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有哪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

旗正飘飘


局座张召中曾在一档节目中预测土耳其会不会击落俄罗斯战机。结果一语成谶。

2015年10月17日,军事专家张召中教授,在一档节目中被主持人问道:“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会不会选择和俄罗斯合作?”,张教授回答道要看在哪个方面。谈到防控识别方面,张教授说了一句:“现在俄罗斯飞机来了,土耳其你给我击落一个看看。”









没想到一语成谶,在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在土耳其境内坠毁,最后确认是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土耳其方面声称俄罗斯侵犯土耳其的领空。土耳其紧急召见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大使,通报了此次紧急突发事件。声称土方多次发出警报未果的情况下,才击落俄罗斯飞机的。

就在当天俄罗斯一架米8直升机,在搜救被土耳其击落的苏24时,被土耳其地面武装部队攻击。后来由于飞机被击伤而迫降,机上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被打死。如果说上次的是误会,这次的不能还会是误会吧,而且就在向各国大使通报的当天。

直到2016年6月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才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道歉。


渔耕樵读


关于中国古代的谶纬,最兴盛的就是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开始衰落,到了隋朝全面禁止图谶,从此谶纬在中国就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学问,今天除了学术界严肃的研究之外,也就只有一些道听途说的江湖算命者还会接触到这些了。

历史的来看,这些谶纬表面上都是极为精准的预言,但实际上几乎都是后来者杜撰、附会,很少有真正准确的预言。

例如传说秦始皇在活着的时候,看到了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胡人,就赶紧派遣了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去北边打匈奴了。但秦始皇死后,众所周知,李斯与赵高、胡亥合谋,修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这个“胡”,原来指的是胡亥。

这则典故记载在史书里,这已经是较为可信的谶语了。因为在秦始皇的时代,说亡秦者胡,说不定制造这个谶语的人本意就是指胡人,后来附会到胡亥身上是巧合。

更关键的是,秦朝理论上是亡于子婴。子婴在放弃帝号,退为秦王的时候,就已经“亡秦”了。

因此,大家有兴趣阅读前四史,此类谶语比比皆是。但是,也确实有一些货真价实的准确的预言。

比如,西汉末年,流传着一个谶书《河图赤伏符》,其中有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个记载,确确实实是西汉末年的东西,不是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当了皇帝后,被人制造出来的假货。当然,这则谶纬流传的时候,刘秀应该也已经出世了。但不能不说,这句话具有极强的预言性。

不过,细细考虑,也觉得没那么神奇。因为,刘秀这个名字是很普遍的,就连西汉末年的刘歆,也曾改名为刘秀(有人说他恰恰是看到了上面的谶语,故意改的,这个没有证据,存而不论)。而且,后来也有记载说刘秀年轻的时候也见到过这句话,所以刘秀一辈子都极为相信谶纬。

总之,这个关于刘秀当了天子的谶语,已经是我所见到的,能够被史料所证明的,凤毛麟角的预言了。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事情。

西汉时候,有一句谶语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关于一种天象,五星连珠,也就是太阳系的五颗星星连成一线的特殊现象的描述。这句话记载在《史记 天官书》里,是货真价实的古代的谶语。

直到有一天,公元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直到有一天,公元1995年,新疆出土了一块东汉的纺织品,上面赫然绣着这行字,就是这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图片来自百度):

天文学家预测,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也就是天文上的“五星出东方”。

而今年的大事告诉我们: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这次,倒是不由得不相信了。

对谶纬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日本学者安居香山等编辑的《纬书集成》;新书,有最近两年青年学者孙英刚的《神文时代》。


danyboy


“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满朝书纸贵,尽是读书人”。

这是八十年代初中期流传在我们这一带的谶语,人人皆知,应该后面还有的不记得了。当时也就十几岁吧,整天去胡思乱想,越想越后怕的,田都无人种,路都无人走了,这世上还有人吗?这不是世界末日了吗?那时农村很少有通公路的,很多孩子都没看见过汽车,每当乡镇集市赶圩,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走路向市场汇集,非常热闹。我老家人多田少,每人只分得几分田,许多人都缺吃的,谁家不想多种点田呢?

