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良渚文明在《史书》中有没有记载?

芒砀雄风


记载肯定没有的,有的但肯定不是当年文明的记载。

1.史学界的共识是有据可考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历史是商朝,因为有大量的甲骨文出土,这是确凿的证据,虽然现在只能认识其中一部分文字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



(图为甲骨文文字)

2.夏朝及其以前基本可以看做原始一点,比如现在史书记述都用约公元前多少多少年,这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严谨的记述方式,而且像神农氏尧舜禹这种传说神话后来也是一直有的。讲出



(图为可以辨别的甲骨文)

3.虽然良渚文化有实际文物出土但是那些都是陶器玉器石器之类的这些说明他的存在,但是并没有文字,所以我们不能推测他的存在时间,不能确切。



4.1936年发现命名的遗址,就像如果不发现甲骨文等我们对商朝的历史也都是推断。回答完毕,感谢阅读。

大家到杭州游览西湖美景时有兴趣的一定到良渚文化博物馆了解了解。


场馆很大也很精美就不多说了😁


非官方历史


首先,表扬一下题主用“文明”两字,因为良渚遗址绝对算的上“文明”,虽然它缺乏国际公认的几大标准,比如青铜器——良渚文明不是青铜文明,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没有发现青铜工艺的遗存。更重要的是良渚遗址的玉石文化所占比重太高了,“良渚古国”是一个超级玉石大国,其玉石崇拜已经到了夸张的地步:


大英博物馆藏良渚的“千层玉琮”。

这种崇拜情节与规模远超后世,而且其玉石形制与礼制形式对后世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以后没有再发现比良渚古国更大型的玉石古国遗址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良渚文明是中国玉石文化的最大源头。




虽然其玉石文化特征与同时期的北方红山文化,以及更早的兴隆洼文化(8000年)有联系,但是不管是红山还是兴隆洼的规模,都远远无法和良渚古国的规模相比。

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文明”,尽管它不仅没有青铜器也没有成系统的批量文字,但是国家形态该有的东西,它都一应俱全:

特别是超过8平方公里的水坝与配套的水利工程





控制的流域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这是“文明”的如山铁证!

另外,现在很多人以为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是中国的史前第一巨城,但其实良渚古城远远大于石峁:

✔都城290万平方米(宫殿区)

✔“王畿”——环太湖的周边同类型遗址、有功能互联的证明,比如粮仓、墓地、交通、村落房址等等,达到恐怖的800万平方米。

良渚古国的核心区域>1200万平方米。

再加上其辐射范围:北上到达了山西(陶寺与石峁)、南下延伸至广东(韶关和广州),西进抵川蜀之地(三星堆),东扩则统治整个东边(山东、江苏)。

“良渚古国”的“文化疆域”相当于2/3个中国版图!

这,也是国家认定“良渚文明”是证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最好力证和申遗的根本目的。

好了,说完“文明”,那问题来了:

史书有没有记载了?

答案是:系统性或明确的记载是没有的。

但是,“碎片化”或“模糊化”的记载是有的。主要有几点:

1、良渚古国让人初窥“三皇时代”真容

在司马迁《史记》的上古与远古王朝记载里,夏商周以前是“三皇五帝时代”,又分为“三皇时代”与“五帝时代”,其中“五帝时代文化”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为开元,估算黄帝时代最远不早于4500年前。而良渚文明则是距今5300-4300年,因此,良渚文明的衰落期显然不适用于黄帝时期或五帝时期的辉煌事业。

目前的所有历史记载,也不支持五帝中的哪一位曾在东南方建立过帝国。

如此一来,只能往上推测,也就是三皇时代:

战国楚奇人“鹖冠子”在他的书中《王鈇》说:"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 宋陆佃解:" 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


「成鸠氏之国」的地望锁定在楚国境内,符合良渚遗址的所在。

又:“(成鸠氏)有天下兵强,世不可夺……成鸠所谓得王鈇之传者也……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从中制外之教也。后世成至孙一灵羽理符日循”。

《鹖冠子》明确说道,成鸠氏族是以斧钺(鈇)来代表权力象征的,并且以斧钺作为传国王器(传者也、后世……日循)。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



