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歐洲各國支持對敘軍事打擊?

傾城武z


歐洲歷史上多個國家遭受過俄羅斯蹂躪,對俄羅斯內心的恐懼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使得歐洲對俄羅斯持排斥態度,但由於各個國家相對體量較小,所以抱團取暖,歐盟應運而生,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成立,促使華約的誕生,從戰略上持久對俄羅斯予以遏制和打擊!



普京仍然延續前蘇聯策略,積極西進,吞併克里米亞就是典型俄羅斯做法,這引起歐盟國家極大恐懼和強烈不滿,於是才有雙面間諜中毒案,歐美群毆俄羅斯。

普京見勢不妙,為了轉移視線,應阿薩德邀請,揮軍敘利亞,打擊伊斯蘭恐怖組織。


而敘利亞由內部騷亂逐漸升級到武裝衝突,本來有著各種訴求的國外勢力乘虛而入,扶持各自代言人,由國內戰爭演變為世界列強角力的國際舞臺!

所以表面的敘利亞戰爭,都是由美俄臺下操縱的演員,最後才是美俄的狹路相逢!

敘利亞是俄羅斯鐵桿盟友,是俄羅斯中東的橋頭堡,戰略位置十分突出,俄羅斯塔爾圖斯軍港和赫梅名空軍基地都在敘利亞,敘利亞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天然屏障,有了敘利亞,俄羅斯的伊朗危機中才有迴旋餘地。

所以打擊敘利亞,推翻阿薩德政權,俄羅斯和伊朗就直接暴露到北約和歐盟的眼皮底下,戰略縱深大打折扣,俄羅斯和伊朗就會被割裂和包圍,中東格局就會徹底改變,俄羅斯苦心經營的中東佈局也會土崩瓦解,這是俄羅斯不可承受之殤!

所以打擊敘利亞,不過項莊舞劍,意在俄伊。


梨果梨民


歐洲各國支持敘利亞襲擊各有各的動機,各有各的算盤!大國博弈,利益為先,什麼打擊化學武器那些都是特朗普編出來的鬼話!

這次襲擊敘利亞美國其實已經給俄羅斯打了招呼,特朗普又是“48小時給出說法”,後來又是“導彈要來了”,等等這些都是在提醒俄羅斯把自己的人員撤到安全的地方去,當然俄羅斯也就順便把敘利亞能飛的飛機等也全部轉移到了俄羅斯S400保護範圍內,其實就是不想和俄羅斯發生衝突,這只是一場精確點穴行動!


13日晚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進行了空襲,參加行動的有敘利亞附近海域的軍艦“唐納德.庫克”、和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B-1B轟炸機,英國4架狂風戰機發射風暴影導彈,法國的戰鬥機和一艘軍艦發射巡航導彈,一共105枚導彈進行的精確打擊,美國公佈打擊地點是3個化學武器基地或儲存點,

美國匆匆動手動機何在?

第一就是聯合國其實在組織美國動手,最近有關敘利亞化武事件的三項決議草案全部被否決,而且聯合國國際禁化武組織開始準備進入敘利亞調查,美國怕錯失動手的機會,調查結果極大可能就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敘利亞軍使用化學武器”,這樣美國就沒有機會動手了

第二敘利亞局勢對俄敘聯軍相當有利,俄敘聯軍已經佔領了整個東古塔,而且找到了“白頭盔”組織拍攝化武短片的基地,在這方面俄敘聯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美國在中東棋局已經輸了一招。美國需要搬回一局穩住中東局勢!

第三就是獲得民眾的支持,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續走低,在敘利亞行動能夠展示美國的強大實力,轉移視線,據美國調查這次空襲美國國內支持率57%,反對只有36%,特朗普的個人支持率因為這次行動提升了不少。

第四特朗普被“通俄門”事件搞得焦頭爛額,這次襲擊徹底與俄羅斯劃清界線,

第五美國希望通過軍事行動對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支持。一個不利的消息是反政府軍最後在東古塔基本沒有抵抗,大量反政府武裝已經不相信美國,反政府軍士兵也已經不聽從頭目調遣了,美國需要用行動告訴給他們予以支持,也需要通過這樣的壓力迫使俄羅斯做出妥協,轉變美目前在中東處於相對劣勢的局面。同時,美國借軍事行動向地區國家展示美戰略目標和信心,為下一步戰略調整打下基礎。

