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印度13.53亿人口,为什么不控制?

伊丽莎白女王她老舅


印度不是不想控制人口,而是控制人口的措施很失败,或者说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控制人口的措施都很失败,印度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也没有实施这种措施的土壤,这导致它的人口增长速度肉眼可见,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说大部分国家控制人口的措施都很失败呢?举例说明,西方国家人口负增长,人口逐渐减少是个同样让人头痛的问题,俄罗斯和日本等国连续出台鼓励生育的措施。

安倍晋三在2019年9月刚刚宣布:“教育全免费”,低收入家庭可享受直到大学的免费教育;而且在日本社会只要女性怀孕满4个月就可以领到42万日元的补助金,之后一直到孩子中学毕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补助,孩子上学不花钱,还有工资拿!真是让人羡慕啊。但即便是如此优厚的政策,仍然挡不住人口减少的趋势。可见政府控制人口的难度之高。

鼓励生育都如此困难,那么阻止生育肯定会更加困难,我们国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想必所有的80后、90后都对计划生育有着切肤之痛,尽管我们是一个执行效率极高的国家,但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其实也没能起到预想中的效果!比如我们的人口仍然超过了13亿人,不比印度少。

印度是一个算不上中央集权的国家,它推行计划生育的阻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甚至说是极为困难。印度各个邦的权利极大,都享有制定法律的立法权,这就导致新德里发出的命令很难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印度的税制刚刚在2017年统一起来,这种改革整整经历了70年才算取得初步成果,这就是印度的效率。让这样的国家去计划人口,简直是不可能的。

在高生育率的国家搞计划生育,不可避免的让政府与全民为敌!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不是强有力的集权国家是不可能做到的!欧美发达国家做不到,印度同样如此。

(高种姓印度人美的让人羡慕啊)

印度把自己标榜为“民主国家”,可在一个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地方,绝大多数低种姓人口和妇女都不可能有公平可言!这种民主就是最大的欺骗!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和源于种姓制度的大量贫民,都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土壤!这是印度高生育率的重要原因。

(大家怎么开心就怎么办)

也因此,印度政府想要搞计划生育就不可避免的与种姓制度对抗,其难度不敢想象。再加上对于一个选举政权而言,讨好选民才是第一要务!没有哪一届印度政府愿意推行注定让大家都不满的计划生育,尽管它是很有必要的。


兵器世界


对一个国家的认知,有时候来于对他们人民的认知。我虽然没有去过印度,也没有印度朋友,但上在上大学时我们班有两名印度老师负责教授编程课。印象里两位男老师一胖一瘦,个头并不高,面部黑黑的,相似点是眼睛都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算不上帅气,但也够和蔼可亲。

后来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优秀的印度电影传到我国,如《摔跤吧!爸爸》、《厕所英雄》,还有其他的看过不少,一时想不起来了。

印度有一名巨星,叫阿米尔汗,据说是印度的国宝级人物,同样的个头不高,但是很帅。记得有个女同事,上班的时候偷看阿米尔汗的电影,一边看一边毫不掩饰内心的“春心荡漾”,直言要嫁给他,那天她现身说法,上演了一场“精分”。

其实小时候在坐长途大巴时我就看过印度电影,但记得总是蹦蹦跳跳的,没有三两句话就开始唱歌跳舞,那个时候太小,并不懂欣赏,也并不理解。后来逐渐了解到,那就是印度特有的风格。

印度人不仅喜欢唱歌跳舞、还有丰富的教派,高达几百种。据悉82%的印度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还有闻名世界的美食--咖喱,咖喱虾是我爱的一种美食,甜甜辣辣的,很过瘾!但只有少部分印度人喜欢吃咖喱,大部分印度地区是不把咖喱作为主要的调味料的。

印度还是个人口大国,以13.53亿的数字世界排名第二,第一不要问了,归中国莫属。

那么印度的社会财富分配如何呢?答案是:极度不平衡,而且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因为种姓不同,他们一出生就被贴上了标签,这种标签融入血液伴随他们一生,他们被作为天生的“贱民”也称为达利特人!达利特人只能从事最肮脏低贱的工作,甚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据印度犯罪记录调查局显示,平均每天就有4名达利特妇女被强奸。虽然印度在1950年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印度。据统计,达利特人占印度总人口的20%,达2亿之多。曾经达利特人想通过宗教信仰改变自己的身份,但是梦想未能实现。

因为印度几乎全员信教,每个教派都不希望自己人口变少,所以即使印度在1952年就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没有强制实施,这一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在印度人观念里,生命是非常高贵的,他们相信生死轮回,即使今生过得并不好,只要虔诚、有信仰,下一世总会过上好日子。

另外一个导致印度人口居高的原因就是重男轻女,男孩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在已故父母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男孩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而且因为嫁妆制,女孩出嫁要给男方彩礼,这与咱们中国传统很大不同,所以在印度,男孩是“招商银行”。在这种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

所以印度人口很难有效控制!


