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國軍第40軍:由黃河南之澠池來到晉城駐守,由原西北軍暫編第14師延續而來,雜牌軍。1931年曾在武鄉駐紮半年。這支軍隊一年前曾經血戰臺兒莊,死守臨沂,阻擊阪垣師團,名聲赫赫。龐部源於孫嶽之國民第3軍,為該軍系生存最久的一支部隊。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軍長龐炳勳(1879—1963):字更陳,河北新河人,西北軍悍將,抗日英雄,人氣指數也是5星級。雖然後來變節,但功績不能抹殺。沙梨熊的《十大偽軍將領的最終結局》中記載說:“幼讀書,後投筆從戎,業成於東北測繪學堂,入北洋第三鎮充測量官,密入同盟會。辛亥,謀起事,事為當局所聞,掛冠去。隨曾孫嶽、馮玉祥麾下,為大將,“以勇悍聞軍中”。南口一戰,一腳致殘,故又叫‘龐柺子’。徐歷中原大戰,叛馮,遂至全局崩壞。其後,以功晉第四十軍軍長,駐節臨沂。會東師入,攻臨沂,力戰,終破之,聲望遂隆於國中。”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關於其早期經歷,這裡補充一下:系馮玉祥部下,1931年中原大戰時,在蔣介石的收買下,倒戈反馮,被蔣任命為第40軍軍長,以後又兼任國民黨軍委會北平分會委員。長城抗戰中,他升任第10軍團總指揮,陸軍中將,又改任第3軍團軍團長。1937年8月,龐炳勳率部在河北滄縣姚官屯一線堅守7天7夜,殺傷日軍磯谷第十師團大量日軍,龐部也死傷慘重,不得不撤至江蘇碭山。12月,調往海州,擔負海防,歸徐州第五戰區李宗仁指揮,龐升任軍團長。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1938年2月中旬,在臨沂參加臺兒莊會戰,又與日軍精銳坂垣師團相搏,打退了日軍多次衝鋒,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敵軍窮數日的反覆衝殺,傷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當時隨軍在徐州一帶觀戰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優秀的‘皇軍’竟受挫於一不見經傳的支那'雜牌'部隊。一時中外哄傳,彩聲四起。”3月14日凌晨,龐部與援軍張自忠部聯合發起反擊,激戰五天五夜,將敵退至莒縣。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晉博公路保衛戰:臺兒莊之戰後,龐炳勳率第40軍從漯河出發,於1939年7月,經澠池北渡黃河,經過垣曲,上到晉東南打游擊,時年60歲。先在晉城駐守,依託太行關隘,堵截從豫省北上之日軍。他們在天井關一線,由南到北藉助山地組成三道防線,這就是著名的晉博公路保衛戰。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據當地老人回憶,龐部武器尚可,每班一挺轉盤機槍,步槍帶中正式刺刀,彈藥堆積如山;他們仍然穿著棉衣,又逢下雨,導致棉衣裹身,于山地作戰行動很不方便,傷亡很大。在晉豫要衝關爺頂,龐部某特務營堅守40天,擊退敵幾十次衝鋒,只剩7人,他們隱藏於黑石嶺村,等敵離開出奇不意地偷襲,用機關槍斃敵6人後轉移了。在尖山(位於晉豫交界處)之戰,16勇士血戰一天全部犧牲,給敵很大殺傷;大、小口之戰,黃埔八期、營長張士英率眾衝鋒後陣亡。此戰國軍退走,但雖敗猶榮。日軍第35師團(師團長前田治中將)傷亡不下3000人,國軍也傷亡2300人,前田師團元氣損傷,撤回新鄉整補,晉城就讓牛島師團駐守。據參戰的通訊兵連中尉排長費銘勳分析,在地形極為有利的情勢下,如果附近之朱懷冰第97軍策應一下,戰況會有利於國軍。很遺憾,此軍竟作壁上觀。此狀也為抗戰國軍之通病。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第40軍與西側之軍隊以營為單位,派出小股軍隊,反覆夾擊襲擾晉城城外及長治交通線之敵,8月下旬,為了縮短戰線,日軍由晉城向長治收攏。第40軍第39師第115旅乘機收復晉城,陵川之第27軍出擊佔領高平,兩軍聯合北進,抵達長治盆地南部長治縣寺莊、壺關百尺一帶,與第18集團軍之陳賡旅協同,將長治城日軍團團包圍。——此時之國軍鬥志很甚,以眾擊寡,讓日軍頗為被動。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晉東南之太行山

