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贵州女人 凭什么能胜任华为董事长

在过去的20年里,孙亚芳一直是华为对外形象的代表,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引来外媒的一阵围观。但据华为内部人士说,在公司,几乎看不到孙亚芳的讲话信息。百度上面几乎查不出孙亚芳出生在哪里,实际上,她是贵州人,跟任正非是老乡,同样军人出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她1992年加入华为,1998年起任华为董事长、法人代表、法理上的最高领导人,在华为主抓市场和人力资源两块阵地。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贵州女人 凭什么能胜任华为董事长

第一神秘的商界女性谈论起华为,人们首先可能会想到那个神秘、火爆、永远也采访不到的“军人总裁”任正非,然而在华为多年持续快速的成长中孙亚芳却也功不可没。任孙二人一内一外,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最终形成了华为“左非右芳”的管理格局。作为华为公司的董事长,孙亚芳在媒体面前曝光的频率还是比较多的,在许多华为公司的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位华为女强人的身影。然而,业界对她的了解似乎并不比任正非多多少。但今后,她的神秘感或将会同华为公司一样,随着国际化加快将会渐渐淡去。孙亚芳是财富、福布斯等评选的“商界女性”榜单上的常客。包括她在内,这些优秀的职业女性,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行业,在改变公司全球商界形象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

任正非的华为,董事长却是孙亚芳。这个被人们称呼为“华为女皇”、“华为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的女人,既不是华为的创始人,也不是创业元老,它为何能稳坐华为董事长的位置?

毫不夸张地说,华为30年发展史是一部波澜起伏的变革史。中西杂糅的变革理念、因时因势的变革方略、渐次推进的变革节奏、领导者的变革勇气与谋略,以及永不停息的自我批判精神等,使华为从原始积累期的混乱与活力并存走向规范化与秩序化,进而带来华为的全球化成功。

作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即使再低调也不得不被反复提起,但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董事长竟然不是他,而是孙亚芳。孙亚芳被人们称呼为“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在华为地位可见一斑。这个既不是企业的创始人又不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为何能稳坐华为董事长的职位?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贵州女人 凭什么能胜任华为董事长

从无到有的“董事长”

1989年在弱小的华为危难之时,仍在机关任职的孙亚芳为华为带来“天使”贷款,帮华为度过生死难关。是独具慧眼还是江湖义气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此举为日后孙亚芳在华为的威信与地位增加了砝码。据说由于强大的运筹协调能力,孙亚芳多次在危难之时为华为带来“救命粮”。

除此之外,果断的决策能力也是她领导气魄的充分体现。1992年前后,华为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员工几个月没发工资,士气低落。此时华为突然收到一笔货款,对于款项的用处连任正非也说不准。此时孙亚芳站了出来拍板决定:先发放员工的工资再说!士气提升的华为,问题被一个个击破,成功走出了困境。

孙亚芳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在实践中被逐渐呈现,她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并且与任正非价值观的吻合、追求的高度一致,使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赖的参谋。

在华为,本来是没有董事长这个职务的。1998年前后,由于华为过于低调加之市场营销、早年的股权、贷款等问题的集中爆发,导致外界多有微词,华为一时间压力山大。

在这一敏感纷乱的时期,任正非提议孙亚芳做董事长,负责公司一切对外事务协调。而任正非本人则做副董事长兼总裁,主抓研发。任正非称此举是“有自知之明”,所以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

在中国企业中男女搭档的例子不少见,如海尔集团、巨人公司、海信集团等等。这些女性的共同特点,一是忠诚感强,第二角色定位很清晰,第三执行能力很强,做事很细致,弥补了男企业家很多的缺陷。女性的英雄情结低、威胁性更弱,懂得妥协和让步,孙亚芳正是这样的“女二号”。

她给人的感觉是气定神闲,在惊涛骇浪中生活惯了的人,可以拥抱变化处事不惊,这是她的魅力所在。在对外事务上,孙亚芳风度和口才俱佳,说话“和风细雨”、举止优雅。在任正非不愿出面或不方便出面的场合,她就会不失时机的担任“特使”,调和任正非意志中的黑白灰,实现人与事的完美均衡。

孙亚芳在董事长位子上的作用,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华为与外界的关系日益亲善。华为要走向世界,一味的低调和沉默自然是行不通的。比如,在与美国思科的大官司中,华为就十分巧妙地调动了媒体的情绪,获得了很大的舆论支持,在低调与曝光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思科官司的胜利为华为赢得了最难攻下的美国市场的入场券,初步形成了华为的国际矩阵。

在华为,副总裁们可以走马灯似的调换,惟独任正非与孙亚芳的合作近二十年没有变。孙亚芳不是英雄李一男,甚至并没有真正具体地主管过某一块核心业务,但她所具有的开放视角和未来格局不得不令众多男性高管折服。有人甚至夸张地说,华为任何人都可以走,只要确保“左非右芳”这个最核心的管理结构稳固存在,华为就有未来。

