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何韩信必须死?

崔砚泽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人。其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96年,这年也是汉高祖十一年,估算他死时年纪约在40岁左右。

刘邦之所以能建立西汉,登基称帝,韩信居功至伟。说韩信是西汉开基第一功臣,恐怕无人能否认。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率汉军进至彭城(今徐州),被项羽击溃。韩信收拢溃卒,迅速与汉王会师于荥阳,并在此合力击败了气势汹汹的楚军,楚、汉两军方形成对峙之势。由于汉军一度溃败,齐、赵、魏等诸侯国先后叛汉降楚,形势异常凶险。为了扭转极度不利的局面,刘邦在这年8月封韩信为左丞相,命他率军攻伐齐、赵、魏三国,以免腹背受敌。

韩信果然了得,他巧妙用兵,出奇制胜,一举平定了魏,打败了赵,并击杀赵军主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之后,他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应齐王田广之邀,楚国大将龙且率20万楚军来救援齐国。高密潍水一战,韩信佯装溃败,待龙且率楚军追兵半渡时,汉军按事先安排决堤灌淹,河水呼啸而来,吞噬一切,齐、楚联军猝不及防,被溺毙以及自相践踏而死者难以计数,韩信指挥汉军乘势反击,大破联军,阵斩楚将龙且,俘虏了齐王田广,一举荡平了齐国,韩信自立为齐王。刘邦虽然恼恨韩信自封齐王,但慑于他智勇双全,战功赫赫,麾下又人多势众且能征善战,只好先隐忍不发。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调集诸路大军,和项羽决战于垓下(今安徽蚌埠境内)。在这次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决战中,齐王韩信先按兵不动,后刘邦以大肆分封土地为报酬,他这才亲率30万主力参战。刘邦采纳韩信之策,设下十面埋伏,一层层设防,将项羽的十万楚军围得像铁桶一般;他们还命人在四面高唱楚歌,楚军将士听了更思乡心切,致人心涣散,斗志全无,纷纷逃亡而去。力能举鼎、勇悍无敌的楚霸王项羽见大势已去,被迫拔剑自刎,曾经最有希望问鼎的楚国至此败亡。

在此之前,韩信手握重兵、盘踞齐地时,齐人蒯彻曾经几次警告他不要过于相信流氓成性的枭雄刘邦,提醒他记取越国大夫文种、范蠡的历史经验教训,防止并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敌破臣亡”的旷古悲剧。蒯彻指出,如今你韩信的处境已极其危险,因为你“戴震主之位,挟不赏之功”(功高震主),必然为汉王所忌惮。蒯彻建议他在实力最强时早做打算,在其“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的客观形势下,“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再观望时局,相机夺取天下。可惜韩信全没听进去,他相信刘邦的人品,自认为功高望重,且手握雄兵,汉王又岂奈我何。睿智的蒯彻见其不听劝,必会出大事,害怕遭其牵连,于是装疯逃逸。

果然如蒯彻所言,项羽灭后,刘邦立马将矛头对准了韩信。韩信被削夺兵权后,他虽然明白刘邦嫉妒他的才能和功绩,已经猜忌他,但自己没什罪过,又被夺去了兵权,他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后来,他被刘邦分封为有名无实的楚王,到楚国后变得异常谨慎,出入戒备森严,有人立马上书诬告他欲谋反。项羽的旧将钟离昧和韩信是故交,项羽死后他投奔韩信,又有人密告刘邦,刘邦命韩信将钟离昧斩讫枭首报来。当韩信提着钟离昧的首级去拜见刘邦,刘邦却命武士将他五花大绑起来。韩信这才明白过来,他喟叹道“悔不听蒯彻、钟离昧之善言,如今天下已定,我是该死了” 。狡黠的刘邦并未马上诛杀他,只是将其降职贬为淮阴侯,并且禁止他去封地,实际上将他软禁了起来。