日軍反守為攻,向壺關東郊東歸善的國軍發起攻擊。1939年9月,第40軍第106師堅守壺關一段後,留下613團駐守外,奉命東撤河南林縣。此時壺關日軍獲得情報後,準備截擊國軍。9月23日,第106師剛開拔到北陽護村,400餘日軍已經斷其進路。師長李振清馬上召開連長以上會議後,命令一個營搶佔附近高地羊腦山。而後軍民迅速挖掘戰壕,準備迎戰。9時,集結於宋堡村的日軍在迫擊炮配合下發起進攻。李振清命令:等敵人進入200米有效射程後在開火。日軍奔跑而來,距離山頂愈來愈近。這時,國軍的步、機槍突然開火,手柳彈密集地飛向日軍,前面日軍不斷倒下,在衝鋒受阻後,被迫撤退。一天之內,打退敵人四次攻擊。次日下午日軍無奈之下,準備繞到北陽護村西川地襲擊國軍,結果遭到埋伏的另一營的居高阻擊,日軍惱羞成怒下使用了毒氣彈,仍然無功而退。兩場戰鬥下來,國軍以輕微傷亡,斃敵140餘人,繳槍250枝,斃、獲戰馬40餘匹,彈藥無算。休整3日後,第106師繼續東進。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日軍九二式重機槍

而第39師繼續與敵對峙。10月20日拂曉,第40軍第117旅在壺關東郊山嶺上與日軍發生激戰,該旅234團堅守陣地阻擊。通訊連首先接敵後,葉連長陣亡,排長費銘勳趕來接任連長後組織反擊。危急關頭,援軍機槍連趕到,第一回合下來,斃敵七八十人。12點,長治、壺關兩地2000餘援敵附炮多門趕到,向國軍陣地發起凌厲攻勢。下午2點多,第233團繞敵左側,與正面堅守之第234團聯合夾擊,日軍腹北受敵後,頃刻全線崩潰,向壺關城敗走,國軍乘勝追擊,及至日暮結束戰鬥,此役共斃傷日軍600人,俘虜10餘人,繳獲輕機槍10餘挺,步槍百餘枝;國軍也陣亡120人,包括連長葉逢春。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抗日國軍輕武器

這廂大敗,長治那廂就知道了。10月22日晚,日軍司令官想出一招,秘密派出3000人的一個聯隊連夜出城,向東部壺關二次來襲,結果馬上你就會知。果不出日軍所料,壺關國軍陣地剛由第233團接防,正處在勝利之後的麻痺狀態,根本沒有想到日軍會長途奔襲,等凌晨發覺陷入重圍已經晚矣。——日軍也以其道還治其人,用1000人繞襲其左側北黃葉池,主力則正面跟進,勢在聚殲守軍。團長劉富生臨危不亂,決定集中輕重火力,殺開一個口子,強行突圍。在百挺機槍的掃射下,日軍抵擋不住,國軍乘機沖決敵人的銅牆鐵壁。還好,除了損失200餘人外,突圍僥倖成功。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此後,國軍與日軍角力後,感覺到日軍仍然佔優,遂由強勢進攻變為遊擊作戰,且逐漸往南往東山區移動,日軍則變守為攻,追著國軍進行“冬季討伐”作戰。12月,該軍退至長治與晉城交界地帶的天子嶺防守。據我的小學老師、文化人李嶽峰先生考證,這裡曾發生過一次戰鬥,正月十六晚上,由於駐長治日軍的突然偷襲,第40軍第39師某連倉促應戰,損失慘重,200餘人犧牲,日軍損失不詳,從現村碑石看,其中有一個上士叫毋何的,豫北修武人。而後,附近南大掌村民把每年正月十六定為“慰魂節”,到那天晚上村民就會成群結隊對死難者給以紀念,60餘年過去,此節仍然在保持。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國軍的馬克沁重機槍

在1940年元月,國軍第234團在挨近陵川之西火與300日軍不期而遇。雙方結果互有勝負。接著又在陵川庫頭村1407高地遭遇,敵攻我守,步炮轟擊後數次衝鋒被擊退,10時許,日軍攻上山頭,守軍與之展開慘烈的白刃戰,喊殺聲震天。最後,第234團在經過頑強肉搏後,因兵力不足放棄高地退走。據費銘勳回憶,戰士槍刺血淋淋的,上面還掛著敵人白花花的肉絲。等敵退返回陣地參觀遺蹟後看到,到處是日軍黃呢軍服炸碎的碎片,其流血百餘處,可見敵損失巨大;國軍遺棄有20餘具屍體,多數已經被附近村裡養的狗吃掉,他們氣憤地將20餘條狗擊斃……接著,第234團在庫頭村過完春節後,歸還第40軍建制,此後大軍穿越太行山,到豫省林縣作戰去了。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國軍裝備圖

而後,第40軍脫離第18集團軍節制,——此前一段曾歸朱德管轄,——與第27軍、新5軍匯合後並肩作戰,共同組成第24集團軍,龐炳勳擔任總司令兼任合河北省主席,馬法五繼任軍長。

瞭解歷史|上將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

國軍仿製衝鋒槍

長治平川一帶國軍失敗後,收縮南移退到陵川、高平、林縣晉豫山地最險峻處,新5軍軍部駐臨琪,第40軍總部駐彭城鎮,第27軍駐橫水。三軍互為犄角,在晉東南一呆就是5年多。他們是國軍裡最後退出的一支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