就现代诗歌而言,直逼大众惊魂,甚至流传世界各地的还屈指可数,当然不是说现代就没有好的诗歌,达到我们诗歌国度的诗歌还在期待之中。好诗人是不自觉的,自我清醒的不是好诗人,世人独睡我独醒是一种辩证思维,绝不是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一定是苦的,如果有快乐,那就是一挥而就,一吐为快,一歌而哭!








市监那些事


诗人,尤其是底层的诗人,难有出路。因为诗歌早己被边缘化,与晋身仕途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古国诗歌史上,惟有大唐采用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实现了士子们的“诗(书)中自有黄金屋,诗(书)中自有黄金印,诗(书)中自有千钟粟,诗(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进仕之梦,同时也繁荣了唐诗的创作,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当诗歌成了廉价的商品。

当诗歌成了廉价的商品,被以行出售,诗歌自然量大滞销,底层的小诗人是很难有出路的。但也是诗歌失去读者的主要原因。著名诗人又很多很多,那底层小诗人的出路就更加地渺茫了。

能够出售诗歌的官方媒体刊物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资源早已被比比皆是的著名诗人所把持,留给底层小诗人的空间就很狭小,所以,底层的小诗人很难有出路。

二,当诗人成为职业之后。

古代的诗人不是以写诗为生,而是体现了“诗言志”这一规律,只是以诗歌这一形式体裁抒发自己的情感世界,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诗人的家国情怀,赋予了诗歌长青的生命。

当代社会不会以诗取仕,底层诗人在空间狭小的诗歌商品市场又很难出售产品,显然是很难有出路的。

这一现象是诗人的悲哀,更是诗歌的悲哀。在素有诗国之称的诗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物极必反,泰极否来,”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诗歌的繁荣依赖的是诗歌而不是头衔。底层的小诗人和无数的诗歌爱好者,将会是繁荣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如余秀华。


黄土情愫


诗人从来没有“出路”。

《诗经》里,那些伟大的无名氏作者,“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发表完诗歌,该干啥干啥,种田的继续种田,伐木的继续伐木。

屈原,负出路,伟大诗歌发表的稿酬是投江自杀。

曹操,横槊赋诗,获称号“奸臣”,因此“三曹”对诗歌的贡献在民间忽略不计。

陶渊明,隐居。

李白,流放。

杜甫,饱饭没吃几顿,爱子饿死。最后的日子,洪水围困的船上,抱病伏枕写出一生最后一首重要的诗,一家人几天几夜粒米未进。他死了还无钱安葬,到他孙子才能入土为安。

但奉献给世界的,乃无价的文化珍宝。

苏东坡,一辈子不合时宜。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著名孤独者。

……

易中天说,“《红楼梦》是最后一首诗”,那么曹雪芹也应该是诗人,但他“绳床瓦灶”,爱子病死,于除夕夜万家团圆时“泪尽而逝”。

顾城、海子,你懂的。

余秀华倒是有出息,但是许多人追着骂。

诗人唯一的出路,就是他们的作品。

敲黑板:作品,作品,作品。

至于底层诗人,更无须寻求“出路”。

有诗可写、能写,这是人生至乐。

杜甫、陶渊明足够伟大,但他们都曾庄稼汉一样开荒种地。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出路”的理解,诗人能写出好作品,能够流传,这就是最好的出路。

甚至发表不发表,都可以不考虑。

酒好不怕巷子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