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时候的县官是一个人管一个县吗?

银子zx




首先肯定的回答,不是县官一个人管一个县。

虽然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一个县的人口都比较少,但也绝不 是一个县官就能管理一个县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县官是皇帝认可的唯一的县级官员,是可以经由中央政府发放工资的官员。

至于其它的文书师爷、刑名师爷、钱粮师爷,包括衙役,县丞等人都是临时工,没有编制的工作人员,由县政府自筹资金发放工资。



县官是历史上皇帝认定的最低一级官员,俗称七品县令。

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比较少,应该说在历史上县官要管的事也比现在要少的多,也不需要配备太多的人手。

在历史上,县以下地方由乡绅自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般是宗族社会,也就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宗族,大家族。

每个地方都有大宗族组成,宗族内部的事,由族长牵头,由长老们共同商量决定。他们的权力很大,包括可以处死偷情的男女,财产分割等。



因为县级以下是政府管理的空白地区,其管理职能就由宗族来代理。



从以上两部分,可以看出,县官是不可能一个人管理一个县的。

一个县的日常管理,基本上是由县官和乡绅共同管理。县以下的地方基本上由宗族自治,县官一般也不能插手。

一个县官想要一个地方管理好,就必须搞好和乡绅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才能较好的维持社会安定,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

甚至有不少的县城还驻扎有军队,在这时,县官还要处理好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否则也会出大麻烦。

有些县官不太擅长处理和乡绅的关系,就会导致政令不通,甚至和乡绅的对抗。宗族有的手中还有地方武装,团丁,无论人数还是质量,都比县政府的人员还要强大,是县官无法与之对抗的力量。


新知传习阁


传统戏曲和影视剧里,古代县衙只有一位县令,外加一个师爷和几十个衙役。曾经一段时间,更有无良学者,为了迎合某种理论,不顾古今不同的官僚制度,歪曲历史,伪造古今官民比例,阿谀奉承、哗众取宠。让很多缺少历史知识的人误以为古代一个县官就能够管理一个县。

要搞清楚古代的县级管理体制,首先要区分古今不同的官僚体制。

今天,我们采用的是公务员制度,并有事业单位。无良学者把这些财政供养人员全部称作为官,殊不知教师,医生,记者等也有事业编制,谁会认为他们是官?财政供养人员不等于官员。

而古代,就拿明清两代来说,官僚体制内有官,僚,吏,役之分。

官,指九品以上的官员,一个县基本配置有正七品县令一名,正九品主簿一名,正八品教谕一名,从九品巡检若干名。此外还有不入流的官员,如驿丞,典史,仓大使等,总计不过十几名,最多二三十名。

僚,指县令的幕僚,身份是县令私人掏腰包的雇员,不是官员。县令最重要的师爷有两个,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虽然不是官,但实权大于官,钱谷师爷相当于今天分管财政税收的常务副县长,刑名师爷相当于县政法委书记。此外,县令还有负责文书,公文起草等师爷。师爷总数不多,一般五六个,最多十几个。除了师爷,县令还有私人助理,即长随跟班,这些人相当于今天的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是县令私人掏腰包,一般有二十几个。

吏,指书吏。对应朝廷六部,县衙设六房。其中的工作人员就是书吏。吏员分经制吏和非经制吏,经制吏在吏部有挂号,虽然不是官,但也有编制,平均一个县十几个。非经制吏吏部不挂号,由地方财政自己雇佣,有的县有一百多,有的几百人,甚至有上千人。吏员理论上没有俸禄,只有补助,但实际上还是有薪水的,更有灰色收入。

役,指皂班快班壮班等三班衙役。皂班,就是平时我们影视剧看到的,县令升堂时喊威武的,打人板子的。快班,就是我们熟悉的捕快。壮班,就是民壮。役,一个县少则上百人,多则几百上千人。理论上衙役没有薪水,但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渠道来创收,否则,喝西北风啊。

据历史学家统计,清代一个县,平均人口约二十万,配备官员十几个,幕僚几十个,书吏平均几百人,衙役几百人,这还不包括教师医生。实际上古代官民比远超今天。县令是一个县的最高首长,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通过几百上千的官僚吏役管理着一个县。这才是历史真相,也符合常识。


