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原来是“指挥棒”在来回“折腾”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中国在养猪上摔了一个大跟头,让决策层发现房地产上不能再摔跟头。

让我们先来看看在猪肉的巨大质疑声音中谁抓住了机会。

自从2018年8月非洲猪瘟开始进入亚洲,一场补杀生猪的运动开始了。养猪户亏损累累,餐桌上谈猪色变,一夜之间,二师兄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对应的市场行情就是猪肉批发价格跌到每公斤16元,创出五年新低。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原来是“指挥棒”在来回“折腾”


生猪肉价格走势图

再来看看一年后的今天,生猪肉批发价格高达27元,一年的涨幅超过一倍。去年放弃养猪的商户顿足捶胸,去年不吃猪肉的人现在正在排队抢购。

猪肉价格的反弹周期,恰恰把人类投资市场的真谛演绎的彻彻底底,这个真谛就是别人恐惧我疯狂,别人疯狂我恐惧

一年前,猪肉市场血流成河,大家对猪肉就像瘟神一样恐惧,恰恰铸就了历史上最好的猪肉投资机会。

如果那个时候能够投资猪肉,在16元的价格大量冷冻储存猪肉,今天就会有超过一倍的收益。

可惜,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这些少数人就是别人恐惧我疯狂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很明白,今天那些对猪肉恐惧的人就是明天对猪肉疯狂的人,这种恐惧跟疯狂的差价就是投资价值。

猪肉市场现在有多疯狂,各地开始的限价限购政策就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去年猪肉市场有多恐惧,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就让我们来看看昨天人民日报发表

《稳定猪价,“指挥棒”不能来回“折腾”》文章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原来是“指挥棒”在来回“折腾”


人民日报截图

1. 人民日报写到:“要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的提法,说明去年很多禁养限养的政策超出了法律范围,现在来看,去年那些超出法律规定额的大棒挥向猪肉市场是多么的恐惧,没有这种恐惧,又哪有今天的疯狂!

2. 人民日报写到:“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户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养殖积极性”的提法,说明去年从财政和金融方面对养殖户的打压,极大的消灭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3. 人民日报写到:“各地因环保和防治非洲猪瘟等政策要求,强推生猪禁养限养,一些地方用力过猛,或者政策不断加码,或者干脆一拆了之,导致生猪养殖户积极性受到影响,纷纷退出养殖业,生猪产量骤减”的提法,直接指出当时环保的政策就是错误的,并且错误的政策还用力过猛,不断加码,逼迫养殖户退出养殖业,终于酿成今天价格的暴涨。

4. 人民日报写到:“生猪养殖作为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业活动,抗压能力弱,最忌产业“指挥棒”来回“折腾”,一旦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的提法,严厉批判指挥棒来回折腾,对产业周期和生产积极性造成极大伤害。

可以想象,当时各种各样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虽然超出了法律规定,但是都打着各种名正言顺的借口,本质上是政策制定者对当时市场的恐惧采取的应对措施,才造成了“指挥棒”来回“折腾”的结果。

这种“指挥棒”的来回“折腾”恰恰就是有远见的投资者极好的捡金捡银的投资机会。这种“指挥棒”来回“折腾”的送金送银的投资机会,不仅仅已经造就了猪肉市场投资机会,也正在造就房地产的投资机会。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原来是“指挥棒”在来回“折腾”


熟悉我的观点的粉丝,都知道我提出的楼市见底的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就是别人恐惧我疯狂的践行:

1. 打死都要买房的人打死都不买房了,成交量极低。

2. 数不胜数的专家说房价就要崩盘。

3. 土地流拍,退地频现、退房频现。

4. 政策开始回暖,从打压开始鼓励。

我们用猪肉市场去年八月见底的恐惧跟楼市见底的四个条件做对比,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

1. 打死都要吃猪肉的人打死都不吃猪肉,猪肉卖不动价格极低。

2. 农业专家预测猪肉继续走低,号召大家不吃猪肉只吃蔬菜。

3. 出台各种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一些地方用力过猛,或者政策不断加码,或者干脆一拆了之,导致生猪养殖户积极性受到影响,纷纷退出养殖业,。

4. 打压之后就是鼓励,政策指挥棒开始折腾。

猪肉跟房产,不仅仅具有民生功能,同时具有投资属性,这个投资属性就是价格波动给储存行业带来的价格差的机会,这个价格差的投资机会就是指挥棒的折腾带来的供需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

那些抓住楼市投资规律的人都成为了前几轮楼市恐惧时布局的获利者,那些抓住去年猪肉市场投资规律的人都成为了本轮猪肉市场恐惧时布局的获利者。

房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原来是“指挥棒”在来回“折腾”


更相似的是,当前国内猪肉价格暴涨,民众呼吁大量进口海外猪肉,这点就像中国房价暴涨后,大量投资者远赴海外购房。中国每次房产一限购,海外楼市机会迎来大量的中国买家。

更神奇的是,猪肉作为食品领域的大宗商品,根本不是真正的刚需,因为大米白面才是真正的的刚需,猪肉只能算作改善需求,因为百姓一年不吃猪肉也能过得很好,但是一天不吃大米白面就要饿死。而奇怪的的是,没看见大米白面暴涨,怎么唯独猪肉价格暴涨暴跌?

其实非常简单,大米白面属于国家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头号定力。所以,国家政策对大米白面的政策从来持续一致的,没有出现指挥棒的来回折腾,所以也就没有出现价格的暴涨暴跌。

最重要的是,国家对大米白面有大量的的战略储备,根据人口基数预测到需求的储存基数,这就是刚需产品的政策制定的优势。

反观猪肉市场,因为只属于改善需求,不属于刚性需求,有钱了多吃,没钱了少吃,有的人根本不吃,有的人天天大吃。

这种改善物资无法预测到每个人的实际需求,并且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造成了政策的不稳定,出现了猪肉价格的的暴涨暴跌

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是一样,作为保障性住房一定要严格管控,价格由政府控制,流动性一定受到限制。而并非刚需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本来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但是却受到政策指挥棒的来回折腾,造成了房价的大起大落。

所以,房地产市场应该从本次猪肉暴涨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房产本应该也是严格区分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让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把所有房子都通通用行政手段限制,最后造成整体行业的低迷,造成了“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响”的困难局面。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房地产的提法是:

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提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两个体系的提法,把市场跟保障彻底分开,就是落实凡是用来保障居住的房子都不能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