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年人老伴逝世后,余生一个人过好,还是找个老伴好?

株洲龙5052075049444


老年人老伴儿逝世后,无论如何,余生一个人过都很难过好,不说没人照顾会有很大的健康风险,就是那种一个人在一间冷冷清清的房子里的孤独感都会把人吞噬掉。所以,老年人千万不要想着图个清静图个省事儿就决定一个人自己生活。


那一个人过不好,就一定要找个老伴儿吗?

也不一定,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老人的年龄,一个是老人自己对于感情的信心和态度。


1.对于年龄不大而又对感情很有信心的老人来说,他们一生中没有在情感上受过什么伤,很相信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对于黄昏恋有一份比较执着的追求,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固定伴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儿女们就应该支持老人的决定,毕竟年龄不大人生还长,谁也没有理由阻止老人去追求幸福。


2.对于年龄不大但对感情失去信心的老人来说,他们觉得没有婚姻的生活是一种解脱,他们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能有别样的精彩,而不是只围着家庭打转。他们会去旅游,会去上老年大学,会去拜访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会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儿女们应该做的,就是支持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多与老人沟通,也许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3.对于年龄比较大但还是渴望真挚感情的老人来说,再次结婚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一个是经济和财产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找个合适的伴儿同居,但是不领证。儿女们需要做的就是祝福和照顾,说实话,这个年纪还能找到一个心上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得和值得珍惜的事情。


4.对于年龄比较大也对感情不再抱有希望的老人来说,一个顺心的保姆可能比老伴儿更合适,因为保姆拿钱做事,会依照老人的意愿行事,不会有矛盾和纠结。除此之外,养老院或者新兴的抱团养老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同龄人聚在一起有说有乐的,也不必顾忌太多。

找老伴儿是否能找到幸福,只有自己才知道,按照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去安排和享受晚年生活,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欢迎关注快乐五十大学,加入两万人的学习社区,获取最贴心的养老知识服务!】


快乐五十大学


这个看自己了吧,还有对方的情况。我个人觉得的二婚还是老来伴,大多都是两个心眼。年轻带孩子,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对对方孩子和自己的一样,这个东西是个双刃剑,好的吧,孩子犯错了,后爸后妈说孩子,可能对方不说什么,老人多数不乐意。不好的,根本觉得你的孩子碍眼。老人找老伴,情投意合的也好,儿女呢?我一个朋友老妈,父亲去世好多年,朋友给介绍一个,见面没几次,老头就说我的房子以后肯定归我儿子,意思告诉老人你别惦记。老头压根不知道我朋友妈妈家里住别墅,人家闺女女婿在北京两套别墅,都是在黄金地段,老头一直觉得自己条件很好,殊不知老太太从年轻到现在出门一直都是司机保姆跟着的,其实老头好像就两套房子,还是老房子,所以说现在大多数都是两个心眼。还不如不找。当然也有好的,但是很难


缘分天空53955186




我的母亲是今年清明过世的,一个月不到,我父亲就和我们说公园锻炼的有几个老太太想过来照顾他,我觉得有点快,我妈过世还不到一个月就......

最后,我们姐弟商量一下,尊重我父亲的选择,同意我父亲找老伴。现在还在塞选中。老年人找伴侣也不容易。

这是我的回答,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


圆月与自在


这点小艾有发言权。
8年前,小艾最爱的奶奶去世了。爷爷虽然在家和我们一起吃饭、说话,但是能感觉的到他的孤独,以前总是和奶奶一起逛早市,后来也总是一个人溜达,他心中的孤寂,也并不是平日子孙、儿女能填满的,少了一双互相搀扶的手,生活总是不那么圆满。
后来,我爷爷和一位老太太走的很近,开始我们家里人会有写抗性,后来看着两位两人在一起互相陪伴,彼此作伴,早上一起遛弯儿,白天一次做饭,互相搀扶着慢慢溜达,看着爷爷开心有挺好的。

主要是老人家心里开心、有个伴能一起说话,挺好。

所以,建议给老人家找个老伴,当然前提是老伴得和家里老人性格的来,人品好。


过户通小艾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说的就是人在老年时,是需要一个人陪伴在左右时时说说话,互相照顾的伴儿。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老人身边需要一个伴儿,需要一个可以尽力照顾和侍奉自己,并能随时随处讲得上话,聊得来的伴儿。


