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用微信卻從不發朋友圈?

沈展方法匯


答友們已經講說了各種情況,我只想補充一點:這是對“過度交流”的一種抵抗。

我們大致上都有遇到滔滔不絕的人的經歷,當其說起話來不管不顧沒完沒了,又多是隻對其自己有一點意義而對他人純屬無意義的重複或者意味寡淡的廢話的時候,也就是說和你說話的人處於一種過度表達狀態裡的時候,我們本能的反應通常都是不再說話,或者乾脆敬而遠之地離開。遇到公共場合狹小,你不可能離開的時候,比如在火車上,就會很煩。 好在,微信的朋友圈還不是火車臥鋪,還是一個可以立刻離開的場合。


我們不願意聽別人高聲大嗓地製造噪音,自己自然也不便高聲,甚至還在潛心理中有一種用自己的無聲來影響對方期待對方醒悟的痴心。當然,這樣的痴心往往是無濟於事的。人的行為習慣根深蒂固,尤其是在這樣貌似互相都隔著十萬八千里的社交軟件裡的時候,自省的能力和改正的希望都幾近於零。

在這樣的情況下,遠離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選擇關閉對方的朋友圈為自己所不看之後,自然而然地自己的朋友圈也就不好再發什麼,否則自己在別人那裡也就成了現在自己所不願意見到的狀態。

實際上微信的社交功能強大,朋友圈也是一個圖文並茂的附屬功能。關鍵還是要使用適度,適度表達,適度觀賞,那一切都好;但是這個適度的問題因為參與者眾多就總是難以讓每個人都把握得好,一旦有哪怕只是幾個人,不知節制地氾濫起來,也就將你手機裡的朋友圈的生態給破壞掉了。而你的抵制本能便是離開:不看也不發。


東方連話


第一,不會發。像我先生八十多歲的父親,我們給他註冊微信就是為了和家人聯繫方便,弄個家庭群把他拉進去。很多東西他不懂,學得半生不熟有時容易鬧笑話。比如一開始給他註冊QQ,是為了跟出國的孫子視頻聊天,教了一回,結果有一天我在辦公室,筆記本突然嘟嘟響起來,一看就是老公公點過來的。難為情死了,人家還以為大媽我有什麼情況了。

第二,覺得沒意思。一群人在一起,有人喜歡說話,有人卻喜歡沉默寡言。這是人與人性格不同使然。朋友圈也一樣,有人喜歡絮絮叨叨,什麼阿貓阿狗的屁事都要發朋友圈,收穫點贊跟收錢一樣開心。有人就是不喜歡。

第三,不願意。有人喜歡發微博,發頭條,因為可以賺流量,繼而賺錢。發朋友圈什麼也沒有,幹嘛浪費時間和精力?

可以這麼說,如今還在不停發朋友圈的有以下幾種人:太喜歡嘚瑟又找不到地方的,太窮又不甘心自己是窮人的,太閒又沒錢去休閒的,太憋屈又沒處發洩怨氣的……


揚州微笑的草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為什麼用微信卻從不發朋友圈呢?因為他不會打字啊,不會發啊,用微信不過是為了語音聊天,以及打微信電話,其餘的功能,是真的不會,也沒時間研究,我覺得我爸就是這樣,以及我叔也是這樣,都是五十多歲的人,雖然有微信,但從來沒發過內容。

第二個就是性格關係了,有的人就是不喜歡發朋友圈,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所以,空間是一片空白,雖然都會,但從來沒發過,我有個室友就是如此,我問他為什麼不發動態啊,他就一句,沒什麼好發的啊,平時也不見他看別人發,反正就是不喜歡社交吧。

第三個呢,就是別人發了只不過不是用這款軟件,人家只是用微信來工作的,說不定他還有其他生活方面的小號呢?

