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是在外少量运动好,还是在家静养好?

不忘初心145842449


毫无疑问,但凡能动,还是动一动的好。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肌肉衰减等问题。而是当的运动,尤其是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和柔韧性运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多的好处。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背部和关节疼痛、促进循环、改善关节活动,促进运动和改善肌肉健康。

老年人即便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在没有健身器械的情况下,俯卧撑就是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方法。再比如一些腹部肌肉训练。 主要练习方法是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等。甚至可以用稍小一点的矿泉水瓶,比如500ml的一瓶水,进行向上抬举的锻炼,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力量抗组运动,对上肢肌肉的锻炼有非常大的好处。再比如一些医疗保健操。这个也很适合,而且是全身运动,也可以在客厅、凉台上做,新华书店同样有教练碟和表演碟卖,学起来也不难,做起来也比较自由,很随意,可以在任何你有时间的时候做。小哑铃,握力器都是好帮手,拉拉弹力带也是非常好的力量训练,可以逐渐增加强度。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太极拳是柔韧性锻炼的好方法,对老年人来说非常有必要。有统计表明,65岁以上老人的意外死亡,有75%与跌跤有关,且年龄越大,跌跤后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越高。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的跌跤率降低了47.5%,太极拳是防老年跌跤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闲来无事打打太极是一项极好的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变差,为此,更应该注重运动和养生,那希望老年朋友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能安享晚年都赶紧运动起来吧


作者: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新浪微博医疗大V;中国营养科学传播之星,从事临床营养治疗、营养培训教学和营养科普传播20余年,出版《吃的百科》《长胎不长肉》等科普书籍20余部



老话有云“生命在于运动”,在我看来“生命不止,折腾不朽”。人活着和逝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动”!这么写,貌似感觉有些小恐怖,其实人活着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事情。

我姥姥以前一直在农村,70多岁的时候还在自家地里干活。那时候的她不能说身体倍棒,却也是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利索,很少感冒。

后来搬到城里来住,不需要她出什么力了,每天最大的活动量就是煮个饭。慢慢的发现姥姥很容易感冒,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年轻时候低血压,现在偶尔的高血压;更别说这一两年住了四五次的医院。

可千万别小看这出门运动,不论你是只徒步遛弯儿,还是有氧运动,首先会增加基础代谢,从而增加身体抵抗力。

老年人的膳食指南指出,老年人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更好的接受紫外线照射,利于合成体内的维生素D,缓解骨质酥松和肌肉衰减。

所以70多岁以后的老人千万不能在家静养,还是一定要动一动,哪怕你在家拖拖地,或者到楼下公园散散步都好!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我有靠谱回答


营养百事通


70多岁的老年人是在外少量运动好,还是在家静养好,这个问题我想我有发言权。

因为我家中有好几位老人之外,我还去医院当过义工。

特别是在做义工的那段时间,接触了很多老年人。

老实说,老年人出去做工作不等于运动。

当我去做义工时,遇到的老年人都是家庭比较贫困的。

当时香港有个爱心组织,免费下乡给病人看病,并且免费赠药。

来了很多老年人,他们之中很多家里都是有很多孩子的,他们的孩子又生了很多孩子,家庭负担比较重。

所以每一次免费看病及免费发药他们都很踊跃的来参加,排很久的队也毫无怨言。

他们从事的工作有,看大门,有偿做护工,做清洁阿姨,在工厂组装芭比娃娃,打手工毛衣,也有的阿姨帮忙亲戚有偿带小孩。

他们都有同样的神情,就是很疲惫。

既然还要再就业,拿老板多少工钱,就得干多少的活,还因为自己年纪大的原因,担心活干不好会被炒掉。

所以他们很多都是脸色不太好,可能和他们平时吃的东西不讲究均衡营养有关,那些做清洁工和做手工的老阿姨。

仔细去看他们的手指,关节都特别粗大,就是说手指的关节大都做工作,做到有些变形了。

可是因为家境的缘故,如果有人跟他们说,你回家享享清福吧,毕竟已经70岁了,他们一般会这么回答,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是得找点事情做。