农村大三妹


印度不是不想控制人口,而是没人能够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政府非常弱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得从印度历史说起。

谈起印度,绕不过一个人,那就是印度圣雄甘地,他主张非暴力。当然了,他是了不起的,也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人。他以和平的方式使得印度获得独立,赢得了世界赞誉。

但是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印度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新建立的政府影响力有限,而印度国内各种势力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这就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印度政府在印度搞改革,阻力非常之大。


对于这一点,民国是最好的例子。民国的老大是蒋介石,他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是国内存在众多的军阀,蒋介石能控制的地方有限,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

那个时候,人人都知道要搞土地改革,因为不给农民的土地,很难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对于这一点,蒋介石也是想做的,只不过他做不到。因为他领导的民国政府影响力有限,地方军阀、地方实力派这些人根本不会买他的帐。

所以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以后,蒋介石马上在台湾搞土改,原因就是这个时候的台湾,他是完全控制得住的,撤退下来的部队都是他的亲信,没人能掣肘他。

实际上印度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人口问题了。在人口的控制问题上面,印度政府比我们更早。1952

年,印度政府就开始搞计划生育,为计划生育拨款,并为妇女提供避孕服务。从1952年到1999年,印度在计划生育拨款累计达1670亿卢比。不过当时印度计划生育目标不清晰,更严重的很多印度国内政治势力从中作梗,印度人口依然以很快的速度增加。

1976年,印度政府出台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严厉控制人口增长。当时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直接让国会修改宪法,使得印度政府有更大的权力实施计划生育。

为此,他们在各地建立绝育营,开展强制性的绝育运动,并且官员亲自上阵督促。印度绝育人口的数量从1974年到1975年的130万迅速上升到810万。

不幸的是,英迪拉·甘地最终下台,使得这项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被迫中止。

英迪拉·甘地下台以后,印度人民党上台,他们居然执行完全相反的政策,开始鼓励生育。为此,他们推出了家庭幸福工程,这一措施获得了印度绝大多数民众的赞赏和支持。

不过后来,英迪拉·甘地又一次上台,这一次她不敢在轻易的触及计划生育问题。这样印度人口依然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1981年的时候印度人口增长率高达2.2%。

2000年的时候,印度又提出新的人口政策,这一次效果显著。它大大改变了印度的人口状况,使得印度人口增长率下降了1%左右,与不实施人口政策相比,少生了5530万人。不过它只是印度第一个控制生育的纲要性文件,并不是法律条文。当新的势力上台之时,这项政策没有被得到落实。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我国领土面积的1/3。而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可是实际上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只有1.282亿公顷,人均仅有0.092公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我国境内存在许多高寒、高原、高山地区,大量的沙漠戈壁山谷等地形,这样的地形根本无法种植作物。自然我国就没有那么多的物产来养活更多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我国的国家发展的。

首先,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温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最原始的条件,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同期且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其大米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世界市场的25%之多,而且一个硬核数据就是其耕地占据全国一半的面积,达到了1.6亿公顷,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助推印度人口增长的基石。

第一,人口红利,印度政府并没有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且有甘地的前车之鉴,后来继任者不想重蹈覆辙,而鼓励计划生育的效果根本就看不出来。

第二,控制人口对印度政府来说并不那么迫切,印度可耕地面积约1.7亿公顷,还有继续开发的潜力,并能够种植两熟庄稼,且雨水充足,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印度是民主社会,每一个宗教、每一个民族、每一个部落都希望自己在选举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生孩子获得选票,进而得到更大的政治权力,这成了种族斗争的重要砝码。同时,部族之间争夺水源、土地的斗争中,人口多的一方往往会有优势,所以为了在械斗、骚乱中不吃亏,印度各部族各土邦也是特别鼓励生育。

印度也很看重人口数量大这个优势。当提到印度今后发展的优势时,印度政府总是会提到自己国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确实,这几年印度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也是一大优势。既然如此,印度政府当然就不太重视控制人口增长了。印度28个邦,现在只有4个邦推行了象征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生育政策,实际上等于放任生育。