九十年代后,农村陆续修通了马路,都是各村自发组织起来,出义务工修的。有钱的买了车跑运输,每到乡镇街上赶圩的日子,人们都不再走路换成搭车了,直到今天许多人都自己买了车,从乡镇街上开车回老家,路上再也看不到一个走路的人了。一些原来各村四通八达的小道因多年设人走,都长满了草木,路都找不到了。

也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农业人口大规模流动到城市打工,老家五百多人口的村庄只剩下五六十个留守人员了。全村近三百亩农田,今天还在种的不到五十亩了。一些田从九十年代开始一直荒到了今天,二十多年了无人耕种。

这个谶语的后一句就更好理解了,八六年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尽是读书人了,只是“满朝”这个词的意思,我直到今天还没弄清楚。

“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满朝书纸贵,尽是读书人”。这个三十年前的预言,到今天全都精准地应验了。我一直在想,这个神奇的预言到底是出自哪位高人之口,又是如何流传开来的,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又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就神奇地应验了!求解。


三农新视界


说一个关于娱乐圈的神预言吧,很多人都知道莫小奇,她曾经给娱乐圈很多大角色预言过,大部分一一实现。以前她是一个演员,并且演技也还不错,后来因为自己喜欢神学星座运势这些的,因此改行,不过在此之前她也研究星座研究了二十多年,因此厉害也不只是说说而已。她也由此开了新节目《星座棋谈》。也有明星上过这个节目。

再加上后来的预言一一应验,所以她的名气越来越大,相信其实很多人是不敢去预言的,毕竟命里注定的东西,早点知道并没有什么用。

著名事件一:莫小棋高云翔。

以前莫小棋给高云翔预言,说过高云翔是蜜桃型男人,身边暗恋他的莺莺燕燕很多,桃花非常旺,并且以后会和其他女人闹出事情,并由此会危及事业和家庭。所以莫小棋就叮嘱了高云翔,一定一定要管好自己,不要乱来。



当时看高云翔整个一蒙圈状态,或许也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去实践。当然了,莫小棋的预言应验了。高云翔果真陷入桃色新闻,并且被捕,遇上了人生的第一次真正的难题。

著名实践二:贾乃亮李小璐。

李小璐的新闻真的人尽皆知,也由此应证了莫小棋当初对贾乃亮说的话,大概可能也许就是李小璐没看节目吧,所以不知道莫小棋的预言这么准,或许就贾乃亮而言,他老婆李小璐是不会出轨的,所以问题症结在他身上。他当时也问了莫小棋,说是自己会出轨吗?莫小棋没有正面回应他,只是让他谨慎的处理。


可能贾乃亮也听进去了,并且严格的要求自己,但他太自信了,没有想到出轨的会是他老婆,而当初莫小棋预言他会在2016年至2017年会需要克服一点困难。

而从现在看来,贾乃亮也确实克服了这个困难,也没有和老婆离婚。

著名事件三:宁财神。

宁财神也是一路顺风顺水,2014年以前都是这样的,后来莫小棋给他预言,说宁财神接下来的八九个月内事业会有重大转折,果不其然,宁财神就在2014年6月被爆吸毒,从此人生尽毁。


这些预言放到现在来看真的不可信,毕竟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而莫小棋也说过,希望大家不要将此神化,这种预言就和预测天气预报那些的差不多。

你要说不信吧,确实她预言的都一一应验了。她还预测过袁姗姗会在2019年奉子成婚,我们就坐等这个预言是不是真的会应验吧。

你相信莫小棋的星座棋谈吗?


