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宇宙中的光与引力哪个先形成?

扭转科学


提问者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会炸出一堆民科出来。正常提问的时候,一个真正想收获知识的人,无论是天真儿童还是成年人,应该先问什么是光,什么是引力。当知道这两者的答案,即使是科普水平的常识,也不应该再提出二者谁先谁后形成的这种缺乏常识而且不合逻辑的问题。所以只能说这个问题问的具有民科思维,非常符合民科的口味,因为民科们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窍不通,只要看到这几个词,就开始推销它们的胡说八道。

光是什么?在现代物理学中,光是电磁场,微观下电磁场可以量子化成一种基本粒子,称为光量子,也叫光子。就是说,光是由基本粒子“光子”组成的,光子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所有的基本粒子地位是等同的,都是分布在全时空的量子场,它们不能脱离时间空间存在,必须和时间空间一起诞生。只有复合粒子(例如原子)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特定能量密度条件下诞生的,它们可以说比基本粒子出现的晚。

引力呢?现代物理学认为有两种可能,最大的可能是引力也可以量子化,它的基本粒子叫做引力子,也就是说引力场是引力子组成的。“弯曲时空”是大量引力子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时空本质上还是平直的(巧的是今天上午开会时刚听吴岳良院士讲过这个概念)。这样的话引力就和光一样,都和时间空间一起诞生。第二种可能是引力场不能量子化,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即使这样,引力场也是基本的,它本身就是时间空间的弯曲,那么也就是说它也必须和时间空间一起诞生。

总之,现代物理学一般认为我们的宇宙大爆炸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起点,那么光与引力都是和我们的宇宙一起诞生的,没有谁先谁后。


九维空间


如果按旧约创世说(Genesis),当然先有光。如果按宇宙爆胀(Bigbang),当然先有引力。孰是孰非呢?我看都是臆断,谈不上对错。


如果按因果还原论(Reductionism),就值得探讨探讨啦。我想,这正是本题的价值。这涉及二者的本质问题,没有照抄的样本,很难。

不谈人造的激光冷却,只谈自然的深太空。选择宇宙微波背景。那里有超低温T0=2.725K,波长λ0=7.35cm,频率f0=4e9Hz,几乎是无线电波与红外线频率的分界点(3e10Hz),没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伽玛线、宇宙线。

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看成是电磁波熵增红移的基线。在此,电磁波开始降维变成引力波。20171014LIGO双星合并的红移引力波50Hz变成500Hz。


那么,引力波与电磁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呢?不妨做以下分析。

引力波是核子以光速自旋产生漩涡真空场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推涌。电磁波是电子绕旋产生漩涡真空场的一波波的推涌。二者都是漩涡真空场的推涌。

看来,引力波积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耗散产生引力波。因此,先有引力后有光。


物理新视野


我认为找宇宙中的光,只能看太阳,太阳发光。人们还有一种说法叫恒星,宇宙中发光发热的都称为恒星。圆形球体,並且数量极多。有体积大的,有体积小的。看的清的,明显最近的就是太阳。宇宙中不发光的星球都成为行星,数量还多于恒星。体积也有大小之分,离恒星还有远近之别。基本的现象就是这样。我说光与引力都是客观存在,但各有各的性质,发光的太阳本身,不但发光,,也存在引力。发光是太阳的特殊性。行星不发光,但有引力。引力,是发光不发光都是共性关系。光有光的作用,引力有引力的作用。有光能产热,温度相当高。引力作用更大,能把散存的物质集中,集合起来,变为圆形球体,为什么星球都是球形的,都是引力的作用。太阳特殊的地方,不但发光,还有引力。但太阳发光要有发光的物质,初始,发光的物质,不一定是光亮的。待它们集中,集合多了,经过反应,合成,突变,等,各种因素,才能发出光来。这样分析,引力在先,发光在后。虽然都是主观想象的东西,但敢想敢说,也是对科学的一种供献。只有好处,沒有坏处应当鼓力。


刘静玉3


对该问题的回答及论述,可以暴露出一个人的关于宇宙物理规律观点的分岐,可以识别其理论的出发点,要是出发点错了,其理论势必是弯路,弯出去的部分势必是错误的。问题在于何为弯,何为直,傻傻分不清,正如光走直线,光真的走直线吗?