市场、研发和人力资源3个部门被视为对华为最强的三个法宝。任正非在宣布孙亚芳任董事长时说过,他认为孙亚芳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这也是令对手最胆寒的,与对手在技术上差不多的情况下,华为总能通过市场获得更大的优势。孙亚芳在华为大部分时间主管人力资源和市场,华为严密的市场组织体系,被打上了孙亚芳工作中的风格和烙印。

相互融通的任孙二人作为半路出家加入华为的孙亚芳,与任正非照相呼应,稳稳坐上华为的第二把交椅,在公司内部被称其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据说在华为的公司级文件,抄报的一栏只有两个人以“任总”、“孙总”相称,其他副总裁都要出现姓名,任正非在公开场合都是以“孙总”称呼孙亚芳。而且任正非在极其感性的《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文中提到的“纪平”是华为主管财务的常务副总裁,和任正非一起创业的华为元老之一,任正非直呼其名。而称孙亚芳为“孙总”,足可见对孙亚芳的另眼相待。任正非脾气暴躁却也视野开阔,对新事物的观察和学习能力极强,时常觉得属下难以领会他的意图,并习惯性地骂属下“笨得像猪一样”。

唯独孙亚芳总是在第一时间便能够体会到任正非的意思,对孙的观点也倍加推崇。任正非的许多经典文章和讲话都曾流传到社会,并被大量引用。而在任正非的文章和讲话中,则多次引述孙亚芳的话和观点。孙亚芳对任正非思想的影响和理解,在华为绝无二人,这或许也是企业高层管理的最佳状态。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贵州女人 凭什么能胜任华为董事长

女首领的多元人格

到底有没有绝对“小绵羊”的女性领导者?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没有”。领导者的气魄、头领的开拓性、决策者的坚定,使领导者无论男女都必然呈现坚毅果敢的一面,对品质的坚持和对成功的追求使他们必然会不放过细节,眼里不揉沙子。

尽管孙亚芳一直以温婉的形象呈现于大众眼前,呈现着她与军人出身的任正非甚至截然相反的细腻与温柔,但在一个狼性的公司怎可能有绵羊头领?女性细腻的一面下,必然藏着一颗坚毅的心。

行事低调,吹毛求疵,女性的细腻使她追求精益求精;决策高效,严厉果敢,睿智的眼光让她运筹帷幄,最终造就了一支中国一流的华为团队。华为的市场员工都知道,你如果没打领带,在展览会上被孙总看见,你的下场可就惨了,她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根本就让你找不到机会开口。

但是,女性的严苛不需要被放大甚至妖魔化,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宽严相济才是一个有个性的领导,也才是一个丰富的有生命宽度的个体。懂得在什么时候“狠”,更明白在什么时候“收”是非常强大的智慧,它构成了一个有弹性、有韵味和节律的生命。

2015年,孙亚芳率领团队到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为了给客户留下有实力的印象,她开了总统套房。但精打细算的她,晚上让员工们打地铺,早上收好以后见客户。孙亚芳的行为,让员工见识了她和员工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情景,也明白了狠和收的艺术。

孙亚芳在以色列考察后的一篇文章广为流传,通过以色列民族命运的娓娓道来,通过哭墙、宗教文化冲突与融合,孙亚芳对生活、事业的执著追求跃然纸上,其骨子里的领导气魄、宏大的视野格局和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心历历在目。在参加一些国际通信技术大会时,孙亚芳的英语演讲曾震惊四座,大家惊讶于她这个年纪还在坚持学习。

如所有的华为人,孙亚芳保持着永恒的危机意识,保持着执著的进取精神和对崇高价值信仰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她不要成为英雄,她想做的是成就他人的成功,成就华为集体的荣耀,在自我的“收”与“放”之间,方显大气与包容。在温婉与严苛之间,在黑与白之间,呈现平衡的艺术,也呈现这个女性别样的人生色彩。

在各大财富榜单上,孙亚芳一直是经久不衰的常客,而且多次位居中国女性商界精英第一人。《财富》杂志发布“2017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排行榜”,孙亚芳位居第七。她的低调神秘,与华为掌舵者任正非如出一辙,而她也因此更吸引公众关注。

有人说,日后孙亚芳必然面临更多的媒体关注,因为其被视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财富》杂志也曾经评价说“实权足以让她登顶”。对华为而言,孙亚芳不是舵手,但她是那个不可或缺的护航者。结局无需论,只要我们知道一路走来,华为国际市场开拓的辛酸不易和累累战绩,我们知道这个低调且志存高远的企业愿景,知道他们在企业发展和管理上的探索和启迪,知道这些奇迹缔造者身上闪着什么样的光,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