劳动力多了,相对来说有利于发展他们国家的经济,最起码劳动力的成本就将下来了。尽管说印度的人口多,并没有让印度的经济,发生逆天的转变,但是,印度一直都是把人口当作是他们国家的最大的一个优势的。

既然印度普遍的认为人口多是一件好事,他们当然也就不提倡控制人口了。当然了印度也想过施行计划生育,甚至在几个邦已经推广了。

再有,印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这部分人早婚早育情况严重,这就造成了婴儿的死亡率偏高。为了能有一个儿子给自己送终,他们就只能多生了。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印度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口总数有超越中国的可能,但过多的人口也给印度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第一美女


印度已经有13.9亿人口,为何不进行计划生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多年前,这个数据毫无疑问是中国,但是一年之内,印度已经有可能超过中国。人口时钟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印度当前有13.8988亿人口,而中国有14.0961亿人口,二者的差距只有1000多万,这对于印度来说,不过是一年的人口增长量。

印度为何人口增长这么快?印度都不执行计划生育吗?

这个问题,需要一个一个来说。

印度为何人口增长这么快?

数据显示,印度2018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时1.04%(如今美国中国日本分别是0.6%,0.5%和-0.2%)。时间越往前推,印度自然增长率的数据就越大。2010年1.35%,2000年1.77%,1990年2.04%,1980年2.31%,1970年2.2%。印度医疗健康水平最近50年并没有太大提高,居高不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归功于印度超高的生育率。

而印度人热衷于生孩子,主要原因有三点:

1,生孩子可以挤占更多资源

印度是民主社会,每一个宗教、每一个民族、每一个部落都希望自己在选举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生孩子获得选票,进而得到更大的政治权力,这成了种族斗争的重要砝码。同时,部族之间争夺水源、土地的斗争中,人口多的一方往往会有优势,所以为了在械斗、骚乱中不吃亏,印度各部族各土邦也是特别鼓励生育。

2,生孩子有宗教教义和印度文化的指引。

印度社会流行的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在教义上十分原始,都十分重视生孩子。印度教规定妇女应该至少摄于4个孩子,而伊斯兰教则规定男人可以娶4个老婆随便生育。1962年陕西兵王琪拉肚子被印军俘虏(唯一一个),在印度定居后,如今拥有了9个儿子,48个孙子。王静还想把全家七八十口带回来,最终没能成功。

3,热带地区欲望强烈但避孕技术差。

为什么越穷越生?描述最准确的一句话是"孩子不是爱情结晶,而是寻欢的副产品。"印度地处热带,不管男女穿衣服少,欲望强烈。到了晚上大多数地区连电灯都没有,唯一的娱乐就是不可描述的运动。再加上没有印度相应的避孕技术,因此常常是越贫困家庭,生孩子就越多。

其实,很多穷人也不愿意过多生育,毕竟会造成生活质量水平下降。印度最近40年生育率自然下降,主要应该归功于避孕产品和技术的推广使用。

数据显示,印度45%的人口增长,由超过2个孩子的家庭造成的!也就是说,印度接近一半的人口增长,因为"超生"而形成。

(亚洲人口地图)

印度有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当然有!

你难以想象,印度,竟然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1952年我国经济百废待兴,力图早日超过印度。可是那时候的一度,居然提出了一个让全世界无法理解的操作——计划生育,最主要的措施是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和服务,同时开足马力辅之以各种少生少育的宣传

一开始,计划生育比较温和,但是没什么卵用。1952年到1975年,印度搞了33年的计划生育,成功把一个3.8亿人口扩大到了一个6.13亿。

1975年,看到原有的计划生育不见成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实行强制结扎!英迪拉甘地每到一地,就把男人们抓起来切除输精管,有800万男人惨遭毒手。所以,英迪拉甘地被称为"阉割男人最多的女人",妥妥的印度版"灭绝师太"。

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计划生育政策终于遭致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反对,而印度的国大党和甘地-尼赫鲁家族,也因此失去了权力,从世袭总理家庭,变成了普通家庭。

(中印两国人口结构,印度更年轻)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莫迪所在的人民党,一个印度民粹主义政党,竟然从80年代就开始宣传生育的好处。到现在,印度的人口红利逐渐显现,同时4亿赤贫人口,6亿被歧视的达利特贱民,始终都是印度社会的定时炸弹。

所以,印度今天能拥有接近14亿人口,绝不是偶然,这是印度这是凭实力实现的人口大爆炸啊!


