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都越来越穷?

用户62541359488


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穷,但另一方面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却始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有越来越穷的趋势,这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这几个原因。

第一、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包括生存成本、生活成本、物价水平提升等。

第二、社会真实通胀率越来越高,钱的实际使用价值越来越低。例如,十年前的一百万与如今的一百万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

第三、房价越来越高,年轻人尤其是外地年轻人落户成本越来越高,薪酬涨幅远远比不上房价涨幅,乃至跑不赢生活成本的涨幅。

第四、年轻人投资渠道相对有限,起跑点不高,反而要比别人努力付出更多,但因起跑点不同,即使多努力,但打破阶层固化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第五、社会攀比心态严重、贫富差距悬殊,而正因为不断的物质攀比与比拼,却导致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更少,资产灵活性更差。

第六、存钱理财自觉性不强,存钱理财本身就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而但这种持久性的毅力,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而存钱理财也似乎成为部分人的专利。


郭施亮


我是真的穷。


当初两次考研失败后,几乎消耗了自己所有的钱,而且当时进入了一种与世界对抗的状态,用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来维持生存。本来这个循环是跑得通的,但后来鬼使神差一点都不做产生收入的事情了,然后慢慢就坐吃山空了。


父母也想不到我顶着光环进入最好学府竟然能混到这样的状态,我自然不会去找他们寻求帮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自尊还是有的,当然如果是现在我必然打电话编瞎话让他们给我打点钱。


手头上最后的几百块钱,我租了个很小的房间,买了几捆挂面,躲在房间里足不出户。但即便每天煮挂面煮粥在北京能熬的极限也就是即个月了,于是我在身无分文之后出去觅食,辗转着去过很多地方,也在同学那打过地铺,合租过学校学生的床位,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是在北京飘着的人,现在知道的其中一位当初上下铺合租的室友,已经成了一位知名教授。


当时候的我,每天躲在屋里看书,伴随着精神层面越来越富足,物质层面则越来越衰败。最终决定我去上班的原因很简单,真的是一分钱都没有了,我把屋里每个角落都翻了一遍,再也找不出一毛钱。然后我拿着银行卡到银行注销了那取不出来的五块钱,坐车到了五道口的某书店看了一天书(之前都是买书,但后来拮据了)。此时此刻,我才想到,没有明天了。真的没有明天了。然后,我意识到所谓精神的富足全是假象,其实只是“什么都不想做”。就这样,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说了声再见。


我并非刻意要过这样的生活,当时就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没有钱,也不会和人交流,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只要要我,我就去,开始的工资很低,干过很多乱七八糟的工作。说来大家不相信,当初刚开始工作时一个月工资最高都不超过1000元,而我的同学大部分出国,留在国内的也都几乎在大公司,年薪都是20万起。


现在回想这段生活,最困难的其实还不是没钱,而是没有社会关系,因为没钱还可以找同学,但脱离了大学最需要的其实是社会关系的起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贵人,真正让我们大学毕业后的人生产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在这里。社会关系限制了很多人的可能性,这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也是之后一定会懂得的。当然如果你明白的早,一定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或者亲戚朋友问我考北大的秘诀,认为我一定是天生神力,那么高的分数在我嘴巴里说出来似乎都很轻松一样,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有的结果一定是当初我对待所有事情的原因造成的,而多数时候问问题的人其实都知道答案,只是在寻求我的肯定而已。


就算现在我已经毕业近20年,老实说依然很穷,因为中间的几次折腾,至今没有买房。一方面是积蓄多次被耗空,另一方面是不想背负经济压力。从另一角度说,我生活十分自由,随意选择想干的工作,业余大把时间看电影、看闲书、写闲文,用我过去自我调侃的说法——“早已财务自由”。


老实说,一直穷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正面的是随性,欲望较少,知足常乐;负面的是将就,不重生活品质。我觉得穷不属于人的糟糕品质,但生活品味和是否穷无关。理论上说,我们不该将就于那些现状,一个人的品味来自于“坚持好的品质”。在这个资产分配日益悬殊的年代,社会走向M型,想保持不功利的状态,真的要靠命运。


