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袁小莯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疫苗呢?它是怎样发挥抗病毒效果的。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经过减毒,灭活或利用人工转基因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是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机体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那么,疫苗是怎样发挥作用呢?人体有一种叫做免疫系统的东西,相当于我们机体派出的与病毒作战的军队,它们在接收到病毒入侵的信号后,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制造出抗体,消灭病毒。那什么是灭火疫苗呢?

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这种疫苗完全没有致病能力,但相对保存了病毒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机体能够识别出来,并产生免疫反应,这一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细胞B细胞接受到作战信号,在T细胞的辅助下,召唤出抗体,用于机体消灭入侵的病毒。还有一部分B细胞分化成记忆B细胞,等到下次再注射时,记忆B细胞立即被激活,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分泌更多的抗体。需要注意的是,灭活疫苗需要进行多次注射,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预防疾病的作用。

还有一种疫苗叫做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中的病毒仍然残留一定的活力,但不会使人患病。再接种完之后,由于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可进入细胞内繁殖,T淋巴细胞接受到入侵信号后,可以分化成效应T细胞,这种细胞就比较狠了,可直接杀伤被病毒侵入的人体细胞,从而发挥作用。因此,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持久,一般只需要接种一次,但这种疫苗具有一定的毒力,免疫力低下活着免疫缺陷患者不宜接种。

总之,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疫苗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疫苗就是被“阉割”了的病毒,

病毒是机会主义者,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会触发它们的复制功能,它们没有思维,不会考虑到宿主的生存。当病毒进入人体,保持100%的致病性,仿佛拿的是机关炮,可以很快轰掉细胞膜,进入到细胞液,改头换面,利用细胞质里面的营养物质甚至是细胞和的基因片段来复制自己,一个病毒个体短时间内可以产生数百万个新生病毒!没办法,构造简单意味着复制的高效。被灭活的病毒,具有1-5%致病性,仿佛手头只有小铲子,需要慢慢挖开细胞膜,这就给人体的免疫系统争取了时间。

拿此次的新肺炎冠状病毒为例,它的结构很简单,一个蛋白质壳,包裹了一段RNA链条和少量的酶,那个圆壳是保护罩,可以确保病毒体在短时间内不受恶劣环境的侵害,离开宿主存活一段时间,那些冠状突出物就是一把把钥匙,里面有一个小孔,接触到细胞膜的时候,将酶分子释放出来,在人体细胞膜上钻个孔,方便病毒进入。病毒的致病机理就是入侵细胞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为了阻止它,产生了大量粘液或者其它物质试图包裹它,从而阻碍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或者其它功能,导致器官衰竭,影响到宿主的生存。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过激反应,杀死了自己。

疫苗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钥匙是有一定的排列组合特征的,只要针对这个钥匙设计一个小盾牌,阻挡它的功能即可,让病毒不能够释放该死的酶分子。疫苗的生产就是从病患身上提取活体病毒,在防护级别超高的实验室,培养皿中进行大量培育病毒活体,然后通过化学物质、高温、紫外线照射等方式降低它的活性,实际就是把它弄晕,丧失绝大部分的攻击性,注意,这个时候,病毒还“活着”,只是大炮换成了刺刀,将这样的病毒注入到人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对它展开进攻,由于其不能够顺利进入细胞,不能大量够复制自身,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慢条斯理地产生针对性的物质分子,封死了病毒外壳上的“冠”,这个物质就是抗体。这个过程,人体会有轻微的发烧现象,这是人体与病毒对抗的自然反应。

我们的免疫系统具有超强记忆力,并且是终身记忆,仿佛是将信息存入电脑硬盘,经过轻微的攻击,记住了那把钥匙的特征,日后再碰到100%活性的病毒的时候,直接从记忆库中调出防御机制,产生特殊的分子,堵死病毒的机关炮口,让它不能入侵细胞膜,最后这些病毒被体液包裹着,排出体外……死翘翘了。


疫苗的生产

实际工作中,疫苗的大量生产需要的是高纯度的活体营养物质,其中最理想的是刚孵化几天的鸡蛋,里面有鸡苗幼体,将病毒注入鸡蛋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里面充满了病毒新个体,然后将其提取出来,用各种方法使病毒的活性降低,不能够撕开细胞膜,制成注射液,放在冷冻装置里面,既保持一定的活性,又不会让人体得病,这就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杰作。将这些傻乎乎的病毒注入人体,引诱免疫系统来攻击,产生记忆,等到外界几个不怕死的病毒贸然进入,免疫系统立即就认出来了,直接套上抗体这个手铐,让病毒无计可施。

