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中國民族多樣化,相信大家對苗族一點都不陌生,苗族大多居住在邊遠山區,但由於分佈地域廣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也較大。苗族擁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和民族特色,也有一些自創的節日,那麼今天就來講一下湖南苗族的趣味節日——

打背節

眾所周知,在其他民族婚俗上侷限於說媒的時候,苗族就已崇尚自由婚戀,甚至這種傳統方式還演變成過節日的習俗,這個節日就叫“打背節”。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在寨子中較為空曠的山坡等地進行,屬於苗族青年未婚男女的節日,老年人一般不參加,但也有愛湊熱鬧的父母會隨兒女一起過去,站在一旁觀看。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美麗的苗族女子

節日時青年男子穿上苗族特色對襟衣,頭纏布帕,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整個人好不精神。而苗族女子在這一天,天剛亮就起來打扮自己,身穿盛裝,佩戴精美銀飾,再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湘繡百褶裙,一定得是整個人看起來頗有精神。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年輕苗族男女

當打背開始前,女子在山坡上站好,男子首先觀望幾分鐘,尋找自己心儀的女子,開始時男子蜂擁而上衝到自己選好的心儀女子面前,用手矇住女孩子的眼睛,其他的小夥子就去打姑娘的背(當然不是真打啦,這只是一種遊戲模式,也不會打的很痛),而女孩子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著一邊掙扎,然後去追自己也心儀的男子,整個場地男追女趕,熱鬧至極。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男女互相嬉戲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男女互動

打累了就紛紛散場了,你以為節日就完了嗎?不,下一個環節是換場地打電話!俗稱的打電話是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男子為吸引女子的好感通常情況下會唱情歌和展示家庭是否富有,女子也會展示自己的才藝。多情的男女會在電話裡說著蜜語衷腸,以求結成伴侶,如果男女雙方在這個環節情投意合,那麼結束後回家告訴父母,父母會選擇一個吉日讓媒婆說親,如果沒有心儀那就只能落寞而歸了。


苗族那些不一樣的相親方式——打背

苗族女子

這個傳統節日一直被苗族流傳至今,但是我個人認為一見鍾情還是需要保持中立態度,多瞭解對方總是有好處的,但對於已經組成家庭的男女,我們還是要送上衷心的祝福。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民俗故事呢?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