爱豆伴酱


历史上,精准到可怕的预言莫过于【推背图前传】和【推背图】两部神著。【推背图前传】的作者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138岁那年,根据一生的修炼,在昆仑山写下此书。

在【推背图前传】中,精准预言了治水的大禹【三次家门过,借口为治水。变心弃糟糠,只为有小三】。在大禹刚刚接到治水命令,孟婆担心丈夫的安危,打开【推背图前传】,看到丈夫大禹会因此感情不专,抛家弃子找小三,就极力反对大禹去治水,大禹固执己见,终于应了【推背图前传】的预言,三过家门而不入,夫妻感情破裂,最终孟婆喝下忘情水,夫妻反目,一辈子不再想念大禹。

而在【推背图前传】中,明确预言了后世名人【骑牛是老子,坐车是孔子。打杀是孙子,坑爹是儿子】。【推背图前传】还预言了唐,宋,明的事件。打开第三十六章,【后世天下唐宋明,手足相残失亲情。唐朝要数李世民,杀了哥哥再杀弟。宋朝天子赵匡胤,弟弟篡权劈脑门。明朝江山朱元璋,朱棣火烧建文帝……】。

【推背图】在【推背图前传】的基础上,传承了古人的精华。袁天罡李淳风在【推背图】中,对近代历史也作了准确预言。【德国起二战,转眼就要完。苏德莫开战,一去不回还。世界都维和,消灭希特勒】。第四十二章【小心本拉登,恐怖分子精。准备要做好,提防911】。第四十七章,【MH370,瞬间无影踪。别再问根源,退票最安全】。

在世界预言史上,【推背图前传】与【推背图】,成为人类无法破解的奥妙,有人说袁天罡李淳风是穿越的,不过,这两部预言神著的精准度,至今世界无可超越。


白这个颜色


一、许负

许负,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谁啊?等看了她的事迹后,绝大部分人又会说:这么神奇?真不是小说编的?这太不科学了!

许负的成就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女神相!

许负也是有事据可考,她因为善于相面而被封侯的第一人,她以善于相面而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亭候。

那许负都做出那些预言而被汉高祖刘邦称赞封侯呢?

1、预测天子

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禄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当刘邦、项羽、以及其他起义军正在反抗秦国的时候,许负来到魏豹家里,看到了魏豹的媳妇薄姬,许负就说:薄姬的面相好啊,以后生的儿子能当天子。

正准备联合刘邦攻打项羽的魏豹听了很开心,觉得我媳妇生了个天子,我就是天子老子了,干嘛还要听刘邦的?于是就背叛了刘邦。

于是魏豹成功触怒了刘邦,被刘邦派兵打了个稀里哗啦,全家都当了俘虏,魏豹被处死,薄姬被送去织布,结果有一次恰好被刘邦碰到,刘邦看上了薄姬就充到后宫,过了段时间,薄姬生了个儿子取名刘恒,封为代王。刘恒就是后来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汉文帝!

看,许负预测的一点都没错,薄姬的儿子果然当了天子,只不过可惜魏豹白高兴了一场,还搭上自己的性命。

2、预测周亚夫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二儿子,有一次许负给周亚夫相面说:你再过三年就能成为侯爵了,成为侯爵之后再过八年将成为大汉的丞相,基本上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再过九年,你就会病饿而死了!

周亚夫一定哈哈大笑,反驳说:我哥哥已经继承我父亲的侯爵了,就算我哥身亡,那也有他的孩子继承爵位,怎么会轮到我呢?而且你刚刚说我未来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又怎么会饿死呢?我读的书少,你可别骗我!