下面是我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能够坚定走自己选的路而不被社会价值观影响的人,都必须很勇敢才行。但却不是人人都那么勇敢。我知道一定还有很多人,还在挣扎,在父母与社会的期待中间挣扎,抑郁绝望。所以我时不时的,会写自己什么都不想做的那段经历,那种挫折之后的虚无生活。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表面的那些困顿,而是希望让哪些觉得自己人生很糟糕、走得很挣扎、觉得很挫折的人,如果碰巧看到我的回答,会知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是这样的,还有好多人也是一样没有出息。有问题的,不是达不到父母要求、社会要求的你,而是这个不够多元,也不够宽容的社会。


不论身处何方,拿什么学历,待什么位置,处什么阶级,拿什么薪水,接受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那是人生的功课。时间,是很公平的东西。不论身处哪一种环境,你自己决定你的身份。选择优劣是现实的,实力是残酷立见的,但时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公平被分配到的工具。时间走完以前,结果依然保有各种可能。这才是挑战所在。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万用解答,一切的价值和意义,你说了算,跟其他人毫无任何关系。


孙志超说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面欠钱是一件特别没面子的事情。而且一旦要是管别人借钱了内心将会永远不安。可如今时代不同了,如果你要不欠点钱,似乎就不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特别生活在大城市,没有几个人可以全款买自己的房子。多数的年轻人都有用公积金贷款,如果你没用可能还会被人嘲笑说你傻。

在过去的老一辈的年代,像我父母那个年代他们买房子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因为那个年代房子没有这么贵,不像现在的房价遥不可及。现在买一套房子,可能不仅是年轻人花光年轻人手里的钱,还要花光他父母那一辈的积蓄,才能够凑上一套房子的首付。

在一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可能是需要100万左右,能够凑得起这么多钱的,可以说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基本上在我身边年轻这一代要靠自己买房子都是有欠债的。我身边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自己的过度消费而欠债。每个月还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

甚至在我的身边贷款买车的人都很少,因为车是消耗品,一旦你要买了之后可能需要一些钱来投入进去。多数人欠债都是因为买房子。我爸妈当年买的房子是花了20万。但是当时的20万已经很多了。因为我所在我妈所在的这个小区,现在已经增值到100万了。20年间这个房子涨了5倍。

但是你的工资永远没有这么大幅度的涨幅,因此很多年轻人负债并不是他们的愿意的,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季小童


年轻人感觉穷正常的,不论哪个时代,普通人家出身的人年轻的时候都不好过,但是,现在年轻人感受特别深。原因是什么?

1、收入的增长有限。举个例子,20年前,1998年的本科毕业生差不多正经工作一个月能挣1500左右,20年后,统计表明本科生的起薪大概五六千块钱的样子,

20年前,吃穿用住都比现在便宜不少,比如北京租一个单间五六百块钱,占收入大概30%,现在差不多的房子得3000块,占收入比超过50%。

那时候一个本科生毕业差不多依靠自己可以在北京活下来,但现在多数还得依靠家里补贴。

2、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钱的购买力不同,要知道这20年货币超发的平均幅度是16%,什么概念,20年前的1500元,按照货币超发的幅度计算,相当于现在的29000元。这个差距看起来比较吓人。

如果改用实际通货膨胀率计算会得到另外一个数值:这些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大概是6.5%的样子,那么20年前的1500元,相当于现在的5300块钱,这个数据看起来就好多了,那现在的毕业生薪水和20年前基本是一致的,那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越来越难了呢?

3、因为同样的钱,购买力已经相差很大了!!!

吃,比如年轻人去吃肯德基,老实说这0多年肯德基的价格上涨不大,但是,分量可是缩水不少,同样吃饱,要多花很多。

穿,这个感受应该是不明显的,特别是电商崛起之后。

住,这个差别就明显了,参考下房价更容易理解,20年前,在北京一个毕业生3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可以买到一平米房子,如果是现在毕业生,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他们差不多12个月的薪水才能买到一平米的房子。

住房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作为多数人一辈子最重要的资产,这是你的心魔,你的梦想,你的经济负担的最大头,也可能是你深深的绝望,尤其当是,如果你的家境尚可,父母资助一下是可以很快买到房子的,后来需要倾三代之力才能买个房,现在倾三代之力凑首付都不够,穷,在住房上体现最明显。

