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如果豬價持續低迷,最難過的不僅是豬場,還有那些........!

這幾天找我最多的不是豬場,也不是飼料企業,更不是經銷商,而是飼料企業的業務員,特別是那些對於產品改進能力較差的飼料企業的業務員。

一. 變化:

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節前還在志得意滿大肆跑馬圈地上豬場的企業現在的心情如何?年會上鼓動造勢,給業務員和經銷商打氣的飼料企業招數現在在市場上實戰結果如何?

我們行業一直在發生著變化,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如果豬價持續低迷,那麼行業的變化或許會更清晰、更明顯,但是一旦到那個時候,難過的不僅僅是豬場,首先波及的是那些不思進取的飼料企業業務員,其次是他的經銷商,再其次是其企業本身。

現在對於市場需求感受最深的是一線的飼料企業業務員,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很多飼料企業的業務員發現了一個恐怖的變化,已經有一部分豬場開始把高價位的飼料換成低價位的,從12%的換成8%的,再換成4%的........儘管是一小部分,但這是一個真實的變化。

其次是以前豬價高的時候,豬場老闆對於自己的豬場運營和生產成績關注的並不是那麼嚴格,但是現在的豬價,讓他們更關注自己的生產成績、豬場穩定以及育成成本這塊了,也就是說,對於豬場的運營能力及實力隨著豬價的持續低迷,豬場的老闆們不得不開始務實。

二.團伙:

現在行業中出現了很多小團伙,無論是養豬人自發組織的,還是有些影響力網紅組織的、亦是一些以前農牧電商等留下的傑作.........這種小團伙甚至大團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他們分的是誰的市場份額?

特別是那些養豬真正有幾把刷子,且能把豬的還不錯的人聯合組織起來的小團伙現象,如雨後春筍的在不斷的湧現,這會是未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這種團伙賣的已經不是產品,也不是服務........他們首先賣的是自己,也就是自己多年積累的信任感,當然,隨著行業的發展,終端豬場的需求也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出現這種現象的本質還是因為能滿足一些需求的。

不過在這種模式的運作中,更多的還是如當初的農牧電商一樣,僅僅賣的是價格而已,真正能不能走下去,其實還是要看本身作為核心組織者的真正資源整合能力和持續價值創造力的。

這種聯合採購的團伙現象值得重視及研究,也值得去引導和合作,但是最終那些是真正有持續生存力的,那些是渾水摸魚的,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不過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這種現象是有利於終端豬場進步和抱團抵禦寒冬的,只不過能否成為主流和持續的生命力,在教頭看來還需要有更遠的路要走,持續力和創造力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

三.契合:

我經常給服務的豬場講:這個行業哪有什麼所謂的好產品,只有契合自己的產品,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無論是模式、技術、產品、服務還是合作伙伴...........契合是最務實的認知。

就像有些豬場出現的斷奶小豬就發病的問題,很找我的豬場我去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把現有的高檔教槽換成中檔或者低檔的,甚至是直接上保育然後再加上一些東西,用犧牲所謂的斷奶重和所謂的性價比來解決豬的斷奶應激和過度問題,往往很好使。

很多飼料企業罵我胡搞,根本不懂營養,害人害己云云,我笑而不語。可是結果是什麼呢?反而是很多豬場經過2-3個月的執行,豬在斷奶階段的很多問題迎刃而解,成活率不斷上升,在這樣的結果面前,他們信你還是信我?

不過現在很多豬場也不好忽悠了,他們都有自己的經驗和認知,而什麼是適合他們的?什麼對於他們不適合?這麼多年的當上下來,多少還是有些經驗的。對於那些難以判定的,他們更多的已經學會了去諮詢其他同行甚至是學會小批次嘗試驗證了。

契合這個認知一旦在終端豬場普及開的化,將會是很多依靠手段去糊弄終端而搶佔市場的企業面臨的一個最大障礙。

四.現實:

現在已經感覺到以上變化最為清晰的是一線的飼料經銷商和業務員,如果經營的飼料企業無論是產品力、服務力還是實效力和誠信度尚可的話,其還是有一定底氣的。反之,感覺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其實現在市場的變化我們很多人多少都能感覺的到,但是面對這種變化我們的企業有沒有靈活的、契合的、實用的應對措施呢?如果沒有,你憑什麼讓你的業務員、經銷商甚至終端用戶去忠誠呢?大家只不過是利益合作關係罷了,當對手能給予你給予不了的利益的時候,選擇你的幾率還有多大?

有時候我也挺理解和同情那些一線的業務員和經銷商的,好不容易與客戶建立一些信任度和嘗試機會,一旦面臨市場變化的時候,企業後知後覺甚至會做一些愚蠢之舉,那麼最受傷的其實是他們。不僅僅是利益,最可怕的是貶值。

做一件能認同的有價值的結果是增值的,反之是貶值的。我們每天都在做事,但是你每天做的事情中多少是增值的,多少是貶值的呢?你自身是在增值還是在貶值?這都是我們每天都必須要反省的現實問題。

無論是基於何種原因,只要你現在發現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斷貶值的,教頭勸你還是儘早謀劃的好,無論你是企業、業務員、經銷商還是豬場,失信意味著破產不是口號,將來會成為一種標準!切記、切記、切記!

五.改變:

面對市場的變化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無論你承不承認,人的認知和三觀是有差異的,這些是在短期內很難改變的。特別是我們都有一個很可怕的共性:不喜歡被人說服,除非遇到大的變故和挫折,才可能有契機改變。

我們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套路,套路是術,我們首先改變的是認知和目的,這是我們遵循的道。也就是說,你道選錯了,未來的結果你懂的。比如現在的行情下,你要做什麼?當然是更加的勤奮及苦修內功,通過幫助自己的客戶和經銷商真正的成長和做真正有價值的結果,進而在創造的價值結果中一點點的增值合作伙伴和自己。反之,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危機意識,還想通過手段和務虛的東西去糊弄合作伙伴而自私自利,結果還用問嗎?

改變你要有目的、有標準、有對象、有結果.......這樣一步步,一點點的積累和改變,滴水穿石,你會在結果中快樂,會在結果中成長,也會在結果中一點點的超越別人............改變的過程是曲折的,也是需要捨棄一些利益的,甚至還要付出一些利益的,不過對於長期的規劃還有未來的行業需求來講,這些都是必須的經歷。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是實效是很清晰的。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和選擇,你也完全可以選擇逆向的行為和認知,或者選擇固守原來的計劃按部就班的折騰。不過對於行業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變數,教頭還是希望我們的中小企業決策者能多走走自己終端的用戶,或許未來跟著你的業務人員、經銷商和豬場會更有底氣一點。

一旦錯失良機,等到風雨來臨,他們不能抵抗的時候,其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懂的。

故而,如果豬價持續低迷,倒黴的不僅是終端的豬場,還有我們這群依靠豬生活的螞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