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女人愛美人之常情,適時化個妝,整個容不僅讓人變得年輕漂亮,也會增加自信心,翡翠也是如此,如同一個素顏的女子,從原石開採到最終做成成品,就像一個女子慢慢地梳妝打扮,最終呈現出最美的狀態。

誰不喜歡直觀美的東西,這也無可厚非,而有的商家則太離譜了,為追求高利潤提升翡翠檔次,用一些小手段改變原本的模樣,整成中高端產品以此來騙取消費者。比如今天要講的這個“貼膜翡翠”。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啥?翡翠也貼膜?你要光面還是磨砂!

這裡的貼膜可不是指手機的貼膜,手機貼膜是用來保護屏幕的,而翡翠貼膜又稱翡翠鍍膜,是將顏色豔麗的顏料塗在透明度好但無色的翡翠上,掩蓋原本模樣,偽裝顏色豔麗的高檔產品,如同手指上塗指甲油一樣。

買回家佩戴一段時間之後,這種翡翠表面鍍的膜往往會脫落,導致表面顏色不均,斑駁不一,看上去像翡翠蛻皮一樣。一般來說翡翠鍍膜主要用在翡翠吊墜或戒指上,因肉眼很難發現,只有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出端倪。所以王老師在此總結歸納出此類覆膜翡翠的處理特徵,給商家、珠寶檢測站及廣大消費者提出一些警示。

鑑定特徵

本文分別從紅外光譜、放大觀察和紫外熒光特徵三個方面,對這批翡翠的檢測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1

紅外光譜

紅外光譜儀反射法對樣品進行種屬判別,紅外光譜特徵均顯示為翡翠的特徵吸收峰。由於樣品底部被封,無法進行紅外光譜透射檢測,故我們利用漫反射支架對這些樣品進行檢測。測試結果發現,這批樣品的透射譜從表面看似乎沒有問題,但是2910cm-1、2970 cm-1、3015 cm-1處的吸收峰與蠟在2850 cm-1、2920 cm-1、2957 cm-1的吸收存在差異。因而,我們懷疑有蠟以外的其它有機化合物存在。

於是,我們對樣品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測。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1:鑲嵌翡翠樣品紅外光譜反射譜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2:鑲嵌翡翠樣品紅外光譜漫反射譜

2

放大檢測

肉眼觀察,整個戒面的綠色略顯油青色,但從內部透出一絲莫名的正陽綠。檯面看不到有覆膜及薄膜層的脫落。但同時也觀察到了戒面的正面與側面顏色不一致,側面觀察,戒面的顏色明顯變淺。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在顯微鏡下,從側面放大觀察未拆卸的鑲嵌樣品,可見樣品底部隱約可見綠色薄膜層,並且局部有薄膜脫落現象。

為了進一步驗證是否真的有覆膜處理,在徵求客戶同意後,我們對樣品進行拆卸觀察。在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可見,整個翡翠底部覆有一層綠色薄膜,且周邊已經有薄膜脫落的跡象。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3、4:從鑲嵌翡翠樣品側面觀察可見綠色薄膜且薄膜有脫落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5、6: 拆卸後的翡翠樣品背面可見完整的綠色薄膜層

3

紫外熒光

紫外熒光燈下,未拆卸的翡翠樣品主體呈熒光惰性,但在翡翠與戒託之間呈現強綠色熒光。而拆卸後的翡翠樣品可以看到翡翠底部有強的綠色熒光,且有明顯的綠色薄膜與翡翠主體的分界線。通過斑駁的熒光,還可以判斷出有薄膜脫落現象。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7、8: 鑲嵌翡翠樣品主體呈熒光惰性,戒面與託之間可見一道綠色熒光

鍍膜翡翠,遇到國檢就能讓你顯原形

圖9、10: 拆卸後的翡翠樣品底部可見大片及斑駁的強綠色熒光

結論:經以上幾方面測試,此翡翠樣品為覆膜處理翡翠。

總結

一般覆膜處理的翡翠,都是在翡翠整體上覆上一層有色膜,以掩蓋翡翠本身無色、色淺或色偏的不足,很少出現本文的情況。底部覆有色膜這種處理方式,對處理樣品有較高的要求。

通常待處理的樣品為戒面,且質地和透明度較好,這樣才能讓有色膜的綠色充分體現出來,才能在外觀上更顯“高檔”。以該處理方式處理後的翡翠戒面,一旦以封底的鑲嵌方式(甚至包鑲)掩蓋底部的有色膜層,這是很具有迷惑性、很難發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