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军统陈恭澍是如何成为戴笠手下第一杀手的?

纯真2727


陈恭澍的一生沾满了无数汉奸的鲜血,他是军统的四大金刚,也是戴笠手下的第一杀手,他的这些诺大的名声全都是死在他手下的一条条汉奸的性命换来的。


18岁的陈恭澍因为和嫂子吵架伤了感情,所以最终愤然离家出走因缘巧合来到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就读,他原本考取的是黄埔军校第四期,但因为生病的缘故延迟到了第五期,从这方面来说,陈恭澍还是他以后的上司戴笠的学长,因为戴笠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学生。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陈恭澍加入了军统的前身蓝衣社中,成为了蓝衣社的一员干将,蓝衣社开始的时候虽然人数稀少但能力尤为重要,所以陈恭澍是凭借着他强大的行动能力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

他最终变成了蓝衣社的干将,在后来蓝衣社精过几番的改组成为军统的时候,陈恭澍凭借者以往立下的功绩成为了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和王天木、赵理君、沈醉等另外三人并列为四大金刚。


军统刺杀汉奸的大行动中陈恭澍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军统几乎每一场有点名气的刺杀行动陈恭澍都参与在了其中。

刺杀张敬尧

第一件比较大的刺杀行动是刺杀张敬尧的任务,张敬尧曾经是北洋政府在湖南的督军,他因为在湖南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众怒,所以被当时的湖南学生请来了吴佩孚将其击败赶出了湖南。

后来因为很多事情又成为了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他拿着日本人所给的700万巨资来到了北平,准备从事汉奸活动,在蒋介石和戴笠的亲自指示下,陈恭澍和郑介民、王天木来到了北平进行了一番探测,这次行动是由陈恭澍主导的,最终张敬尧被北平的军统特工白世维枪杀在了六国饭店中。

刺杀石友三

第二件比较大的刺杀行动是刺杀石友三,石友三这个人从来不知礼义廉耻是什么,他一生反复无常,最是懂得见风使舵,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倒戈将军,他与当时很多的倒戈将军不一样,当时虽然很多人不停的转换阵营,但是在面对日本人的时候,都格外的有骨气。

但是石友三就不一样了,当日本人打来的时候,他乖乖的成为了日本人的一条走狗,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大汉奸,所以自然就成为了军统要刺杀的首要目标之一,当时陈恭澍和王天木策反了石友三的副官和厨师,当时厨师在饭菜里面下了毒,想毒杀石友三,但因为厨师太过于业余,不懂得掩饰自己,最终导致了此次行动的失败。

刺杀张啸林

第三件是刺杀张啸林,张啸林原本是和杜月笙一样的上海三大巨头之一,原本在黑道上呼风唤雨,威风凛凛,但在日本人攻占上海的时候,卖身为贼当了汉奸,最终被陈恭澍和王天木策反其手下将其杀死了。

陈恭澍后来又参与过刺杀汪精卫、王克敏、殷汝耕的行动,但无不以失败告终,虽然陈恭澍很多刺杀行动都失败了,但却丝毫无损于他军统第一杀手的名号,因为他是军统中参与刺杀行动最多的人,也是军统刺杀汉奸最多的人,所以很多时候也无愧于他杀手之王的称号。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终在1941年的时候陈恭澍被汪精卫伪政权的特工首领李士群抓获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陈恭澍假装投靠李士群和日本人,但实际上却在李士群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地与戴笠暗中曲款,成为了一名双面间谍。

就这样到了抗战的结束后,陈恭澍又经历了下狱、平冤,最终重新回到了军统中担任高职,在蒋介石退往台湾后,陈恭澍也跟随蒋介石来到了台湾。

所以说陈恭澍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行动能力成为的军统第一杀手的,他的名声全是凭借着一步步在血山火海中磨练出来的,一次次的刺杀行动成为了他的磨刀石,最终陈恭澍变成了一柄锋利无比的刀,虽然时有蒙尘,却丝毫无法掩盖这柄刀的锋利,因为这柄刀上曾经沾染了无数汉奸的鲜血,在我看来杀普通百姓的人叫恶魔,但是说汉奸的人应该被称之为英雄!


