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史学界有一直有一个充满谬误的观点,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总是完胜中原军队,因为他们身材强悍,马匹健壮…

其实,土地和人口多少,才是衡量战斗力的标准。

华夏文明从黄土高原的一隅起家,一直在拓展自己的地盘,根据古代领土面积可以得出结论,华夏民族是胜多败少,不然在漠北吃沙子的应该是汉人民族,而不是游牧民族。既然他们这么厉害,为什么不长期占据肥沃的中原,而要在老家风餐露宿?

“游牧民族强于农耕文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然而,很多人认为游牧民族具有强悍的战斗力,而中原军队“以计谋取胜”,这种印象是怎么来的呢?

在历史上,很多游牧民族都被描绘成体格健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他们能举鼎,能挥舞大刀片,总之力量很大,单兵格斗素质很好,能狩猎能捕鱼,一人能对抗几个汉人,比如匈奴、突厥、鲜卑、蒙古、女真。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马匹。当然,游牧民族的马匹是占优势的,温室驯化的马和野外杂交的马能一样吗?后者为了生存奋力厮杀,自然也越来越强大,而中原的马匹比较安逸,大部分时候都在马槽里供着。

补给。蒙古的补给要好一些,平时整个身家都在马匹上,不愁补给。再说游牧民族南下掠夺汉地,他们是就地抢粮食,所以粮食是不愁的,而汉人则要准备庞大的运粮队伍,这些运粮队伍比参战的士兵还要多,而且要考虑往返的粮食,运粮队伍也是要吃饭的。

无赖。游牧民族之所有时候暂时胜出,是因为其无赖的游击作战方式,他们声东击西,绝不恋战,一旦遇到官兵追杀立马撤退,如果正面打硬仗,游牧民族是不行的,根本不成气候,就算骑兵单兵作战能力,也远不如汉人军队。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而且“一汉敌五胡”这种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蛮人是天生的战士”这点不是从胡人的体力和战斗力得来的,而是战斗的性价比。胡人狩猎,平时也待在马匹上围猎,战时也待在马匹上作战,他们不用下马就可以完成生活资料和战争资料的储备,所以性价比高,他们训练成本低,打仗是不脱产的收入。

相对而言汉人打仗的成本就要高很多,农耕社会需要大量的农民固定在田地上发展农业生产,战时再号召入伍,训练军队还需要一段时间,当然每个朝代都有国家豢养的职业军队,国库经常紧张,因为豢养一支军队开销太大。

有时为了减小开支,国家会吸纳一些胡人入伍,这些胡人也能增加汉人军队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华夏历史上的邻居,所谓入侵也只是在边境一带活动,很少有深入中原腹地大肆屠杀的行为,然而像靖康之耻这样的历史事件却被历史牢牢记住,这是因为耻辱和苦难相对更深入人心。

事实上,中原军队正面作战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发生正面冲突,游牧民族是没胜算的,而且败多胜少。

从战国开始,暴秦、强汉、以至魏、晋、隋、唐,一百次里有九十九次都是华夏的步兵弓弩把骑射牧人打得满地乱爬。这五千年的历史里,骑射威风过地时候不过几十年。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汉匈斗争汉武帝将匈奴打得那样惨,由于匈奴的流动性和沙漠的纵深性,才没亡国,如果是固定国家,早就灭国了。

“渭水之盟”后唐朝出兵突厥,于贞观四年活捉“东突厥”颉利可汗;永乐:花式吊打“蒙古余孽”,瓦刺也走向衰落。

蒙古一直以“骑射天下无敌”自夸,然而蒙古帝国只勃起了不到百年,剩下的时间却都在漠北吃沙子,他们的绝世武功也不过是因为有几个厉害的军事统帅罢了。

中国历史上最大谎言之一: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占据“军事优势”

中原王朝不但有强悍的军事力量,还有《孙子兵法》提供给将领的智谋,怎么可能打不过“瘦弱”的经常发生“火并”的游牧民族?

南宋孟珙《蒙鞑备录》:大抵鞑人身不甚长,不过五尺一二,亦无肥厚者....惟今鞑主忒没真(铁木真),人物雄壮,所以异也。这说明游牧民族身高并不高大。

综上所述,所谓华夏民族力量孱弱,往往以智取胜,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往往以力取胜,这种观点要么是汉民族的自卑情结,要么是对汉民族的矮化,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