疫苗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此次新冠病毒的疫苗最快要8-16个月才能够形成规模,届时,流行趋势已经消散了,但并不代表没有危险性了,病毒是狡猾的,它们会改变自己的“钥匙”编码,形成新的“冠”欺骗我们的免疫系统,这是生物底层的一种博弈行为,无所谓正义,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因此说,某种病毒的疫苗,只能够防护特定的病毒,不能够形成全面防护体系。


人类与病毒的厮杀

毫无疑问,病毒存在的历史时期比人类的发展历史要久远,谁也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种病毒,几十亿年来,从细菌到大型生物都遭受过病毒的侵害。数百万年来,人类就是一次次与病毒搏斗才生存到如今的。历史上很多民族、村落就是因为病毒侵害而突然消失,能够幸存下来的,在我们的基因库中都有抗击病毒的记录。人类目前唯一战胜的病毒是:天花病毒。被关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永世不得翻身(但愿)。


目前人类能够应付病毒侵害的方式只有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再好的医疗手段都只是延缓病毒的攻击时间,为自身的免疫系统争取缓冲期,关键还在于自身的身体素质。



诸葛小村姑


最直白的说,就是疫苗能产生抗体,抗体能消灭病毒。下来从什么是疫苗?什么是抗体?抗体的产生?抗体灭病毒。来聊聊。


1, 什么是疫苗?

首先疫苗确实是灭活,或者减活的病毒。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既要让病毒没伤害,又要保护病毒的特异性。这样才能在身体健康前提下,产生足够的抗体。有的打一次还不行,要注射两次,三次,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所以,不是有病毒,灭活一下就是疫苗,像HIV(艾滋病)病毒在1983年就分离了,到现在还没做出疫苗。

2,什么是抗体

抗体就是被病毒感染自愈后,或者注射疫苗。身体内产生了免疫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最大的特点是特异性。像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作用。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只要患者身体里产生了足够的抗体,这些病人就不会再感染了。

3,抗体的产生

抗体的产生,主要有以下阶段:

(1)遭遇阶段:

这个就是初遇病毒,因为没见过,先对抗再说。这时候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初步对抗,一个识别病毒特征,为后面做准备。

(2)动员阶段:

这时候有了的病毒特征,并告后方病毒敌人的信息,能力情况,进行再次动员。

(3)清除阶段:

这时候新增的人员,更加了解病毒的情况。而且,体内的免疫细胞,也制造出精准清除病毒的抗体,对病毒进行全面对抗。

4,抗体灭病毒

经过上面抗体的出击,病毒全民消灭。但是会留下一些识别这种病毒能力强的抗体细胞,常驻体内。一旦这种病毒再来,抗体立马大量复制,对病毒进行消灭。

总的来说,疫苗确实是灭活的病毒,技术没想的那么简单的。但是产生对应的抗体,会有更大的价值,以后对这种病毒就不怕了。


90后聊基因


打疫苗的作用是提前唤醒你的免疫系统产生这种病毒的抗体,而且人类免疫系统都有记忆性,产生过这种病毒的抗体免疫系统就会记住,等下次有这样的病毒进入身体的时候就会迅速大量的产生抗体,病毒疫苗死活无所谓只要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就行,活疫苗也是毒性低的病毒,对身体没什么伤害,也有过敏体质的人,打上疫苗就会有很激烈的免疫反应,有的就会发烧。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首先,起抗病毒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不是疫苗。很多人对疫苗的作用机理不明白,不知道疫苗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今天,就这个问题,跟大家简单说一说。

人类之所以能在充满细菌、病毒的环境中生存,全依赖免疫系统的存在,它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非常复杂,我们只做简单的讲解。

首先,免疫系统识别“异己“主要通过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比方说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后,会进行病毒颗粒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会在被侵入肝细胞的表面表达特殊类型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就是免疫细胞所捕捉的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结构蛋白质的存在,才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发生慢性肝炎。

而我们注射设的乙肝疫苗,生产过程非常复杂,简言之,就是把乙肝病毒具有活性的DNA破坏,使其无法复制,但保留它的外壳(抗原性蛋白),人体在接种这种乙肝抗原性蛋白后,就会诱发免疫反应,但不会因此感染乙肝病毒,由乙肝病毒抗原性蛋白诱导后,人体就能产生乙肝病毒抗体,并储存于人体中,同时对其有记忆效应。当接种者不慎感染乙肝病毒时,人体就能快速识别,并调动已经生成的乙肝病毒抗体,迅速杀灭乙肝病毒,从而避免感染。


打个比方,疫苗就像是一个侦察兵,它能提前告诉我们军事基地,穿着迷彩上衣、黄色裤子、黑色军靴、带着MK3A2手榴弹、端着M4A1步枪、戴着绿色钢盔的士兵是敌人,这样我们据此特点,做好狙击准备,一旦发现此类敌军,可快速反应,一举歼灭。歼灭敌人的是大部队,不是侦察兵,疫苗的作用,亦是如此。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重症行者阿锋