许负也不反驳,只是指着周亚夫的嘴说,“你的嘴唇边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在我看来,就是种饿死的面相。信不信由你。”

结果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汉文帝剥夺了侯爵。文帝不愿意周勃一家就这样完了,就选择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来继承爵位。

汉景帝的时候,七个诸侯国以“清君侧”的名义作乱,于是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也因此,不久之后周亚夫就被任命成为了丞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是因为周亚夫过于耿直,对皇帝也有点不尊重,汉景帝也逐渐疏远了他,周亚夫的儿子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私人不许持有武器),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但是拖欠了卖家工资,被卖家给举报说周家要囤积兵器准备谋反了。

结果周亚夫一家就被抓起来调查
调查官问周亚夫:“你好好的君侯不当,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调查官讽刺道:“那你估计是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年纪大了,脾气也大,觉得自己是丞相还被这么侮辱,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二、伍子胥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战败受伤,死前嘱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继位后,在伍子胥等人的帮助下励精图治,两年后,夫差大胜越国,直接攻到了越国首都会稽城,包围了会稽山。

越王勾践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让伯嚭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投降。拿人手短的伯嚭故意和伍子胥唱反调,而夫差也膨胀起来,觉得勾践也就这样了,投降就投降吧。气的伍子胥大声骂道:“越十年生聚,再加以十年之教训,不过二十年,吴宫为沼矣。”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勾践为夫差养马尝粪,卧薪尝胆,公元前473年十一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吴王夫差羞愧自杀,时间也差不多刚好20年。

三、恩格斯

最后,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800万到1 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
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会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并殃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用方面的人为的运营机构会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传统的治国才略一齐被摧毁,以致王冠成打地滚落在街上而无人拾取;
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87年12月15日于伦敦

恩格斯:波克罕《纪念1806至1807年德意志极端爱国主义者》一书引言

恩格斯在1887年就预测到了未来的世界大战,而且战争是由德国人发起,在战争后各国王室将灭亡,工人阶级将崛起。

回过头来再看看一战和二战的历史,看看苏联工人阶级的觉醒,真是神预言。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我生以来,河十数决。岂河难治?抑治河之拙?”

这句话是晚清时期经世致用的士人——魏源的发自肺腑的感慨。

魏源像

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华北地区的降水集中于夏季,易造成河水暴涨。再加上黄河流域独特的地形因素,黄河出三门峡之后,突破了山地的束缚,崩腾于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使得黄河下游地上河发育。基本上每年黄河都要经历几次暴涨,就是明清人常言的“桃汛”、“伏汛”、“秋汛”,这几次河水陡涨,正如魏源在《筹河篇》中所言:“每汛必涨,每涨必险,无岁不称异涨。” 这就对清朝的黄河治理产生巨大的压力,清政府每年在黄河上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期黄河安澜,黄运畅通。

如果遇到河溢或者决口,则更需要花费巨帑堵口。如乾隆朝青龙岗决口,清政府花费三年时间,用银两千万两,才将决口堵上。

目睹黄河屡决,靡费国力之现状,魏源不禁慨叹:“夷烟者,民财之大漏卮,而河工者,国帑之大漏卮也”。作为一个开眼看世界、以经世致用之心以观时务的士人,魏源针对黄河的弊政,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首先魏源预测到:“河之北决,必冲张秋,贯运河,归大清河入海”。

而后他建议:“审地势,移开渠塞决之费,为因势利导之谋”,利用这个“天然河道”,主动用人工让黄河北流。

具体的计划是:“乘冬水归壑之月,筑堤束河,导之东北,计张秋以西,上至阳武,中有沙河、赵王河,经长垣、东明二县,上承延津,下归运河,即汉、唐旧河故道。但创遥堤以节制之,即天然河槽。张秋以东,下至利津,则就大清河两岸展宽,或开创遥堤,即如王景用钱百亿,共一千万贯,合银五百万两尚不及兰阳、武陟之半,河既由地中行,无高仰,自无冲决。即使盛涨偶溢,而堤内堤外相平,一堵即闭,不过如永定河塞决之费一二十万而止。新河北不驾太行之脉,南不驾泰山之脉,介两脉之间,所刷皆尘沙浮土,日益深通。”