从被圈禁到被处死这数年中,韩信对刘邦的屡屡失信与刻薄寡恩有了深刻的认知,并心生怨愤,平时总是抑郁不乐,并长期称病不朝。他恃才傲物,即便是周勃、灌婴、樊哙这等开国猛将,他也不愿与其为伍,整日牢骚满腹。就连“布衣皇帝”刘邦,他似乎也未放在眼里。史载,有次刘邦和他闲谈,议论起天下兴亡得失之事,又谈起诸将所立的功勋,韩信似乎谁都看不起。刘邦问:“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能带十万兵马”。刘邦再问:“那你能指挥多少兵马呢” ?韩信:“臣是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由来)。刘邦诡谲一笑曰:“你那么能耐,缘何被我所擒” ?韩信只得硬着头皮说:“陛下虽不能掌兵,但能御将,这就是你能擒住我的原因所在”。他自嘲曰:“此乃天意,并非人力可为”。从此,刘邦更加不信任韩信了,韩信也更加怨恨刘邦了。

后来,他暗中联络阳夏侯陈豨,准备起兵造反(是被逼反而非主动造反),不料再次被手下人告发。此时,刘邦有事外出,不在朝中,吕后和萧何商量,把韩信诓骗入宫,逮捕监禁起来。后来,吕后命一群宫女用竹枪将他刺死。一代名将,一生杀敌无数,最后居然死在一帮柔弱宫娥之手。据说,临死前,他追悔莫及地哀叹道:“我不用蒯彻之计,反被妇人小子所欺”!吕后还不罢休,下令灭其三族。刘邦回朝后得知韩信伏诛,既喜又怜,诏命厚葬之。

韩信是个“上马草军书,下马击狂胡”的军事奇才,只可惜他政治眼光稍逊,情商偏低,在战场上他深谋远虑,用兵如神,势如破竹,而在更为凶险的政治较量中却屡出昏招,一败涂地,最终身死族灭。 纵观韩信短暂而传奇的一生,雄辩地证明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名将,对于建立汉朝的功绩无人可比。然而,也有史家指出,他功名心热,不能“学道谦让,不伐其功,不矜其能”,说白了就是不能视富贵若浮云,大功告成后急流勇退,反而居功自傲,因而不能见容于权谋老到、且帝王手段戾狠的刘邦,最后被逼图谋造反,遂被登极后正处心积虑地大肆屠戮“功狗”、早欲置他于死地的汉高祖抓住把柄,落得个身首异处、牵累三族为其陪葬的可悲结局。


铁马冰河wu


刘邦即位之后于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之上他总了自己夺得天下之取胜之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韩信、萧何、张良皆是西汉立国之功臣宿将,萧、张二人皆能善终,独韩信惨死个中原由实耐人寻味。

张良深谙“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拒辞刘邦“自择其三万戶的封赏”,只要了个留地以养天乐,如此淡泊名利,刘邦自是放心。

想较于张良萧何在关中可是根基深厚,刘邦对他也很猜忌。但萧大人聪明,不但将自家财产捐助军用,而且在天下安定之后又听取他人建议在关中,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恶事,自败声名,使刘邦安心,终得善始。

韩信不同,不知韬晦隐忍的道理,他好似只精于打仗,若论处事之道,他仿佛一白痴。

韩信本是武将,手握重兵,最招人主猜忌,他却浑然不觉,为人处事又很骄傲,刘邦曾和他谈论各位将领的才干。刘邦问信,自己能统多少兵马?韩信对曰:陛下至多统十万而已,刘邦问:你又能给统兵多少:信答曰:多多益善。自此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便流传千古。

当年韩信攻略齐地就和刘邦要假齐王的封地,刘邦无奈顺水人情封他做了真齐王,这便开始了做死的节奏。此时的谋士蒯通劝他自立山头,谁也不帮,三分天下有其一;韩信又不肯了,他又念起了汉王的好处,推食解衣于吾,又死心塌地的去助刘邦。此时的韩信实力强悍,要是有所作为,楚汉之争,究竟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天下大定之后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降为淮阴侯,迁来长安居住,此时的韩信内心又不平衡了,又生了非份之念,和陈郗密谋反叛,结果事泄,惨死在了一群妇人的竹枪之下,可怜,可悲啊!

不懂得为人臣要谦虚谨慎,不知道机遇来临时要放手一博的韩信,必须死!