還有就是,他本身發的就少,還設置一個三天可見,也是很容易看不到他發的。


小幸福的萌萌雷


當我們為朋友圈頻繁的“秀曬炫”苦惱的時候,也有一些人,用微信卻從不發朋友圈,有書君身邊。

也有一些這樣的朋友,通過對他們的問詢,有書君發現,他們用微信卻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原因,大體可分為主動不發和被動不發兩個方面。

主動不發是出於各種考慮不想發不願發,主要分為這幾類:

第一, 用微信只是為了方便聯繫,僅僅將微信作為一種社交工具,看重微信聯繫的便捷省事,而對朋友圈的功能不甚在意。

比如許多人有專門的工作微信,他們用微信主要是為了聯繫工作上的夥伴,平時連看都很少看別人的朋友圈,自然自己也不發了。

第二, 不發朋友圈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

我們時常看到一些報道,有些人因為在朋友圈曬物品曬娃,洩露了許多個人信息,讓一些詐騙分子有機可乘,造成不少損失,給自己家庭孩子埋下安全隱患。這些報道給了一些人警醒,如果微信中加入的好友魚龍混雜,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也就不發朋友圈。

第三, 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發,或者沒有內容可發。

有些人太忙碌,整日為了工作生活奔波勞碌,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什麼新鮮感,自然沒時間也沒有內容發朋友圈。

而另一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有時間有精力,也很想發朋友圈,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得不發,這些我們稱為“被動不發”,而讓他們被動不發的原因,有這幾個方面:

第一, 想發但剋制住。

這些人將朋友圈看做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不是負擔,但現實中卻經常被朋友圈頻頻刷屏的微商、點贊、拉票、雞湯所困擾。

推己及人,他們不想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給別人造成困擾,所以就比較自覺的剋制自己不發朋友圈。

第二, 想發而不會發。

這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他們剛剛學會用微信,對一些功能還不熟悉,有些人甚至連朋友圈都不會看,自然也就不會發了。

第三, 想發而不敢發。

如果微信中加入了父母、領導、前男女朋友等,生活中的一些方面不想被他們看到,每次發朋友圈還要專門將他們屏蔽,費時費力,所以乾脆不發。

對我們來說,發或者不發朋友圈,是每個人的自由,都值得我們尊重,但是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以一種輕鬆自在的心情來看待朋友圈,讓它成為我們的幫助,而不為它所累。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現在通信越來越發達,網絡早已進入了每家每戶,甚至飛機上也能使用無線網絡。2008年的時候,普及的網絡軟件是QQ,那時候都在電腦上使用,因為那時候的手機還是按鍵的手機。十年後的今天,普及的APP是微信,上至80歲老人,下至5歲小孩都有屬於自己的微信號。

微信裡有一個朋友圈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經常使用,發發照片,上傳一下視頻之類的。可是有的人卻不喜歡發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為什麼呢?

①俗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首要原因,當然是不想別人過多的瞭解自己的私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卻不想讓不相干的人參與進來,自然不發朋友圈。

也有一個案例,前兩年有人利用朋友圈的照片,做出些違法行為。例如不久前,王女士是做微商生意,所以要在朋友圈發一些訂單號,一個不留神就把自己的家庭住址都洩露了。結果有一個網友就化身為小偷,潛入了王女士的家,被王女士發現後,惱羞成怒,險些奪走了王女士的性命。

再有另外一個案例,郭女士喜歡在朋友圈發自己女兒的照片,舞蹈、唱歌等,但是卻沒想到這一曬差點就丟了女兒。原來郭女士的朋友圈沒有設置權限,陌生人也能看見,周圍有些不法分子通過搖一搖,看到了郭女士的朋友圈,便心生歹意。

有的人不喜歡發朋友圈,也可以說是自我保護意識非常高了。

②發出來要屏蔽,不如不發。

微信的好友列表裡有上百位“好友”,可是真正的好友卻只有那幾個。人生中遇到的知己太少了,所以都想好好珍惜,自己在發朋友圈又只想讓他們看見。因為只有真正的朋友會懂自己的心情。有一些無聊人總會在不識時的時候說兩句不如意的,所以在發朋友圈時,還要千辛萬苦的篩選對哪些人不可見,那還不如不發朋友圈呢!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現如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許多便利的軟件層出不窮,比如微信、QQ、淘寶、支付寶等。即使人人都有微信,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發朋友圈,這是什麼原因呢?

