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一起聊聊《山海經》中的海

一起聊聊《山海經》中的海

從神話瞭解海洋

一起聊聊《山海經》中的海

中國古代不是有一部書叫《山海經》嗎?名字就包含了“海”,那裡有沒有關於“海”的真實記載?其實,《山海經》雖然其名曰“經”,但並不是《水經》《水經注》那樣“正兒八經”的著作,而是充滿了“怪力亂神”。不過,古代也確有人把它視為“地理志”,據說,東漢水利工程專家王景因治理河渠有功績,得到皇帝的賞賜,禮物中就有一部《山海經》。可惜的是,它與真正的地理志相距甚遠,“山經”裡有些地方在說“山”時提到了河流,而“海經”所寫的“海”,並非中國大海的真實狀況,而是神話傳說中的“海”,以及“海外”的國家、地形、山丘、河川、奇人、異物。魯迅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學者基本公認它是一部神話傳說。書中對於“海”的記述,與地理學意義上的海差距甚遠。如說“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即使按照先秦到西漢時期的海岸變化來看,也與實際狀況不符合。《山海經》說中國的東、西、南、北、中都有海,有學者認為這指的是山海、人海、物海,卻沒有汪洋大海的含義,因為中國只有東方和南方才有大海,先秦時期古人還沒有能力涉獵這些海域。現代神話學家袁珂認為《山海經》大約成書於春秋末年到西漢初年。在這5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生活在中原內陸地區的人,即使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對海也缺乏真實的瞭解,不要說全球範圍的海,就連與華夏陸地相連的海都沒有搞清楚方位和狀況,但是他們在神話思維之中已經和海發生了交集。

總體而言,先秦時期的古人,與海發生關係主要體現在精神嚮往的領域,再具體說是集中於文學想象和哲學體悟。他們眼中的“海”有一些基本內涵:中國四面為海環繞,居於“四海”之內,這體現了古代傳統的“天下”觀;海是比河更為遼闊浩瀚的水,百川匯入,深不可測,象徵著宏大、崇高的精神境界;海是一個不易到達的地方,“海隅”“海角”表達的就是距離的遙遠;海上有縹緲的三山(蓬萊、方丈、瀛洲),有海神,有仙人,有長生不死之藥;在心理上,“海”是一個可以遁世的去處。總之,“海”在先秦古人心目中,既具有令人嚮往的魅力,又充滿神秘色彩,某種程度上還帶有恐怖的意味。在今人看來,這些“海觀”帶有不少臆測,那是受到了古代生產力水平和認識水平的限制。但這些史實表明,春秋戰國時期,“海”已經進入了中國古人的精神世界,成為古代水文化的一部分內容。

一起聊聊《山海經》中的海

從文學想象“說海”,並非都用在文學世界裡,也常常用於政治見解的形象性表達,這是中國古代“說理而長於比興”的文化傳統。《戰國策·齊策》中有個故事:齊國貴族靖郭君田嬰準備在薛邑築城牆,門客多來勸阻,田嬰很不耐煩,下令再來勸阻的人一律不讓進。有一個門客要求接見:“我只要說三個字就行了,多說一個字就請把我烹死。”田嬰召見了他,門客急步前來稟告說:“海大魚。”說完轉身就走。這一招吊起了田嬰的胃口,反而要他留下把話說完。門客說:“您沒聽說過海大魚嗎?用魚網捕不到它,用魚鉤牽不上它;可是,它晃動身體時,脫離了海水,小小的螞蟻、螻蛄也能制服它。如今齊國也是您的水呀,如果您失掉了齊國,薛邑的城牆築得再高,又有什麼用呢?”這番話終於讓靖郭君放棄了在薛邑築城牆的打算。這段故事裡的“門客”,算是一個“基層思想家”,“海大魚”的形象讓我們想起今天熟知的大海邊上擱淺的鯨魚,其中蘊含了一個傳統道理:再大的魚,離開了水就是死亡。

知識分子缺乏實地觀海經驗的情況,到三國時期被曹操刷新了。他北征烏桓,途經滄海,親眼目睹了海的浩瀚壯闊,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首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前八句第一次實地觀察和描寫了大海的真實狀貌,改變了以往文學作品裡的記載。後四句又展開了對大海的文學想象,這想象特別“合情不合理”:按理說,滄海再遼闊,總在天地之間,但在詩人曹操的情感世界裡,天空被大海包容,日月星辰都出沒於大海,在大海之中運行,壯闊的想象之中融入了詩人的宏大氣魄和豪邁人格。西方文學史上,直到英國詩人拜倫的《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才有了直接描寫大海的詩歌,這比中國文學晚了1000年。

一起聊聊《山海經》中的海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