历史知事


回答问题前,先来说一点:13.53亿是2018年的印度人口统计数据,2019年底这一数字预计将会超过13.66亿(印度人口在2016—2018年间的增量为1300—1400万/年)。以印度的资源来说,人口负担确实是非常重,那为什么不控制人口呢?实际上,不是印度政府不想办法控制,应该说是“不敢”。

印度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最早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但该计划未能实施,最终成了一句口号。在上世纪的70年代,印度开始推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来随着甘地的下台而不了了之。进入二十世纪后,印度开始了新的计划生育措施,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来鼓励计划生育,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印度政府不是没有出台控制人口的政策,而是没有控制住。



印度没有控制住人口激增,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结果:

第一,人口红利,印度政府并没有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且有甘地的前车之鉴,后来继任者不想重蹈覆辙,而鼓励计划生育的效果根本就看不出来。

第二,控制人口对印度政府来说并不那么迫切,印度可耕地面积约1.7亿公顷,还有继续开发的潜力,并能够种植两熟庄稼,且雨水充足,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第三,印度人信奉各种宗教,而这些宗教出于自身的利益,都在千方百计的鼓励生育,这可比印度政府非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要大得多。

第四,印度人的观念更为保守,重男轻女的问题非常严重,男性的地位高高在上,而女的生来来就矮人一头。男女的地位根本就不平等,这也是印度强奸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第五,印度人有“多子多福”的思想传统,且存在着早婚早育的问题,贫困、文盲导致印度人缺少计划生育意识。



印度现在不控制人口,将来有它后悔的那天!


儒道之主


印度虽然人口达到13.53亿,是印度却并没有出台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也就是说,印度根本不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这也跟印度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印度之所以能够不控制人口,完全是因为印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印度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当然可以不用控制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前提,印度政府才没有出台所谓的限制人口政策。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我国领土面积的1/3。而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可是实际上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只有1.282亿公顷,人均仅有0.092公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我国境内存在许多高寒、高原、高山地区,大量的沙漠戈壁山谷等地形,这样的地形根本无法种植作物。自然我国就没有那么多的物产来养活更多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我国的国家发展的。


而相比较印度而言,虽然仅有我国领土面积的1/3,但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却得天独厚,整个印度地处热带地区,境内约40%的土地为热带平原。这就给印度留下了更多的可公众土地,印度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7亿公顷,人均耕地0.123公顷,是我国的1.337倍。那么同样的印度将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印度耕地的潜在开发价值比我国更大,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将会更多。甚至连西部的塔尔沙漠地区,印度也将其改造成了农场。

那么可想而知,印度拥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种植粮食,当然可以养活13亿多印度人口。且这些还不算,印度全国各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为印度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的保证。印度本身地处热带地区,一年可以种植两熟甚至三熟的庄稼,而我们国家在很多地区,只能是一年一熟的庄稼。同时,印度在其国内推广高产粮食品种面积占到79%以上,水稻产量每公顷已达到2915公斤,小麦产量每公顷达到2770公斤。都大大保证了印度13亿人口的口粮,自然就不会出现养活不了孩子的时候。

而且印度畜牧业和奶制品产业也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给印度的牛奶产业创造了天然的基础。印度牛奶产量在2014年达到6642.3万吨,大大超过我国的3724.6万吨。可以说,印度的平均牛奶饮用量几乎是我国的两倍,相反,价格相对便宜的牛奶就可以让更多穷人得以生存。虽然印度人的生活仍然相对贫穷,全国近73%的人口靠农业为生,但是他们在粮食问题上显然没有过多的忧愁,在劳动力问题上,显然就需要多生孩,这也是促进印度并不限制人口出生的又一大原因。

因此可以说正是因为印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印度人衣食无忧,才会让印度不担心人口的问题。同等对比下的,我国却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让我们没办法养活更多的人口,是我国总理为何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的原因所在。印度显然不如用担心这样的问题,那么,对于印度政府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来限制人口发展。而且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还可以为印度提供人口红利,促进印度的经济循环有序发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印度表示,我控制不住自己。

截止2018年,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3亿,并且每年以2000多万的增长傲视全球。

那么,印度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呢?