这就是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二重证据法”之实证。

and:虽然良渚并未发现大量兵器,似不符合《鹖冠子》之“世不可夺”的记载,但良渚遗址是被人为放弃的(目前原因尚不明了,有洪水说、战争说),因此,兵器很可能被带走了,这是很有可能的。1951年在江苏淮安的青莲岗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出土了大量贝壳,经C14测定为5 600±80,由此可知,江苏、甚至包浙江北部一带,是古海岸线,曾经存在海泛,这应该是良渚人丢弃家园的最大原因。


总之,无论如何,建造了一个如此大国的文明,没有武器是反常的,显然是不可能的——在青铜器之前,人类的兵器主要就是玉器或其他石器做的,良渚人掌握了如此精湛的玉器制作艺术,当然具有打造大量玉质兵器的能力。

2、良渚古国暗示“虞朝”可能真的存在

关于虞朝的史书记载在此不再引述,因为史书中的记载是十分明确而且非常多,特别是《韩非子·玄学》一句:“虞、夏二千余岁,商、周七百余岁”的这句话,竟然和良渚古国不谋而合。

韩非子是战国中后期人,他所生活的年代距商末大概就是700多年,则“虞、夏二千余岁”是指他生活的年代距虞朝有2000年了。

已知商朝大概历510多年,夏朝大概历471年。则:周700多+商510+夏470=1680多年。也就是虞朝的起始年代大概是5100-4100年间。

病狗!(Bingo),与良渚文明年代完全重合!

巧合得实在有点阔怕!史书记载真准。

好,那么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

良渚文明具备一个王朝的条件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王城、“王畿”规模和设施,还有水坝、玉器等等。

更有力的实证是:考古专家发现良渚古城的“持续建设时长”长的可怕。。。。

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坝坝体,再加上古城城内南北400米、东西600米的莫角山高大堆筑台基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若以开采、运输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计, ① 估算所需3300万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

对此,专家总结到:也许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未必如此慢条斯理,而是集中在几个较短的时段里的特定季节完成的。如果是这样,则每天动员的人众数量就更大。发动如此规模的劳工队伍,对其令行禁止地分配调度、为其提供包括工具、饮食等后勤保障和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监控,这是一整套系统工程,而其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高度权威的社会动员和管理机制。推测它必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性色彩。

也就是说:无论良渚古城是短时间建设的(110年),还是长时间建设的(300年)都已经无可争议的证明良渚是一个高度统一的霸权王国!

而最新的测年证据也实锤了良渚古城建设时间超过300年的推测:

屌!确实屌!!

我们也应当相信,先秦史家的严谨态度是可靠的,因为那时候的史官和懂得文字与知识的士大夫阶层都是世袭的。因此,那么多关于虞朝的大量记载里,先秦史家认为它比西周人尊崇的夏朝还要更久远与享国年限更长、更强盛。


这不得不叫人深思,而考古实证良渚古国的“持久强盛期”(建设时长超几百年,也就意味着强盛期也有三四百年,如此庞大的“史前巨兽”,要衰落,怎么也得有个两三百年,刚好对应良渚古国的“千年国祚”)同时也印证了,在距今5300-4300年间,以环太湖为核心区域的中国东南方,有一个神迹一般存在的“史前巨国”。

至少,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3、良渚古国(虞朝)并未消失

这也是史书中留下“良渚古国魅影”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前面提到的,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蛛丝马迹却不难查找。

考古发掘告诉了我们,良渚古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从4300年前开始,曾经辉煌到无以复加的良渚古国又去哪了呢?

前面也说了,良渚古国极有可能就是“虞朝”——而虞的本字,就是吴字。


再次指向东南,再次和良渚古国重合!