孤客生


在戴笠的四大金刚中,年龄最小的要数1914年出生的沈醉。而在这四人之中,陈恭澍的年龄仅年长于沈醉,他比王天木小16岁,比赵理君小2岁。他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绝非浪得虚名,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1931年春,南京香林寺官邸。蒋介石在此面见了百余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包括陈恭澍。事后,蒋介石从这百余人遴选出14人,进入“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学习,陈恭澍名列入选者第14位。能从百余人中脱颖而出,进入蒋介石法眼,可见陈恭澍非泛泛之辈。

研究班毕业后,陈恭澍受到戴笠垂青,加入力行社,进入“参谋本部特别警员训练班”学习。经过6个月的特工训练,陈恭澍以优异成绩结业。被戴笠委派至北平组建特务系统,临行前,戴笠特意送他一把勃郎宁手枪,可见戴笠对他的器重。

此时,另一大王牌特工王天木已担任特务系统天津地区负责人,在他的协助下,精明强干的陈恭澍很快在北平建立起特务机构。在担任北平站长期间,他接受了一项重大任务,那就是刺杀大汉奸张敬尧。

1933年,日军进犯长城各隘口。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重金收买失意军阀张敬尧,潜入北平,勾结旧部阴谋暴乱。郑介民、王天木、陈恭澍合力谋划,大胆启用年轻枪手白世维,成功将张敬尧击毙于北平六国饭店。

此后,陈恭澍屡屡被委以重任,刺杀大汉奸头目:

1934年,策划毒杀石友三,被石友三识破,功败垂成;

1935年,以向影心为饵,毒杀殷汝耕,因故失败;

1937年,行刺王克敏,误中日本顾问山本荣治;

1939年,河内刺汪,误中汪精卫秘书曾仲鸣;

1937年,策反林怀部,成功刺杀张啸林;

1940年,策反朱升源,成功刺杀傅筱庵。

军统特工陈恭澍令大汉奸惶惶不可终日,人人自危,人称“军统第一杀手”。

1941年,陈恭澍被汪伪特工总部抓获。抗战胜利后,被以“汉奸罪”定罪入狱2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陈恭澍去台,任职国防部情报局,晚年曾撰写军统生涯的回忆录。


岁月是一条河流


陈恭澍(1907~?)河北宁河(今天津宁河区)人,国民党军统特工,抗战时期除奸英雄,军统戴笠手下第一杀手。

陈恭澍生于清光绪33年(1907年),何时去世无史可考,据说晚年的他神出鬼没,由于杀人太多,树敌无数而居无定所。

即便后来隐居台湾台中市依然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也是他多年特工生涯养成的习惯,至于什么时间去世的无人知晓,他的家人对埋葬他的地点更是守口如瓶,讲真陈恭澍就是一个传奇人物。

陈恭澍加入特工源于一次家庭变故。

陈恭澍的特工生涯长达20年,解放后去了台湾。


▲陈恭澍

1925年,陈恭澍18岁时,父母病故,他跟着哥哥和嫂子一起生活,有一次他回家晚了,嫂子骂了他几句,谁知小陈是个刚烈的性格,当晚打起铺盖卷不辞而别出走了。

小陈从没出过远门,他顺着铁路一直往南走,谁能想到,这一走竟走到了广州。刚到广州时,他跟着一位老伯做点小生意,恰好这一年黄埔军校招生,老伯鼓励他报名参加了考试,谁知竟被招生录取了。

三年后,他从黄埔军校第五期警官学校毕业。这一年他21岁。

1932年,25岁的他辗转来到了重庆,随后加入了力行社特务处。一年后成为戴笠的军统特工,并任北平情报站站长,特务处组长。

资料显示,陈的枪法百发百中,加之做事冷静大胆,常常喜怒不形于色,这一切恰恰是戴笠所看中的地方。


▲影视形象

一、成功暗杀张敬尧

常言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考验陈恭澍的机会来了。戴笠得到情报,说:“张敬尧做了汉奸,准备出任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同时接受了板桓征四郎的密令,计划在北平发动暴动,以策应日本关东军进占平津的行动。

戴笠要动用王牌,命令陈恭澍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干掉张敬尧。陈恭澍像一个嗅觉敏锐的猎豹悄然来到了北平,他摸清了张敬尧入住进了北平六国饭店。

陈恭澍只身来到了二楼,有时候事情就那么巧,张敬尧正坐在二楼阳台上擦拭手枪,他听到身后有动静,刚一回身,陈恭澍抢步冲到了他眼前,只听“砰、砰、砰”三声枪响,张敬尧前胸一片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陈恭澍反身扣好门,快步上了门口停着接应他的汽车,小汽车一溜烟开走了。

这次暗杀行动干的相当干净利索,陈受到了戴笠的嘉奖。


▲张敬尧

二、暗杀石友三(未果)

1934年,倒戈将军石友三投降日本做了可耻的汉奸,戴笠下达了除奸令,陈恭澍马上动身来到了天津。

由于张敬尧被杀案一直未破,石友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害怕自己步张敬尧的后尘,于是带着小妾躲进了天津日租界。

石友三深居简出,要想杀他还真没机会动手。陈恭澍策反了石友三身边的副官先鸿霞,然后再用重金拉拢厨师找机会下毒毒死石友三。

就在厨师下毒时,由于紧张被石友三发现,随后暗杀计划流产,厨师和副官被石友三杀死,这次行动没有成功。其实这里面有些原因是陈恭澍无法控制的,失败的结果不是陈恭澍造成的。