然而这个合理的建议,被清廷无情拒绝了。

人力无法完成此事,那就只能等自然之力了。

最终,在魏源生命的倒数第三年,即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北决,而决口后的流路,正如他在筹河篇中所言,黄河于河南兰阳铜瓦厢北决,也正验证了魏源的预言——冲张秋,贯运河,归大清河入海。

清政府无力堵筑,最终这一次决口,造成了清代唯一的一次黄河改道。

铜瓦厢决口示意图

魏源的预言之所以如此精确,得益于他在黄河下游和大运河中段地区当幕僚和为官的经历。由此亦可知,精准的预言,离不开充分的实践与认识。


历史宝藏


人类这种生物都想提前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预言家,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有不少精准的预言,但是它们的真假性无从得知,可能为后人杜撰,附会。

中国历史著名预言: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个胡不是指胡人,而是二世胡亥。

2.西汉著名女相士许负对于薄姬有一预言说她面相富贵,将来生下的儿子必定为天子,那时候薄姬还是魏豹的姬妾,魏豹听到许负的预言,高兴坏了,许负的预言确实灵验,不过成为天子的不是魏豹与薄姬的儿子,而是刘邦与薄姬的儿子汉文帝刘恒。还有关于周亚夫及邓通的预言也都十分灵验。这些史记中都有记载,比较可信。

3.东汉光武帝刘秀还在家种田时就有谶书《赤伏符》就有这么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中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意思就是有一个叫刘秀的人会当皇帝。于是国师刘歆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可惜被王莽所杀。而最终我们的光武帝刘秀开挂般地当上了东汉开国皇帝。这件神奇的事情在《后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等史书里有明确记载。

4.袁天罡关于女皇武则天的预言,《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5.袁天罡与李淳风的千古图书《推背图》。

国外著名预言:

近代著名的美国预言大师有“预言女巫”之称的珍妮·迪克逊,她做出了如下几个预言:

1.在1944年的时候,预言罗斯福的任职时长不超过6个月,果不其然罗斯福在占卜后的六个月内去世。

2.预言新一任总统为肯尼迪,并且在执政期间内会遭人暗杀身亡,后来肯尼迪真的连中三枪而死亡。

3.预言英国首相丘吉尔只能在下一届才能再当选首相。结果丘吉尔在当届的首相竞选时败下阵来,下一届才当上了英国首相。

4.预言世界的希望就在东方的中国,美国不会这么长期的繁荣下去,未来取代美国地位的就是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肩负起领导世界的使命。


史光荏苒


我来分享一个精准到可怕的预言。

赵烈文提前五十年预言清朝灭亡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盛夏,正在长江两岸紧张地主持围剿太平天国的曾国藩迎来了一个年轻人。六年前,两人曾经见过面,当时,曾国藩对这个年轻人“一见称赏,礼为上宾”。六年之后,两人再见,立即畅谈了一番时政要务。

这个年轻人就是赵烈文。在此后的十年里,他为曾国藩谋划政务,提供建议。深受曾国藩赏识,多次在奏折里密保他。两人亦师亦友,成为无所不谈的忘年交。最密集时,一天密谈三四次。

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两人进行了一次最关键,也是被后世人传说最广,最见识赵烈文牛逼之处的一次谈话(括号内文字为原文作者所加):

初鼓后,涤师来畅谭,言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北京城)气象甚恶(形势不好),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余云:“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势必会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指中央政府先垮台),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赵烈文自称)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指各省)无主,人自为政(地方割据),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国藩)说起北京来人所讲的,说都城那里的景况非常恶劣,时常出现纵火抢劫之类的案子。而市集店辅间乞丐成群,甚至有的妇女也裸身没有裤子穿。黎民百姓的家财耗尽、境况窘迫,恐怕会有变故发生,怎么办呢?我说:国家的治平安定,统一的局面已经很长时间了,势必会逐渐地分崩离析。不过朝廷皇帝的威严历来很重,乱变纷争的风气未开。所以若不是从制度本身腐烂败落,则国家土崩瓦解的局面不会形成。依我来看,来日的灾祸,必然先自朝廷中央颠覆,而后神州无主,大家各自为政,大概不会超过五十年了。