贺拔岳


我认为不安分是韩信必死的根本。至于功高震主、能力太强什么的都在可控范围内,刘邦也最擅长那个。

张良出身贵族萧何长期为吏,都有传承或经验,懂得进退和取舍。而“贫无行”的韩信更像个患得患失的暴发户,表现出来就是各种不安分。我一直觉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的“萧何”应该换成“不安分”:他看不上项羽的小官、找萧何要官、向刘邦要封的不安分让他成功;做楚王时嘚瑟、做淮阴侯闹情绪的不安分让他走向失败。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其实是从韩信角度看问题,王者刘邦不会这么看,功劳只代表过去,而且已经给了相应待遇,以后看的是忠心。韩信能打仗、会带兵——甚至有一定号召力,对刘邦来说也不算什么,御人本就是他的长项,韩信从齐王徙楚王再贬淮阴侯的事实也证明一切尽在掌握。

刘邦最没安全感的,是韩信不安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淮阴侯的职位应该是个安全点,权势和威胁大大减弱,如果韩信能收敛,像张良、萧何一样识时务,刘邦是不会有想法的。然而韩信更不安分,撺掇陈豨一起谋反,这是刘邦不能忍,也是吕后、萧何所不容的。


路卫兵


韩信,淮阴人。早年生活坎坷,不能养活自己,曾为一个洗衣服大妈资助过一日三餐,项梁、项羽叔侄率义军北上伐秦时仗剑从军,官居大营保安,或者是领导的贴身人。

韩信利用职位能经常见领导,向项氏叔侄献计无数,无一被采纳。项羽关中分封诸侯,韩信脱楚入汉追随刘邦,当时刘邦这个诸侯王等于是项羽施舍的,也可以说是发配蛮荒的蜀中,跟哪个诸侯王都比跟刘邦好,韩信眼光独到,刘邦果然是能大事的人,只是大多是他自己帮刘邦打下的。

前期有些波折,但靠萧何的保荐。韩信还是成了刘邦众将之将的元帅,自此他率汉军东进,平三秦、灭魏、定赵、降燕和袭齐。自此天下三分己二分属汉,最后垓下与老领导项羽决战,全歼楚军。项羽人生的唯一败绩就是他收下的。当时能与先代孙、吴兵家争辉的唯一一人!

可是,韩信虽然是一个不世出的兵家,却是一个政治侏儒。刘邦的天下可以说四分之三都是靠他打下来的,他就开始恃功要胁刘邦,项羽还在,就向刘邦要山东做齐王,垓下决战时又要胁刘邦让他回老家做楚王。项羽这个大老虎还在,刘邦只能一一答应。可对他己经有猜忌之心,垓下之战胜利后,刘邦做的第一个事就是冲进韩信大营夺回兵权,由此可知,刘邦怕韩信多于项羽,任何一个让皇帝寝食难安的人,只有人道消灭这条路等着他。

汉高祖六年,有人告韩信造反,刘邦用陈平之计抓捕他,刘邦这时就可以无理由杀了他,但刘邦还是放了他一马。

刘邦算是宽容大度之人了,要放在朱元璋那,韩信都死了十回了。刘邦也是惜才之人,只是把他由王降为侯,软禁于京师。最后,韩信还是让吕后和萧何合计杀掉,也留下了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刘邦得韩信的死讯是又惊又喜,完美反应了刘邦的心情,必须给司马迁加鸡腿。

韩信之死,虽不是刘邦动的手,但他的下场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真理古今通用。






进击的梨子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但在国定邦安之后,三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张良功成身退,萧何自污保身,韩信悲惨丧命,这是怎么回事?