▲石友三

三、暗杀殷汝耕(未果)

戴笠知道内情,并没有责怪陈恭澍。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还有重大暗杀任务需要他来完成。

1935年11月,殷汝耕投靠了日寇,准备着手成立“伪政府”。陈恭澍接到了戴笠的密令:“立即动手除掉汉奸殷汝耕”。

这次任务艰巨,戴笠动用了两张王牌,另一张就是他的情人,外号裙带花的向影心,首先戴笠让情人色诱殷汝耕,乘机在他面条里下毒,结果被殷汝耕看出了破绽,发现面条和平时颜色不一样,加上向影心一个劲的哄他快些吃下,他起了疑心,端起面条喂了院内的狼狗,狼狗顷刻毙命,向影心被关押了起来。

无论如何拷打逼问,向影心始终不承认是自己下的毒,恰好此时厨师害怕追究自己的责任,不辞而别,于是罪名按在了厨师头上。后戴笠设法救出了向影心。第一次刺杀失败。

陈恭澍实施了第二计划,由于向影心打草惊蛇,殷汝耕深居简出,即便出门也前呼后拥,并且没有任何规律,陈恭澍安排了多次暗杀,都因殷汝耕神出鬼没而失败。有鉴于此,戴笠取消了暗杀计划。


▲殷汝耕

四、暗杀王克敏(未果)

1937年12月14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王克敏出任伪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戴笠对陈恭澍下达了锄奸任务。

陈恭澍摸清了王克敏的活动规律,并从军统调来了几名神枪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预计的时间里王克敏终于出现了,他坐在汽车里,身边有四五个保镖,汽车很快驶进了埋伏圈。

陈恭澍一声令下,几个神枪手同时打出了一梭子弹。王克敏身边的日本顾问山本荣治当场毙命。当时陈恭澍以为是击中了目标,所以下达了撤退命令。事后才得知所杀之人并非王克敏。


▲王克敏

五、暗杀汪精卫(未果)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出走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卓著的“艳电”,公开投降日本。戴笠对陈恭澍下达了锄奸令。以严厉的手段制裁汪精卫。


▲汪精卫

陈恭澍接到指令后,立即率特工潜入了越南河内。到了河内,陈恭澍很快摸清了汪精卫的住处。他首先想用面包里下毒,毒死汪精卫。但是没有成功,那天汪精卫没有胃口,把面包退了回去。

陈恭澍又想到了用毒气毒死汪精卫的办法,由于没有人做内应,这个计划也流产了。

第三计划就是陈恭澍和助手王鲁翘直接闯入房间进行暗杀。这个计划虽然危险,但成功率很高。陈和王闯进了汪精卫的卧室,发现一个穿白衬衫的男子正慌忙钻向卧室的床下。二人以为这就是汪精卫。双枪齐发,打死了床下之人。枪声惊动了,楼下的警卫。二人没来得及检查就慌忙逃了出去。

事后得知,其实被杀之人并非汪精卫,而是其秘书曾仲鸣。至此,河内刺杀汪精卫的行动彻底失败。

六、成功枪杀张啸林


▲张啸林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当时南京政府蒋介石提出让黄金荣和杜月笙去香港避一避,黄金荣表示岁数大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知道蒋介石的意思,表示誓死不出任日本的任何官职,不为日本人服务,杜月笙则去了香港。

日本占领上海后,多次邀请黄金荣出山,但都被黄婉言拒绝了。日本人诱惑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张认为这是出人头地的时机,于是决定出任日本人的官职,张啸林做了汉奸。

此时戴笠密令军统特工,潜伏在上海的陈恭澍执行除奸行动。陈恭澍找到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民族大义的精神鼓舞下。林怀部接受了暗杀张啸林的任务。

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故意制造和管家争吵的事情,张啸林在楼上打牌,听到声音到门口骂了几句,他骂声刚落,林怀部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七、成功暗杀傅筱庵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傅筱庵出任伪上海市市长。戴笠密令陈恭澍执行除奸任务。

陈恭澍经过多方摸排,发现傅筱庵的仆人朱升源具有正义感。恰好此时朱升源喜欢上了老妈子王氏,陈恭澍让老妈子对朱大讲民族大义,王氏说,只要你为国家出力,杀死傅筱庵咱们就远走高飞,朱升源欣然接受。

1940年10月11日凌晨,傅筱庵参加了一个日本人举办的party,喝的烂醉如泥,回到家倒头就睡。朱升源觉得时机已到,见傅筱庵早已熟睡,他举起菜刀对着傅筱庵脖子连砍三刀,傅筱庵当场毙命。

