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诸葛亮的诸多发明中,哪一件的实用价值最高?

衰默


时至今日,与诸葛亮有关的发明非常多。比如八阵图、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馒头、孔明棋、搭桥枪、火兽、孔明锁、地雷等等。这些发明,有可能是诸葛亮的主意,有可能是诸葛亮参与过,还有可能是别人发明,附会在诸葛亮身上的。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古代,某人发明了一个东西,附会在名人身上,也是很正常的。

(诸葛亮)

但不管是诸葛亮发明的,还是附会在诸葛亮身上的,我们姑且不论。单就实用价值来说,我觉得有两种发明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馒头,二是木牛流马。

这两样东西,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蜀地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

蜀地在中国自古是一块特殊的地域,由于周围群山环绕,道路艰难,所以这里易守难攻,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李白诗里说:“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其实,就算是至亲,想自己做大当皇帝的时候,一声呼喝,也很容易实现。

不过,这里虽然容易割据,但是,要依靠这个割据政权,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却相当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运输不便。历史上,真正从蜀地出发,实现了问鼎天下的,只有刘邦一人。而刘邦其实还不算蜀地政权,因为他在汉中,而且只是暂时住在汉中一下。后来通过暗度陈仓,获得三秦之地,从而才具有了与项羽争天下的资本。如果刘邦没有三秦之地,单靠蜀地,他肯定是不可能得天下的。

除了刘邦外,最了不起的蜀地政权,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而蜀汉之所以能够和中原的曹魏叫板,可以说,与诸葛亮发明的馒头和木牛流马是分不开的。

馒头作为一种熟食,其特点是既不容易腐烂,又有一定的水分,比大饼好。带上这样的熟食行军打仗,就避免了在行军路上背锅带灶的麻烦。要知道,在崎岖的蜀地山路上行走,带上太多的辎重,是相当影响行军速度的。但干粮太硬,又会影响营养的摄入,所以,馒头是恰到好处的。

(馒头)

木牛流马的作用就更大了。因为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都需要运输。而蜀军出外打仗,最困难的就是粮草的运输问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粮草在古代战争中,占有极端重要的位置。咱们看古代打仗,很多著名的战役,都是重点对准对方的粮草。长平之战,有46万人的赵军为什么败了?就是白起先把赵国的粮草一把火给烧掉。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就是预先把袁绍的粮草给烧掉了。古代因烧掉对方粮草而打胜的仗,多得不计其数。

蜀地政权之所以不能依靠蜀地的“鱼米之乡”打败中原政权,就是蜀地尽管有“鱼米”,但“鱼米”运输困难。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夷陵之战,最后失败了,除了军事上的错误以外,还有就是粮草不够了,不得不退回来。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前三次都有粮草不够的问题,第四次才使用木牛运粮,但依然粮草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使用木牛加流马,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僵持了百余日,最后照样是因为粮草不够,再加上诸葛亮去世,不得不退兵。

可以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发明木牛流马,他一定坚持不到五次北伐。而正是因为有木牛流马的使用,正是因为有馒头这样的干粮,蜀汉政权才成为历史上蜀地建立过的,最强势的政权之一。

(木牛流马复原图)

我们说馒头和木牛流马很重要,不仅仅是用在战争上。毕竟战争只是一时,大部分时间是不战的。当不战的时候,那些什么“诸葛连弩”,什么“八阵图”,都没有实际的用处,而馒头和木牛流马却进入民间,进入日常生活之中。馒头作为日常食品自不必说。而木牛流马,后来改良成被叫做“鸡公车”的独轮车,在崎岖的蜀地山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诸葛亮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人物,我一直把他看作是中国的达芬奇,如果历史中诸多关于诸葛亮的发明创造属实的话,其发明中实用价值最高的莫过于馒头,毕竟民以食为天。

但如果从科技角度出发,实用价值最高的一定是木牛流马,不过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较少且未发现图纸或实物,人们也一直对其进行种种猜测。