双中子星引力波的发现,说明了许多问题,引力波快于光到达,13亿光年,引力波只比光快了1.7秒,光不一直走直线,引力波才一直走直线。

光何以为弯曲?因为引力效应。光很委屈,走点路大多都走不了路心,总被干扰。

光除了会被干扰,难道逆来顺受,单方面受打压,而一点都不反抗吗?效应总是相互的,光对引力效应也产生影响,这是个天大盲点,至今未看到大咖有所提及。

光何以产生、引力效应何以产生,本质是什么?只有清楚了方向,才可正确分辨其产生的先后性质。

其实答案己出,只是为了保证绝对版权,只能先保留大部分观点,不展开,见谅。


stemmer


好的,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理解。

宇宙起源于质能的分化与组合。零性态空间的的正负性分化产生质量与能量,质能的不等量组合最多产生八种组合性体,就是极性对应学中的八卦。分别表现三组六对作用力。

引力的八个性体分类属性是乾,属于乾坤(质能)分化的第一层次产物——强力。

不过第一层次分化的乾坤性体是等量平衡的,乾阳性体凝聚质量阴性体成为氕原子;坤性体凝聚质能两种性体形成中子。也就是氕原子与中子的等量平衡,所以并不会表现宏观系统引力。

第二层次分化是坎离分化,坎离表现于作用力是质量凝聚力(弱力)和光能辐射。由于宏观系统的乾坤分化是空间有了离性能量(光子)以后产生的中子分化。中子分化质子与电子,同时释放的中微子,就是造成坤性体挥发而剩余乾性体、而产生星球系统引力的,所以引力产生要迟于光。


周庆和1178559755


宇宙中的光与引力都不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起点,但也不是宇宙大爆炸进化的终点,以五维理论:点,线,面,体,系而论,宇之万物相生而生,相克而克,相生而克,相克而生,有始无终,有始有终,无始而终,无终而始,芸芸众生,无始无终。因宇宙元素本质上在未接触异元素前是静止状态,但宇宙元素触极异元素及第三元素时会产生η磁孑力学反应。使其产生μ+物理化反应,继而形成感观效应,要想知光与引力形成的本质。就要洞察宇宙诞生之初的实质……🙏🙏🙏


悟禅觉醒明心励行


光先生成的。

在现在大多数认可的大爆炸模型中,宇宙诞生之初为一个奇点暴胀。空间刚形成的时候,期内部拥有者着宇宙所有的能量,这能量并非只有热量,其中光能也占一大比例。

我们知道引力的存在必须要物质的存在,而物质的产生源于能量的极度压缩。在空间形成亿亿亿分之一秒都不到的时间后,高浓度的能量才开始被高压生成为物质及其反物质。也就是说,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最初便来自于高浓度的光和热之中。

如此看来,引力还需要喊光一声爷爷


夏汐珞茗



潍坊安丘厚德载物


这个问题总觉得有点象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哲学上讲应该是先有蛋,然后有鸡。因为万物是由小到大发展的,由少聚多构成的,蛋是基质,鸡是产物。那先有引力还是先有光呢?很明确的回答你,先有引力然后有光,因为引力是基质,光是产物。而且我认为能量也是有引力作用的,因为只有这样,宇宙循环才能解释的通


手机用户5809832755


万物都在发光(包括红外紫外),而电磁波,引力波其实就暗物质(或喑能量)相关物,光是显现,暗物质是隐显,光是所观,你的意识是观者,你就是那隐显者(你称为引力)。回答是:意识永存,光有生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