八、成功暗杀赤木亲之


▲赤木亲之

1938年,上海沦陷,日军派遣赤木亲之担任上海工部局警务处处长。他是日本著名的反特专家,他的到来,意味着军统特工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果不出所料,军统特工纷纷折戟沉沙,纷纷落入敌人的魔爪。大批抗日志士为国捐躯。军统局长戴笠痛心不已,他密令陈恭澍,立即动手除掉赤木亲之。

陈恭澍于是布置下了天罗地网,1941年6月17日,赤木齐之乘车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被早已守候多时的特工蒋安华连开数枪击毙。

结语:陈恭澍亲手处决或者安排处决的汉奸不计其数,上面只是罪大恶极臭名卓著的几位。解放前夕陈恭澍去了台湾,出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


秉烛读春秋


国民党军统局有四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他们是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四人并称为“军统四凶”,是戴笠手下最得意的四大干将,其中陈恭澍排名第一,是戴笠手下第一杀手。

陈恭澍精明强干,是天生的特工。

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军统华北、上海等地区特务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江精卫、殷汝耕、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等大汉奸,使汉奸们心惊胆战,大大的扬我国威,长我志气,算得上是敌后尖刀,抗日英雄。

剧照:

陈恭澍是河北宁河人,18岁时报考黄埔军校,是黄埔五期生。他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结识了戴笠,从此开启了传奇的特工生涯。

1933年1月,北洋遗老张敬尧公开投敌,被日寇委任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鉴于张的投敌行径,戴笠向陈恭澍下达了的锄奸令,要求陈恭澍除掉张敬尧。

陈恭澍经过缜密观察,摸清了张的落脚点六国饭店的情况,策划实施暗杀。

5月7日陈恭澍制定了暗杀行动计划,派特工王天木与白世维潜入六国饭店,发现张敬尧坐在饭店二楼窗口旁,王天木示意白世维行动,白世维撩袍取枪,对准张敬尧的胸部连开三枪,张敬尧倒地毙命。


王天木与白世维迅速逃离现场,上车疾驰而去。这是陈恭澍第一次策划刺杀大汉奸,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成为汉奸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真正让陈恭澍名声大振的,还得是河内刺汪一案。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等人散布“抗战必亡国”的论调,不惜卖身投靠日本人。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出走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鉴于汪精卫的叛国行径,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撤销一切职务,并命令军统在汪精卫组建伪政府之前把他除掉,戴笠随即向陈恭澍下达了锄奸令,要求以最严厉之手段制裁汪逆精卫。

陈恭澍接到指令后,立即率领特工潜入越南河内,伺机刺杀汪精卫。

陈恭澍了解到汪精卫住在河内的一处二层楼上。他先是制定了下毒计划,将毒面包放入汪精卫的早餐中,不料汪精卫当天没吃面包,计划失败。


陈恭澍又探知汪精卫要到三岛山旅游。便率行动队员分乘两辆小汽车,埋伏在汪精卫此行的必经之路上,等待汪车的到来。

不料汪精卫出门不久突然折返,此次行动又无果而终。

两次失败让陈恭澍决定孤注一掷,直捣汪宅,强行袭击刺杀。

1939年3月21日凌晨,陈恭澍将暗杀小组分为三路,自己与两名队员在外策应,由王鲁翘等五人翻过高墙进入院内。

跃上楼去,用斧头砍开房门,朝房中一白衬衣男子连开三枪,将此人打死。因为开枪已经惊动了警卫,几人随即撤退。

事后才知道死的不是汪精卫,而是其秘书曾仲鸣。汪精卫当天刚好与曾换了房间,躲过一劫,算这个大汉奸命大,刺杀行动失败。

汉奸汪:


1937年11月上旬,上海青帮流氓头目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捕杀爱国志士,并将出任伪浙江省长。

接戴笠的命令,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发出了针对张啸林的锄奸令。陈恭澍制定了锄奸计划。派出特工林怀部打入张啸林家担任保镖。

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啸林站在二楼窗口,正是刺杀的好时机,便从腰间拔出手枪,对着张啸林抬手一枪,子弹正中张啸林面门,张啸林当场毙命。

同年,陈恭澍还实施了对伪上海市长傅筱庵的刺杀,军统特工用菜刀结果了傅筱庵的狗命。

作为一个优秀的杀手特工,除了杀汉奸之外,陈恭澍杀起日本人来也不手软。

日本任命的上海警务处长赤木亲之,是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他大肆捕杀抗日爱国志士,血债累累。


1941年6月,在陈恭澍的策划下,赤木亲之被军统暗杀毙命。

在陈主持上海站工作的两年内,制裁大小汉奸一百余名,破坏日寇军事设施及焚毁军需物资等五十余次,另外,暗杀日本高级军官及特务四十名,称得上是威震上海滩的第一杀手。

军统的这些行动,虽然改变不了战争结局,但有力的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大涨我军民抗日半志,功莫大焉。

解放后,陈恭澍随老蒋败退宝岛,69年退休,著有《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书中介绍了他在军统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有兴趣的朋友不访一阅。

去年热播的谍战电视剧《风筝》中,军统特务宫庶的原形就是陈恭澍。

这是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刺客!