1. 方便聯繫

互加微信好友,只是為了方便聯繫。微信在WIFI或者移動數據的狀態下聊天視頻免費,相較於打電話發短信來說,很多人更傾向於用微信來交流,既方便又省錢。

2. 沒有興趣

許多人使用微信,卻沒有看、發朋友圈的想法。有的人太忙碌,對朋友圈無感,認為發朋友圈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微信好友裡發的朋友圈內容低俗、沒有任何價值導致一些人不看不發不關心自己的朋友圈。

3.刻意為之

有時候,發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微信好友。例如,學生的微信好友中有父母親戚老師,他不會在朋友圈裡發一些感情生活的語句照片,不想讓父母親戚老師看到自己的動態。如果微信好友中有領導上司,發朋友圈的內容更要慎重。

4.沒有內容

有的人既看朋友圈,也會在朋友圈裡點贊,但他不發朋友圈,很可能是因為他覺得沒有什麼內容值得他去發。也可能他覺得發朋友圈是一件麻煩的事,因此,只看不發、只贊不發。

5.適應潮流

現在微信廣佈天下,付錢時微信掃碼,辦公時微信群通知等等。一些人習慣於QQ或者其他社交軟件,但為了這些需要,不得不下載一個微信軟件,以此適應社會潮流。更多情況下,他們不會使用微信,也就不會發一些朋友圈。

朋友圈是一個虛擬的空間,發不發朋友圈都只是個人自由。發朋友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止個人隱私洩露,在虛擬的空間裡保護好自己。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這個問題我可能會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呢平時就很少發朋友圈,基本上一年也就不超過十條。私人生活的好像就沒發過,自拍也沒發過,景色美食也沒曬過,都是轉發自己比較喜歡的文章或者是幫朋友轉發消息之類的。

不知道大家通常都用什麼社交軟件,反正我和我身邊的家人朋友大多都用微信溝通了,除了在公司辦公之外基本上都很少使用QQ。好像有點跑偏了哈


還是先說說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吧!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可能其他人不發朋友圈另有原因的哈~


個人覺得和人的性格有關---我是那種自己有什麼事情不太喜歡和別人說的人,通常會寫日記來傾訴自己的心事,所以發朋友圈覺得會讓別人瞭解自己,會通過朋友圈來看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自己並不想這樣,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自我”吧!家人面前一樣,朋友面前一樣,陌生人面前一樣,自己獨自一人又是一另個樣子。


第二個就是朋友圈裡有自己喜歡的人,也有自己不喜歡的人。不太習慣分享我那一刻難過啊高興啊什麼的心情,尤其在你喜歡的人面前。有人說可以分組啊,懶癌症患者一枚。

第三個就是發不發朋友圈我自由啊!礙你什麼事兒啊!難道我就一定要隔幾天發條朋友圈來證明我還在!


中公優就業


都知道如今的微信,是最大的社交工具,活躍度人數誇張的稱達“10億人次”;人們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相信都會用到微信!

而有人喜歡經常曬朋友圈,曬美食、美圖……而也有人常用微信,卻從未曬過、發什麼朋友圈的與他無關,這是為什麼尼?

網友論點:

1、用微信是自我需要,不發朋友圈是不想充分發揮微信的社交功能,是不想與人互動溝通,想擁有獨立安靜的自己,多了一份自我的屏閉和保守,不想打擾別人更不想攪亂自己而已。微信也有不喜歡的人,並不是人見人愛,各有所需,各有所取,不足為怪,有痴迷者,有中立者,也有遠離者。

2、首先你需要認清朋友圈的本質,本來的初衷也許是單純的讓人們分享生活中的小美好,但是後來逐漸變質,有些人使用朋友圈來炫耀自己的生活,使虛榮心得以滿足,有些朋友圈變成了盈利的工具,各種微商鋪天蓋地。不發朋友圈只是不想讓別人評價自己的生活,也不需要用朋友圈來滿足自己。所以,不發朋友圈應該屬於比較高層次的追求(不會用的另當別論)。

3、就我個人來說,剛開始玩微信的時候也常常發朋友圈,都是些覺得有用的生活常識,好的短文,惹人開心的帖子之內。後來發現了一些端倪:有些圈友經常曬家裡的人和事:照片啦、旅遊景點啦、買了什麼好衣服啦,吃的什麼好菜啦等等,總之就是帶點炫耀的味道。先還是點贊,多了就懶得看了,但你不點贊別人還在點贊,你就得罪了圈友,從此以後我就屏蔽了所有的朋友圈。我也從不喜歡刷什麼存在感,只要自己感覺活的良好就行了!