在夏朝建立前:东南并非虚无荒蛮。

据史书记载,尧舜禹都是发迹于中原(晋南和驭西北地区),但非常奇怪的是,尧舜禹三代,竟然和东南都有很大的交集:

■尧时代

尧的儿子——丹朱,《竹书纪年》说尧让丹朱避舜于“房”、《史记》则说是在“南河之南”。

房,一般被认为是湖北房龄。

而“南河之南”——我们知道,唐以前“河”特指黄河,也就是说“南河之南”的最保守估计,都是黄河下游,也就是淮河流域、长江上游都有可能,总之都在良渚古国范围内。

最有意思的是,丹朱避让舜以后竟然叫“虞宾”——这又跟虞朝对应上了!


■舜时代

舜,大家都知道他叫有虞氏,名重华。

他所在的部落或封地,就叫“虞国”!

《古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

■禹时代

最有名的莫过于“大会诸侯”的“涂山之会”——在今安徽蚌埠。


大禹王朝与夏朝的建立就是因为这场大会,但既然大禹是在中原发迹的,又背靠尧舜王朝,那他建国却南下淮河去召集诸侯,这是哪门子的原因呢?

这桩历史谜案——与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国及失落的虞朝如此多巧合,不得不怀疑他们的联系。

而且,这次大会大禹的一个特别举动让“虞朝”呼之欲出——杀「放风氏」,然后“执玉帛亦有万国”。

毫无疑问,大禹到涂山大会诸侯,是为了确立他的地位、以及杀防风氏以立威——显然,这个东南地区的原住民防风氏不是个一般的人物,其他东南氏族也应该不一般。
有意思的是:防风氏也善治水,会不会集体良渚古国的后人?


■到了夏朝时,“虞”仍然举足轻重

少康自有仍奔虞。 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 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 伯子杼帅师灭戈。 伯靡杀寒浞。 少康自纶归于夏邑——《古本竹书纪年·帝相》


夏朝复国(驱东夷)就是在“有虞氏”的帮助下才完成的——这就坐实了大禹召集的诸侯不是一般人的猜想。而且大禹本人是出生在东南的(尧放鲧于羽山,江苏山东交界),他应该是早就和东南的诸侯们建立了亲密关系。也所以,东南成为了大禹的最坚强后盾。

在此,答主有个不成熟的大胆推测:

从尧放丹朱于“房”做“虞宾”,而舜又放子义均于“商”(商丘),舜又放杀鲧于“羽山”——鲧之死,有尧杀和舜杀的说法,个人更倾向于是舜。

这样一来一往,所谓“禅让”其实更像是南北政权的交易——“放子”实为“质子”。

而尧也罢、舜也罢,放逐/诛杀鲧,更像是为了中断南北政权的“禅让机制”。

只不过虽然杀了鲧,但却留下禹,未料到大禹能够借助东南的“良渚后裔”——也就是“虞朝”的残余势力而生存了下来。

至此,我们稍微理一下逻辑,就会发现“真相”很容易浮出水面:

尧是北朝的帝王,舜是北上发展的南朝虞之末代王子。

✔禹的身份暂且存疑。

那么,如何得出良渚后裔曾经北上了?

目前关于“良渚古国”灭亡的原因,尚无定论,但是一部分北上,另一部分南下,少量西进却是大概可以肯定的↓其中:北上的对推动尧舜禹三代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尧都”,即晋南,古称又叫“虞”,因尧的原因而改为“唐”,后来春秋时又叫回“虞”,此可备为又一力证。

而南下良渚人则参与了夏商之吴、越国的建立。西进的则参与了三星堆古国的建立(玉器影响非常大)。

那么,大禹或可能是原东南方分裂后的虞朝“影子政权”(原虞朝王公贵族等)的代言人?

✔这样解释似颇合理。

总而言之,在尧舜禹时代,东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具有左右天下大势的影响力,这是可以肯定的事。

如此一来,从考古与史书中寻找对应的,不是“良渚王国”与“虞朝”又能是何人呢??