刚日读史


前段时间热播的谍战剧《风筝》引起了很大反响,柳云龙演活了我党卧底军统“老六”。剧中说到军统有“八大金刚”,抗战胜利后只剩下老四和老六。老六与军统相爱相杀,可谓感人肺腑,被很多网友评价为超越《潜伏》的最成功的谍战剧。



当然,影视作品都是虚构的故事情节,真实的军统其实并没有“八大金刚”的说法。不过被称为蒋介石“佩刀”的戴笠手下的确有个“四大金刚”,也称“四大杀手”。这四个人分别是陈恭澍、赵理君、沈醉和王天木。这几个人是戴笠手中的王牌,抗战期间多次策划暗杀日伪军政要员,功劳显赫。其中,号称“第一杀手”的就是陈恭澍。

陈恭澍出身黄埔五期军警科,1932年就加入了戴笠组织的军统前身“力行社”特务处,是个老牌特工。陈恭澍从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做到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绰号“辣手书生”。看看陈恭澍在抗战期间参与策划暗杀的名单,的确都是日伪方面的大人物。诸如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以及汉奸头子汪精卫,一度让日伪方面感到闻风丧胆。不过军统第一杀手也不是无所不能,这些暗杀计划最后成功的并不多。



其中功败垂成的暗杀行动包括:毒杀“倒戈将军”石友三,因被策反的厨师行动时过于紧张,被石友三看出破绽,行动失败;制裁“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因为无法掌握殷汝耕的作息时间暗杀计划失败;袭击伪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本来计划安排极为周详,不料,当天日本顾问山本荣治临时搭乘王克敏的车成了替死鬼,行动亦宣告失败;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数次追杀汪精卫,最后也是功败垂成。

尽管如此,陈恭澍军统第一杀手的称号也不完全是浪得虚名,显赫的战绩也并不少。比如:成功刺杀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敬尧;成功策反仆人朱升源,刀劈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枪杀日本著名反特工专家,上海工部局警务处处长赤木亲之等,也算是为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



1941年10月,陈恭澍被昔日的同僚,汪伪76号特工总部李士群逮捕。在不出卖上海军统站组织的前提下,陈恭澍为保命被迫投降。李士群鉴于日美可能开战,多方押宝,也并未为难陈恭澍。陈恭澍暗中还与戴笠保持联系。抗战胜利后,陈恭澍虽然以汉奸罪被逮捕,两年后便获释了。

陈恭澍于解放前夕赴台湾,1969年写过一本《英雄无名》的回忆录,很是抢手。但是晚年的陈恭澍仍然不改其作为一个杀手的习性,隐姓埋名,销声匿迹,至今无人知其生死。


惊龙轩


陈恭澍绰称“辣手书生”,出生于1907年,河北省宁河县人,现宁河属天津市管辖。刚刚中学毕业那年正好18岁,18岁也正是现在人所说的叛逆期,因家中与嫂气顶嘴,负气离家出走,跑到广东去投考了黄埔军校。他本身在学校就是个学习优异的学生,这黄埔军校一考即中,本该是黄埔四期的学生,可刚报名没几天就生了一场重病,不能按时就学。当时军校为适应北伐的需要,将三年制的学期,缩短为半年完成,半年要完成三年的学习科目,属于强化学习,陈恭澍这一病两个月,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好在军校不愿放弃他这个优等生,通知他延长一期再来上,这样他于1926年3月就成了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军校设步、炮、工、政治、经理五科,他是黄埔五期警政科专业的毕出生。


他于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之前与戴笠并无瓜葛,戴笠比他大了整整十岁,是黄埔六期的肄业生,学的是步骑专业,他之所以能当上军统的头,主要是早年和蒋介石相识于上海股票市场,又有一层同乡关系,要说蒋是如何发现他有搞特工潜质的,说来可笑,那是因为在军校上学时,经常偷偷地向上司打同学的小报告。一说到戴笠,军统大特务,好像他的特工技能很高,其实他本身并没什么大本事,主要体现的是领导、组织、培训、提拔这方面的能力。力行社是复兴社的核心组织,戴笠是力行社特务处处长,也就成了陈恭澍的顶头上司,陈恭澍历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的职务,深受戴笠的信任和重用,每当有什么重要的刺杀行动,戴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从加入力行社算起,到1941年10月被汪伪“76号”逮捕止,他一共参与过200次暗杀行动,是名符其实的“军统第一杀手”。