功成身退

张良出谋划策帮助刘邦灭项羽,平定天下。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出了点主意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在刘邦的三杰中,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留恋权位,避免了韩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自污保身

萧何追随刘邦,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西汉建立后,萧何被封为丞相。在他为国效力的时候,遭到了刘邦的猜忌。于是萧何就故意低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怨恨,制造些坏名声。刘邦看到他这样,很高兴,便打消了除掉萧何的念头。萧何得以寿终正寝。

悲惨丧命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军在垓下决战中胜利,项羽自刎乌江。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结束。垓下之战刚结束,精明狡诈的刘邦首先想到的便是抑制诸侯王,特别是齐王韩信的威势,以免对自己的统治形成威胁。得到项羽的死讯之后,刘邦立刻驰入韩信的军营中,在韩信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收回韩信的兵权。接着着力削弱韩信已有的根基,第二年(前201年)春正月,刘邦宣布该封韩信为楚王。

刘邦此举,是他消灭异性诸侯王的第一步。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必须依靠像韩信、英布、彭越这些猛将为自己冲锋陷阵,否则便无法战胜勇冠天下的项羽。但项羽死后,为巩固自己的新政权,刘邦必须逐步铲除异性诸侯王,以免除危险,维持政权的统一。这是符合当时的需要的。所以,不管韩信、英布这些异性诸侯王造不造反,刘邦都不会放过他们。吕后在长乐宫钟室杀死了韩信,刘邦知道韩信已经死了,又是高兴又是怜惜。


闲来聊聊历史


韩信和张良萧何并列汉初三杰,为刘邦一统天下历下汗马功劳,平魏国,灭赵国,攻齐国,垓下十面埋伏围攻项羽,毫不客气的说,没有韩信,刘邦和 项羽谁胜谁负未可知!

但是劳苦功高的韩信却在汉国建立短短几年间,从楚王变成淮阴侯,后又被吕后处死在长乐宫,最终成为“鸟尽弓藏”的千古典型!

为什么韩信必须死?韩信是不是可以不死?韩信怎么才能不死?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刘邦韩信两个角度来看!

站在刘邦的角度,韩信怎么做都必须死。

(1)能力太强,如前文所说,刘邦的天下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三杰的称号也是刘邦亲自给的,比起萧何张良两位谋士,韩信是实打实的军功,行军打仗,攻无不克,韩信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即便是有英布、彭越、灌婴、曹参等猛将助阵,依然不是韩信的对手,大家都心知肚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史书记载: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是谁?刘邦的连襟,鸿门宴的猛男,这资历,这地位,见到已经被降级为候的韩信,跪着喊大王,韩信都觉得羞于为伍,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2)年轻,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按照年纪刘邦做韩信伯伯绰绰有余,两人压根就不是一代人,韩信死的时候不过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这个年纪,有能力,有经历,有资历,谁都怕,更不说一个垂垂老矣的刘邦,怕能怎么做,杀掉最省心。

(3)刘邦不但要杀韩信,其他异性王都要杀。彭越年纪大,被剁成肉酱,英布能力不如韩信,也一起干掉,刘邦去世之前和众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姓刘的,就是不能做王。

做王,就意味着有军队,有广大的封地,就有了造反的本钱,不能不妨,即使姓刘,也并非完全放心,如刘濞,刘邦封王以后就十分后悔,说东南五十年后有叛乱,不会是你吧?人哪能知道五十年后的事情,不过是恩威并施的一种手段,当然若干年后刘濞果然造反,可见王的诱惑有多么大,能量有多么足。

所以刘邦明知道韩信现在不会反,也要杀死他,现在不反,将来谁说的准,人在权力的诱惑下,是会变的,他不反,他的儿子呢,孙子呢,曹操一辈子没有篡位称帝,刚一死儿子就动手了。

刘邦手下的大臣都知道韩信不会反,也只能配合刘邦杀韩信,如陈平,刘邦让他出主意收拾韩信,他就是不愿意多说,实际就是不愿意冤杀韩信,但是没有办法,事已至此,非死不可。

以上是刘邦的角度,站在韩信的角度,如何能不被杀。

答案是除了造反,没有办法。

以萧何张良两位为例子,萧何是刘邦起义前的老领导,从龙之臣,忠心耿耿,即便如此,萧何也是战战兢兢,荥阳之战的时候萧何在后方,为了安定刘邦的疑心,把自己家族大大小小都送上战场;做了丞相,为了让刘邦定心,故意贪污现把柄,之所以不断自黑自残,就是为了打消领导疑虑,换个平安终老。

