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读点鲁迅和周作人书的人,大多知道周氏兄弟,虽然性格各异,风格大不相同,但是都是强烈的反中医者。他们都在文章中记述曾经与中医打交道的过程。譬如鲁迅在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之《父亲的病》中写道,一些“阔得不耐烦的”名中医给他父亲开出方子,但是那药引子也是足以称奇。“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而周作人则在大型回忆录《知堂回想录》中写道,他的父亲不停吐血,但是请来的名医要求喝墨汁,理由则是玄幻的“以红压黑”。最后黑的红的都吐出来,病,当然治不好,如同“败鼓皮丸”一样,除了名字引人注目,效用肯定没有的。但是医生并不气馁,鼓励患者接受他特制的“神丹”,据说这种药点在舌尖上一定会见效,根据则是“舌乃心之灵苗”的玄学理论。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鲁迅斥责道:“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的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有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鲁迅这段话,距今已经九十多年了,可是读起来依然让人凛然不已。只是让鲁迅想不到的是,这种凛然之中,既有白酒加添百味神药的神奇,也有边疆小县警官不辞辛劳、千里跨省的奇幻。就在虚虚实实间,百年来依旧还透出一股惊悚且荒诞的色彩!不过,此处暂不提孰是孰非,单看鲁迅讲到丹药,在中国历史上它可不是简简单单悬壶济世,救治百姓,更多的背靠无上皇权,如同童话《皇帝新装》,演绎了一出出充满滑稽搞笑喜剧。而因它使得炼丹者腰缠万贯,也因它使得沉迷于此的帝王早早驾鹤西游。它的出现,极像一副照妖镜,照见了中国历史上那些英武一世的帝王真实面目。远的不说,春秋战国时代太久,留下来的遗事不多,但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它可是大大的出名了。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又派“徐福等入海求不死之药”。从此求仙问丹之风开始盛行。西汉时期,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当此之时,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于是趣咸阳者以千数,言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这段话读来让人瞠目,诈骗已经成为一项极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不说其他地方,单单跑到京师咸阳的“术士”就已经达到了“千数”,海上自然找不到神仙,那么现在开始编造陆地上的神仙。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是,这些“术士”开始鼓吹地上的神仙,只“食黄金、饮珍珠”!此时,已经开始有一些“术士“提倡服用丹砂,也就是天然红色硫化汞用以延年益寿。炼丹开始出现雏形。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炼丹逐渐盛行。盛行的原因是当朝的皇帝极为笃信神仙,宠信方士。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评价为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一生几乎都在用兵,晚年又杀自己儿子,周围的人没有几人值得他信任,愈对别人不信任,则愈会对权力迷恋,所以,汉武帝很自然生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当时的著名方士李少君给他提出了一种特制的神奇长生不老之术。具体做法是,用丹砂制作黄金,然后用这种经过特殊“提炼”的黄金制造成饮食器具,然后用它便可以长生不老。结果管不管用,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汉武帝活了七十岁就死去了。东汉时期,现在的徐州丰县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炼丹之术”逐渐开始从“术士”手中转到了道士的手中。魏晋南北朝时,“炼丹之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不仅实践上各种炼丹方法层出不穷,并且上升到理论高度,编撰出了很多关于炼丹的经书。譬如《五灵丹经》、《太清丹经》等等。有名的炼丹道士葛洪写了《抱朴子》,将炼丹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他对于用各种矿物炼丹之所以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给出了解释:“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粮食能够使人活着,那么神药难道不比粮食?!那么神药为什么神奇,因为,这些组成丹药的矿物质极为持久,极为抗腐蚀。这其实“医者,意也”的另类解释。但在当时,很多人很是迷信这样的说法。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唐朝建立后,为了政治需要,政府便开始实行遵道抑佛的政策。道教有了政府的支持,势力扩张的很快。能够长生不老的“炼丹之术”,在皇帝的鼓励和支持下更是掀起了高潮。聪明如李世民,照样相信服用丹药能够长生不老,不仅本土炼丹师提供丹药,就连印度的术士也要跑来“开发商机”,骗了一笔金银财宝,然后大剌剌的回老家了。清朝著名的历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唐诸帝多饵丹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皆因服用丹药暴死。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大臣看到皇帝如此沉迷丹药,也跟着服用,冀望长生不老。韩愈看到工部尚书归登服用丹水银得了病,“唾血数十年以毙”;金吾大将军李道古“食柳泌丹药五十,死海上”,感叹不已。可是韩愈自己也服用,可见当时的风潮如何盛行了。而服用神奇丹药的达官贵人,不仅未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反倒个个早死。用刘文典的话来说,这也叫“回归国粹”了。

鲁迅为何不喜欢中医?

  服用丹药死的人多了,自然变成炼丹是否有效最好的广告。所以宋代以后,炼丹风潮逐渐开始衰落,但是皇帝们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始终存在。所以,很多皇帝还是相信丹药的神奇。到了明代,尤其是嘉靖皇帝,对于炼丹之术痴迷到了荒唐的地步。几十年不上朝,专门炼丹求长生不老。据野史传闻,为了炼丹他竟然害死了三位皇后。而清朝雍正皇帝,也是属于中国历史少有的能干帝王,可他也偏偏相信炼丹之术,最后因为服用丹药,暴病而死。

  纵观数千年来皇帝们痴迷炼丹的荒唐,其中固然有“畏死”的人类本性,但是也从一个方面看出他们对于权力的痴迷。手握无上权力,想永恒执政下去的贪婪,最终不仅提前葬送了他们的生命,也让自己国家跟着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深渊。这样的教训历代都有,但是从未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