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欧阳中石弟子李孟尧,独创袖珍书法,作品精致典雅古朴清奇!


李孟尧,1963年出生在监利县洪湖岸边一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地方乡长,父亲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毕生服务于桑梓。他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1987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书法,师承欧阳中石先生,1991年入中央民族大学李涵先生门下学习花鸟。

李孟尧先生是家中长子,对于书法,似乎生来就爱。周岁“抓周”,他一手抓纸,一手抓笔,3岁多时,就由父亲把手握笔,临写红本。特别是祖父书写的“墨谱”成了他的蒙学。他的蝇头小楷炼就了他的童子功。

监利自古人文荟萃,是著名的翰墨之乡,书法大家王遐举、王轶猛就是从他的家乡走出去的,也是他心中的偶像。一次春节,他回家偶遇王遐举先生也回家,一阵寒喧后,王遐举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为他点明了习书应由“专而博再专”的道理,还亲手送了一本书法集给他。


此后,他由小楷“黄庭经”入手,摒弃浮躁,严格临贴。一点一画,用笔运笔,心摹手追,日课至少300字,酷署严寒也不落笔。

为了提高书艺,他足迹却遍及祖国的东西南北,搜寻古贴名迹,每每揣摩至深夜,以至通宵达旦。

为了生计,他在深圳从事过篆刻、金石玉雕、木刻、漆画、字画装裱,“行万里路,宗百家师”。他悟出了“艺术是个性的产物”,“艺术要接地气,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次游历泰山,遇一道者向他求索《道德经》,要求在一张四尺宣纸上写成。回家,通过试写,觉得黑麻麻的一片较呆板,后改成圆形,觉得主题不鲜明,于是用浅色书写一大“道”字,再用比蝇头小楷还小的小楷围着写成。这就是袖珍书法的雏形。

闭关三年,他在家专门研究各式各样的袖珍书法,并配上菩萨和仙人的画像,恩师李涵认为这是一种绝技,在当今书界,绝无仅有,难能可贵,并为之命名“袖珍书法”。

李涵老师认为:“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在经济时代的今天,能够以如此毅力行此艰难之道,实在令人感动,并坚信袖珍书法一定会成为书法界的一朵奇葩。

李孟尧的袖珍书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后拜在欧阳中石先生的门下,每个月都不定期上门求教一次,成了先生的得意门生。三年下来,他的字得以脱胎换骨,一改甜润习俗,显得更加老辣、苍劲、活脱。除了袖珍书法为一绝外,他的行楷大字也自成一体,经得起专家品评。

欧阳中石这样评价他的字:平和简静,修短合度,轻重协衡,刚柔相济,奇正相错,方圆并用,肥瘦得体,骨肉匀称,精致典雅,古朴清奇,气象正大,自然天成。

著名书法家裴怀亮将军,在一次大型笔会上看到他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的行书大字后,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功力非凡,气度非凡,品相非凡,章法巧,笔法精,结体美,意蕴丰,非集古字者所能比拟也。

李孟尧的书法作品

李孟尧的书法作品

李孟尧的书法作品

李孟尧的书法作品

李孟尧的书法作品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