当年母亲去世后,父亲为自己续了弦,我们做子女的表面答应,其实内心里是不适应还有些排斥的。直到父亲最近这几年身体欠佳,患上糖尿病,需要每天早午晚都喝药,需要做各种检查,需要在血糖高去医院住院,一住就是半个月,尤其今年连续两次住院 。


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身边确实应该有个伴儿。因为,在这几年的日日夜夜和一日三餐里,还有住院时的服侍,都多亏父亲后来的这个保姆伴儿。



去年父亲穿拖鞋脚下绊了一下,摔倒,肩头骨折,又适逢血糖高住了院,两种病痛,令父亲衰老得很快。


我们做子女的虽然也轮流去侍奉照顾,但终归还是因为各自忙工作忙家庭,不能一直呆在父亲身边,多亏有父亲身边的阿姨每天尽心尽力陪伴在父亲身边,陪他说话,陪他输液,照顾他的饮食和喝药。


平时,父亲身体比较稳定时,他们早上会早早起来一起去公园做健身操,晚饭后,也相跟着去小区跳老年人舞。这些,我们做子女的根本无法做到,只有阿姨可以陪伴父亲。


平时一日三餐,固守吃饭时间,吃什么,吃多少量,都被严格控制,我们做子女的也不能做到顿顿守着,只有身边这个阿姨可以去时时监督提醒。


后来的这几年,父亲耳鸣时常听不清人讲什么话,我们跟父亲聊天,有时,还得通过阿姨来翻译给父亲,因为阿姨的口型已被父亲熟知,她张嘴说,父亲总能领悟,也算是“听”明白了。


更不要说每个日子里那些时光的点点滴滴,父亲是需要一个随时能说上话,生活起居,包括洗澡洗衣,外出散步,一年四季适时换洗被褥衣物,都离不开一个人悉心照顾。


即使我也很孝顺,经常帮父亲做些力所能及,但总不能时时守在他身旁。阿姨却可以做到24小时守候。


有时下雨天,不能外出,父亲他们便会在家做些艾灸或是其它理疗,会一起看电视聊天。


父亲每天都会写毛笔字,写完后,有阿姨帮他挂起并称赞不已,这也是父亲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一个动力。



如果换作我们,我们也不可能每日都有那么大耐心去赞美鼓励他。父亲也下棋,经常棋友会来家里一起,也有他们相约在别人家里,常常下得昏天暗地,不知活动身体,阿姨就会适时提醒。


一日的时光,对我们年轻些的人,家庭工作忙得团团转,无暇顾及是否有空闲无聊。而对年老的父辈们,他们就有大把的闲下来的时光,那些闲的时间,身边需要一个人说说话,聊聊家常,聊聊子女孙辈,聊聊这一生的一些经历。


老年人时常就在回忆中度过,没有一个好的听众,他们的感情就不会很好的宣泄,有了一个伴儿,随时都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帮自己回忆,帮自己理清一些头绪。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人天生都是孤单的,需要精神上的抚慰。而阿姨可以做到倾听和及时回应,也会互相聊各自和他人的一生,从中,父亲会得到安慰。


所以,在我们子女无法做到的那些点滴细致入微的生活小细节里,父母们身边的那个伴儿尤其是重要或不可缺。


当一个老人失去老伴儿,不能一个人过,他需要一个人尽心尽力的陪伴服侍左右,这是他生活的需要,也是他精神上的扶持。而且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换作老人一个人生活,日常三餐和洗洗涮涮,打扫屋子,个人清洗,清理,上街购物,头疼脑热,大病小恙,夜半醒来孤单一人,下雨下雪不能外出,一个人守着空房,会是多么寂寞和无聊空虚。


一个人最大的享受和愉悦,不是年轻时身强力壮的随心所欲,而是年老时,身边有一个可以随时说得上话,可以陪伴自己安心生活,规律起居,能怡养天年的伴儿。


老人失去老伴儿,最好不要让他一个人过,哪怕有个保姆,最好是找一个伴儿,时时刻刻陪伴在左右。


通过父亲的实际案例,我深有体会,特总结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老人找伴儿,是生活的需要。