毕竟印度经济欠发达,许多农村连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

生这么多孩子,严重影响了印度的人口质量。

事实上,是我们误会印度了。

他们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着手控制人口增长。

可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非常严重的国家。

在印度的宗教思想影响下,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封建社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这上千年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让印度女性深受其害。

她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反驳和反抗男人的勇气。

往往在10几岁时,印度女性就要嫁人,如果没有嫁出去就会受到惩罚,甚至有生命危险。

嫁人后的印度女性,除了照顾男方,还要负责为男方生儿子。

如果在5年内没有生育或者生了女儿,也会受到惩罚。

在这种封建思想的控制下,印度征服颁布的计划生育措施形同虚设,成了可有可无的政府法令。

在一定的条件下,印度宗教凌驾于政府之上,宗教势力一直是印度征服非常头疼的问题。

就连强势的女总理甘地的死,也和宗教有关,可见实行人口控制政策,在印度的难度。

直到如今,印度还保持着人口高速增长,到本世纪中叶,印度将会成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到那个时候,印度如果还不控制人口增长,将会面临就业压力,农业生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难题。

印度普通民众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职位和收入,必然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届时,印度如何解决人口过快增长,将会是他们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End—



冷月钩沉


13.53亿,这是2018年印度的人口数据。目前,印度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13.9亿,与我国人口仅相差1000多万。一年多时间,印度人口增长了3500多万。

如果以目前这个增长率,十年后印度的人口将达到18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印度的国土面积仅为我国的三分之一,而人口密度却是我国的三倍多。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印度的人口红利正在减小,而危机却在逐年增长。那么,印度面对即将超越我国的人口总数量,为何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人口呢?

实际上,印度早在68年前就已提出人口控制计划。直到24年后,这一人口控制计划才被英迪拉政府强制执行,当年的绝育人口曾在一年间增长了近700万。

但这增长趋势并未保持太久,在次年的大选中,英迪拉因不受民众待见的人口控制措施而败选。她的人口控制措施,遭到了印度绝大多数民众的强烈反对。

人民党当选后,迅速废除了人口控制政策,并实行了鼓励生育的幸福工程。这一政策得到印度更多民众的支持,印度人口在之后几十年里,得到迅速增长。

尽管英迪拉在三年后再次当选,但她所在的国大党早已无心人口政策。如今四十年已过去,印度人口已经翻番,不论哪个党执政,再未提过控制人口一事。

现在的印度人口总量即将超越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已成为印度的一个社会问题。面对不容乐观的人口形势,莫迪在去年发出警告,并呼吁控制印度人口。

尽管印度政府已意识到日益增长的人口危机,但要想施行人口控制措施,估计还得很长一段路要走。印度的人口控制措施之所以难以施行,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印度人口未到非控制不可的程度。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印度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人口。

同时,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还多。印度的耕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些耕地因素,决定了印度目前粮食充足且需要大量劳力。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印度人口红利未完,人口总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印度拥有大量耕地和充足的粮食,需要大量农业人口,这是印度未控制人口的主因。

第二,印度的多教派导致人口争夺激烈。印度是一个多教国家,主要教派有七种,教派之间竞争激烈,但大多数教派皆崇尚自然,并不会去干预民众生育。

宗教对印度人的生活影响巨大,各个教派都想发展壮大,进而扩大自身影响力。人口就成为每个教派争夺的对象,他们不仅不禁止生育,反而是鼓励生育。

在各宗教的鼓动下,印度人自然就下意识排斥控制生育的措施。再者,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高种姓人群想要维持地位,就必须来增加人口。

第三,印度人传统观念与人口控制相悖。印度的童婚制度根深蒂固,不少女性在十多岁就已结婚嫁人,在三十多岁时就已繁衍两代人,致使人口无形激增。

在印度的广大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和儿孙满堂的思想比较严重。很多人认为,家中不仅要生男孩,而且要多生男孩,男性既是劳动力也是传宗接代的保证。

印度的农耕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男性劳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在这些地区推行人口控制措施,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受教育程度低也是一个因素。

第四,印度的多党制掣肘人口控制政策。印度是三权分立的多党制,掌握实权的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人口控制政策,往往会成为各党胜选的利器。

印度民众比较抵制人口控制措施,各个政党都清楚这一政策对选举的利害关系。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还没哪个政党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因为事关选举胜败。

还有,印度一直以“民主”国家自居,民众不愿意控制生育,执政党也不愿破坏和干预这种“民主”行为。各邦的人口管理政策各异,控制措施很难落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其它制约因素,都导致了过去四十年印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难以施行。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政策可能会被重提。


野史也是史


这个问题让印度想骂人。

作为从1952年就开始“计划生育”的国家,印度早已在人口控制的意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好伐?