从1867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最后1912年满清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退位,不多不少正好50年。赵烈文预言的准确,着实令人惊叹不已,甚至准确到令人恐惧。

赵烈文预言的准确,并不光在于其预言的时间准确,他甚至还推演除了清朝亡国的步骤,首先是慈禧太后对万国宣战,然后八国联军将慈禧太后赶出北京,中央政府土崩瓦解,地方上则是“东南互保”,也就是赵烈文说的“方州无主”,最后演变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果然一步步都在赵烈文的预言之中。

听到赵烈文这番话的曾国藩还不敢太相信,因此又接着追问:

曾国藩蹙额良久,说:“会否南迁呢?” 赵说:“恐怕是直接完蛋,未必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偏安江南。”曾说:“本朝君德比较正,或者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赵说:“君德正,然而国势隆盛之时,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很多。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曾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你不是戏论吧?”赵说:“当着老师您,我虽善谑,何至以此为戏。”

曾国藩以东晋、南宋的故事来追问,有没有可能中央政权南渡继续苟延残喘,赵烈文断然表示否定;曾国藩又从君德上下手,说本朝国君都矜矜业业没有明显失德亡国之君,赵烈文则以“创业太易,诛戮过重”来否定。

赵烈文为何说清朝“创业太易,诛戮过重”

赵烈文并不是那种神神叨叨的神棍、术士(虽然他本人极精通易经八卦),他这段话存粹是从道理和客观形势上进行分析的。

满清入关,确实存在诸多的偶然性:

  • 崇祯皇帝放弃南下避难,直接导致首都沦陷、中枢瘫痪,失去卷土重来的机会;

  • 占据首都的李闯势力无法有效整合政治力量,迅速堕落腐化,而没有像其他农民军起义一样成功建立新政权;

  • 吴三桂临时率部投敌,其部分原因居然因为爱妾陈圆圆被农民军抢走;

如果这三个条件任意一个条件缺失,满清能否顺利入住中原建立政权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所以赵烈文质疑满清政权“创业太易”不是没有道理的,创业太易的潜台词就是“政权基础不牢固”,毕竟满清是异族统治,既没有朱元璋光复华夏的政治口号,也没有其他更合理的政治主张,其本质仍然是一种“侵略”,以至于在后来的征战江南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江南百姓的激烈反抗,甚至引发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样的大屠杀惨剧,这是完全不利于政权稳固,也谈不上赢得民心的。赵烈文质疑的,正是满清政权欠缺群众基础的先天不足之处。所以后来的君主无论怎样勤政,也不能改变其异族统治的实质,于是满清政权从诞生到灭亡都伴随着严酷的“屠戮政策”,其著名的就有康雍乾三朝层出不穷的“文字狱”,本质上还是担心政权的民心不附,而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赵烈文预言的结果。

因为满清在江南屠戮过重,因此在江南没有坚固的民心基础,而由此则可以推断出“无法南迁”;由于对读书人一贯的采用“文字狱”进行高压统治,满清政权将那些有节气的君子一网打尽,因而在亡国之时无“士大夫食君之禄、抱君之恩”。

赵烈文说的“君德正,然而国势隆盛之时,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很多。”只是一种委婉之辞,其本质上还是在说清朝在士大夫读书人中的恩情是欠缺基础的。

对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番言论,曾国藩并未反驳。沉默很久后,曾才颇为无奈地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祏”是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宗祏之陨”即指王朝覆灭。曾国藩也预感到清王朝正面临灭顶之灾。