题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明题主对于病毒在人体的免疫过程和疫苗在人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并不了解。韩一声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研参与者,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理解,简单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灭活的病毒、疫苗和疫苗抗病毒的过程。

活的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感染人体会造成人体的异常,所以不能拿来做疫苗。但是,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会自发地募集到病毒周围或者病毒感染的细胞周围,对这些病毒或者受到病毒侵袭的细胞进行“围剿”。在局部“围剿”胜利后,这些免疫细胞会复制出很多专门攻击本次病毒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备份”,这样,在下次相同或者相似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免疫系统就可以直接募集这些非常专业的“备份”细胞,快速将再次入侵的病毒消灭。这就是病毒感染后人体的简单免疫原理。

病毒灭活后不再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但是它表面带有的特征与原先的病毒是一样的。这些病毒进入人体后仍然会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非常专业的“备份”免疫细胞,如果下次真的有活病毒入侵人体,就能够快速将入这些活病毒消灭。这就是很多灭活病毒疫苗预防疾病的基本原理。


韩一声医学博士


疫苗并不是直接去对抗病毒,疫苗也不是一种抗病的药物。疫苗的作用是激发身体免疫系统的应答,让免疫细胞认识病毒,像演习一样,模拟对抗病毒入侵。

身体是一座城,病毒是一群陌生的敌人,它们善于伪装还善于变化。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我们抵御侵略的守卫。

但我们可爱守卫刚开始不认识某些敌人,让它们混进了城,挟持了我们的百姓(细胞),守卫要攻击敌人,连百姓也一同杀死了。战争越来越激烈,百姓死伤越惨重,最终城里被敌人入侵某个功能区彻底崩溃,城市停止运转。人体也崩溃了!

病毒很狡猾,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战术,不同的伤害。

那如何让我们的守卫不放它进门,或刚进来就消灭它,不让它产生伤害呢。

疫苗是个好办法。先去捉一些敌人,把它武功废了,打个半死(灭活或灭毒)。把这种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带回来,让守城的士兵认识认识,看看长相,听听语言,闻闻气味。

守卫们了解熟悉了敌人,只要这类敌人再来,我们的守城将士们一见到立刻歼灭。敌人还未施展武功,还未开始破坏 ,就被剿灭,从而以最低成本保护城池不被破坏。


请说出你的故事


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过去曾习惯把细菌菌体本身制备的称为菌苗;把病毒或立克氏体制备的称为疫苗;把用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备的称类毒素。近年来又应用提纯抗原和人工合成有效抗原的方法制造免疫预防制剂。为避免名词和概念上的混乱,现对各种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安全、经济的预防手段。

  按性质分为灭活疫苗、活疫苗;按剂型分为液体疫苗、冻干疫苗;按成分分为全菌体(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按品种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按含吸附剂划分为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划分为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

  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繁殖、去除致病能力,或应用提纯抗原和人工合成有效抗原的方法制成的疫苗。

  活疫苗是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经繁殖后制成的疫苗,也称减毒活疫苗。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大多为蛋白质,而且有的疫苗是活的微生物。一般都怕热、怕光,有的怕冻,因为热或光可使蛋白变性、多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影响其免疫效果,尤其是反复冻融不仅严重影响疫苗效力,而且增加了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率。为保证疫苗从出厂到使用的整个贮存、运输过程都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必须对疫苗实行冷链管理,冷链设备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藏箱、冰箱、冷藏包等。

  活疫苗与灭活苗。

  1.活苗大概可分为三种毒:即弱毒。中毒,中强毒。灭活庙一般都是只保留抗原。

  2.接种途径。灭活苗(肌肉)只能注射皮下接种。活苗的接种途径有多种。饮水,点眼,滴鼻,等等。

  3.从接种后产生的保护力来说。活苗,接种后四天就可以产生保护力,灭活苗要15天以上才能产生保护力。

  4.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持续的时间。灭活苗产生的抗体的保护力比活苗长。

  区别的方法还有多种。例如所用的傅料,保存方法,等等。都可以区别


韶医生


灭活是进口高价疫苗才有的,内容就是病毒的假壳,装作有病毒的样子,实际没有病毒。国产便宜的一般就是减活,里面有病毒,计量也不好控制,病毒多了人反而得病发作,少了疫苗不起作用,所以,你自己看着办吧。


终南山文玩


简单来讲就是:保留完整的病菌细胞壁,破坏细胞核,使病菌进入人体后既能激发人身产生相应的抗体,又不能进行复制(繁殖)。使人身在不发病或微发病的情况下,不再感染该种病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