最后还有一个偶然的惊人发现:力证良渚大墓就是天王成鸠氏

颛顼、重黎、昆吾、力牧、鬼臾、於则、玄寿、仓颉、诛夔、俞栿、仰延、夷牟、殳斨、大挠、竖亥、车区、奚仲、淫梁、番禺这些人名。


以及“良渚、盱眙、无锡、姑苏、余杭、余姚、诸暨、上虞、句章”这些地方名。

他们都是已经“绝种”了的称谓——都是传统或正统汉语系统里的“不通顺”词汇,自秦汉起,这些“词例”不再常见于史册。

这说明它极度古老,而且是另一个系统的。

根据古音韵学家的考据,这些词汇属于「古吴越语」,如:

绍兴古称“会稽”、苏州古称“姑胥”、金华古称“姑蔑”、吴国也称“句(gou)吴”。又《越人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胥即苏。为古吴越语“满意”之意;杭,为古吴越“搁浅”之意。故,“苏杭”的意思就是指搁浅在一个好玩、快心的地方。

而《越人歌》的主角是楚国王子。楚王熊渠的儿子鄂王「句亶」——这分明又是一个古吴越语。《楚辞》特有的“兮”也是春秋战国期间,东南土著特有的语气助词——这是个极强的证据。由从中原被分封到南方的楚人深受古吴越语影响的例子,可侧面看出:在商周之时,东南方有一个分布广泛的文化圈。这说明它由来已久——就是前面笔者提到的,夏商吴越古国,有良渚后裔的参与。PS:同时,有黄帝时臣的古吴越语人名之事实,也可以看出,良渚古国时代与黄帝时代并没有断裂——而是相反,双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那么,这个“文化圈”当然只能是“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国”的保留。

同时:越,又通“钺”——出土越王勾践剑上就的“鸟虫书”铭文就是这样写着的: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毫无疑问,如同“越”同“钺”一样,“句(gou)”也通“鸠”:

也就是天王「成鸠氏」实为「成句氏」。而吴国,的确又可称为「句吴」。✔这就又和“古吴越语”对上了。✔而且,这是一例“二重证据法”的考古与历史相印证的发现。

那么,“句”作何意也?(在古吴越语中)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这就是芒神为人首鸟身、骑龙的形象。


根据古音韵专家的研究,“句”为古吴越语的冠首词,无具体意义,但是却拥有「神性」——因此,既然“句”就是“鸠”,那就是良渚古国(虞朝)与吴越古国都是信仰鸟的对不对?


而实际上,哪怕是良渚玉琮上那个著名的、被认为极有可能就是良渚古国王者艺术形象的那个人面,也是有鸟纹组成的。



后来发展成夏商周青铜器的「凤鸟纹」:

同样的道理,为何以楚国为首的夏商周东南诸侯国都通用“鸟书文”(笔法飘逸、挥洒)呢?


因此,这个中华文明的第一个“国徽”不是“句(鸠)芒”和成鸠氏还能是谁了?


最后,用证实了陶寺遗址为“尧都”的何弩老师的一句“强音”总结本文,在他遭到屡屡质疑的时候,他说道:

单独拎出来(一个证据),都是可以质疑的。但是,所有的证据链拿出来,并且都能连在一起,你是不能无视的——何弩。

毫无疑问:良渚文明就是虞朝,也就是天王成鸠氏的古国——中华5000年不容否认。


無風即風


所有的人都意淫华夏族是基于一个单独血脉繁衍出来的,即炎黄子孙。实际是深受近代西方种族主义文化影响的结果。良渚文化、陶寺遗址、龙山文化、三星堆、二里头遗址等等都在指向一个事实:在华夏族概念兴起前,中国大地上一直平行有着同样先进乃至更先进的文明存在,形成数以百计的部落邦国存在。后来才有华夏血缘及文化直系的部落出现,其中最大一支,就是商族,搞种族歧视,被周族联合其他部落灭掉。有周一代面临的仍是中原大地普遍的部落方国,民族矛盾重重,所以才创新提出了华夏族概念,用一个整体来解决对立分离态势(与当今诸国相似)。有周才是华夏的正统鼻祖!其他地区平行发展的文明后来从历史上陆续消失,原因不清楚,但肯定并非现在华夏意识的发起人,其贡献有限。

对古汉语的研究再次证明有周先祖与嘉绒藏族同源,直接截断了所谓的“炎黄”虚构历史。那时周人还可以直接与嘉绒人无障碍语言沟通,现在是不可想象了……

对殷商妇好墓的考古再次印证商族是类蒙古、满族文化民族,特征就是“剃发、续辫子”,大家都知道这可是有周华夏族的“大忌”!