英法兩國的算盤

英國與俄羅斯的矛盾可謂根深蒂固,就一個小小的“間諜門"就被英國藉機宣起西方“群毆”俄羅斯局面,讓整個西方與俄羅斯外交關係緊張。更何況打擊敘利亞行動能夠直接打壓俄羅斯勢力這樣的行動,在即將脫歐後,英國實際已經失去歐洲領導人地位,這樣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行動自然是英國展示大國實力的機會。

法國則致力於抓住各種機會塑造自身在歐洲的“領導”地位,目前歐盟的第一實際領導人是德國,法國在難民潮影響和恐怖襲擊等事件後,國際影響力持續降低。法國需要維護自己的大國想象,及確認自己的歐盟的領導地位。就派幾個特種兵去敘利亞都是法國總統高調宣佈,生怕世界不知道,這次聯合襲擊敘利亞也是鞏固與美國之間的緊密關係,美希望西方在敘利亞問題上保持“團結”。


此次空襲告一段落,只是一次精確打擊行動,美英法三國都是由總統指令發佈的攻擊,國會沒有討論就說明暫時不會有更大的行動了,當然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是不會發生的,化學武器這個藉口符合英美法打擊敘利亞的利益,利益才是攻擊敘利亞的目的!下面就等著普京的的外交反擊吧!


狼煙火燎


首先支持美國對敘利亞軍事打擊,並參與行動的的歐洲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兩國。而德國之前臨時退出,就在14日,德總理默克爾表示支持西方國家對敘的軍事打擊,這是特朗普上臺以來第二次對敘利亞軍事打擊。


我認為這次襲擊,不足以改變敘利亞當前局勢,點到為止,見好就收吧。主要是為了震懾俄羅斯和伊朗,也為了告訴中東盟友,有“我們在,別慌了”。那為什麼英法兩國這麼支持並參與美國對敘利亞軍事打呢?我認為“各懷鬼胎”吧


1、英國,特蕾莎-梅聲稱“打擊敘利亞不是為了更迭政權,是為了削弱和限制阿薩德政權的化武使用,也符合英國的利益”。這話有點“賊喊捉賊”了,“白頭盔”事件,據俄羅斯方面調查後,直接點名英國:‘我們都證據證明英國直接參與組織了這次挑釁事件’。

我認為很有可能這是英國同西方國家“自導自演”的戲,其目的是為了將矛頭指向俄羅斯,以報英俄間諜中毒事件之仇。還有一點是英國“脫歐”事件並不順利,需要美國背後的大力支持,此次美軍對敘利亞行動,是特蕾莎加強與美國關係最好的機會,而極致參與行動。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所發動的戰爭哪都有英軍的身影,引用丘吉爾是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也許是對英國最好的評價。

2、法國,馬克龍是自行決定加入美軍行動的 ,與美國只是暫時合作關係,並表示參與敘利亞軍事行動,是為了敘利亞人民安全和解除我們集團迫在眉睫的化武威脅,還表示參加行動是因為阿薩德政權越過了“紅線”。但是從這兩年法國對待敘利亞難民上看,簡直是“睜眼說瞎話了”。

我認為馬克龍“醉翁之意不在酒”呀,自馬克龍上臺以來一直面對國內工會罷工的壓力,再加上特朗普的貿易戰對歐盟的鋼、鋁等礦製品增加關稅,需要與特朗普加強關係合作和支持,以緩解國內的政治壓力。所以,這次美軍行動,馬克龍認為是最好的時機了。

3、德國,默克爾之前曾表示不會參與敘利亞軍事行動,但也剛剛表示,支持美軍與西方國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為了保持國際禁止使用化學的有效性,並警告敘利亞政權不要再有侵略行動。德國此次並沒有付出軍事行動,但德國這幾年對敘利亞難民的對待和安置,是英法兩國遠遠不能比的。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以上僅僅是個人愚見,不到之處望諒解了!


