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員工十年不漲薪,新飛電器走向沒落倒閉的問題有哪些?

姜桐神州英才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電器好,相信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大家都知道,新飛冰箱曾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的標杆,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20%。曾經輝煌的新飛電器,近日卻傳出消息稱:新飛電器因經營不善而向政府遞交重整申請,瀕臨倒閉。據悉,新飛電器準備通過進入重整的方式,取得法律保護,使公司能夠進入相對安全的經營環境,並可以專注於公司再生的戰略設計。新飛電器已經啟動了工作小組,其中包括管理人員和永安上海諮詢公司代表。同時,將按法院指派監督人以監督重整工作。

至於新飛電器走向沒落倒閉的原因,老虎君認為:

盲目引進外資

2002年新飛電器在政府主導下,同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實現合資。2005年,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國有股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至此,新加坡豐隆電器股權上升到90%,且從中方手中拿到新飛電器經營管理權。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豐隆集團創立於1963年,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和標竿企業,也是世界跨國性的集房地產、銀行與金融服務、酒店等綜合類的企業集團。但從未涉足家用電器這一領域。

失去了多元化發展的機會

豐隆集團對新飛管理模式謹慎有加,新飛管理人曾多次提出收購國內空調企業,都被豐隆集團否決,失去了向空調業進軍的機會。

據最新消息,豐隆亞洲已計劃向新飛電器注資10億~20億元,目前新飛電器將逐步恢復生產經營。


環球老虎財經


說起中國的冰箱產業,相信很多人都會記憶猶新,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如果誰家能夠買得起一臺家用冰箱這絕對是家裡的大事,冰箱作為家庭大件在家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當時人們評出了一個冰箱產業的四朵金花“海爾、容聲、新飛、美菱”,這四大冰箱巨頭曾經一度壟斷了中國的冰箱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最成功的產業成果,然而二十多年的時間過去,如今的四大冰箱巨頭過的怎麼樣了?

最近,一份濟南日報的報道稱新飛電器的重整說明流出市場,這份聲明由河南新飛製冷器具有限公司、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聯合發佈。重整說明中稱,截至2017年10月31日,以上3家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和下滑,在過去幾年出現持續虧損。所以,雖然外方股東給予大量的資金和支持,還是無法徹底挽回公司面臨市場的挑戰。迫於資金鍊壓力,公司目前惟有停止生產活動。以上3家公司已於2017年10月30日向河南新鄉中級人民法院遞交重整申請,在人民法院監督下依法進行重整。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曾經的冰箱巨頭新飛到底怎麼了?

一、新飛的榮光與衰落

對於大多數經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來說,一句傳唱南北的廣告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這就是“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詞體現了新飛作為一家冰箱生產企業的一種自信。

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新鄉市,有著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這就是成立於1964年的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這個工廠作為一家軍工企業其主要生產的是配套生產軍用通訊設備,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之後,無線電設備廠頻臨破產,最終全廠決定開始製造冰箱,並且取名新飛,這就是未來新飛冰箱的前身。在1989年,國內的家電企業經歷了一輪小寒春,當時的新飛卻搶先研發出惡中國第一臺大冷凍室冰箱,從而在冰箱市場中脫穎而出。

1990年,和當年的海爾很像,新飛當眾砸毀了1400臺不合格冰箱,開始全面加強品質管理,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1992年品質優良的新飛冰箱就成為國禮被國家領導人帶出國外,成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的一張國際名片。於是4年的時間不到,到了1996年,新飛就大批量推出了雙綠色無氟冰箱,成功拿下了中國冰箱品牌的前三強,市場份額直逼20%,也就是這個時間大名鼎鼎的中國冰箱產業四朵金花出爐,新飛與海爾、容聲、美菱一起成為中國冰箱企業的代表。之後的十年可謂是新飛輝煌的十年,1996-2005年的十年時間裡,新飛冰箱長期位居全國前三,2005年的時候市場銷量高達300萬臺。

當年的中國以買得起新飛冰箱為榮,在農村有些姑娘嫁老公的標準就是家裡有沒有新飛冰箱,當時的新飛工人也可謂是搶手職業,每次新飛發工資當地菜場都漲價,公司福利好到員工因為吃不完要求領導不要再發了,在當年的新鄉能穿上新飛的工服絕對比西裝革履更有面子。

然而,有句話叫做花無百日紅,在新飛最好的時候,2002年新飛電器同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實現合資,2005年新飛電器國有股份再次轉讓,39%的所有股份進入外資手中,新加坡豐隆電器的股權上升到了90%,全面接手新飛電器的經營管理權。和大多數人預計的不同,引入國外投資者的新飛不僅沒能實現改變中國企業過於“鄉土”的企業形象,對標西門子的目的,反而,新飛這幾年急轉直下,關閉了空調線、新飛九廠、小冰箱線,2011年新飛出現了業績的第一次整體下滑,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據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前9個月,新飛冰箱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分別為2.83%、1.7%,已被擠出行業前十強。

二、新飛到底怎麼了?