老人,不论男女,在生活中找一个可心的伴儿,日常起居,一日三餐,有商有量,讨论着过生活,平凡琐碎却有趣。做饭也有个心劲儿,因为毕竟与人分享才是最大的满足乐趣。


在生活中被人关怀,互相扶持,能够触手可及的体贴与温暖是生活的意义和色彩。生活不再单调和乏味,有人陪,是在世生活的一个寄托。



如果一个老人独处,吃饭就有些问题,因为一个人的饭不好做。而且生活中的所有琐事都得一个人打理,很辛苦也很乏味。


而俗语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也可用于老人,有人认可有人尊重有人欣赏有人分担,辛苦会减半,而快乐却会成双。


2.老人找伴儿,是精神的需求。


能有一个枕边人,随时说一说话,聊一聊天,是对抗一个人孤单处境的最好方法。聊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愿意去听去懂去包容。被人接纳,是一个人最大的期望,这份满足是精神上的发动机,可以源源运送精神上的温暖和那一份份得到肯定的认可。


它是催化剂让人升发生活的信心。尤其是老人,辛苦了一生,需要一个安全妥贴的人作为自己谈话的对象。


如果老人是一个人生活,将会少去许多沟通和对话,也会让孤单侵蚀自己的心灵。久而不之,没有说话的对象,得不到认可与理解,会容易走向孤僻封闭的状态,影响每一天的生活质量。不能与人分享喜怒哀乐,没有情感的交流互动,也是一种遗憾,更是对精神的考验和打击乃至摧残。


3.老人找一个伴儿生活,是子女的福气。


子女都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家庭工作需要,不可能一日24小时围绕在老人身边打转转。但老人一个人生活会不让人放心。



健康安全和孤单都始终是老人的最大问题,有个伴儿,有个依靠,子女不需要时时分心揪心。有个人照顾自己的父与母,是子女最大的福气。


4.老人找一个伴儿生活,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会老去,老人老有所依,安心享晚年,是每个人的向往和归宿。能看到老年人自在生活,或多或少都会给周围人以安定的安慰。


社会和谐,离不开老年人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有人陪伴的晚年生活就是高质量的生活。


综上所述,有一个人陪伴在周围的老伴儿,对一个老人至关重要,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丧偶的老人再找老伴儿,这是皆大欢喜,与老人与子女与社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荒海拾书


一个人过好,没有负担,一种从反少女时候的感觉,不再有那么多的家务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我一个人过了十八年从没有过寂寞感,我在老头去世以前什么都不懂,老头走了以后,我学会了电脑,手机发短信,现在跟年轻人差不多,手机银行,微信支付,手机交费基本搞掂,我今年69太。岁,单身十九年了,从没有过一定要找个老头的感觉,看见同龄人到处放出声音要找个老头,都感觉到烦,老姐老妹们,老伴走了就自己过挺好的!


风铃52539582


老伴逝世后,有些老年人的余生会在对另一半的思念中度过,这时候子女已经成人,手上有点积蓄,有点小爱好,老年人一个人也可以安然的度过余生。当然,如果想找个老伴继续以后的生活,也未尝不可,但是哪一个更好呢?

余生一个人过

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子女又离得比较近,有些小爱好,又有三五知己。这样,余生一个人老去也不错。若身体不太好,需要照料,可以找个保姆,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人说找保姆不如找个老伴,不孤独,但是身体不好的话,可能只会拖累另一半,还是找个保姆或者住养老院比较妥当。况且现在的养老院各方面条件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余生一个人过也是明智的选择。

找个老伴过

感情虽然容易让人受伤,但还是不乏前赴后继者,乐此不疲者。有些老年人,一个人过太寂寞,觉得生活没希望,想找个老伴过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相互照料,相互扶持好过一个人凄凄凉凉,这个不分年龄,主要看个人。我们身边也不乏黄昏恋,这样的例子,很多老年人晚年再找老伴,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但黄昏恋也迎来了许多的问题,比如外人的评论、儿女是否答应。最重要的,还是财产分配的问题。因此,如果想要再找一个老伴,就要先思考自己能否处理这些问题,以及怎样处理。比如如果要领证的,做婚前的财产公证。

要看是否遇得到

就拿年轻人来说,现在很多人找对象已经觉得是负累,分分合合,有些已经不愿付出真心,老年人亦是如此,所以想找老伴,和找不找的到,以及找不找得到合适的又是另一回事,这种事情,如果遇到合适的还好,遇不到合适的又会徒增烦恼,所以还是要看是否遇得到。毕竟缘分这种东西,不能强求。

关注“颐福来养老”悟空号,或者微信关注公众号(颐福来养老),获取最专业的养老知识!