曾对此问题的看法仍十分复杂和矛盾。虽然承认“朝无君子,人事偾乱,恐非能久之道”,但又对清王朝仍抱某种希望,认为当朝的恭亲王奕为人聪颖,慈禧遇事“威断”,所以有可能避免“抽心一烂”、“根本颠仆”的结局。而赵烈文则坚持己见,认为奕“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慈禧“威断”反将使她更容易被蒙蔽。要想挽救颓局,像现在这样“奄奄不改,欲以措施一二之偶当默运天心,未必其然也”。“默运天心”颇有些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此更可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天道”、某种“历史规律”,局面如此不堪,如无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仅靠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修补补,实则无济于事,而奕、慈禧均非能对体制作出重大改革之人,所以清王朝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赵烈文端的是富有洞见,不仅对历史大势看得透彻,而且作为一个远离权力中心、根本无法近观奕、慈禧的“幕客”,对此二人的判断却准确异常,为以后的历史所证明。奕确是朝廷中少有的开明权贵,近代初期的一些革新措施大都与他有关,因此当时有视野开阔、思想开明之誉,但1898年清王朝救亡图存最后机会的维新运动兴起时,他却坚决反对,证明赵在1867年对他作的仅“小智耳”的论断不虚。慈禧乃至大清王朝以后不断为其“威断”所蔽所误,已为众所周知,无须再赘。赵的眼光,确实老辣。不仅如此,在清朝大兴文字狱,焚毁古书,和强化奴性思想的环境下,能做出如此推断,其功底之深厚可想而知。

奇人赵烈文

赵烈文(1832年~1894年)清时著名幕僚,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常州人,受曾国藩保举,曾任易州知州,多年为曾国藩机要幕僚,军事上多所谋划。对佛学、易学、医学、军事、经济之学都有涉猎。

著有《天放楼集》、《能静居士日记》54卷。是研究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历史的核心资料之一,详细记录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前后经过和语录事实。

赵烈文确实是一代奇才,其不光准确预言了满清政权的垮台,同时还更令人称奇的是,赵烈文长期研究易经,擅长卜卦。每遇大事难以决断之时,他都会寻求易经的帮助。庚申年间(1860),当太平天国攻占江南之时,他连续多日观察天象,卜卦之后,认为天下将要大乱,家乡不保。于是果断地带家人逃到了上海崇明岛上,最终避开了灾祸。

咸丰、同治年间,内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之乱,帝国权力中枢屡有大变,外有英法列强虎视眈眈,第二次鸦片战争硝烟未尽。这些所见所闻,让他忧时伤世,对正在大清帝国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思索,最终得出了“不出五十年矣”就要灭亡的判断。

《能静居士日记》


谈者无语


人类历史上最精准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历史上总有 一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斐迪南·福煦就有一句预言成为经典。

斐迪南·福煦,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参加了多次战役。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被任命为北部集团军司令,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

一战胜利后,福煦在法国对外政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属于以克列孟梭和彭加勒为代表的强硬派。

福煦在主持协约国对德延长停战协定谈判时,曾提出要求德国交出百分之五十的机器,交出波兹南、中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和上西里西亚的全部。在巴黎和会上,福煦他支持克列孟梭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但是这种过苛的条件也引起英、美的不满,他们不愿意看到德国过分削弱带来的法国称霸欧洲大陆的局面,所以并未执行

斐迪南·福煦,在 签订后愤怒地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此语不幸中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福煦认为,只有让法国永久性的占领莱茵兰,法国才能在德国的敌视下,获得足够的安全。在巴黎和会上,福煦一再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军事优势,削弱德国军事实力,防止德国再次威胁法国,但是法国领导人为了政治利益并未完全采纳。

在福煦看来,凡尔赛条约尽管限制了德军规模和武器装备,却并未完全摧毁德国的工业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而《凡尔赛条约》直接造成德国失去八分之一领土和十分之一人口,强烈的复仇主义势必在全德国蔓延,他的直觉告诉他德国人会在不久的将来复仇。

1929年3月20日,一代名将福熙于巴黎逝世,被安葬在圣路易教堂拿破仑一世的墓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