中國企業就像一個新娘一樣,新娘嫁了洋老公,有的時候是婚姻幸福家庭美滿,但有的時候卻是水土不服矛盾頻發,新飛很可惜沒成為前者反而成為了後者。成立於1963年的新加坡豐隆集團是新加坡最為有名的房地產和酒店企業,其旗下擁有11家上市公司,豐隆擁有110家國際酒店,遍佈亞洲、大洋洲、歐洲和美國。但是,和明顯這樣的一家房地產巨頭其實並不具備豐富的家電企業管理經驗。

然而,新加坡方面卻也不太認可中方員工,控制新飛之後新加坡方面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空降管理人員,幾年時間不到,新飛的中層管理人員從改組前的不到100人增加到了三百多人,最頻繁的時候每個月都有人事任免,這些空降的管理人員對於新飛的情況和市場的實際狀況其實瞭解有限。管理人員過多再加上又是空降導致的結果就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再加上管理人員很少去車間、去生產線,直接的結果就是員工完全不認識這些領導,只能夠依靠衣服的領子顏色來辨別(據說在新飛普通員工是黑領,領導是花領)。

與此同時,員工的福利水平也在快速下降,1999年的時候新飛的工人工資是一千多元,是當時新鄉本地平均工資500元的兩倍以上,但是之後工資水平快速上漲的時候,新飛的員工工資還沒漲,一線員工的福利津貼越來越少,十年沒有漲工資成為一個常態,於是矛盾累積到2012年的時候新飛出現了大罷工,2012年10月9日,河南新飛電器總部及下屬企業數千名職工聚集在總部大門口,開始維權罷工,並拉出橫幅:“漲工資,要生存,以理性救新飛”。10月10日新飛電器總部門口出現又一橫幅:“三無人”連國慶、張偉添滾出新飛。當時,有員工列出了一組數字:新飛安裝溫控表的車間淡季工資890元左右,旺季1200元左右。這遠低於新鄉市職工平均收入水平的2160元,而有媒體報道新飛的新加坡管理層的工資水平是普通員工平均水平的23倍以上,引發了員工極大的不滿。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新飛一系列問題的同時,市場卻在飛速的發展之中,作為行業領軍的海爾、西門子、美的等企業紛紛抓住消費升級的大潮改進產品,提升品質,吸引消費者的時候,新飛卻少有改進,由於工資水平競爭力有限,根據中國新聞報的報道,新飛的研發部門形同虛設”,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四五百人的技術研發人員走了一大半,其中九成進入了競爭對手企業。而研發人員流失直接導致新飛產品“落伍”,最終新飛只能不斷地從大中型城市退出,只能轉戰三四線城市等一些較小的市場。

最終,新飛還是走到了停產重整的這一步,也許對於新飛來說可能也是不得已的舉動,重整離破產其實近在咫尺,對於現在的新飛來說找一個好的買家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借用曾經帶領新飛起飛的新飛靈魂領袖劉炳銀生前的一句話:新飛有兩個上帝,一個是顧客,一個是員工。新飛就是員工的家。

新飛的成功到衰落給了我們巨大的啟示,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有幾個核心的關鍵點值得關注:

一是企業的管理層一定要認真理解市場,從戰略層面敏銳判斷出市場的走勢和未來趨勢,及時調整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獲得生存的機會。

二是企業管理層一定要始終顧及員工的利益。對於企業來說,員工的情況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好壞,當年著名的企業家亨利福特就反覆強調,給員工加薪絕不是增加企業成本,而是推動企業向好發展的重要舉措,只可惜新飛的新加坡方面管理者始終沒能理解這個原理,當企業不把員工當作自己人來看的時候,必然會導致企業管理的日益混亂,企業難以留住真正的人才,企業的生產快速下滑。

三是引入外資絕不是靈丹妙藥。中國企業其實長期存在一個崇洋媚外的思維方式,覺得外國的東西都是好東西,誠然中國的製造業在某些領域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但是中國企業必須要認清中國的狀況,盲目引入外資對於企業的發展其實並不一定都是好的,這一點需要企業認真關注。

新飛已經走到了重整的這一步,希望新飛可以重整順利,說不定還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希望這一天不要太遠。


瀚海觀察


什麼時間的文章啊!


