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瘟疫如何防治?看看古人的做法吧

在古代社会面对可怕的瘟疫,历代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招:

第一招:控制源头

在宋神宗年间发生的虔州瘟疫,其源头是上游被污染的水源,也正是因为这些水源导致疫情愈发严重。而当时的知州刘彝采取了福寿沟的方式将受污染的水隔离出了人们的日常用水。瘟疫也由此得到了控制。

瘟疫如何防治?看看古人的做法吧


第二招:切断传播路线

这一招说白了,就是隔离,在秦朝一旦有人得了麻风病,便会被集中至“疠迁所”进行看管,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种“疠迁所”仅仅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病人在这其中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后来,唐代麻风病流行,也曾把一些寺院辟作“疠人坊”,即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医院,而且做到男女分住,给予一定的供养和照顾。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这种隔离法在清朝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清代,如若有一人得了天花,此人就必须离群索居,在离城二十里处居住。海外过来的船只,也要严格排查“出痘者”,杜绝一切输入通道。

第三招: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

从汉初开始,就有官方的志愿者免费为疫区和患者提供医药服务。而这项惠民政策,后来也被历朝历代所继承和延续。北宋时期,一旦面临疫灾,政府就会立即拨付专款、选派专人,到疫区救助。医生是全国各地最好的医生,而药费则由朝廷无偿埋单。

典型的太宗淳化三年开封疾疫,朝廷就命令太医局选了十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到一线治病救人。此外,官方还会强制推行卫生改革。明朝景泰五年爆发的四川瘟疫,一时难以控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天谴”,可当地巡抚不信邪,玩了一把硬操作,他下令分片划定十几个灾民安置区域,每天清理卫生,终于“活数万人”。“讲究卫生,健康长寿”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