賽門之略


總而言之兩個字:利益。

近年來美國的軍事行動大多在中東一帶展開,比如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再到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

中東為什麼會讓美國如此注意,主要原因在於三點,亂、位置和財富(主要是石油)。

中東地區是二十一世紀的火藥桶,這裡宗教眾多,派系林立,民族數目多,而且相互間有較大矛盾。這就給了美國插手的機會,通過扶植親美政權進行控制。



其次是位置,中東地區四通八達,連接亞非歐三大洲,通過中東可以控制紅海,阿拉伯海,地中海,甚至裡海和黑海,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第三是財富。中東盛產石油,這一點不必多說,美國與歐佩克達成協議,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這就可以維護住美元的霸主地位。


中東地區制度相對落後,在過去很長時間內受蘇聯影響更大,現在受俄羅斯的影響很大,所以對中東的軍事行動也可以打掉俄羅斯在中東的勢力,扶植親美政權可以包圍俄羅斯,一舉多得。

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級盟友有沙特和以色列,美國希望擴大在中東的勢力範圍,所以才會頻頻動武。

歐洲國家在利益上與美國是共同體,何況中東地區以前是歐洲國家殖民地,加上如今的利益關係,自然願意出兵,北約原本就是軍事共同體,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軍到哪裡,北約軍隊就到哪。


視野新觀


歐洲各國支持打擊敘利亞政府有二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益,二是價值觀。

說到利益,有些人不會認同,認為歐洲國家沒從敘利亞撈到好處。如果這麼想,想得也太簡單了。利益並不一定要在敘利亞獲得,與歐洲其它國家合作配合美國打擊敘利亞就有利可得。

美國是世界唯一的在軍事上、經濟上的超級大國,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係,跟歐洲各國聯繫更緊密,還保持著緊密的軍事合作。如果哪個國家不去配合它,它動點手腳,哪個國家都要震一下,體量小的國家還會經濟崩潰、社會動盪。因此和美國的合作就是最大的利益。

其次,歐洲國家與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相同。人權、民主本是它們的立國之本,這種價值觀也確實給人類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如果健全完善人類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可是隨著利益的驅動、權力的膨脹,這種價值觀變了味,更多夾雜著自我優越感強、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私念和與自己作對的國家就是錯的意識。在這種私念和錯誤認知下,它往往會不分是非,也不想分是非。聽它的做錯了也是對的;反對它的做對了也是錯的,更別說確實錯了,甚至還會耍花樣想法設法誣陷,以便藉口打擊、毀掉你。

人是有著複雜思想的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只是圈子大小、強度不同而已,因此人類的生活始終會圍繞著森林法則生存,能夠生活在經濟富足、社會穩定的國家就是一種幸福!


兪貴華



任有新2


首先,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支持軍事打擊敘利亞,德國、希臘、意大利只是說支持打擊使用化學武器。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要他們支持參與打擊敘利亞要有確定的證據。否則憑英美用洗衣粉製造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信譽,他們是不會動手的。

其次,動手的美英法三國其實不是在打敘利亞,是在打擊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恐怕就連小孩都不會相信,放120枚導彈就解決了敘利亞化武危協!如果那些地方真有化學武器,為什麼一頓亂炸後,也沒有當地人被化武傷害的案例呢?

第三,動手的時機顯示這是美英法三國想加強剛因間諜中毒事件而形成的反俄同盟的一環而己。事實上看效果不理想,歐洲各國都看出了美英法的意圖,積極性並不高。

最後,美國目前特朗普政府一直在非正常狀態下運營很久了,通俄門調查愈演愈烈。法國馬克隆國內支持率大幅下降。英國脫歐後更是弱勢,梅首相是近三十年支持率最低的政府了。所以對外戰爭可以轉移國內矛盾的常規手段,但是英法經濟狀況不佳,放了120枚導彈後草草收場了。


唱白


我說下我的看法吧,有人說歐美打敘利亞,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這個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但說是為了利益,這個是絕對的,沒有好處,人家花那麼大的代價為了啥,人家不傻,也沒有那麼好心。那就有人提了,不為石油,那到底是為啥呢?畢竟花了那麼多的代價。說為石油的,哈哈,我只能說你的侷限只能太小了,人家怎麼可能為了區區石油,你也太小看歐美了,事實上他們的野心比這大的多,那就是控制你的思想,既推廣他的價值觀,推廣他的民主,推廣他的文化。我們看到歐美打的都是跟歐美做對的國家,比如敘利亞,比如以前的伊拉克,這些都不是認同歐美價值觀的,而沙特我們知道是君主制,最高領導是國王,是完完全全是獨裁政府,這個跟西方所謂的民主是完全相背的,為啥歐美不打沙特呢?怎麼在這裡民主就不起作用了呢?那是因為民主只不過是西方打壓與他做對的國家的工具,人家要打你肯定要編個好聽的藉口吧,這也是歐美的聰明之處,也是他的無恥之處。