而张良更加聪明,干脆来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天天喊着要跟着师傅赤松子求仙问道,仙道这种事情虚无缥缈,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有这个意思,就是明确释放一种信号:我不参与任何权利斗争,没有任何野心。

这两位 的功劳不在韩信之下,且都是文臣,尚且如此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韩信不造反,再能演也的死。

如果造反,可能不死。

潍水之战以后,项羽派来使者,希望韩信能够在到来的决战中中立,谋士蒯彻也极力劝说韩信看清形势,避免兔死狗烹,但是韩信犹豫再三,没有同意。如果他当时咬咬牙,选择中立或者拥兵自立,天下局势将陡然发生变化,三国演义提前四百年上演也说不定,而时间是站在他和项羽这边的,刘邦已经年纪大了,耗不过他们,如果刘邦没有灭掉项羽,韩信登顶的机会就来了。

可惜他错过了自救的最佳机会,人生不能重来,不知道那天在长乐宫,韩信是否有过后悔。


日慕乡关


一句话,就是功高盖主了。

韩信的功劳太大了,大汉国土的三分之二基本上都是他拿下来的。

有这样的一个军事天才在,如果是乱世的话,留着韩信还可以。

可是,当刘邦把项羽给灭了之后,天下基本上就太平了。

刘邦为了自己江山的安危。他要防范的人,就是那些比他更会打仗的武将,比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

所以,在刘邦平定天下后,他就把韩信手中的兵权给夺了过去,

然后,把韩信由齐王改为楚王。

当时齐国是天下最富有的地方,楚地自是不能和齐地相提并论的。

韩信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刘邦降了级。

就是这样,刘邦对韩信还是不放心。

他又找了一个理由,把韩信的楚王给罢免了,然后给了他一个淮阴侯来当。

虽说这时候的韩信是淮阴侯,可是,他被安插在了都城长安,刘邦的眼皮底下。

这样若是韩信有什么举动,都在刘邦的监视之下。

为什么刘邦会这样做呢?

说白了,他就是忌惮韩信的功劳太大了。

若是韩信想干点谋反的事情,以韩信统兵的能力,他刘邦未必是韩信的对手。

连刘邦这样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人,对韩信都有忌惮。

就更不要说是吕后了,吕后一个妇道人家,若是刘邦百年之后,

她或者她的儿子掌管天下时,韩信还会不会听从他们的。

这是吕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韩信自从被降为淮阴侯后活的就很不痛快。

他会不会因为恨刘邦,在刘邦死后谋反呢?

这个事情,还真的不好说。

万一刘邦死后,韩信不听他们的,要和他们争夺天下。

真到了那个时候,朝中没有一个人是韩信的对手。

所以,为了大汉的江山,吕后必须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先对韩信下手。

只有韩信死后,他们才能感觉到安全。

否则,他们是连觉都睡不安危的。

到了陈豨叛变的时候,据史记记载。

韩信竟然和陈豨私下里有书信往来,他们商量的事正是谋反。

但是,这件事不知道为何泄露了。

当刘邦亲征去平叛陈豨的时候,吕后竟然得到韩信谋反的消息了。

于是,吕后把萧何叫来,他们一起商议了如何除掉韩信的计策?

最终韩信就被萧何骗到了宫中,到了宫中,韩信就被几个彪形大汉给邦了。

在那一刻,韩信也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了。

临死前,韩信还说了一句话。

悔不听当年蒯通给我的建议,以至于死在你们手中。

当年蒯通就建议韩信,项羽和刘邦你都不帮。

而是和他们三分天下,但是,当时韩信没答应。

他觉得自己为大汉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刘邦怎么可能会杀他。

可惜,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的命运,

他还是尝试到了。


史学达人


韩信对于刘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韩信的喝喝战绩跻身到了西汉皇朝开国元勋的行列。

他的战功司马光做了如下概括:“韩信首建大策,与髙祖起汉 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战功显赫之人,却是以“谋反”之罪被杀,结局十分悲惨。



那么韩信这样的大功臣为什么会被杀呢?原因众多,但是归纳起来有两大点,一点是出于刘邦,一点出于韩信他自己,现在一点点进行分析:

一、刘邦并不信任韩信

刘邦对韩信是有猜忌的。

一开始的时候刘邦是由于萧何向刘邦多次举荐,刘邦碍于萧何的情面勉强拜韩信为大将,但是启用韩信之后,刘邦听了韩信对于东乡争权天下”的精辟分析后才返现韩信真的是一个人才。但是刘邦也发现韩信此人锋芒毕露很难驾驭。

但是刘邦毕竟是谙熟权术,所以一方面大胆启用韩信让他担任左丞相,拜他为大将军,统率大军。但是又对韩信进行密切监事,没有全完的信任韩信。



刘邦一直对韩信心有戒备,不会让韩信得到很大的兵权, 没有一次韩信打胜仗,都会对韩信军队剥夺。防止他掌握太大的军事力量。

司马迁曾经记录过四次刘邦对韩信军事力量的剥夺:

第一次,汉王二年(公耳前2 0 5年)九月,韩信“下魏破代”之后,刘邦“辄使 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第二次,汉王三年(公元前2 〇 4年)六月,韩信破赵服燕后,刘邦采取突然袭击 的方法“晨自称汉史”,驰入韩信军营,夺其军>第三次,汉王四年(公元前2 〇 3年),韩信定齐后,刘邦一面遣张良,“立信为齐王,一面又“征其兵击楚”; 第四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 〇 2年)十月,垓不决战后,刘邦又一次“袭夺齐 王军”。

而且刘邦防范韩信不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底盘方面也不想让韩信有太大的底盘。这点从刘邦封王的时候可以看出来。



当时,张耳攻下赵地后, 韩信请立张耳为赵王,刘邦没有任何很快就封立了张耳为赵王,可是当韩信攻下齐地后,要求立为“假王”刘邦不同意,居然起了想杀韩信的心。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来,刘邦对韩信是完全不信任的,韩信功劳越大他就死的越快。

但是,刘邦又深感很多时候没有韩信的帮助是不能灭掉项羽的,所以刘邦多次利用韩信的军事才能对抗项羽。而一旦项羽被灭,那么韩信也就失去了他的利用价值,那么除掉韩信也是随着而来的事情。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由于政局不稳,刘邦不得不违心封韩信为楚王。但是正是由于韩信功劳最大,底盘最多,所以当韩信想要除掉异姓王的时候,韩信自然是第一个要被杀的。



二、韩信之死,虽然和刘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他自己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1、首先,韩信这个人倜傥不羁,不善于藏锋。

当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时候会,韩信开始忘乎所以,大谈天下之势,说的战略都明快透彻,这让刘邦感觉韩信的才能是大大超过自己的。

而刘邦已经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了,怎么可能会让韩信这种才能超过自己的人要共享天下这块大肥肉呢?古人都说大智若愚,而韩信锋芒毕露,以此找来杀身之祸。



2、韩信自以为功高,殊不知功高震主

韩信功劳大,但是功高震住,但是如果韩信可以像萧何那样“素恭谨”,或者像张良那样或许还可以幸免于难。只可惜,韩信羁于京都的时候还不知收敛。

有一次,韩信和刘邦讨论指挥才能的时候,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对刘邦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刘邦又问韩信能指挥多少兵的时候,韩信居然说:“臣多多而益善耳。”

这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歇后语的来历。可惜韩信这样说更加让刘邦对他记恨。



3、韩信在处理与刘邦的关系上,也是不高明的。

当年刘邦被项羽急围于荥阳,韩信下齐后,不仅不发兵佐助刘邦,反而自请为王,这必然会让刘邦产生乘人之危的感觉,对韩信必然怀恨在心。

后来,当刘邦追项羽到固陵,韩信迟迟不来会合 “其击楚”,这使刘邦更加记恨韩信。



所以,韩信的死,其实是自己作死的,当然是众多原因交织一起导致的,由于篇幅限制,暂时讨论到此。

我是非说不凡,喜欢的话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参考文献:

《韩信死因析》胡一华


非说不凡


这个问题真是个难得的好问题。

为何韩信必须死?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所以从统治者的角度来回答,答案也就很简单:

功高震主,威胁到皇权,所以韩信留不得。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很多,特别是武将,这些人不仅仅是对新国家的建立或主子登基定鼎天下立下大功,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的势力有超越君主的势头。

历史上并不是所有功高震主的人都是和韩信一样的下场,其中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他们懂得明哲保身,知道自污。

这需要的是政治头脑,他们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更知道功高震主的下场,所以他们知道败坏自己的形象,知道该收的时候收,该张扬的时候张扬。更主要的是他们要学会表演,让皇帝知道他们感兴趣的只是金钱,酒色,对帝王之位不感兴趣。

二、他们没有反心或反意

这是承接着第一条的。如果反心,他们自然不会在意帝位。但是这个心意不好衡量。谁也不知道你有么有这个心思。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自古帝王十帝九疑,而十疑九死。一旦被帝王猜疑上了,你就大大危险了。这就需要考量你的政治智慧了。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要主动交权归隐,有足够实力的就赌上一把,反了。

从以上两点就可以来回答为什么韩信必须死?除了韩信有造反的实力外,韩信政治头脑不够好,显露了自己对政治的看法。

如韩信在灭赵途中提请立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虽然他有权利向刘邦提议,但是哪个主子喜欢下属插手人事安排呢?

虽然刘邦同意了,但是他心中是不满,所以就发生了刘邦一大早跑到韩信军营,趁韩信还在熟睡收缴了他的兵权,调动了一些人的职位。

这是对他的警告。如果韩信政治头脑聪明,就应该察觉到刘邦对他已经有疑心了。

但是韩信毫无收敛,人不小心谨慎,在平定齐国后竟然主动要“假齐王”,想自立为王。

刘邦听到这个当时就爆发了,当着使者的面就大骂韩信。亏得陈平张良急忙踩他的脚提醒他,他明白过来,又假装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此后韩信也在反还是不反之间摇摆,说明他又反心,只是不够坚定。

但是只要刘邦怀疑他这就足够了。

而且韩信太年轻了,早已年过花甲的刘邦不能在和他耗下去了。为了消除这个隐患,由吕后动手处死韩信。


微史春秋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多多关注!



对于韩信的死,必须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人们当时对诸侯王这一概念的看法。那个时代,战国刚刚结束不久,列土封王的概念还很深,而且人们总结秦亡的一个教训就是秦没有像周那样分封子弟和功臣去做诸侯王,进而咸阳一破,就立马亡国了。所以,汉初的这些功臣宿将都有想封王的心思,韩信受社会影响,当然也想当王。



二,刘邦打天下时必须的封赏使得诸侯王日后尾大不掉。刘邦当时并没有看的太远,只要能先干掉项羽,就什么都肯给,结果许诺给韩信和彭越都当王,换来二人合力夹击项羽。但之后,这被理解为是对刘邦的政治讹诈,其实也不能这么说,那张耳封赵王,卢绾封燕王又怎么说?刘邦后来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刘邦的子嗣都太小,而刘邦又老了。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帝国的继承人刘盈生于刘邦中年,还是孩子,又比较孱弱,刘邦一旦驾崩,谁能压制住这帮异姓王们?刘邦不得不在活着时候解决这个尾大不掉的问题。



四,功高盖世者不赏。刘邦废韩信为淮阴侯,就是一个解决方式。但陈豨的武力反叛让刘邦认识到 一个彻侯是满足不了像韩信这样的人的,问题变成了自己活着他们都有可能反的问题,所以去灭陈豨前,他交待吕雉将韩信诓骗宫中杀掉。史记上那些所谓的什么韩信密谋造反啊,家奴告密的事都可以编,看起来精彩而已,但事实上这些功劳太大的异姓诸侯王对帝国的威胁才是他们身死的主要原因。



在那样一个各种制度都不完善,汉王朝草建之初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政治经验可以借鉴,不杀,就得战,不战就得亡。韩信本人以军功立世,他没有范蠡那种政治智慧,也没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对于诸侯王这种潜在危险的事物认识不深,最后左右犹豫,丧失了反击的条件,身死国灭就成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