行,这个差别其实没那么大。

4、现在年轻人感觉压力很大的时代原因就是过去二三十年的大发展,投资拉动资产价格大幅上升,而他们没有赶上这一波红利。


大猫财经


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穷?这事情真不奇怪,要是中国年轻人都比中年人富裕那才不正常呢!第一,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平时基本都是月光族,不透支信用卡消费就不错了,所以即使赚再多的钱,也是要用掉的,没啥太大的积蓄。

第二,中国年轻人刚刚从学校结业,经验不够丰富,不如工作岗位上的老师傅技能成熟,老板不可能开出高薪聘请,自然月工资多数在4000-6000元之间,而这点钱要是在一二线城市也只能温饱度日。

第三,中国年轻人房贷压力巨大,买一套房仅付首付就要双方家长的六个钱包凑足了才能买,剩下只能由两个年轻人来还月供,您想,房价在天天上涨,而房贷利率也在连续上扬,每月的薪水增长不如房地产涨得快,那肯定是越来越穷啦

第四,中国年轻人是没有吃过苦的这一代,基本都是家长的小皇帝,如今长大成人,要面对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抗压能力往往不如中年人,在这种情况下普遍是眼高手低,真正办事能力不强,所以这批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大,所以真正富裕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在为老板打工,谋取一份稳定的职业,这样获得财富的机会就相对少一些。


不执著财经


谁说年轻人越来越穷了?

单纯指物质方面,个人是不大同意的。如果你是一个小企业主,可以明显感觉到招人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即使是提高薪资也不一定能留住人。

我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说实话身边人工资都不低,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多少能给点支持。要说金钱上的穷,相比我们父母那一辈真吃过苦的,简直不算什么。

但为什么所以人都在说自己穷呢?

一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不靠父母,我们可能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买不下这座城市里的一个容身之处,本地人又怎样?能早早买下几套房子备用的本地人占多少?我所知道的也不超过两成。

很多人回到三线城市,提前养老,过着一眼能望到六十岁的生活。


二是因为对成功的焦虑。

当整个社会对人的评价局限于有多少财产,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住着什么样的房子,有一个什么样的伴侣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辛苦?

渴望出人头地,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想着靠自己的死工资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千万富翁······

在投机的市场上,失败永远是多数,却依然有人因为诱惑前赴后继。

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使有再多的钱,只要欲望还在,就永远觉得穷。


三是精神上的贫穷。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会上山捕虫子做标本,会看蚂蚁搬家看一下午,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如今我们的时间被八卦娱乐塞满,打开互联网却找不到一篇想看下去的内容,我们学会了穿衣打扮,却对恋爱约会都兴致缺缺。

我们在用时间,健康和青春努力工作,甚至腾不出一点精力去关注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也是现代人抑郁症多发的原因。

最后,给所有的90后,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深海海参


在中国大家通常把80,90后的人统称为年轻人,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穷,准确的来说是全球的年轻人都越来越穷!

这个经济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球所有年轻人共同面临的一个窘境。


  • 用经济学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劳动的回报永远也跑不过资本的回报”除非发生一些较为巨大的经济因素问题,否则永远都是:财富的分配越来越往少数人手里集中,而绝大多数的人是无法拥有足额的资本的。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越富有的人越富,越贫穷的人越穷。当然其中也有个例,但是个例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之内,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是社会的大多数!


  • 年轻人作为这个社会的顶梁柱,拥有青春和时间拥有一切人向往的活动和朝气,但是唯一不拥有的就是资本,作为没有资本的年轻人,靠劳动赚取资金养家糊口,永远也比不上那些坐拥资本的富人阶层。

  • 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在拼搏,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随着社会经济的大面积增长,与之同步的是消费的水平和消费的观念也在一起增长,微薄的薪资收入,养家糊口之外的经济消费,让整个社会年轻阶层的人都倍感压力。


  • 我们的收入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没有我们父辈的收入高,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薪资水平比我们父辈的那个时候提高了几倍,但是与之相随的是通货的膨胀,经济的畸形发展,导致出经济学上典型的“货币幻觉”。

  • 根据中国物价局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猪肉蔬菜等生活类刚需必需品涨幅在15—20倍,医疗卫生类涨幅是100倍,让人感觉离谱的是土地的价格上涨了10000倍!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差距的是我们的薪资水平相比于也只上涨了几倍而已,从购买力和货币的实际使用价值来看,我们的工资其实是降低了!