我在网上找到了两张图:

以上图纸以及模型是根据《诸葛亮集》的内容制作出来的,至于真实的原始样子恐怕只有诸葛亮自己清楚,但也说不定哪天考古发现《诸葛亮手记》。

配图来自网络,一个画画的非专业的专业HR聊的不只是艺术。


艾米Whisky


诸葛亮是神话人物般的影响力,有关于他的发明传说也有不少,当然此次讨论不涉及历史真实哈,传说是他发明的就算。

诸葛亮的主要发明:如木牛流马、八阵图、连弩、搭桥枪、扎马钉、孔明灯、孔明锁、馒头、火兽、地雷等。

接着我们分析一下题目,哪一件?实用价值最高?

我觉得实用价值是通过社会普遍度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以此为参考来说可选择性就相对比较窄一些了,孔明灯、孔明锁、孔明棋等益智类的趣味性设计产品基本上首轮排除。

我们比较一下剩下的主要作品: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馒头、搭桥枪、火兽、地雷、扎马钉。

(1)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五出祁山时为了便发明了这种运量工具,称为:木牛流马。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据说木牛流马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且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它不仅载重量大,而且不需要添加动力。它不吃不喝,不拉不尿,仅凭转动舌头,就可以行走自如。木牛流马的发明和使用,不管对当时还是现在的运输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只可惜当时的木牛流马的制造工艺是高度的国家机密,没有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应用,所以,在发明人诸葛亮死后没不久,便告失传,令人惋惜不已。

听起来好像挺实用,就跟机器人一样,后来有许多人反复尝试,都没有成功偶尔有看起来像的也都经不起推敲,多在景区里面,而且行走几乎只能在平地。如果真有所记载中那么神奇,那肯定在此次回答要素中具有强势竞争力,然而真想怕是不乐观。

(2)八阵图

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传颂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于迷惑敌人,且可以变化许多阵法。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此阵祭出,任尔兵强马壮,万夫之勇,一旦迷失阵中,皆难取胜。

可以说这个阵法在冷兵器时代意义重大,但是只能使用于战场之上,对于和平时期意义不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阵法没有了用武之地。

(3)诸葛连弩

现在很多景区里面都有,用来射气球玩的。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合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中国人用弓箭是世界上最早的,欧洲人刚用弓箭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用了近千年了。而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创制的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是现代军事武器的雏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动武器!

这个比较厉害了,在今天还在玩,而且杀伤力也不小,便于携带实用价值较高。

(4)馒头

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突遇江面上狂风大作,当地人欲用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对于这种愚昧而残忍的做法,诸葛亮甚是不屑。而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

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在中国饮食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馒头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馒头才正式分家。今天许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馒头”。所以确切的说诸葛亮发明的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包子!意义多大就不说了吧,大家心里有数了。

(5)搭桥枪、扎马钉、火兽、地雷

这些功能上都差不多,以战争服务功能为主,相比较于全民都可参与的“馒头”而言,这些东西的实用性是有差距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诸葛亮相关的发明之中,普及面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馒头,当是其众多发明中实用价值最大的。


小庄有道



谈到诸葛亮的十大发明,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诸葛亮十大发明有哪些?再来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价一下哪一件最有实用价值。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书法家、文学家。

另外还有一个称号大家别忘了,孔明也是一个发明家。

发明一:木牛流马。

为什么诸葛亮会想到发明这个怪异的东西呢?当初孔明北伐曹魏时粮草不方便从蜀国的艰险道路中运出,毕竟当时的道路崎岖不平,马车难以行走,而且道路基本都属于悬崖峭壁等危险道路。孔明借此发明了能在艰险道路上运粮的木牛流马。解决了战争的粮草运输问题。