而另一个群体呢,就是像我母亲这一类群体,退休老教师。

他们组成一个团,里面有退休老教师之外,还有退休护士,退休医生,还有一些退休的单位办事员。

这样一群老大妈也都是60多70岁的,甚至有七八十岁的,看起来就年轻很多了。

他们的退休工资一般比较高,就是怕在家里久坐不动,身体的各项机能退化,所以他们就抱团,逼着自己互相鼓励,每天出来锻炼身体。

他们会一起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有时候也相约一起去K歌。

精神状态方面跟那些去打工当作是运动的老年人,差别真的是天差地别。

家境不错的老年人,一般是当年受计划生育的限制,没有生那么多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孙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退休金他们自己一般花不完,孙子不多,他们也就不用帮忙去带孙子。

所谓在家静养,无非是看电视,当然也有养花的,但也有一些老人比年轻人还更沉迷于手机游戏。这样对身体不好。

总之不能矫枉过正吧,家境一般的老人,最好不要从事太累的工作,偶尔偷下懒,人生想通了也不过是3万多天。

而那些家境好的老人,心情都很愉悦,生活也富足,就不要老在家所谓静养了吧,多运动,身体才能保持好状态


24帧半


按照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现在平均寿命增加了,还没有达到平均寿命80岁,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活到90岁,就有另外一个人70岁寿终正寝。近观2018九十两个月,有好几个名人离世。所以运动要适可而止。以中等运功量,出微汗即可。我有五位一时的人,年龄学历经历相似。一位事故不到六十去世,一位身体状况好,七十岁每天转一种年轻人才玩的运动器械不费力,得病约半年呜呼。一位医生(主任),也得病呜呼哀哉,都是七十出头,就是我和另一位还活着。另一方面,我认为心态很重要,那两位得病去世的,都是老年丧子,可能也有关系。


兴海亭



东日暖阳26


因人而异,身体好的可以坚持锻炼,走路,骑车,游泳,做些器械练习都可,但一定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我平时就是背着相机到处走走。骑车,游泳,打球……我今年过了七十二岁,办的是健身年卡,每天下午在健身房一个多小时,跑步机中速走25分钟,器械练习力量20分钟,游泳30分钟……然后洗个热水澡回家吃晚饭,觉得很舒坦。每年都和老伴各处旅游几次……平时人们见我,都说我也就是六十岁……我暗自开心😊


高高的天线


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是在外少量运动好还是在家静养好?

首先这个问题不知是什么年龄的人提问的。就我个人观点而言,适量的、适当的运动会改善身体机能。不论什么年龄段合适最重要。

门诊七十多岁的病人心肺功能良好的很多见,八十、九十岁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七十多岁其实不能说“老”,还有一些人生理年龄虽然超过七十,但还要求医生开具健康的诊断证明,坚持参加马拉松比赛。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1、适量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直接消耗大量的多余储存能量;另一方面能直接提升身体的身体代谢,增加日常多余能量的消耗,从而提升身体机能。

2、适量运动可延长寿命。有科学研究表明,每天运动的老鼠在同等情况下寿命可增长25%。可见运动确实可以延长寿命。

3、适量运动改善心血管系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升心肌工作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对身体的适应能力。

4、适量运动有助于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生活品质。运动时中枢神经会兴奋,从而达到大脑其他部分的休息状态。人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身体自然会保持年轻化,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标。

生命的基本要素是阳光、空气和水。适量的户外运动直接接受太阳的光辉普照,呼吸新鲜空气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

虽然有言“人活七十古来稀”,但是在现代生活中,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好转,七十多岁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未来的好生活还有很多,从自己做起,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培养良好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就不会纠结在静与动的选择之中。再加之静与动本就是相对的,思考是一种动;呼吸是一种动;就连说话聊天亦是一种动。只要不僭越自身之能都对身体有益处。

