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一些人知道印度虽然佛教式微了千年但“还有”,都以为是历史传下来的。其实呢,历代延续下来的少之又少,而且其实顶多算包含佛教影响的印度教、民间信仰而已。不算1960年代移居的大量西藏人的话,“印度佛教徒”其实主要就是指倍伽尔佛教徒,或者叫贱民佛教徒,没多少年历史。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种姓制度,有四种,对不对?其实不对,其实是五种。在最低的首陀罗下面,还有一种叫贱民,他们连人类社会的四种种姓体制都不入、是排在“低X人口”下面的等级,连“低X”都不算。贱民主要从事倒粪、卫生、屠房那路子的工作。理论上这些规矩已经过时,实际上还在被执行。到现在,还有很多村,禁止贱民用公共水井。

种姓是世袭的,除了可能因为通婚而降级、失去身份外,基本上无法换。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阿姆.倍伽尔(印地语:भीमराव रामजी अंबेडकर;英语:Bhimrao Ramji Ambedkar;1891年4月14日-1956年12月6日)今印度中央邦姆霍沃人,印度不可接触者领袖,印度宪法之父,印度近代重振佛教的领袖。

倍伽尔(1891-1956)是印度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法律专家、社会运动家。他就是出身在这种等级里(说“等级”是图方便;前面说过,他们根本不入“等级”,连被称“低端”的资格都没有)。

大部分贱民没资格入学,但他爸爸是军队的,用关系把他硬搞进去了。

刹帝利是印度教经典分类,实际情况可以做别的事情的嘛,尤其殖民地年代,只是说仍然饱受歧视而已。他父亲是英国印度兵,英国招兵没那种歧视。

由于身份,他在学校里需要自己带麻袋去坐,不能做脏椅子;喝水也得分开。可是,他加倍努力,成为第一个进入大学的贱民,后来又得到奖学金,先后得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硕士、法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博士;格雷律师学院淮许加入律师公会;印度大学法学博士。也就是说,他有4个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前半生,他主要是经济学家、律师、大学教授身份。后半生,他开始参与政治,是印度第一位法律部长,谋求印度独立的功臣之一;还有,印度的宪法是他起草的!

哪怕作为大学教授,其他教授不和他共用水源。作为印度教徒,贱民没资格入庙拜自己相信的神。他最初是在贱民入读印度大学时,朋友送了一本佛教书给他,从此他一直研究佛教的平等精神,也为劳工阶层、女性发声。

在1950,他更深入研究佛教,去了斯里兰卡、缅甸参加佛教世界大会,成立印度佛教会。最后,在1956年,他在斯里兰卡和尚座下皈依佛教,随后举办大型布道会。在1956年10月14号,他带领了60万贱民同时改教、皈依三宝。两个月后他就往生了,火葬时同时又举行50万贱民的大型皈依仪式。

这些贱民文化程度不高。逻辑很简单,我们信印度教,把你当神,可是你不把我们当人。那么,拉倒,我们也不信你了。这些佛教徒,被称为倍伽尔佛教徒、贱民佛教徒。一代传一代,现在有很多很多。

与其说那是宗教,不如说那是社会运动,或者起码不是纯正的宗教事情。他们的态度就是,既然我信的教/神不把我当人,那么我们也不信这个教/不把你当神,我们改信平等宗教,不承认种姓制度。

通俗一点说,基本上就如同少年男女,“你搞清楚,现在不是你和我分手,是我先说的,是我不要你,ok?”,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概念。顺带一说,倍伽尔在皈依佛教前,还发起过万人齐齐烧经典,把印度教有关种姓的经典《摩奴法典》集体烧毁。

由于倍伽尔的贡献,他的生日是公众假期。每年的10月14号,为纪念他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皈依,有50-200万人参加。1990年,他被追颁印度最高荣誉勋章。2012年,有2000万人投票他,成为“最伟大的印度人”。

可是,他的故事还没说完:

都听过吉卜赛人吧?他们是人口1200万的民族,在欧洲有800万,历史上世世代代被欧洲白人歧视、欺压、排挤。大部分吉卜赛人是基督徒,可是在教会里也被歧视,有些教堂甚至不欢迎他们。到了1990年代,一个吉卜赛人读到倍伽尔的故事。然后,欧洲的吉卜赛人开始了改信佛教的社会宗教运动。这运动还在发生中......

目前:

1、印度的贱民佛教徒社群现在的受教育率高于所在的广大社群的平均值。

2、匈牙利吉普赛社群改信运动的核心就是办教育。

3、顺便一说,一般都把吉普赛视为欧洲民族;虽然是,可是,他们最初最初远祖其实也追溯到印度贱民上(不只是学术理论,确实作过DNA测试)。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图是1956的60万人皈依的场面。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图为历年的纪念活动。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图为总理在不同场合对他致敬。

至于说,印度人对这种功绩很大的贱民怎么看?

印度是很复杂的。大部分人同时现代化、同时还是保持种姓思想(不见得是高种既得利益者才如此)。所以,他们可以同时很尊敬、投票推荐一个贱民为“最伟大印度人”、“印度之父”(除甘地外,这个人偶然也被这样尊称),却同时歧视。

公道说,印度教本身不是没有人这样尝试过。历史上有好几个既得利益者婆罗门大师,就尝试打破,对贱民平等对待,不分饮食,不介意触碰他们。可是他们没有很成功,而且还因此失去了婆罗门地位。

如果看时间,他的一辈子,似乎都是在铺垫。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经历、成就,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大事。然后,带领60万人皈依后(有说是40万、50万乃至80万,这都没所谓了),他就离世了,葬礼都带领50万皈依。我想,可能真的是一个圣人吧?!

老读者都知道,我反感动不动就说这个和尚那个伟人是菩萨的做法。事实就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您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菩萨,对不?既然不知道,就表乱说。可是,对于这位,我是有点相信他可能是菩萨化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