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空战战场新宠众多,谁能再创“雷电”威名?无人机还是F35

攻击机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地位一直都很尴尬。以美国为例,越战结束后,美国军方谋求替换A1“天袭者”攻击机,于是上世纪70年代A10攻击机横空出世,但随着新一代飞机F15、F16和F18等计划的展开,该机接着又迅速籍籍无名。

空战战场新宠众多,谁能再创“雷电”威名?无人机还是F35

A10攻击机

A10“雷电”之所以还能成名源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大量出动的A10攻击机作为对地攻击的主力,对萨达姆集团的军队展开了狂轰滥炸,铺就了一条“血肉与钢铁焚烧之路”。这一战,A10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但也是最后一次大放光芒了。于是A10一直服役至今,仍然在美军还有大量服役,而且最近美军宣布原本计划2019年退役的还要继续服役到2022年,可是我国都宣布要全面淘汰二代机了,美军还会远吗,但各种新式装备谁能替代他呢?战场新宠众多,谁能替代攻击机?

空战战场新宠众多,谁能再创“雷电”威名?无人机还是F35

雷电A10

目前各国攻击机型号不多,服役的大多老旧,也没有后续型号发展,但是其担负能力确不断有更多的替代者去完成。其中最可能的替代者是新一代高性能战机、搭载了先进武器弹药的新型武装直升机和察打一体无人机。

新一代战机研制发展成本高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如F35研制最初目的就是想替换A10,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问题重重不说成本一路增加,说是得不偿失也不为过,最后不得不拉着其他国家一起分担资金压力。

空战战场新宠众多,谁能再创“雷电”威名?无人机还是F35

F35压力很大

随着装备科技的快速发展,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技术性能越来越好,除了单架的载荷能力比不了攻击机外,在航程、续航时间、速度、成本、可维护性、任务的多样性、打击的精确度等方面性能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传统攻击机。

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蜂群和集群应用上未来10年内还会有更大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在出动数量,攻击波次和打击精度有更大提高。而中小型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单架载荷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而且研制周期更短,新技术更新迭代更快,现役攻击机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少,被先进装备尤其是无人机替代的时间点越来越近。

空战战场新宠众多,谁能再创“雷电”威名?无人机还是F35

红海行动点燃激情的无人机,使用上还是有缺陷的

来都来了,关注一下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