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中国百家姓|梁氏



中国百家姓|梁氏

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

一、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为氏。

二、源于姬姓

①出自东周时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②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少子毕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③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三、源于少数民族

①源于回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②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③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后秦将领梁国儿,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在梁国儿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得赐之姓为姓氏,世代称梁氏至今,是为陇西天水梁氏。

④源于羌族,南北朝时期的梁勒,在史籍《北史》上记载为“梁懃” 。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

⑤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是西夷民族的别种,汉籍中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原始的国家制度。

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氏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进的蒙古族梁氏大家族。

⑦源于朝鲜族,属于本土氏族改姓,起源于古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开国始祖良乙那,后改姓梁;韩国梁氏主要分为南原、济州两派,共十一本贯。

得姓始祖 伯益

中国百家姓|梁氏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嬴姓。他是梁氏、徐氏、黄氏、江氏、赵氏、马氏、葛氏、裴氏与秦朝王室之祖。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后伯益裔孙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 [18-20] 史称梁康伯,梁伯公以后的君主就称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氏。后历代尊伯益为鼻祖,梁伯公为始祖。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

中国百家姓|梁氏

郡望

安定郡、扶风郡、天水郡、河南郡、下邳郡、西河郡

中国百家姓|梁氏

堂号

仪国堂、安定堂、梅镜堂

梁氏名人

梁楷

中国百家姓|梁氏

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八高僧故事图卷》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梁储

中国百家姓|梁氏

梁储(1451年—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广东顺德人。明朝中期名臣、文学家。梁储为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举进士第一,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他为官正派,敢于直谏。

梁令瓒

中国百家姓|梁氏

生卒年不详,唐朝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汉族,蜀(今四川)人。官率府兵曹参军。开元九年(721年),玄宗命僧一行改造新历(大衍历),而无黄道游仪测候;令瓒因创制游仪木样。一行称其所造能契合自然,对推步大有帮助。后又与一行创制浑天铜仪。亦工篆书,擅画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八宿神形图》一卷,北宋李公麟称其画风似吴道子。

梁章钜

中国百家姓|梁氏

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梁启超

中国百家姓|梁氏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图腾

中国百家姓|梁氏

梁姓是大山槫木纪历图腾由水、刃、木(槫木)组成,以刀(辛)刻木为纪历方法。此山名“梁山”,在泰山,古代封禅之地。又有“梁州”,是梁人聚居之地。“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环水,山中央主峰为天齐,上立槫木,又名重章东,又名,左手持弓、于,即浑仪和矩尺;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为“刃(上)木(下)”。

关注炎黄祖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