发明二:八阵图。

八阵图是诸葛亮为了战胜曹魏所创出的特殊阵形,一旦敌军进入阵列之中就很难从八阵图中活着出来,阵图中隐蔽着石阵和马阵,都伺机下手渴望着建功立业。

发明三:诸葛弩。

诸葛弩又称诸葛连弩,在当时算是十分厉害的冷血武器。一次连发可射出十只箭矢,而且每只箭矢只有八寸那么长。杀伤力也非常强,强的可以一举击穿军士的铠甲。可见,诸葛连弩在战争中是十分给力的。



发明四:馒头。

相传在当时诸葛丞相在平定孟获的途中,突遇江上风雨大作,当地人便拿人头祭祀水中的冤魂,丞相便觉得此种做法太过残忍,于是就想出一种好的办法,将牛羊宰掉,将其肉剁成馅再用面粉将其团团包住,最后用蒸笼将其蒸熟。一个个扔进水里,人们经常这样做,最后形成祭祀的风俗。


发明五:孔明灯。

孔明灯也即是现在的热气球原理,在当时是利用孔明灯升空作为信号传递的媒介,各处看到孔明灯时就知道其他各处出现了什么情况,相当于周朝的烽火狼烟。作为各地之间实现通讯的手段。

发明六:孔明锁。

相传孔明锁是诸葛亮利用八卦玄学原理制造出的一种玩具,其主要的构造是六块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这种咬合方式在建筑上常被运用。



发明七:孔明棋。

孔明棋在过去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在南王孟获迟迟不肯投降之时,孔明见到众将士无聊至极,军队兴趣不浓,于是就发明出孔明棋供大家娱乐消遣。


发明八:火兽。

南王孟获以野兽,象,虎,野牛代替战马,但仍使用战马的魏延部队敌不过这些奇形异兽,于是孔明想出一个办法,野兽一般都怕明火,于是,能够惊吓到孟获的野兽的火兽得以诞生。

发明九:搭桥枪。

想要进行北伐,就必须渡过众多的山川湖海。而对于那些水流湍急的河流小溪,孔明发明出一种红缨枪和渡水桥两用的一种工具。十分方便,并且便于携带。

发明十:地雷。

文献: “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可见当时作为四大发明的火药被孔明运用的淋漓尽致。连地雷这种现代化武器都被搬上古代战场,可见一斑。

现在大家了解了诸葛的十大发明之后应该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了吧?


易水不寒


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还心灵手巧善于发明创造,据传诸葛亮发明了很多东西,多数是军用的,比如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虽然这些在当时为蜀汉起到了很大作用,不过到现在都失传了,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实用性了。但诸葛亮还发明了两样东西,我们现在仍然使用,其中有一个和北方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这就是馒头。


据说,诸葛亮在南征孟获的时候,由于用兵如神,给南中部落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诸葛亮班师回国时,各部落都来送行,走到泸水时,狂风四起,不能渡江。孟获对诸葛亮说,需要用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说,战争已经结束,断不可再杀人了。于是下令让厨子用白面捏成人头形状,里面填满牛羊肉来祭祀河神,称为馒头。祭祀完毕,部队顺利过江。于是馒头这种做法就流传了下来,后来又演变成带馅的叫包子,不带馅的叫馒头,成为北方人的主食之一。馒头这个发明应该是实用价值最高的一个了。

除了馒头,还有一个发明现在仍然在用,那就是孔明灯。据传,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全军毫无办法。诸葛亮下令,让士兵用白纸糊成灯笼形状,在里面放上蜡烛,使灯笼飞向空中。随着好多灯笼飞起,士兵大呼,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了!司马懿于是去追灯,诸葛亮得以突围。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会飞的灯笼叫做孔明灯了。

现在的孔明灯一般用来在节日许愿用。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到光棍节,校园里都会有人放孔明灯。学生把愿望写在灯上,希望愿望能够随着孔明灯的高飞而实现。


石头说历史


诸葛亮,三国时期最杰出的人才之一,一生有数不清的伟大创举,例如隆中对,火烧赤壁,七擒七纵孟获,六出祁山等等,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例如八阵图、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馒头、孔明棋、搭桥枪、火兽、孔明锁、地雷等等,在这些发明中,尤以孔明灯和馒头对后世的影响最久远。

