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刘亚玲,猫耳洞里的南丁格尔,放弃优厚待遇,创业成最美乡村医生


刘亚玲,1963年出生于西安市,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主动分配到云南边防67医院,两次利用休假时间到206阵地救护伤员,被战士誉为“战地女神”。 2004年主动回村自费创建一所一级医院。01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寻访乡村医生典型人物,刘亚玲最终被评为全国10位“最美乡村医生”之一。

刘亚玲,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毕业,对越自卫还击战一等功获得者。1984年被分往云南前线中心医院,多次申请上前线不被批准,1986年4月趁探亲假私自奔赴前线,曾为此受组织处分。刘亚玲被前线士兵称为“猫耳洞里的南丁格尔”。这张笑脸照曾登上《解放军报》头版,拍摄者是另一名私上前线的著名女战地记者梁子。

她先后给各级领导写了七封信,要求到第一线去。开始我们没有同意,只考虑到她一个女同志去一线不方便,是出于对她生活、安全的关心;对她在事业上的理想追求了解不够,理解更谈不上。


到1986年12月,她又要求到前线。我打电话和前面联系,军里同意她去,但不是调动。1987年1月她负伤住院。出院后她又去探家,3月回院,小组、支部通过了他的党员登记。登记前是叫她作了检查,大家认为她态度谦虚诚恳。

她先后6次去前线,到过营以下阵地14个,随救护组参加阵前出击4次,拔点作战3次,参加救护过的伤员130多名。

1986年5月2日晚,某部六连战士,音乐学院学生徐良左大腿中弹负伤,动静脉破裂,送到营救护所,刘亚玲配合其他医务人员给他重新包扎止血和输液。由于徐良伤势重,她坚决要求随军工后送,途中,她一手固守输液针头,一手举着液袋。通过狭窄堑壕时,她钻到担架底下跪着、爬着走。上车后,因车颠簸,她用一手抱住徐的伤腿,一手垫在他的腿下。我见过徐良,他至今很感激那护送他的女护士。


炮手高海元遭敌炮伤,刘亚玲背着多处负伤的大个子小高跑了一百多米,使他及时得到抢救。1987年1月5日拔点作战,刘亚玲先一天赶到营指,要求到前指救护所,副团长不让她去。次日战斗打响,她跟着一个录像员上去了。在通过敌火力封锁地段时,臀部负伤,她没和别人说,自己跑到一个隐蔽地拔出弹片,便投入抢救伤员。在前沿救护所,刘熟练的包扎与穿剌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他和其他医务人员在这次战斗中救护25名伤员,无一死亡。有个伤员多处负伤,衣裤被剪掉,赤身露体,刘给他包扎输液,他大喊:“不,不!刘说:我都30岁了--其实她24岁,是你大姐姐,怕什么?一位医生说:“这回没她,有的伤员就救不活了!”

这次战斗后第三天,刘再次要求参加拔点作战。战士不让她再往前去,要通行证看。她掏出“光荣弹”--防身自卫小手榴弹,说:这就是我的通行证!战斗打响后,敌炮不断落在救护所的山洞内外,弹片飞进洞内,刘多次往返洞内外救护伤员。她忍着自己的伤疼,20多个小时没吃喝,参加救护伤员近40名。1987年八一,刘亚玲出席了全军的英模代表会。


战争结束后,刘亚玲继续在医学之路上深造学习,而后在西京医院工作十多年,成为了烧烫伤科和皮肤外科的主治医生。2004年,刘亚玲放弃了这份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独自回乡筹建起一所乡村医院。她花费4年的时间建好房子,筹集上百万资金,购买医疗设备。

201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寻访乡村医生典型人物,在近千条线索中,刘亚玲最终被评为全国10位“最美乡村医生”之一。

走进战争的女人,战地女神刘亚玲 。后主动放弃优厚待遇,书写生命的传奇,成最美乡村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