颐福来养老


过不过得好,跟找不找老伴,有没有老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你是刚失去老伴一两年之内,是很难熬的,而且因为跟老伴长久的相处,在情感上也不愿意再去找新老伴。而且再找一个老伴,这个老伴之前也生活了几十年,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的子女和财产,有自己的工资和收入,协调起来困难重重。

所以目前,老年人黄昏恋的也很多,但是很多老年人都不选择领证,直接搭伴过日子,不涉及到财产和房子,还有子女,甚至是居住安排,有些老年人虽然处为恋人了,但是选择跟各自子女居住,一周见一次或者两次面,满足相处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是现代都市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情感也存在问题,相互之间的情感需求不够紧密,很容易分手,而且一旦有矛盾,很容易放大,而且各自的后退空间很大,一旦产生误会和裂痕,就容易再也不往来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比较多。

因此,我给您的建议是,老伴去世后,找不找老伴,得根据自己 的情况来定。一些男性老年人在低龄期,譬如60多,身体还是很强壮的时候失去老伴了,自己也不能照顾自己,也有生理需求,所以,能找尽量找,而且要抱着能够付出的态度去找,在二人关系中男性一方肯定要在物质上和金钱上付出更多。

但如果女性老年人,自己也能照顾自己,找老伴更多还是基于情感需求的考虑,如果女性老年人在情感需求上啊更高,更愿意付出,譬如在家务劳动上,热爱收拾家庭,热爱照顾别人,可以考虑再找一个,而且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可以结伴出行,相互照顾也挺好。


云说养老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来丧偶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老年人要不要找个伴,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对此,我是这样看的:

一,找伴不如找保姆。

一般地讲,人老了,各种需求欲望相对都少了。找伴是为了什么呢?一来是为了有个照应,二来是为能有个人说话,解闷。于是问题就来了。如果你身体好,你要有照应对方的思想准备。如果你身体不好,需要对方照顾,你这个伴就不好找。即使找了,你也要有经济上的承受心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双方儿女的接受能力和财产纠葛,这些事情带来的烦恼郁闷往往比你得到的幸福快乐还要多。而你找个保姆的话,除了花给保姆的费用,可以免去许多的麻烦和纠葛。

二,找保姆不如去养老院。

找保姆是比一个人单着好,但也不一定保姆都对心思,都能除帮你洗衣做饭外,还能陪你说话聊天。而且保姆白天陪你,晚上你还是孤单一人。(也有专门陪床的保姆)。但是去养老院就不同了,白天晚上都有人做伴,有人照应。现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孤寡老人都乐意去养老院。说到底,这是个观念问题。

三,一个人过也挺好,儿女要常跟老人保持联系。

很多老人喜欢清静,也不想再找老伴,也不想花钱请保姆。我觉得,只要身体还好,一个人过也不错。但是,毕竟年龄大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小心为妙。第一,儿女们要经常回来看看老人,勤通点电话。第二,要跟邻居处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邻居能时常串门望望,说说话,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能及时发现并通知儿女,关健时候作用就出来了。


灯影书画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个人认为,可以这样做比较好。

一是如果是在七十岁右右,个人认为余生一个人过比较好,虽然孤单些,但个人自由些,烦恼要少些,经济上也宽裕些,没有人争,没有人吵,情绪要稳定些,缺点就是自己要动手,稍为累一点。但思想轻松,没有精神负担。

二是八十岁以上,生话上会有些不方便了,行动迟缓了,病痛多了,这时候,如条件许可,可以找个伴,但最好不要办证,以免造成子女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财产继承的矛盾。这时找个伴,对自己的生活照顾要好些,病了可有人照顾。

三是老伴如不好找,8O岁以上的人只有两条路可选择,第一,住养老院,余生在院里度过。第二,请一个保姆,如经济条件不好,可将房子卖掉,租房住,手上有了钱就好办,还可以住在儿女家,由保姆来照顾,自己付工资给保姆,不增加儿女的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