对于医生来说,只要有活动能力,生命体征没有出现异常状况,都会建议选择合适的活动。

比如:呼吸运动——是每个人每时每刻有需要的一种活动,其实也是一种运动方式,也是一种动员核心深层稳定肌群(包括膈肌、多裂肌、腹横肌等)的运动,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只要有生命体征存在就需要呼吸,如何呼吸更好、更科学、更健康是需要专门训练的一种运动方式。所以,静养只是针对生命体征确实出现异常的患者的简单建议。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娄志堃医生


能动就别呆着,不管多大年纪,呆久了,问题就出来了……

但毕竟七十岁了,不是说想运动就能运动。

更主要还看自己的一般情况,您这这位七十岁

可是我们不指望,我们七十岁都能这么精神。

现在已经70岁以上的人,都是为这个家庭,乃至为国家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的一代,付出青春年华,付出健康的一代。

操劳了大半辈子,身体难免会出现问题,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关节疾病等等问题,力不从心,想活动有时候也活动不了,只能静养!

但如果一般情况不错,没有心衰、没有肺功能不全,没有关节疾病,那么肯定活动好。因为活动是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三高控制,有利于心肺功能改善,有利于消化食物,有利于改善便秘等等好处。

但一定适可而止,对于能活动的老年朋友以散步、太极、小舞蹈、慢跑为主!


总之,能动就别呆着,静养更多的是心态。

所以要能动一定要动,但适可而止。


心血管王医生


七十多岁的老年人究竟在家静养好还是外出少量活动好?


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是看老人家的身体状况而定。


如果老人身体健朗,没有特殊的心肺疾病,手脚活动自如,每天适当地外出活动活动,

绝对是有益无害。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天气。


如果是雨雪天或是天寒地冻的日子要避免外出,因为老人家身体机能衰退,反应也不是很灵敏,万一不小心摔倒,很容易骨折。一到冬季,就是跌倒骨折的高发季节,所以一定要注意。


2、老人家外出运动的时间不易过早,最好等太阳出来。


也不要空腹运动,容易低血糖。运动时间也不易过长,如果有点累了就要停止休息。


3、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


比如散步,打打太极拳,节奏缓慢的广场舞。有些老人喜欢爬山,其实爬山,上下台阶对膝盖的伤害是很大的,这还是要引起重视的。


我爸妈也马上要七十了,只要天气好,两老都会出去溜达溜达,找老邻居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每天开开心心的。



如果是身体有疾病,比如说血压特别高 ,或者心肺功能不太好,走几步就要不断喘气的,那还是要在家静养的。


不管老人是喜静还是喜动,身体是好还是坏,唯一不变的,极其渴望的就是来自孩子的陪伴,所以当父母老了,我们可以放慢脚步,扶着爸妈,陪着他们一起看春花秋月,看日落月出,就像小时候他们陪伴着我们一样。


荒海拾书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适当的运动都是维持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

一、运动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肌肉和骨骼,使我们身体更强壮,既然年龄大了,也不容易摔倒和受伤;

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心功能,让我们的心脏跳动更有效率;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以及血压、血糖、血脂;

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病;

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和睡眠;

运动可以减少癌症。

总的来说,运动可以使我们活的更健康更长寿!

二、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做什么运动?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如果心脏功能没什么问题,原来又很喜欢运动,那么,继续您喜欢的运动就可以,只要不是过于劳累。

慢跑、快走、游泳、跳广场舞、瑜伽、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运动。

另外,老年人也可以有意识的做些拉伸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活力。这些拉伸包括:扩胸、抬腿、足踝屈伸、胳膊上举、颈部环绕和屈伸、

当然,运动不一定非要到外面,如果家里有条件,如果您喜欢,在家做运动也是完全可以的。


三、多大运动量合适?

每天中等体力活动30分钟,每次15-20分钟一天两次;拉伸运动每次可以6-10分钟,每周2-3次。慢跑、快走、瑜伽、交际舞都算中等体力活动。

四、几点注意事项

心功能有问题的老人,要注意控制运动量;

有劳力性心绞痛的病人,注意运动量不要诱发心绞痛;

运动方式要适当,避免肌肉拉伤;

注意补充钙,避免因骨质疏松而造成的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