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求农家自制霉豆渣方法?

梨涡浅笑130299398


霉豆腐渣的制作工艺是怎么的?

在农村,制作霉豆腐的工艺,大家可能都知道,制作霉豆腐渣的工艺,年轻人或许很少见到过了。

过去农村人不象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有那么高,天天都可以吃豆腐炒肉,我们那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有豆腐干炒肉吃,加上那时候家中人口都多,一家一户祖宗三代一起吃饭,加起来随便就是八九上十口人吃饭,要天天解决这个吃饭菜问题,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


所以那个时候,农村人加工完豆腐干以后,豆腐渣就没有浪费的了,也没有给猪吃的,那就是留着自己霉着当菜来吃。

那时候农村人加工豆腐干,根本就不象现在加工豆腐干卖的人,把筛过浆后的豆腐渣还用水去洗,把洗出来的水,又用到下一桌豆腐中去,为了增加产量赚钱。


那时候农村人加工豆腐,一般用棉线布筛豆浆,密度大,筛出来的豆浆中没有一点儿豆腐渣,只有纯豆浆,所以,加工出来的豆腐干既细嫩,又清甜可口,连剩下的豆腐渣也香喷喷的,清甜可口。

所以呀,农村人在冬天加工完豆腐干以后,就用铁锅把豆腐渣炒干炒香,用一个篾制盘子,垫上一层巴焦叶,把炒干的豆腐渣放到巴焦叶上,然后再把它到粮仓中的稻谷上,用一条木板凳垫着,让它去化酵起霉,估计不到20天时间,豆腐渣已经起了一层白白的霉了,说明它已经化酵好了。

然后呢?然后农村大妈们,就象制作霉豆腐一样,把它倒出来晒干一下,用筷子拌散,再放点干辣椒,料酒,姜,盐把它们放入坛子里盖好,坛槽子里灌上水,防止里面的豆腐渣跑气坏掉了是吧。

不出十天,就可以把霉好了的豆腐渣拿出来,加点儿剁碎了的蒜头,油,味精,鸡精炒着吃,用碗装上加一点儿水蒸着吃了,味道儿棒棒哒啊!

不过制作霉豆腐渣必须用没有经过冷水,第二次冲洗过的豆腐渣,既没有豆浆,又没有营养,必须要是经过烧开了的豆浆,刚筛过浆的热豆腐渣才行,放置时间久了已变酸味,或者已经是变质了,都不适合做霉豆腐渣了,不但味道儿不好,还以免中毒。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农家霉豆腐在乡镇集市上有发好霉的现成豆腐块买,这里我不给你讲只做豆腐的原理,如果买新鲜豆腐回来自己做的话,我的方法是选用老一点新鲜的豆腐块买回来切成小块2到3左右厘米左右的小块,然后放入蒸笼中蒸熟一下,放量后散放好,没一小块保持一定的间隙,盖上纱布,放入阴暗的低温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7天左右的霉变可以让豆腐长处毛茸茸的毛发,我们湖南衡山那边做豆腐乳有几种做法,我家的豆腐是放米酒,有一些地方是放豆油菜油或者茶油之类,还有放酸水的,放酸水的我不知道方法,我就不说了,下面来讲一下包裹腐乳的配料,配料有两样是不能少,一个是辣椒一个是食盐,食盐跟辣椒的比例是1斤辣椒4两盐,盐多一点腐乳收藏的时间越久,还可以加入一些其它的香料,比如爱吃麻味的可以加入花椒,曾香神手桂皮八角之类,放这些之前最好打碎小火炒一下,把香味炒出来,把这些裹料备好后就准备一个坛子,瓦罐坛子最好,老坛有味道,底部撒一层裹料,一个豆腐在裹料里面滚一圈放入坛中,全部把放完后加入米酒,盖住豆腐的量,然后封好坛子,腌制30天以上,时间越长味道越香,每年的冬天我爸妈都会做两大坛子豆腐乳,可以吃到第二年的夏天,下饭,特香,而且我基本上是一坨两口就吃完,吐露出浓浓的酒香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鲜道


霉豆渣制作时候的操作要点:1豆渣;必须清洁新鲜,无霉变、酸败、发臭现象,无杂质。

2甩干;可用有工业滤布的甩干机尽量甩干水分。

3焙炒;要不断翻动,以免豆渣焦煳,炒到用手捏能成团,松手豆渣能散开为止,(也可以蒸熟)晾干。

4成型;将散豆渣装入木制小碗(碗需用桐油浸刷过)呈凸尖状,手工加压至碗口平上,然后碗口朝下,轻轻扣在霉箱稻草上面。

5霉制:霉箱大小形状如腐乳霉箱,无底,每隔3~5厘米有固定竹质横条,横条上竖放干净单棵稻草一层,利用稻草上的霉菌自然接种,再将豆渣粑排列在稻草上,每块间隔2厘米左右,每箱装80~90个豆渣粑,霉箱重叠堆放,将其静置霉房保温发酵。

6长出白毛扣出即可。

豆渣粑也称霉豆渣,是湖北天门市豆制品行业的汉族传统名吃,它是以豆腐渣为原料,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副食品。其发酵菌是稻草上的毛霉菌。霉豆渣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味道鲜美,是营养丰富的风味豆制品。