诸葛亮一生最成功,最值得后世膜拜的应该是他对处理君臣之间特殊关系的成功,而不是他的那些所谓的发明,因为这些发明并不一定是他的原创。但他与刘备父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却是没有半点掺假,他能够在刘备父子二人时期都深得宠信,位极人臣,尤其是刘禅时期,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并且在死后还能留下千古英明,可见其为人处世是何等的成功。

诸葛亮早已脱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他已成为了后世智慧的化身,在三国之后,有许多身怀旷世奇才之人,都自称“今亮”,意思是今天的诸葛亮,这其中尤以左宗棠最为著名,当年左宗棠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匠时,他就经常在友人面前自称自己的才华绝不亚于昔日的诸葛亮,时常自称“今亮”,不过从左宗棠后来的成就来看,他也确实配得上“今亮”这个称号。



清史宴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仅武能领兵打仗,文能治国兴邦,而且在文学,音乐及发明创造上,都有杰出的贡献。而现在我们天天吃的馒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物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诸葛亮一生发明及改进的物种,太多太多,一时半会都说不完。先说发明吧!

1.木牛流马。是孔明北伐曹魏时,根据崎岖的山路,而设计的一种运输工具,从而解决了.祟山峻岭之间,部队给养供给的运输难题。

2.八阵图。因.为戏剧评书夸张渲染,蒙上

了神密色彩。其实八阵国是战略防御上的队形变换.,纵横八行,用车杖作为掩体,用鼓声或令族指挥部队,演变许多种阵法。

3.诸葛连弩。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十枝箭羽的弓弩,需要七到八个士卒配合,才能拉开弓弩。具有非常强的杀伤力,在当时是先进武器。


4.馒头。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秋天,诸葛亮七擒七纵征服孟获,班师回朝,泸水阴气四起,恶浪翻腾,有人说作战阵亡的将士,成他乡孤魂野鬼,心存怨气,需要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祀,为了不在伤害生灵,诸葛亮用面粉制成人头模样叫蛮头,带到江边,进行祭奠,然后将这些蛮头扔进水中,顿时风平浪静,烟消云散,大军渡江班师回朝。而蛮头经过改进,不在是人头模样,蛮头改叫馒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

5.孔明灯。最初用在部队之间相互求救援时的信号标志,制作筒单,是热气球原理的最早应用者。

6.孔明棋。早年创造的一种棋。南征孟获,因时间太久,士兵心情郁闷,用此棋活跃气氛。是一种智力游戏棋子。

7.火兽。南征孟获时,盂获驱逐野兽,大败蜀军。孔明用野兽怕火的原理,研制出外型象兽,口能喷火的武器,大败孟获兽兵。

8.搭桥枪。北伐途中,遇水搭桥常因材料短缺,影响行军进程,诸葛亮创造了掊桥枪,不仅搭桥方便,而且不为材料范愁。方便而节省时间。

这些发明中,馒头的作用最大,携带方便,食用便宜,离了馒头饿肚子,什么事都干不好的。


厚土高天识君


都是传说的啊,还有就是演义的作者作的。根本不可能啦,要是发明了跨越千年的武器,他还不无敌吗?你想想就明白了。如十矢连弩,一次可以发十发,且很轻,那就等于是手枪或机关枪的前身了。这还用打吗,以一敌十都行了。一队这样的士兵,简直比秦始皇的百万雄狮还要利害,征服全球不在话下,简直就是笑话。只有小孩子才会相信这些童话。


海条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传奇谋士,一生不但传奇众多,发明也是非常之多,而要是说到其中最有使用价值的,在我看来莫过于馒头了!

相传在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想要渡过泸水班师回朝,但是过江时却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

但是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因此,馒头之馒最开始应该是蛮人的蛮。后因二者读音相近,才被误传下来。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不管想要如何打仗,都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因此馒头这个一号发明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