  •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在消费观念上更加先进,加上消费的模式越来越先进,随着互联网的浪潮来袭,人们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消费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当自己的薪资水平无法满足无上限的消费需求时,你的钱包越来越瘪,银行卡余额越来越少,穷也就随之而来!


  • 看似这是一个机会很多的社会,其实不然,相比较之前而言年轻人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各行各业都有行业巨头把控,想要通过创业,投资获得收入越来越难!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创业的放宽,鼓励全民创业,人们对于创业的热情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涨,然而成功者却屈指可数!一旦失败的后果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

劳动力,知识无法进行传承和转账但是“资金”可以,你作为一个寒门,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报酬,等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深耕了很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财富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但是你无法将这些你在这个领域的经验知识转账给你的子女,但是资金可以转账!


  • “穷”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上年轻人的代名词,因为没有钱,所以在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最好的她(他),所以爱情没了,因为没有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看不到希望和朋友,因为没有钱,你无法给年迈的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他们一大把年纪还在为你辛劳,还是因为没有钱,你家庭矛盾不断,纷争时常伴随着你!一切都是因为钱,一切都是因为穷,寒门再难出贵子!

寒门再难出贵子!


  • 解决这种青年群体贫穷的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提供机会,让年轻人可以自己改变命运,而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要给年轻人实现收入保值增值的机会,而不是简单高呼口号!让寒门也可以再出贵子!

  • 贫富差距的两级化,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物价水平的畸形发展,泡沫经济的肆意横流,年轻人只能穷下去···

在你眼里,你觉得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越来越穷?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电竞小花旦


我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是: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是越来越穷?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由疑问句改为反问句了。

怎么说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有些偏颇。一部分年轻人的确越来越穷,不仅仅是财富上,更是精神上;而一部分年轻人却越来越富,那么这两部分都是什么人群呢?

一、越来越穷的年轻人

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残害青少年儿童的游戏!

我先谴责一下马化腾。

马化腾是一个有钱人,仅此而已,虽然我用着微信,但是我仍然不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抄袭山寨,可能是初期的选择,但是强大后却依然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你说他是不是越来越穷。你自己穷,起码有钱了。你别害别人啊。搞了那么多游戏(当然,很多游戏都是模仿的),让孩子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不知道马化腾先生是怎么教育自己孩子的,我想如果你不管控好你的孩子,我就不信他有自制力能管控好自己,处理好游戏和学习的关系。别说孩子了,就是成人都会上瘾,管不住自己。这一点,我想很多成人朋友会有同感吧。

君不见,多少孩子抱着手机玩游戏,网吧里,多少孩子为了游戏翘课骗老师骗家长,成绩一落千丈。别TMD给我说游戏开发智力,我还没见谁玩游戏把学习玩好的。也别TMD给我说游戏也是体育运动,还有世界电竞大赛。游戏是个屁体育运动啊,天天坐着,不得 痔疮和腰肌劳损才怪!孩子们都说在成长发育的阶段,眼睛还要不要了?世界电竞大赛允许未成年人参与吗?你去问问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业 去打游戏?

我再鄙视一下马云

腾讯是头条的敌人,我谴责马化腾不是巴结头条,马云好像也投资头条了,我一样鄙视一下马云。

虽然马云对我的影响很大,也为互联网电商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马云食言了。他曾说过,不会搞游戏,因为他不想看到几亿儿童沉迷游戏,他的儿子就曾经受到游戏的毒害。

可惜,我高估了商人的诚信。2008年,马云曾公开表态“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再次表示“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当时我心里那个高兴啊,敬佩啊,都无法形容了。

可是,自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马云,向2000亿低下了头。嗯,我知道了,他儿子已经长大了!马云,你难道不管你孙子了吗?

游戏能改变中国吗?游戏能让青少年智力大增吗?游戏能改变民族的体魄吗?游戏能让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吗?游戏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吗?

游戏,就是网络毒品,什么是毒品,沾上了你就戒不了。多少有意志的人染毒后都无法成功戒毒。游戏就是网络上的毒品!对青少年来说,是带糖的毒品!

