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近兩年,在化肥零增長行動和土壤保護的大背景下,化肥行業單邊突進的勢頭戛然而止。同時有機肥備受推崇,對於化肥的主角地位,有機肥可謂是來勢洶洶!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有機肥其實是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肥料,數千年農耕文明,靠的主要就是農家肥這種有機肥料。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有機肥與化肥大約各佔50%,但化肥工業在此後的30年即響應了國情需要又獲得了飛速發展,至今已經佔據了80%的肥料市場份額,可謂速度驚人。

過去,化肥為養活快速膨脹的人口可謂是功不可沒!而如今,化肥包打天下的弊端也在日益凸顯。高強度的掠奪性種植引發耕地質量不斷下降,而化肥對於改善耕地質量並無有效的方法,不合理的施肥甚至會加劇耕地退化。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中低產田佔比達到65%,從根本上而言,沒有健康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糧食安全。因而,尋找化肥的替代品已是必然!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針對化肥農藥過量的問題,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化肥農藥用量過多,不僅增加生產成本,也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為此,農業部提出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農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

化肥大量投入,還引發了對有機肥的排擠,使得土壤有機質水平觸及到警戒線。

有機質代表的是土壤肥力,與糧食產量正相關。由於有機肥投入過少、有機質下降,由此引發另一個新問題,就是化肥的報酬效應遞減。數據顯示,1975年,一公斤化肥可產出25公斤穀粒,到2008年,這個數字降低到8~9公斤。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一公斤化肥的產出量降幅達到50%左右。

換言之,短短30年,化肥對糧食生產的報酬效應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

縱觀全球發達農業國家,大幅提高有機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現象,絕大多數都超過了一半這個分水嶺。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師李季的介紹,歐美國家肥料結構中,有機肥的地位舉足輕重,在美國,有機肥料佔比46%;英國佔57%;德國佔60%;法國佔37%;澳大利亞佔55%;加拿大佔60%;韓國佔48%;日本更是達到非常高的76%。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回顧中國農業的發展,近十年來走的是一條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之路。近年來,糧食實現連年豐產,但是,耕地地力嚴重不足、有機質下降與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成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中國肥料的使用結構嚴重失衡,重無機輕有機,忽視中微量元素。


2012年日本肥料總量1660萬噸,其中化肥393萬噸,有機肥料1267萬噸,有機肥佔肥料總量的76%。在有機肥料中有機質肥料(含豆餅、骨粉等)113萬噸,汙泥肥料135萬噸,堆肥600萬噸。

農業的救星!未來這種肥料要火了!

與國外相比,2013年,中國有4100家有機肥生產企業,每年生產大約5000萬噸有機肥,消耗的有機廢棄物僅佔2.2%,而合理的比例是要達到50%~60%。與此同時,國內農田肥料使用中有機肥的比重僅20%,直接影響糧食豐產與農產品品質提升。


根據中國農科院對不同土壤類型的長期施肥研究,土壤有機質平均提高0.1%,糧食產量的穩產性就會提高10%~20%。所以,現在要全力支持鼓勵增施有機類肥料提高土壤質量。而眼下有機肥替代化肥路線是過程是需要更是必須要走的路線。

歡迎大家關注“種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