陈恭澍参与制造的重大暗杀事件有,1933年1月,刺杀汉奸张敬尧,1934年毒杀投靠日本的军阀石友三,1935年11月,制裁和日寇勾结的殷汝耕,1937年12月袭击投敌的王克敏,1938年12月,河內刺杀汪精卫以及枪杀张啸林、刀劈傅筱庵等等。

这里说个陈恭澍枪杀日本特务赤木亲之的故事。

赤木亲之是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1938年被派到上海担任工部局警务处长,上任后,他对上海的军统特工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大量的军统志士被捕殉国,戴笠痛心疾首,要求陈恭澍组织特工除掉赤木亲之。陈恭澍首先派蒋安华查到了赤木亲之的住址,又亲自化装摸清了他的出行规律,1941年6月17日,赤木亲之乘车出行时,早已守侯的军统特工们突然冲出,对准车内的赤木亲之连开数枪,赤木亲之当场毙命,这比暗杀汉奸难度要大的多。


1941年10月,陈恭澍被汪伪特工李士群逮捕,但他并没有出卖组织,大慨李士群看到日美开战后,日本的失败是迟早的事,为了讨好军统,留有后路,就没有过多为难陈恭澍,但陈恭澍被留在了“76号”,抗战胜利后,陈恭澍被国民政府逮捕,两年后获释,后去台湾定居。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杀手是一个高危行业,并且对于杀手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但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自身较好的身体素质,而且他们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己婚姻,家,和安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好吧,以上浅显心得来自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和一系列陈年港片。

生逢民国乱世,成为一位杀手也不容易,要想成为一个顶尖的杀手更需要个人努力。但是陈恭澍做到了,他成为了戴笠手下的第一杀手。


戴笠是蒋介石身边的一把利剑,军统局的创立者,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命令大量特工刺杀汉奸。戴笠管辖的军统特务局中的陈恭澍、赵理君、沈醉、王天木被称为四大金刚,而陈恭澍则是他手下的第一杀手。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人们还给了他一个特别的绰号叫辣手书生。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生。之后从南京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毕业,然后成为了一名中国国民党军统特务,在1932年受到戴笠的垂青加入力行社特务处,然后进入“参谋本部特别警员训练班”学习。

经过6个月的特工训练,陈恭澍最后以优异的成绩结业。戴笠委派陈恭澍去北平组建特务系统,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杀手生涯。


来到北平的陈恭澍在王天木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迅速组建了北平特务系统。1933年1月,当时华北局势动荡不安,已经成为汉奸张敬尧受命于日本到华北地区来收集旧部队,勾帮结派,策划把驻守的军队策反,想要引起暴动。

戴笠知道张敬尧已经投敌的行踪后,便向陈恭澍下达了对张敬尧的锄奸令。

接到命令的陈恭澍对张敬尧所住的饭店摸清地势后,便决定对其进行暗杀。在1933年5月,在军统特工王天木与白世维两人完美的配合下,成功刺杀了张敬尧。


1934年,收到刺杀投靠日本的汉奸军阀石三友的命令,陈恭澍进行策划后,反复考虑以后便派人策反石三友身边的副官先鸿霞对石三友进行毒杀行动,但最后被石三友识破,刺杀失败。

1937年11月上旬,上海沦陷。青帮流氓头目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并且张啸林还做出了大肆镇压抗日救国的活动,捕杀爱国志士等罪大恶极的恶劣行径。于是戴笠便向陈恭澍发出了对张啸林的锄奸命令。

在陈恭澍的领导下,建立行动小组,制定了锄奸计划,之后完美的刺杀了张啸林。

1938年3月28日,陈恭澍带着行动组对王克敏进行刺杀,但是当天日本顾问山本荣治搭乘王克敏的专车,与王克敏共同坐在汽车后排,所以最后杀了山本荣治,对王克敏的刺杀失败。


1939年,日本著名的特工专家赤木亲之对抗日爱国志士进行大量捕杀,不少军统的同志被捕殉国。戴笠知道后非常难过和愤怒,为了给死去的同志报仇,亲自在暗杀名单上加上了赤木亲之的名字,要求陈恭澍立刻对赤木亲之进行刺杀行动。

在1941年6月17日,赤木亲之乘汽车出行时,被已经做好准备的特工蒋安华带领的数名特工给乱枪打死。

上海沦陷后,傅筱庵担任伪上海市市长,戴笠命令陈恭澍对其进行制裁。因为傅筱庵的戒备非常严格,所以陈恭澍想要杀他很难得手。所以陈恭澍便策反了傅筱庵府上的仆人朱升源帮他杀了傅筱庵。