江南俗士1972


虽然有些历史学者(如瞿同祖先生)将清代的县政解释为“一人政府”,意思是县衙的大权集于知县一人,但我们也不能说古时的县官是一个人管一个县。为什么?因为朝廷除了任命知县管理县政之外,还配置了若干佐贰官协助知县,只不过明清时期的佐贰官往往没有配齐,且地位极低。此外,县衙还有一大帮衙役、胥吏。

除了这些,知县自己也雇佣了一些私人的助手,清朝人邵晋涵说:“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声而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其中的长随与幕宾,就是长官私人聘请的助手。长随是官员私人雇用的家丁、奴仆,如跟班、门子等。

幕宾就是俗称的师爷。在清代,再小的衙门,都得有一个刑名师爷,佐理刑狱与词讼;一个钱谷师爷,佐理财政与税收。清朝人自己说:“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那些公务繁忙的衙门,除了必不可少的刑名师爷与钱谷师爷,还需要聘请书启师爷(负责起草公文)、账房师爷(财务会计)、征比师爷(稽查赋税征收情况)、知客师爷(招待宾客)、挂号师爷(掌管函件),等等。可以这么说吧,若是没有师爷,清朝的衙门根本就玩不转。

长随与师爷,都属于“无官之责,有官之权”的权力者。他们协助知县管理县政。没有他们的协助,知县一个人是玩不转的。


吴钩的钩沉


从《红楼梦》里可以看出在一个县里各种势力的相互制衡。贾雨村虽然授了应天府尹,管理的却是具体的相当于一个县的事务。在应天府管辖区内,有薛蟠一类的官二代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闯了祸自然有京城里的爸爸为他摆平。回乡的罢官乡绅冯渊的父亲,如果没有薛蟠之流,他们应该能够在乡间释放道德的正能量,问题是遇到了薛蟠这类货色。

但是贾雨村却是皇家的法人代表。即使薛蟠也不能在贾雨村面前放肆。毕竟贾雨村代表皇家威严,这点是稍有头脑的纨绔子弟都明白的道理,无论你多牛,也不能与皇家的“法人代表”硬碰硬。可是贾雨村有了前次丢官的教训,自然难悟出其中道道。稀里糊涂判案,薛家感激,冯家人已经死了,再无休止地追究也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冯家是回乡养老的官僚,不差钱,他们并没想到去碰瓷,人事上又斗不过,只有吃哑巴亏。而贾雨村的圆滑的处理案件,也赢得了上级的认可,为自己日后飞黄腾达铺平道路。最可怜的是英莲,而英莲的遭遇在当时是再常见不过的悲剧。没有人想出头为其伸冤。

那么,一个县里究竟有什么制衡因素呢?县太爷,这是不容任何派系忽视的力量。“俺京城里有人”的“望族”。回乡养老的官僚,当地的举人乡老等共同构成一个“事务管理局”。这里面的博弈完全看此消彼长的易经阴阳学说,并不完全看谁根正苗红。

《七品芝麻官》里二品诰命夫人视唐成为“芝麻官”,可这芝麻官最后却让诰命夫人栽了跟头。问题是诰命夫人虽是二品,可是一是诰命夫人的儿子的人命案必须经过唐成审理才合法,二是唐成的姐夫是“定国公”,光听名称判断就是“一品大员”。这唐成也是“俺京城里有人”的主。所以在处理案件时才有底气。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的官僚即使是贵为宰相,也属于“褪毛凤凰”,自然抖不起官威。但是县太爷一般慑于他们广泛的人脉,不但不会为难他们,甚至还能通过他们“发挥余热”为治理地方出力,甚至为县太爷升迁铺路。


沙洲孤鸿24331826


谢谢,很早就想说了,我就想问问您悟空大人,我是个出苦力的苦命人,我也特别喜欢头条悟空问答,抓紧一切时间抢答,每每看到自己的回答被推进首页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可是,为什么总是半夜三更提出问题?我又不敢得罪悟空,深怕不及时回答会受到法办,也不知道每个问题能不能往后拖?所以很纠结,您也知道,多简单的问题,我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心作答,要是能早点提出来更好些。



边陲后主


刚看了一个视频,讲诉了古代县令县官和现在县委书记权利大小,和他们的权利分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b6d00008779da76be43\

历史咸谈


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治理模式,只需要读懂一句话即可:

——皇权不下乡。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虽然天下都是皇帝的,但皇权的影响范围,到县一级为止,绝不再深入一步。

再往下基层的乡村级政权,皇权是根本不过问的。所以人们说县官是七品芝麻官,芝麻那么大的官,没法再小了。

县官,就是朝廷政权的最末端单位。

回到这个问题:县官真能一个人管一个县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县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类似于吉祥物一样的存在,是摆放在那里,地方势力通过对县官形式上的尊重来表达其对皇权的认可。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古代基层官员任职的回避制度,即,基层官员是绝对不能回自己家乡任职的,邻近的地方都不允许。

这是个硬杠杠。这里面有很深的一层政治制度设计。即,不下乡的皇权,是如何与地方势力达成平衡的?

秘诀就在这种官员属地回避制度。

县官代表朝廷来到地方任职,但基层政权的运行,真正依靠的是当地的乡绅势力。

强龙不压地头蛇,它的最早出处就是对这种制度的形象描述。

中国基层自治本来有着非常悠久良好的传统,我们看《白鹿原》时就会发现,白嘉轩没有任何的官职,但他这个族长在村子里其实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就来自于基层自治的传统。

县官更多的时候,只负责将朝廷命令发布,再将地方情况反馈朝廷。作为一个外来者,他是很难对地方产生影响力的。

我们经常会在戏剧小说中看到各种清官断案,而在实际中,这种民间纠纷,基本上都是乡村内部解决的,族规家法,在实际中是大于国法王法的。

皇权的主动让位,不干涉基层自治,其实是非常有利于其政权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管理费用,西汉时官民之比是1:7000,这是何等高效的政府运作体系啊!

这原本是个双赢的局面。

但可惜,这样的传统在晚清民国之际,开始随着帝制的终结被打破,同样的《白鹿原》里,晚年的白嘉轩就慢慢失去了族长应有的权威性。

他眼睁睁地看着“皇权”仅下了乡、更进了村、入了户……


风谈天下


县官是一把手!治安有捕头,文案有师爷,勤务有衙役。就缺个副县官。



阳阳无限好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一县之管,权利范围肯定是一个县,只不过下面有设辅助机构,比如出谋划策的师爷,公安的捕快,衙役等等,都是由县官统领,县官是管辖一县的一把手。



我们来看下县官的发展史:

县官在我国的发展很早,县官之名,方百里为县。县有正、令、尉之名,则见于春秋与战国。秦罢候置守,而令、丞、长、尉有定制。



汉,县令、县丞延秦制。县尉始于汉代,负责治安等事物。依县之大小而数量不一。



隋唐,隋唐称县尉为县正。



宋,宋代称一县之长为知县。



明清,明清罢县尉,改设典史、巡检等代其职。巡检负责巡防等事务。清朝之巡检为从九品,为入流官员中品级最低的官员。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统治大陆时期,称一县之长为知事。现时台湾各县的首长称为县长,由民选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一把手为县委书记,负责党务。县二把手为县长,负责政务。

古代县官就是军政一把手,出现了很多为人民服务的好县官,比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比方宋朝优秀的变革家王安石,比方明朝那正直到了极点的海瑞,再如清朝有著名画家身份傍身的好县令郑板桥,等等,这些县令,虽是小小芝麻官,但遵守本职工作,为民做主,得以留名青史,是我们所敬佩的父母官。

唐后,古代最小的官不是县官,县官一般是7品,甚至有5品的县官,县官下面一般有同知(副县长),主簿(管理税收,行政的副县长),县丞(公安局长),典史,教谕,巡检,驿丞,以及士曹,法曹,税曹,刑曹等等,这些有品级的都是国家任命的,相当于现在的编制内人员。牢头,捕快之类的,一般是就地招聘来的,属于长期合同工,不是编制内的了。明清时期,县官还有师爷,是县官自己花钱请来的秘书。

一个人管肯定是管不来的,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事,最后由县官来管各个部门,总得来说还是由县官来管的!!!

正所谓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祝大家2018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扎西德勒!!!


爱的部落A相聚公益


古代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县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乡下是宗族自治。

而县里面,县官一个人当然管不了一个县,有县丞(负责出谋划策的),有法曹(负责法律的),此外,还有捕头(类似公安局长),还有负责收税之类的官员。

和现在的区别就是,古代衙门里人少,划分不像现在这么精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