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太监的别称有哪些?

历史农夫子


宦官,现在人们普遍称之为太监,主要是那些在宫廷里侍奉皇帝的人员。但中国的宦官太监们除了侍奉服役之外,还时常搅动王朝的政治风云。宦官通常是被阉割的非正常男性,但据《后汉书.宦官列传序》中记载:先秦到西汉初年的宦官并不全是受到阉割,其中一些仍然是正常男性。到了东汉时,所有在宫廷服役的宦官才必须是阉人。

图1: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宦官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周礼》就明确记载了当时各类宦官的人数、职责。齐国的易牙、竖刁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宦官,他们在齐桓公晚年时也曾倚仗宠信而煊赫一时。


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建立,皇帝制度形成,宦官制度也走向成熟完备。从此以后,一群深宫中的宦官太监和一位身居九重的皇帝形影不离。宦官成为皇权的附庸,直至清朝灭亡,宦官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人们今天所称“太监”二字,不少一开始就有,是明代才出现的。太监本是古代的一种文官职称,在唐代、辽代都曾设置太监官。明代设置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宦官机构,合称“二十四衙门”。并以低中级宦官称“少监”、“中监”,高级宦官称“太监”,所以在明代可不是所以的宦官都有资格被称作“太监”。直到清代,“太监”二字才变成所以宦官的统称。

图2:明代太监形象


除了“太监”之外,宦官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称谓。


寺人:这是宦官最早的称谓,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诗经》、《春秋》、《周礼》等典籍中就多次提及。所谓“寺”并非寺庙之意,而是在古代“寺”与“侍”相同,取侍奉服侍之意。


宦官:“宦官”又叫“宦者”、“宦人”,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这类称谓。这是历朝历代的正规称谓,在正史中便有《宦者列传》来记载宦官的历史。先秦时曾有“宦者令”这一宦官官职,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就做过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阉人:由于宦官们必定遭受过阉割的特点,他们也被称作“阉人”、“腐人”。男子去势称作阉,由于奄、阉二字通用,所以阉人又叫做奄人。腐与椓都是腐刑、宫刑之意,故而腐人也称作椓人。


中官:古代的宦官都在皇宫内廷当差,相对于外朝而言,宦官属于中官,也多以“中”、“内”命名。如中官、中人、中臣、内官、内侍、内监等。汉代时以宦官担任黄门令、中黄门、小黄门等官职,所以也用“黄门”来称呼宦官,汉代还有中常侍、内常侍等内廷官职。此外,一些受到皇帝宠爱的宦官也被称作“中贵人”。比如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等朝臣都把魏明帝曹睿的男宠辟邪称为中贵人、贵人。

图3:《军师联盟》中的宦官男宠辟邪


貂珰:貂珰本是汉代宦官佩戴的两种冠帽装饰。东汉时宦官开始专门使用貂尾、金珰作帽饰,所以也用“貂珰”来称呼宦官,还有“中珰”、“内珰”等。


还有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称呼,有日常对话的尊称“公公”、“老公”、“老爷”;有鄙视蔑称“阉竖”、“阉贼”、“宦孽”;还有的是因为皇帝与某个太监有着特殊关系,如明代万历皇帝称冯保为“大伴”,清代光绪皇帝则称李莲英、小德张为“谙达”(满语,师父之意)。

图4:照片中的清代太监


总而言之,宦官存在的历史十分悠久,各种各样的称呼不胜枚举,本文也仅仅总结了一部分而已,还望读者见谅。


参考书目:

1、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历史研习社


像什么中官、寺人、小珰大珰之类的,楼上已经提了,讲一个不是很常见的吧,叫做“白”。

这个“白”还不是指一般的太监,指的是那些自己自宫的人,唐朝人把“不由诏命而自宫”的人称为“私白”,这个“白”字称呼从唐朝一直流传到明朝,都有人使用。

话说明武宗朱厚照驾幸宣府,有一个十几岁的歌童长得特别好看,朱厚照就问左右这人的名字。左右就介绍说这个歌童的艺名叫做“头上白”。朱厚照觉得这个绰号很有趣,随口开了句玩笑说:“头既白,不知腰间亦白否?”这个“白”字一出口,边上的太监们会错了意,以为朱厚照是想把歌童收进宫中,竟然就把这歌童给阉了……

明朝私自净身的人非常多,而且往往聚集在京畿碰运气等着进宫,给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且这种行为实在不符合伦理道德,所以明朝历代帝王都严禁私自净身。但是依然挡不住汹涌的大潮,然而每年能进宫的人终归有限,那些净了身又不得入宫的人只好在外自谋生路,囿于外界对他们的鄙视,这种人最后也只能去服侍太监。比如在太监的私宅作下人,或者是在太监专门的澡堂负责搓澡,这种人,就被称为“无名白”。(凡内官,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有未选中的净身男子,俗称“无名白”即古之私白者,为之擦澡讨赏)太监服侍皇帝,已经属于奴才,这帮人服侍太监,就是奴才的奴才,地位更为卑下,但是太监有钱,他们为了生计,也顾不得许多了。


营三千


1,自古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非魏忠贤莫属,此人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

2,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宦员”,又称为“宦者”,“中宦”,“内宦”,“内臣”,“内待”。别名称为“伴伴”。

3,到了明朝时被称为“阉割失去性能力之人”,到了清朝时统称为“太监”。


老刘105751014


恭喜太监又多了个顶级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