4、有人用微信卻從不發朋友圈?我想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不必要去猜測,我微信裡面有很多人認識一年多,從來沒有看到他,她發朋友圈,我來說一下自己不發朋友圈的關點,第一,我不做微商,第二,有的東西覺得沒必要發朋友圈,自己覺得發朋友圈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第三,自己的事情覺得沒必有讓大家都知道,第四,要是發朋每天都發同樣的事情讓人有點反感把!

5、不發朋友圈有幾個原因。可能是沒什麼發的,或者是覺得自己發的東西,好友看到不合適。或者是自己覺得發的東西顯得不夠高大上,所以乾脆不發,保持神秘,或者是覺得浪費時間等原因。其背後的目的各不相同,發不發朋友圈是每個人的自由,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自己覺得發的特別爽,不能就要求別人也得這樣。這是一種控制心理。能接受並且允許別人的選擇,也是一種大度的表現。

你們呢?是不是經常曬呢,曬戀愛、曬甜蜜、曬旅遊、曬美食……哈哈!


寂寞地眼淚


第一種都是那些閒著沒事幹的,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沒有意義的雞湯文、搞笑視頻、新聞等。

第二種就是傳說中的“炫耀”,吃個飯,秀一下,去個KTV,也要發個朋友圈。還有的人天天在朋友圈發自拍,還把自己P得站在你面前你都認不出來。更有甚者天天在朋友圈炫富,今天買個包,明天換部手機。對於這種人,筆者一般都是直接屏蔽。


第三種就是微商了,天天不是發廣告曬業績就是去提瑪莎拉蒂,把朋友圈當成賺錢的工具。

其實大部分人都對這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有些反感。那麼,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態呢?

1.不常使用微信。相信有很多人像筆者一樣,微信都只用來轉賬、付款,平常的社交還是用QQ的多。所以,筆者不怎麼發朋友圈。也有可能你加的微信都是人家的小號,科飛貓偷偷地在這裡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想把微信裡的錢提到銀行卡,可以註冊一個微信小號開通收款碼,把微信裡的錢通過掃碼轉移到小號裡提現。因為現在微信的商戶賬號提現是免手續費的。


2.覺得發朋友圈很無聊,不喜歡將自己的生活曬出去。

3.最扎心的一種,你以為對方真的不喜歡發朋友圈嗎?也許是人家天天發,只是你被屏蔽了而已。

總的來說,發朋友圈的頻率不要太高,一般一兩個星期一條就可以。然後發文的質量要高,不要去發一些搞笑的、雞湯文。比如說你是一名補習老師,你就偶爾發發工作的圖文,這樣既不會讓人感覺反感,別人有補習需要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你。如果你天天在朋友圈打廣告,反而會讓別人感到反感!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天天發和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逆向思維一下,愛發朋友圈的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真的閒著沒事幹了,發些養生雞湯文或是笑話新聞之類的,偶爾也發發自己的照片,但最多一週一次,這類人無傷大雅,並且有時候發的文章內容確實挺有趣。

第二種就是傳說中的"作",作中帶著炫耀,這類人一般每週發朋友圈的幾率至少是一天一次,吃點好吃的,有的土豪買了個包包買了些化妝品看似分享給大家其實一眼就看出來是在炫耀,還有的人曬美圖磨皮都快把自己修的親媽都認不出來了的自拍照,總之就是想透露出一句話:"寶寶是小仙女小公主,寶寶最好看最有錢,大家都快點來給我點贊",上面這種是多半人的噩夢,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想知道你一天24小時都在幹什麼。

第三種就是微商,不是微商就是一些在推文的公眾號,總之就是為了自家的利益瘋狂刷屏的一類人,這類人不用多說,屏蔽走起!

其他的人,大多都不愛發朋友圈了。

有的才入駐微信,大多數只是為了用微信付款而不得不開通的微信號,他們的朋友還聚集在QQ等一些聊天場所,所以在微信發朋友圈沒有任何意義,要麼就是本人很佛系,覺得發朋友圈很無聊,不想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行蹤生活等情況,還有一種最扎心,你以為對方真的不發朋友圈嗎?不不不,他只是對你屏蔽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