虽然陈恭澍的每次刺杀并不是都是成功的,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可小觑。 当时的汉奸只要听到军统特工陈恭澍都会闻风丧胆,感觉到自己的性命堪忧,所以人称“第一杀手”并非浪得虚名。


历来现实


回答此问题我们要先弄清楚军统一共几大著名的杀手?答案是四个。军统这四个比较有名的杀手出了陈恭澍以外,还有赵理君、沈醉和王天木。这四人都不简单,都是军统里的佼佼者,戴笠的左膀右臂,号称军统的“四大金刚”。



那么为何陈恭澍是军统“第一杀手”呢?答案很明显,因为他暗杀这块相比其他三人更为在行。我们列举一下陈恭澍都暗杀了哪些大人物?大汉奸张敬尧、“倒戈将军”石友三,投靠日本人的青帮头子张啸林,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等。可见他杀手本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令投敌的汉奸闻风丧胆。


陈确实在军统非常出名,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陈恭澍的一生。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第五期黄埔军校警政科毕业,在军统资历较老,为什么这么说?在军统成立前就在军统的前身力行社任特务处组长。后来任过地方站的站长,上海特二区区长。


我觉得陈恭澍比较厉害的是他领导手下的特工干掉了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赤木亲之,此人生前杀了很多爱国志士还有军统的一些特工。当然这次行动主要是他领导下的上海区的第三行动大队(大队长蒋安华)经过周密策划实施的。但是也是很值得肯定的一次暗杀行动。

那么这位军统第一杀手的结局如何?晚年的陈恭澍依旧保持着杀手不得见光的习惯,他去世时间和安葬的地点至今无法考证。


有趣的历史段子


陈恭澍之所以成为戴笠手下第一杀手,那是因为陈恭澍作为特工的精明强干,特别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当中,他作为军统华北、上海等沦陷区的特工头目,先后策划刺杀汉奸张敬尧、军阀汉奸石友三、伪政府首脑江精卫、汉奸殷汝耕、汉奸王克敏、上海青帮首领张啸林、上海汪伪市长傅筱庵等等,虽然有的刺杀成功,有的功败垂成,但却杀得那些帮助日本侵略者为虎作伥的汉奸们心惊胆战,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

陈恭澍,河北宁河(今天津宁河区)人。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他本来考的是黄埔四期,而且一考即中,但由于在此期间得了重病,只得回家医治,故延期到第二年,才入黄埔,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入警政科学习,后又到南京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进修,成为了一个警政方面的高材生。

戴笠手下“四大杀手”,分别是陈恭澍、赵理君、沈醉、王天木,陈恭澍赫然居首盖因其功劳和影响最大。1932年,陈恭澍加入刚刚成立的三民主义力行社。三民主义力行社,简称力行社,又叫蓝衣社,是国民党效法意大利褐衫党建立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人员以黄埔系军人为核心,包括腾杰、贺衷寒、戴笠、邓文仪、康泽、郑介民等,因社员制服为蓝衣黄裤,故称蓝衣社。

力行社由蒋介石手下政训处处长腾杰、贺衷寒首倡,蒋介石亲任第一任社长,成立的目的本是在国民党内开展肃贪、反腐、禁毒等,慢慢发展成专门的情报特务组织,甚至成为清除党内异己的工具。后来的军统、三青团、南昌行营别动队,皆发源于力行社。

这个特务组织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却行了很多抗日锄奸的正义之举,戴笠的部下陈恭澍也因此一度成为老百姓眼里的英雄。陈恭澍先在人力社戴笠任处长的特务处工作,历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华北区长、上海区长等职。在华北、上海沦陷期间,陈恭澍受戴笠之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锄奸暗杀行动:

1933年,日本人委任张敬尧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让他当镇压中国军民反抗的鹰犬,陈恭澍在六国饭店策划刺杀行动,成功刺杀张敬尧,让他当场毙命;

1934年,陈恭澍通过收买石友三的部下,在天津日本人的租界,成功毒死军阀汉奸石友三;

1935年,陈恭澍用美人计和入其办公大厅枪杀的手段,两次实施对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的暗杀,功败垂成;

1938年底,汪精卫在越南发表通电,公开投降日本侵略者,1939年,陈恭澍潜入河内实施对汪精卫的暗杀,经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暗杀,均未成功,最后,陈恭澍到汪精卫戒备森严的住处,强行进行刺杀,结果因错杀汪精卫秘书曾仲鸣而失败;

1940年,陈恭澍通过策反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的厨师朱升源,在傅筱庵参加完一次日本人的宴会并喝得烂醉的机会,成功刺杀汉奸陈恭澍;

