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智能交費”讓群眾少跑路

●三明日報記者 鄭麗萍 黃寶琴

“以前工作忙,經常忘記交電費,現在用手機就可以交費了,真是省時省事。”5月16日,市民黃雅婷為國網三明供電公司推出的“智能交費”服務點贊。

國家電網智能交費業務是藉助智能電錶的遠程信息通信技術,通過實時採集客戶的用電信息,進行日電量電費計算,並根據客戶實際用電情況實時發送免費短信通知客戶電費餘額,提醒客戶及時交費,實現快速遠程覆電的一種智能互動型交費模式。

“智能交費”能為群眾帶來哪些便利,對此記者體驗了一番。

記者首先在微信搜索“國網福建電力”公眾號後,按要求進行了戶號綁定,進入“國網福建電力網廳”主頁面,記者發現用戶可查閱日電量、電費、停電等信息,還能實現電費一鍵交費等功能,十分便捷。

“除了微信外,還可通過‘國網電e寶’、‘支付寶’等多種平臺交電費。”國網三明供電公司智能交費推廣負責人柯楨說,“這可以大大節省用戶到銀行或供電營業廳排隊交費的時間。”

柯楨介紹,用戶通過“智能交費”平臺可實現每月用電情況和每日電量查詢,讓廣大用戶消費更明白。同時,在微信平臺還能實現峰谷效益線上評估,讓廣大用戶根據自身用電習慣選用更為經濟合理的用電交費方式,讓用戶得到更多實惠。

而對不會使用智能渠道交費的群體,如鄉村裡的老人,可讓其子女幫忙代交,也可以保持原有的交費方式,通過傳統的各大人工交費網點完成交費。

“以前交電費要騎半小時摩托車到鄉里,然後排隊交費,半天時間就過去了。現在兒子用手機幫我代交,我就不擔心因欠費被停電了,也不用為了交費跑來跑去。”尤溪縣八字橋下畲村村民鄭序金說。

“智能交費”方便群眾交費的同時,也提升了供電公司的服務水平。

“以前的工作是挨家挨戶抄電錶或催費,服務較單一。”林兆群原本是國網三明供電公司一名抄表員,公司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後,他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成為一名電力片區經理。

“安裝智能電錶後,後臺每天自動採集相關數據,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讓我們的工作重心轉向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林兆群說。現如今,三明供電公司為每一個用戶配有一位專屬的電力片區經理,在遇到用電方面的疑問時,可隨時與片區經理聯繫,如果需要片區經理也可提供上門服務。

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2013年,三明地區用戶的機械電錶已全部更換成智能電錶,均可滿足電費日結算的功能需求。目前,全市實現智能交費的用戶已突破60%,三明供電公司將在年內為所有客戶免費升級智能交費業務,進入電費“日結算”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