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看武俠小說或者是有關電視劇時經常會聽到有人會說“奇經八脈受損”、“打通任督二脈”並將其賦予超乎尋常的能力。那麼“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等有起源於何時,真正的任督二脈又有什麼作用那?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要想了解“奇經八脈”、“任督二脈”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人體的經脈是什麼。經脈到底起源於何時至今還未有明確的共識,可以明確的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有關經絡的論述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二書。可以明確的是古人將經絡應用於人體疾病的調治。《黃帝內經》就有者對人體經絡的詳細記載。中醫對經絡的定義是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靈樞·本藏》:“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中醫講經脈分為正經和奇經兩大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衝、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奇經八脈的特點。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有:一是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二是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裡,上行入腦,並從脊裡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週,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中醫告訴你“奇經八脈”、“任督二脈”究竟是什麼?

可見奇經八脈並沒有小說中所描述的那麼神奇,它只不過是古人在對人體經絡的認識過程中,對經脈分類後的其中一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