1939年,陈恭澍安排特工,成功枪杀日本上海工部局警务处处长赤木亲之。


帝国的脸谱


篮球界的杜兰特是得分收割机;足球界的梅西是进球收割机;中国男足是专业送礼收割机;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汉奸收割机。

陈恭澍,1907年出生在河北,绰号辣手书生,世人称之军统第一杀手。1925年血气方刚的小陈同志离家出走了,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报考了黄埔军校,由于表现优秀,被戴老板看中。有领导欣赏了,就如同坐直升机一样,先后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上海特二区区长等职。下面正式介绍有哪些汉奸被这位第一杀手收割了性命。


刺杀张敬尧

张敬尧是中国现代史上知名的北洋军阀将领,更是知名的汉奸。1932年投靠伪满,由于做汉奸这份职业比较用心。不久,日本方面就任命他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33年5月2日,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和天津站站长王天木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一周之内锄掉张敬尧。根据情报,张敬尧住在东郊民巷的六国饭店,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是中国政府难以管理的地方。经过一番侦查,他们摸清了张敬尧住的房间,他们遂决定从天津增调行动人员来动手。但到了7号这一天,王天木、白世维二人在饭店巡视时突然意外地发现了张敬尧就在一间房门大开的房间中,他们认准目标后决定立即行动,白世维当即拔出手枪向张连开三枪,随后逃逸。张敬尧胸部中了两弹,在被送往德国医院后死去。


枪杀张啸林

张啸林是上海青帮大亨之一,在淞沪激战开始时,张啸林正在浙江莫干山避暑,日本特务机关就派人潜往莫干山与张密谈,邀张出山当汉奸。 上海沦陷后,张即返上海,开始了他的汉奸活动。 张啸林的投日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极大不安,因此蒋介石命令戴笠的军统组织尽快设法暗杀张啸林。陈恭澍接到戴老板的命令后,立即展开了两次暗杀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就在一筹莫展之时,机会突然降临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被收买了。到了1940年8月13日夜,张啸林到上海“六三花园”参加日伪的一次重要会议,林怀部很想随张同去,乘机诛杀。但张啸林仅带一二亲信前往,将林怀部留在家中看守。第二天,即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托病请假,准备出去与军统人员商议下手之策,但张啸林当时脾气不好,非但不准假,反将林大骂一顿,要收回林的手枪赶他走。正在这时,张啸林的朋友、杭州锡箔局局长吴鸿来访,张就请吴同去三楼议事。林怀部见自己将被赶出张门,今后难有机会下手,就当机立断,他故意与张啸林的汽车司机大吵大闹,声音传到楼上,张啸林闻之大怒,从楼上把头伸到窗外,厉声责骂林怀部。林怀部早就做好准备,见张啸林探头在窗外,随手挥枪射去两发子弹,均击中张啸林的头部,张立即倒地毙命。但林怀部犹恐张未死,又持枪冲上楼,对倒在血泊中的张啸林又补上一枪,还随手一枪打死了在一旁吓得呆若木鸡的吴鸿。 林怀部随后被法租界判刑15年,直到抗战胜利才放出来。



刀劈傅筱庵

1938年10月16日,傅筱庵正式成为伪上海市长,走上了汉奸的道路,当然也走上了快速死亡的道路。同样由陈恭澍担任此次刺杀行动负责人,但是傅筱庵这家伙老奸巨猾,防范极严,每天从府邸去市政府大楼时,乘装甲轿车,前后有护卫车四辆,到办公楼后,四周又有大量警卫队保护,刺客难以下手。陈恭澍曾几次派特务对傅筱庵狙击,都未成功。但特务就是特务,他们决定从傅筱庵身边下手,很快就收买了傅筱庵家里的一位名叫朱升源的老仆人。 1940年10月10日深夜,傅筱庵回到府中,朱升特地端了一碗银耳汤给傅,见傅未吃,就侍候傅睡下。等到夜深人静时,朱升携一把锋利菜刀悄悄进入傅筱庵卧室,借着外面透进来的灯光,举起菜刀,对准傅的喉管、脑壳、面部连砍数刀。傅筱庵被砍得血肉模糊,头部几乎脱落,未哼一声就死去了。朱升将菜刀留在傅的头上,迅速地走出傅卧室,关上房门,然后拎了一只菜篮,推上一辆自行车,从容地从傅家后门走出,疾驰而去。



定居台湾

当然陈恭澍还有很多的刺杀行动,有些虽然没有成功如刺杀汪精卫、毒杀石友山等。但这不影响他成为戴老板手下的第一杀手,因为搞暗杀本来就是一项危险而又艰巨的任务,你所刺杀的人都是受到严格保护的,稍有不慎还会搭上自己的生命。后来陈恭澍被汪伪76号抓捕,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却与戴笠取得联系,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上海当局以汉奸罪名逮捕,两年后保释,之后在国民党任职。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