所以,接受华夏族本是诸蛮夷混杂产物,别老沉迷于所谓的“血统纯正”的炎黄幻想了。

至于有些人按司马迁道听途说的《史记》论证良渚文化与华夏渊源,一厢情愿罢了。

别忘了,还在春秋时期,中原人都挖苦吴越是蛮夷,与华夏不同。尤其是吴国,本有周皇族后裔,不去执行同化任务,反而被吴地蛮夷同化了,为此饱受鲁国孔子讥讽!

良渚若真是华夏直系,怎么会在2000年后反而成了蛮夷之地?





莪就不懂了


良渚文明存在的时代距离写《史记》的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有四、五千年,而且良渚文明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或者是留下了文字记载而司马迁没有看到,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记载很正常。

据专家考证,《史记》中也存在着记载失误的地方,例如《史记》记载张仪、苏秦是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他们围绕连横、合纵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斗争。但专家考证认为真实的历史是,在张仪频繁活动的时期,苏秦还是个默默无闻之辈,苏秦在张仪之后才活跃在当时的政界。

我们今天了解良渚文明主要依靠考古发掘,一部分考家认为古书《鹖冠子》中记载的"成鸠氏之国"是指良渚文明。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实际上就是说良渚文化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鹖冠子》是道家著作,传为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原著一篇不分篇,后世因内容而分篇,最终定为十九篇。此书中道家易学与道家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道家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跪射俑


《史书》是什么,说的是《史记》?或者应该把书名号去掉。总之在文献中都没有记载。从目前良渚遗址来,良渚文明只有一些图像符号,没有形成原始文字,所以并不能知道良渚文明代表的是哪个文明。

现在有人认为良渚文明就是文献中的“防风氏”。传说大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却迟到,大禹为了立威杀了防风氏。后来夫差在勾践围困在会稽山,得到了一块大骨头,可以装满一个车子。孔子就说这是巨人族防风氏的遗骨。今天浙江德清还有“防风古国文化园”。

现在还有人认为良渚文明就是文献中的夏朝。理由是夏禹正是越国的祖先,顾颉刚先生也曾认为大禹神话是从南方传到中原去的(不过后来修正为大禹是西戎祖先了)。今天绍兴会稽山还有大禹陵。

现在还有人认为良渚文明就是文献中的虞朝。据说商朝就南征一直到余姚,而帝舜又姓姚,大概就有人认为舜的虞朝是在南方,而且良渚文明正好在前2000年左右灭绝,和后来的二里头文化基本相连。今天浙江余姚还有姚江。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没什么充分的证据。


林屋公子


没有记载。根据考古学的发现,良渚文化的特点是宗教色彩浓厚、种稻养猪、以玉器为礼器、善于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目前的史书对环太湖平原上古时期的描述,就没有符合上述特点的。良渚文化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世史书的局限性、良渚本身的时代性,是有关系的。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史籍,不会早于周代,其内容是周人对当时以及更早历史时期的记载,以及周人根据这些历史事件拟构出的政治伦理和意识形态。与周人有过直接关系的是商,与商有过直接关系的是夏。以周人为主体的早期史书,其外延最多是夏商时期的夏商活动区域——即以中原为中心的河南、山西南部、关中、冀鲁交界这一地区——的历史事件,良渚文化的存续时间尚在目前我们认为的夏代之前,很可能和夏并没有直接的接触,自然史书就不会记载良渚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古本竹书纪年


就良渚文化自身的时代性来看,很可能还没有形成文字,那么也就没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传统,继承良渚的马桥文化文明发展程度还不及良渚文化,也没有文字发现,所以也不可能记录之前历史时期——良渚时代——的历史。和良渚有过交往的人群,也没有形成文字,更不可能记录良渚的历史。

良渚文化的遗址分布(良渚古城附近)


所以,良渚文化对中国文化整体的影响,就只能从物质领域来考察。现在我们喜欢玉、喜欢玉上的雕刻,历史时期对玉琮的珍视,可能就是良渚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玉琮