歐美髮動戰爭的目的就是推翻反對他的政權,建立親近他,認同他的價值觀的政權。那這歐美能得到啥好處呢?好處還是蠻大的,第一,一旦推行他的價值觀,說明成了他的小弟,小跟班,那就會在各種場合幫他說話。比如這次打敘利亞,日本出來支持,加拿大出來支持,就連彎彎也要出來強行加戲,哈哈這好處顯而易見吧。第二,既然下面的都是小弟,那利益好處肯定是老大拿大頭嘍。拿日本舉例吧,我們知道日本跟歐美有簽過一個協議,廣場協議,那時候日本的製造業發展相當迅猛,大有趕超歐美的勢頭,哈哈,小弟要搶大哥的位置這還得了,這是不被允許的。所以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就一起跟日本談,跟他簽了廣場協議,後來日本一蹶不振。類似例子多的是,比如美元霸權,維持美元霸權需要收好多小弟才能支撐的,比如石油定價權,基本也是在美國(布倫特)和英國倫敦,比如歐美賣武器,歐美的武器價格是相當高的,,比如知識產權的控制和話語權。上面舉得例子只是一小部分,這個利益還不大嗎?所有的以上利益都需要用價值觀來支撐的。這就是他的好處,當然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藍色飄雪1


這是歐美價值觀決定的。經過二戰後,歐洲對屠殺平民行為深惡痛絕。

而美英法打著就是敘利亞政府用化武屠殺平民的大旗,雖然沒有證據,或者證據都是擺拍的。

但是,西方輿論讓歐洲站在道德制高點,再者,巴薩爾政權大規模屠殺平民不是沒有先例。所以,歐洲國家支持這一冠冕堂皇的打擊理由。

美英法打擊敘利亞,獲得國際上大部分國家支持。歐洲、阿拉伯國家絕大部分支持。加上遜尼派的穆斯林國家,可以肯定支持者遠大於反對者。

但是,聯合國卻沒有支持,其實是聯合國安理會沒有授權。而安理會要授權前提就是五大國達成共識,沒人否決。所以,俄羅斯要把打擊敘利亞的問題回到聯合國框架,那麼安理會只剩下吵架卻無法做出任何決定。

巴沙爾政權在世界上被承認為合法政權的僅僅16個國家。

不能因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判定美英法的行動是否正義,因為俄羅斯有否決權。所以只要牽涉到俄羅斯的利益,聯合國就成了擺設。

但是,如果開聯大,聯大就是正義的呼聲,肯定支持的國家佔大部分。但是由於聯大的投票沒有強制執行權。聯大已經為敘利亞和克里米亞開了無數次會議,對敘利亞和俄羅斯進行了無數次譴責。但然並卵。

雖然,美英法所謂證據還值得商榷。


鷹的家園


準確的說,應該是為什麼美國盟國支持對敘利亞軍事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美英法得到的“口頭支持”不如預期,特朗普心裡只怕不太舒服吧。

美國有六十多個盟國,也就是有六十多個一致行動人。雖然“一致行動人”並非一定要採取一致的軍事行動,但應該給予“道義”上的支持。

支持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政府軍的,只有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以色列沙特土爾其等國家。

有意思的是英國。

脫歐~無厘頭間諜刺殺案~打擊敘利亞,這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大事件的內在聯繫,就是一個沒落且孤立的大英帝國現在淪落到必須攀附美國才能找到存在感。尤其在歐洲,脫歐之後歐洲主導力量勢將落到德法兩國身上,英國如何“存在”,定位困難。附和美國就成了其在西方世界找存在感的最好途徑。

法國的表演,是“去英國化”後新歐洲的首次戰爭秀。兩個老大,德國與法國總得有一家出來表現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人說法國希拉剋之後無政治家,小馬也想趁機證明下自己吧。

這就是美英法三國幫的來由。

另一個西方大國德國不動,雖然嘴上支持。這也是“新歐洲”分工的結果。歐洲不願意徹底得罪俄羅斯,留下一個相對溫和的德國,就是留下與俄羅斯更多的戰略迴旋空間。話說俄德兩國正準備啟動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輸送管道項目呢。

在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美歐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因為利益關係不同。美國人不在乎美俄關係,雙方的經濟貿易往來原本就可忽略不計,美國又沒有面臨與歐洲相同的戰略壓力,崽賣爺田不心疼。歐洲則不同,雙方經濟依程度遠高於美俄不說,真把毛熊惹毛了,第一個吃不了兜著走的就是歐洲。

所以,在俄羅斯問題上,應該把歐美區分開來分析。

口號喊得熱鬧,算盤還是各打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