老西影像


不能說10年不漲工資,只是說漲的非常緩慢,從03年的7.8百漲到13年的1千5.6太緩慢了,跟物價房價飛速上漲今天比例懸殊太大!致使公司內部問題叢叢,員工懶散混天,工作沒有激情,跳槽眾多,中高低層及技術人才流失嚴重,我11年離開的新飛,當時已經千瘡百孔,不堪回首,一個連保證不了員工生活保障都付不起的公司,遲早會以慘敗收場!


淡定129493963


我是新飛的一名員工,就我自己瞭解的做個簡單的闡述!

首先,中層及低層領導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各種小領導太多,分的太細,天天都是不幹活,拿著很高的工資(當然有很多領導還是幹活的,我指的某些領導!新飛的蛀蟲!),他們一個人就可以頂好幾個工人的工資,每天只會安排工人幹這幹那,幹不好就吵,但是女員工不一樣,長得好看點就可以進辦公室,跑個腿,或者乾點別的輕易得工作,甚至有的跟小領導……(此處省略!大家都懂得!)。

其次,倒新飛的蛀蟲太多!比如,偷原材料,我聽說,倉庫的某些領導整捆的銅管都敢往廠外面運,中飽私囊!最後錢到了自己的腰包!還有偷壓縮機,偷發泡料,這些都是冰箱裡面最值錢的東西!

再次,浪費太嚴重,明明是好的冰箱,卻要破壞掉,裡面的配件也大部分都成廢品一起扔到了廢品庫!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新飛有句順口溜,新飛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

這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就不一一敘述了!新飛的管理漏洞太多,說實話,就這樣的發展,不倒閉才奇怪!我愛新飛,但是我只是一名工人,改變不了什麼!真心希望新飛能越來越好!!!!!!!


白開水26190


“新飛廣告做的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是筆者小時候聽過最經典的廣告語之一,曾經家電行業的楷模,如今正成為絕唱!

曾與海爾,容聲,美菱並稱是中國冰箱界的“四朵金花”,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的幾年裡,四大品牌一直稱霸市場,2005年,如日中天的新飛冰箱銷量高達300萬臺,市場份額一度達到了20%。

那個時候,家裡有一臺新飛冰箱是一件很驕傲的事,甚至在農村,女方會以男方家中有沒有新飛冰箱來判定這個人的家庭情況,以此作為相親標準。

這次破產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12到2013年,新飛就曾兩次面臨著倒閉危機,廠方已經連續10年沒為工人漲過工資,一線工人月收入僅千元上下,不僅遠低於沿海地區家電同行,就連新鄉當地2000多元的平均工資水平都遠未達到。只是每次都是在停產消息傳出後不久便恢復了正常的生產運營。

筆者覺得,如今的新飛的破產正是潛在危機的爆發,在這個智能現代化的時代,沒有創新,沒有追趕時代的激情,終將被社會淘汰,新飛亦是如此。

這也是給中國一些家電製造業的一個警鐘,那些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的人和事,總有一天會被這個突飛猛進、不斷創新的社會淘汰。


訂閱:豫拍 為你解讀更多關於河南的歷史和旅遊..


豫拍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營銷方面,從目前的產品質量來看,冰箱並非高科技的產物,質量方面身新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從冰箱這幾年的發展設計來看,冰箱的外觀設計基本上也比較相似偶爾有一些小的突破,因此,質量沒有問題,外觀設計沒問題,那麼我認為問題就出在營銷方面了,這幾年自媒體發展的那麼厲害,微信,頭條都有快速的發展,但是你在上面沒有看到新飛冰箱的信息,營銷沒有做好的原因,可能是領導人過於守舊!


情濃勿語93204096


具體忘記時間了好像12年吧,開年終大會新加坡老總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年工資上漲了100塊錢。然後下邊員工一片噓聲!


左翼半白


我去年修一個新飛冰箱,不製冷。維修人員到家後說漏氣要換管子,現在管子是鋁材的,要換成銅管需近600元,燈不亮約90元,修好需近700元,買個新的一千多點。新飛質量過關麼?維修到位麼?唉,我們的大新飛,生產的是啥產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