螺旋真理


首先,我们先说说考古学中的“文化”与“文明”。

在中国,考古学意义的“文化”吸收了自19世纪后半叶起国外学者的阐发,至1959年,夏鼐先生发表《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考古学文化”的定义正式成为中国考古界普遍认同和使用的理论。

广义上的“文化”是指由人创造的,这是最基本的底线;之后才是人创造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范围内人类的“文化”之诞生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以上。而中国文化已有二百多万年。

而考古学“文明”,至少大约要到五、六千年前才在地球上局部地域出现,如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等,为此我们称之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

判断是否是“文明”的标准,国内通用的是综合了格林·丹尼尔观点的四条标准:

一、必须要有文字,无文字则不具备判定其为文明的基本资格。

二、必须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或者”容量为5000人以上的城市。

三、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

四、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

当然,这个标准并不绝对,考古学“文化”模式和“文明”模式,是多样化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人类“文化”的历史比“文明”的历史不知要长多少万年(至少长300万年以上)。

“文化”是“文明”诞生的基础。文明是会消失的,但文化则不断继承、丰富、发展。(此处参考李学勤、贺云翱等的著作)从上述标准来看,良渚遗址现在还是称为“文化”,而不能称为“文明”。

其次,题主所说《史书》,不知道是哪本书,也不知道是不是代表图中的《史记》。但从目前发现的古籍中,尚未看到关于良渚文化的直接记载。至于是否能把良渚文化与防风氏、成鸠氏等联系到一起,现在除了推测,还没有明确的文物可以证实。而良渚文化没有发现文字,也是一个事实。

再次,我们聊聊关于考古的问题。

中国的考古,是走的两条路。一是传统的“证经补史”为主的经史学道路,一是引进西方现代考古学后的田野考古学道路。现在中国是两条路并行,互为参考,互为补充,也互相证实。

针对良渚文化,考古学的证实是走过一条很长的路的。良渚地区最早的考古发掘开始于1936年,在西湖西北的古荡山和山下建造公墓时,出土了一些石器和陶器,这才引发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当时就发现了两组玉器。当时,是把这些玉器推到了春秋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了。

到1959年,夏鼐先生对江南这一块以黑陶为代表的文化单独命名,这才叫出了“良渚文化”的名字。至此,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考古学类型,被正式提出

。而一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碳14技术被引进后,良渚文化的年代 才被相对准确地确定下来。属于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下层测定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邱城遗址下面的红陶层则距今6700多年。

良渚文化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打破了华夏 文明起源于中原中心论。

而在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反山、瑶山的发掘,使得良渚文化被冠上了“玉器时代”“玉器文明”的称谓。因为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最主要的三种类型是琮、钺、璧,即代表着神权、军权和财富。

与玉器一起,良渚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随着130多处遗址和众多器物的发掘,包括防护设施、墓葬、祭祀中心等,慢慢构建起了一个高度的农业经济社会模型。


圆缘堂主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记载了你也辨识不了。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

很多人说夏朝不存在,因为考古没有发现。其实不是不存在,而是就算找到遗址,你也没能力辨识。因为文化中断了,你不了解夏文化的特性。中国人把南方少数民族称作蛮夷,以为那是原始的象征。然而很多证据证明,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过去。就是说夏文化其实是存留在少数民族文化里。只是你不懂而已,看不明白。夏之前的文化最典型的装束,比如此图。



又比如说夏人属于炎帝系知道吗?属于赫婿氏知道吗?和、两、二、黎、广、汗、盐、剑、越、百、条、鸮、虎、猪、秃头等等都与他们有关,如果发现这类地名,很可能有关。比如延安,比如宁夏、甘肃一带很可能是最早的夏。四川广汉三星堆其实地名已经很明显了,他就算不是夏,也是夏的前身。夏人是戴犹太小帽的,剃秃头的,留辫子的,是以看和纵目为标志的。三星堆完全符合。






