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永和鎮:戰“疫”烽火勝,扶貧產業忙

永和鎮:戰“疫”烽火勝,扶貧產業忙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9日訊(通訊員 王樹鑫)在瀏陽市永和鎮的田地裡,紅檵木、羅漢松、紫薇、紅豆杉等優美的花木依舊“精神抖擻”,並未因疫情而無人照料。花木產業,是永和鎮的特色產業,也是主要的扶貧產業之一,為確保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標準、高要求打贏防疫攻堅戰和脫貧攻堅戰,瀏陽市永和鎮防疫脫貧兩手抓,和疫情搶時間,在防疫工作不鬆勁的前提下,全力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

扶貧基地建設穩步推進

帶動貧困戶就業前景良好

2019年,永福村打造了一個鮮花種植示範基地,年底時投入50餘萬元完成了智能大棚的建設。今年年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鮮花種植示範基地的建設穩步推進,並未受疫情的影響。

“鮮花種植示範基地需要的人工很多,整個生產環節包括種植、包裝、運輸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解決部分貧困戶的就業。以目前的規模計算,鮮花種植示範基地可以初步解決附近貧困戶約50人的就業問題。等示範基地建成投產之後,在此處就業的貧困戶日薪能達到150元左右,預期每人每年可以增加約2萬元的收入。”永福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鄧徵說。

貧困戶脫貧信心堅定

疫情期間逆勢擴大投入

今年年初,疫情來勢洶洶,永和鎮金盆村貧困戶李昌文發展花木產業的信心仍然堅定。在不影響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李昌文主動聯繫金盆村第一書記陳和毅,和他交流了進一步擴大花木種植規模的想法。李昌文的想法得到了陳和毅的支持,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李昌文從大圍山進購了約200餘棵羅漢松,目前已種下了140餘棵,新增了200餘棵紫薇已全部種植完畢,目前正在造型。

永福村貧困戶張啟桂是永福村的“明星脫貧戶”,幾年前,他開始發展花木產業,僅去年一年就盈利約10萬元。今年的這場疫情並未延緩他發展花木產業的腳步,他預計再投入20餘萬元,選育一批精品花木種苗。

獅子山村的貧困戶邱俊發去年種植花木賺了近萬元,對花木產業非常有信心,計劃今年貸款5萬元,準備再流轉20餘畝土地發展花木產業。

永和鎮共有貧困戶601戶1781人,近年來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社會扶貧等方式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脫貧。2019年發展了蜜蜂、家禽養殖和花木、蔬菜種植等4個本地特色扶貧產業項目,共帶動貧困戶354戶1054人。截止目前,全鎮已脫貧551戶1708人,剩下50戶73人也將在今年實現脫貧,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