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唯美小女子603


一、问题背景:

自2016年以来,一些人口学者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称,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很难维持到10亿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

而且,人口萎缩不会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后将进一步快速萎缩,除非生育率恢复到2.2,即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生育2.2个孩子。

二、实施二孩政策后的人口出生情况

自2016年元旦,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 ‰,而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 ‰。

相比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未能保持前一年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7年全年,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可见适龄夫妇对生二孩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那为什么我国人口出生数不升反降呢?

这根本原因是一孩数量的大幅锐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2017年,我国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

一孩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使得2017年我国一孩数量出现下降的原因。

三、国民人口的萎缩对社会的影响

据一些学者的分析,长时间的人口出生率不足,新生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中国未来人口将呈现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以及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状态,将导致劳动力总量下降。

二是新生人口的下降,导致消费需求减弱,教育、儿童玩具、妇幼医疗等行业将迎来严重的客源危机。

三是新生人口的下降,使得人口竞争趋弱,创新和竞争的驱动力减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四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大,养老压力也随之加大。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及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龄化,势必导致中国经济的下行。

四、采取有效提高生育意愿的措施

虽然国家已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近两年也有很多适龄夫妇响应国家的号召生育了二孩,但不可否认,我国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夫妇,不愿意生育二胎。

人们不愿意再生育的原因主要包括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

而且,人们长时间受计划生育观念的影响,导致生育观念的转变,加上国家城市化所导致养育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提升,以及个人享乐意识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

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这并不能从根源上提高适龄夫妇生育二胎的意愿。

现阶段,我国尚处在低生的率阶段,应在“全面二孩”政策推动的基础上,积极宣传生育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保障,减轻养育和生活成本压力,降低人们的生育顾虑,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再生育的意愿,进而有效促进新生人口的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