但和面加水又加面,人口最终越控越多,这充其量是能力问题又不是态度问题,就像不能因为长得丑就说人家智商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过不管颜值差还是智商底,在妹子面前都是一样被丑拒,不管印度有没有控制人口,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毕竟印度的很多政策,有和没有差不多。

1952年面对3.8亿的印度人口,尼赫鲁政府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所以印度推出了“节制生育”计划,要求大家提高思想觉悟,不要给国家添负担。


为了达到节制生育的目的,印度政府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和服务,并辅之以各种少生少育的宣传。

但因为该政策主要以“劝导”为主,导致效果极其不理想。加上印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印度人口不仅没有控制住,反而越生越欢。

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但其耕地面积缺高达1.6亿公顷,仅次于美国。虽然印度的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4,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1/3,但这些高原山地大部分海拔不到1000米,这意味着这些地区能够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



热带季风的存在使印度大部分国土都有了雨热同期的农业生产环境。虽然印度的夏季比桑拿还桑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印度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所以,巨大的耕地面积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印度人口能够不断增加的物质前提。

到1975年,印度人口已经增加到6.13亿,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完全的失败。

人口的猛烈增加直接导致人地矛盾激烈,阻碍了印度的大国崛起脚步,更让印度长期挣扎在饥饿边缘,印度不得不长期靠美国的粮食救济生活。


为改善常年吃嗟来之食的窘境,印度从1967年开始自菲律宾引进高产杂交水稻、自墨西哥引进高产杂交玉米和小麦,使印度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两倍,但由于人口增长更多,所以粮食依然不够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终于在1975年下定了强制节育的决心,推行以男性输精管切除术为主要内容的节育政策,先后为800万男性进行了手术。

为了达到效果,印度政府规定领取政府补贴和获取农业信贷之前必须出示绝育手术证明、第三胎以上的孩子无法入学、囚犯在绝育前不能假赦等。


但印度人口又一次迎来了生育高峰,并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而直到这时,印度政府依然不承认计划生育政策的失败,反而开始鼓吹“人口红利”说,幻想着印度的10多亿年轻人口为印度经济的腾飞插上好几片螺旋桨。

但地球人都知道,虽然都是人口,但人和人不一样,而这样的人口也注定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在静夜史看来,印度人口之所以“控制不住”,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可或缺:


1、政府疲软

作为一个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立国的国家,印度着实“得国太易”。

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可以弯道超车,甚至一步登天,因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而言都不可或缺,印度少了这些流程就注定会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而没有革命战争历程的印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的疲软。

因为没有通过革命战争消灭反对阶级,印度上层从一开始就鱼龙混杂,他们和独立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没有了英国人的颐指气使。


而可笑的是,印度高层鱼龙混杂的多党制反而成了所谓的民主典范。这样的民主典范直接导致印度从未形成过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从未推行过触及社会最底层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

所以,所谓的计划生育,也从来未曾全面覆盖印度社会。即便想要进行更强制的政策,也没有实施的可能。

2、宗教对立

在政府动员力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宗教就成了最主流的社会准则,可惜在印度这个宗教博物馆,几乎都没有和人口过不去的选项。


虽然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溺婴现象最频繁的国家和地区。但为了所谓的宗教地位,各宗教对人口的束缚几乎都形同虚设。

虽然印度穆斯林人口已高达2亿多人,但为了不被印度教彻底压制,开始了疯狂的生育,而印度教为保持人口优势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至于其他宗教,为了在印度占据一席之地也是枉费心机。所以印度各宗教的斗争,首先在子宫战争层面就已经如火如荼。

3、经济落后

今天的印度,用让全世界2%的土地养育了占世界18%的人口,这是比邻国还要瞩目的伟大奇迹。


而因为印度工业化极其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耕地保有量大,所以印度人口的增长还有巨大的潜力。

但问题是因缺少强大而完备的工业体系,印度的化肥生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其耕地的单位产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总产量更是只有邻国的一半。

这样的产量,要养活将近14亿人理论上压力山大。但印度不仅化压力为动力,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简直是不可思议。

但想到印度有将近2亿人营养不良,饥饿人数世界第一,似乎又能明白印度为何能够养活将近14亿人口了,因为大部分的标准只是“养活”。


在这个农民占总人口60%以上的国家,印度虽然耕地面积广,但机械化基本没有,印度想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生孩子。

所以,在家庭成员数量和生产力水平成正比的情况下,印度人口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印度人口失控,既有政府无能的因素,又有宗教对立的原因,更有多子多劳的历史传统。

而因为种姓制度的存在,印度的所谓人口红利始终无法到来,届时失控的人口将不再是机遇和财富,而是巨大的挑战和灾难。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