因为游戏,导致家庭矛盾,学习下降,甚至辍学,变坏的新闻数不胜数,而因游戏而获得地位财富的事情,少之又少,二者根本不成比例。我想每一个家长,都会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奈何游戏这东西,阴魂不散,总是勾引未成年孩子!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游戏这东西对青少年儿童的毒害,多少人因为游戏,无心学习,学习下降,我们孩子未来因此蒙上了灰尘。多少应该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跑到了游戏厅,网吧。你说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不会后悔,我想肯定会的!

没有文化知识的支持,年轻人,只能越来越穷 ,不仅仅是财富上,更是精神上!

我对孩子的在游戏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可以出去玩,疯跑,体育活动,都可以,周六日都可以看会电视, 但是绝对不能玩游戏,最起码我会严格管控他。为此,我摔过2个手机,平板没舍得摔,后来藏起来了。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没有游戏的环境。

国家的为了需要孩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不 学习,都沉迷游戏了,国家还会强吗?

做游戏是赚钱,丁磊,马化腾,马云都在做,但是 他们在做的这个事情是在毁掉下一代!

二、越来越富有的年轻人

不可否认,很多年轻人现在在财富和精神都越来越富有。这个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更大的责任和权利,年轻人拥有更大的发展舞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平台。

很多80后,90后,进入了科研一线的队伍,在我国卫星研制、高铁技术研发、磁悬浮列车等高科技行业,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这个年代,只要你有专业知识,只要你有能力,都会有用武之地。互联网+给了众多年轻人创造财富的机会。一批批年轻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这些,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不是靠想象和蛮劲完成的。日本战后重视教育,换来了迅猛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入象牙塔。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普通的高等教育,只能对全民的素质提高有所帮助,国家实力的提升,还是要靠中高端人才。这些人,大部分出自985、211大学。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靠关系找工作的年代了。有学历有能力,多个公司都会向你投来橄榄枝,甚至为了争夺一个人才几个公司会使出浑身解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挑选工作。而学历低,如果能力再一般,只能是工作挑你,由不得你啊!

回答这个问题,感觉自己跑题了。

要想年轻人不越来越穷,而是越来越富有,真的要靠学习,靠知识。也希望看到我这篇回答的家长,一定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悲剧重复上演。

你推送一个新华社的评论就推吧,你管腾讯怎么看呢?没必要解释,你就是第一个推的又如何?怎么感觉你低三下四的?你做的没错,这样的新闻评论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也再大一点。身正不怕影斜!


禅壹


不是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穷,而是感觉越来越穷!

首先,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满诱惑。中国的年轻人呈现高消费,高需求的趋势!从高校大学生的贷款来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是为了学习,实习。虽然没有经济实力,但仍会借高利贷去购买奢侈品。包括苹果手机,名牌包包等。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随着广告营销大战的硝烟四起,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大大增强!

其次,攀比心理严重。年轻人容易产生货币幻觉。工资5000的时候,要买coach,工资10000的时候要买lv,工资20000要买爱马仕。无论挣多少钱,都要月月光。

再次,焦虑感严重?因为月月光,对于买车买房这些大型消费品,包括教育,医疗这些未来的支出,虽有认知,但并无准备,充满焦虑和恐慌。所以,穷的感觉更加深刻!

最后,现在年轻人确实穷!随着社会阶级固化,年轻人向上攀升越来越困难,社会竞争压力大,相对来说,保障少。大城市的很多年轻人合租着地下室,还要攒钱背名牌包,过着人前光鲜,人后心酸的艰苦生活。

也难怪很多高薪白领,仍会自嘲为民工。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赵净。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作为一个很穷的月光族,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了。可以这样说80后穷是因为有了家庭,并且有房贷的压力,而对于刚步入职场的90后来说,穷可能是常态。人人都渴望财富自由,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机会更多,为什么兢兢业业工作的我们会感觉到“越来越穷”?

中国人都有买房的想法,认为有房子家才是完整的,在房价如此高的情况下,很多人成了“房奴”,每天都拮据着过日子,担心哪一天急需用钱,房贷还不上。同时在我们父母一辈人的眼里,我们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他们那个时期,却总是存不了钱,因为我们工资增长的水平远远不及物价、房价上涨的水平。如果你在大城市拥有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除去房租和日常消费,其实也剩不了多少钱。

很多工薪一族越来越焦虑,一边抱怨着公司,一边努力工作,因为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收入。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年轻人拥有了更多机会,穷只是暂时的,放弃努力才真的会穷一辈子。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