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新闻中经常出现“HIV携带者”“艾滋病患者”等字样,那么,什么是HIV携带者,什么是艾滋病患者,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都是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人,只是健康状况程度有所不同。尚未发病的人是HIV感染者,也就是过去说的“HIV携带者”;健康恶化到发病时,就是艾滋病患者。

HIV携带者与HIV感染者

“HIV携带者”指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人,是“HIV感染者”的旧称,现在已极少使用。

当HIV侵袭人体免疫系统时,会将自己的核酸整合进人体细胞的DNA,人体DNA此后就包含了HIV的基因。现有的医疗技术无法将整合进人体的HIV基因彻底清除,因此一旦被艾滋病毒感染,就需要和HIV长期共存。然而,疾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HIV感染并没有特异性症状,从感染了HIV到发病之间有一段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的潜伏感染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人,之前被称为“HIV携带者”,现在则多称为“HIV感染者”。

这种称呼上的变更,有说法称是与反歧视有关:“携带者”多少有点主观能动的意味,“感染者”则相对被动和客观。不管初衷如何,从“携带者”到“感染者”,这一称谓上的变化,着实反应了社会认知的更新和对艾滋的接纳。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医学上对于“艾滋病”状态的判定,主要有实验室标准和临床标准两方面,符合任一判断标准就意味着发病,此时的HIV感染者就进展为艾滋病患者。

实验室标准

人体感染HIV后,HIV会直接侵袭免疫细胞,并造成免疫细胞的死亡。当免疫细胞个数下降到200个/μL时,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容易受到很多疾病的攻击。这时的HIV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

临床标准

为了辅助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对HIV感染进行了临床分期,其中,WHO临床IV期是严重疾病期,也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结核病、真菌病、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HIV脑病、卡波西肉瘤、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当出现WHO IV期临床症状时,就意味着HIV感染者已经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随着医学和认知的进步,艾滋病早已不是当初的“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正确有效的HAART使HIV感染到艾滋病发病的时期被大大延长,即使是健康严重恶化的艾滋病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也可以重新恢复到HIV感染者的状态。

总结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处于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被艾滋病毒感染但未发病的人是HIV感染者,也就是过去说的“HIV携带者”;感染者身体状况下降、 CD4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或表现出相应临床病征(即:发病)时,就是艾滋病患者;但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有效临床治疗后身体状况好转,也可以恢复成HIV感染者。

现有的医疗技术尚不足以清除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因此HIV感染仍不可治愈。但对 HIV感染者的治疗普遍采用鸡尾酒疗法(HAART),成效良好。HAART就是利用组合抗病毒药物干扰艾滋病毒的增殖,以此降低人体的HIV数量,推后进展到艾滋病期的时间,将HIV感染者长期控制在感染但不发病的状态,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研究也显示,接受正确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HIV感染者可以和其他人一样长寿。

关注微信公众号【红枫湾艾滋免费咨询远程匿名检测】获取更多服务,关注后输入5060即可申请10元优惠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