你不懂自然就解读不了。夏启与有扈氏战于甘,当然就是甘肃了。二里头、二里岗很可能是后期的事了。

良渚肯定是夏人,但是到底是大鲧时代,还是后来的不知道。因为年代可疑。考古所测的年代我是不完全相信。如果超过五千七百年,那就是大鲧时代。大洪水后向西向北迁徙,于是其中一支到了四川。再由四川到汉中,到甘肃、宁夏、陕北。甘肃合黎山很明显不简单。如果在那里发现遗址,基本就证明了。



國病


这个问题击中要害了。该遗址在文献上没有任何可靠记载,只能建立间接关系。

目前一些专家认为《鹖冠子》里关于【成鸠氏之国】的记载最为接近。其文说到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但从考古相关报告(学报和杂志其实很少关于良渚的文章)来看,良渚并未发现可观的武器,仅有少许【石制箭簇】。这样能说是「兵强」么?显然不能。因为古文的【兵】字,实际就是指金属武器。故良渚与所谓【成鸠氏之国】多半不是一回事。

那么还有记载呢?也有一点,就是《越绝书》《史记_夏本纪》等。越绝书记载,大禹在会稽时,曾召集当地一些土邦,包括防风氏等。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

请注意,这里记载到,大禹在会稽时,当地已经存在诸多土邦,大禹按其功德而爵封之。【无余】的余字,按照郑张尚芳先生的古越语研究,其意思是【水寨】;无字,其元音在吴越之地很常见,地名人名到处都有,延续至战国,大概是某种贵族的特殊称谓。

因此,可以间接的判定,良渚这个广泛分布的石器文明,是属于定居当地的【古越人】创造。他们的自证性记载,实际就存在于地名、人名之中,这些古越语的音译字至今还有留存的,如【余姚,余杭,诸稽】等。但要说文字记载,那肯定要等到甲骨文、鸟篆等出现才有可能了。这就需要古文字研究者多多留意。


历史咖啡


良渚文化从发现至今已经80年了,最早出现在我们历史课本时,分量还没有河姆渡文化的重。但是随着近年来新的历史遗存的发现,良渚文化逐渐升级为良渚文明、良渚古国。最近良渚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当下文化热点。良渚古国的确立,最大的意义就是将华夏文明可考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5000年华夏文明的说明终于得到了实证。说到良渚古国属于历史记载的哪个朝代,根据考古发掘,良渚古国距今5300-4500年左右,与古埃及同期,比历史记载的夏朝要早,如果对应朝代的话,与《竹书记年》中的虞朝接近。但是在当下夏朝都没有实证资料的情况下,虞朝更接近于传说。究竟良渚古国属于虞朝,还是就是虞朝,或者与虞朝并立都无法证实。

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80年代,人们发现良渚遗址,并出土了一些陶器和石器,人们一直把良渚文化认为是新石器文化的一个遗址,也就是为什么那是历史教材中它与河姆渡文化并列排放的原因。到70、80年代在人们在良渚遗址以及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玉琮、玉璧等,随后又发现了祭坛、宫殿。2007年,考古学家又在宫殿区四周发现了城墙。宫殿、城墙的发现,可以确定良渚文化是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城邦制国家,称之为良渚文明、良渚古国都不为过。

良渚文化不是一个孤例,它发现的玉琮、玉璧在后来的商朝遗址、三星堆遗址都有类似的风格的文化。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灭亡于4500年前左右的大洪水,良渚人不等不向地势高的地方迁徙,可能去了南方成为越、苗的祖先,也可能去了北方发展为夏、商、周。有意思的是,世界上很多文明都记载了那次大洪水,在良渚遗址发现了11道水坝,说明那时的良渚人治水能力是很强。他们会不会就是治水的鲧、禹的祖先,也未可知。

良渚遗址发现对夏朝最大的冲击就是,现在发现的良渚遗址与夏早期的二里头遗址规模接近,甚至更大,发现的文物特别是玉器也比二里头要多。宫殿、城墙比二里头的宫殿、城墙更清晰。二里头是不是就是夏都斟鄩,疑问更大了。可能是二里头处于河洛地区,历史文化叠落严重,不少遗迹被破坏了;也有可能是经过远古的大洪水,文明出现了一些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