鄂S1983


1.清浆。豆腐渣1份,约加水2倍,并可加入少量做豆腐的下脚水(又称黄浆水),在木桶或缸中搅拌均匀,使呈浆糊状,置常温下浸泡(酸化),直至豆渣糊表面出现清水纹路,挤出水不再浑浊为止。浸泡时间的长短与用水多少,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一般在24小时左右。气温高,加水多;气温低,加水少,一般为豆渣重量的两倍左右。

2.压榨。将已清浆的豆渣装入麻袋中,进压榨设备,压榨出多余水分。经过压榨的豆渣,用手捏紧,可见少量余水流出。

3.蒸料。将已经过压榨的豆渣蒸热,底锅水沸腾后,将豆渣搓散,疏松地倒在炊篦上,加盖,用旺火蒸料。开始,蒸汽有轻微酸味逸出,上大汽后酸味逐渐消失。从上大汽算起,再蒸20分钟,直至有热豆香味逸出为止。

4再次压榨。将蒸熟的豆渣出锅,装袋进行再次的压榨,将多余的水分压干

5.摊晾。将压好的豆渣置干净竹席上摊晾至常温。

6.筛匀。将结块的豆渣放筛子里筛散,随着工艺的进步,现在人工相对轻松许多。

7.成型。将筛好的豆渣均匀撒在堆砌的模块里,人工用长木尺赶压成厚度1cm左右的方块。

8.霉制。霉箱大小形状如腐乳霉箱,无底,每隔3~5厘米有固定竹质横条,横条上竖放干净单棵稻草一层,利用稻草上的霉菌自然接种,再将豆渣粑排列在稻草上,每块间隔2厘米左右,每箱装80~90个豆渣粑,霉箱重叠堆放,每堆码10箱,上下各置空霉箱一只,将其静置霉房保温发酵。早春、晚秋季节,在霉房常温中霉制,冬天霉房要升火保温,室温在10~20℃之间。从发酵算起,间隔1~3天(室温高,时间短;室温低,时间长)后,在堆垛上层的豆渣粑上,隐约可见白色茸毛,箱内温度上升到20℃以上,就需进行倒箱。倒箱就是将霉箱颠倒堆码。豆渣粑全部长满纯白色茸毛,箱温如再上升,可将霉箱由重叠堆垛改为交叉堆垛,以便降温。再过1~2天茸毛由纯白色变为淡红黄色,即可出箱,霉豆渣制成。霉制周期冬季稍长,春、秋较短。



涛哥厨房


清浆。豆腐渣1份,约加水2倍,并可加入少量做豆腐的下脚水(又称黄浆水),在木桶或缸中搅拌均匀,使呈浆糊状,置常温下浸泡(酸化),直至豆渣糊表面出现清水纹路,挤出水不再浑浊为止。浸泡时间的长短与用水多少,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一般在24小时左右。气温高,加水多;气温低,加水少,一般为豆渣重量的两倍左右。

家庭自制霉豆渣

2.压榨。将已清浆的豆渣装入麻袋中,进压榨设备,压榨出多余水分。经过压榨的豆渣,用手捏紧,可见少量余水流出。

3.蒸料。将已经过压榨的豆渣蒸热,底锅水沸腾后,将豆渣搓散,疏松地倒在炊篦上,加盖,用旺火蒸料。开始,蒸汽有轻微酸味逸出,上大汽后酸味逐渐消失。从上大汽算起,再蒸20分钟,直至有热豆香味逸出为止。

4.再次压榨。将蒸熟的豆渣出锅,装袋进行再次的压榨,将多余的水分压。

家庭自制霉豆渣

5.摊晾。将压好的豆渣置干净竹席上摊晾至常温。

6.筛匀。将结块的豆渣放筛子里筛散,随着工艺的进步,现在人工相对轻松许多。

7.成型。将筛好的豆渣均匀撒在堆砌的模块里,人工用长木尺赶压成厚度1cm左右的方块。

8.霉制。霉箱大小形状如腐乳霉箱,无底,每隔3~5厘米有固定竹质横条,横条上竖放干净单棵稻草一层,利用稻草上的霉菌自然接种,再将豆渣粑排列在稻草上,每块间隔2厘米左右,每箱装80~90个豆渣粑,霉箱重叠堆放,每堆码10箱,上下各置空霉箱一只,将其静置霉房保温发酵。早春、晚秋季节,在霉房常温中霉制,冬天霉房要升火保温,室温在10~20℃之间。从发酵算起,间隔1~3天(室温高,时间短;室温低,时间长)后,在堆垛上层的豆渣粑上,隐约可见白色茸毛,箱内温度上升到20℃以上,就需进行倒箱。倒箱就是将霉箱颠倒堆码。豆渣粑全部长满纯白色茸毛,箱温如再上升,可将霉箱由重叠堆垛改为交叉堆垛,以便降温。再过1~2天茸毛由纯白色变为淡红黄色,即可出箱,霉豆渣制成。霉制周期冬季稍长,春、秋较短。


湖南小兵的生活记录


先把新鲜的豆腐买来晾干水分 切成小方块儿 用一个东西铺开来 一个个放好 下面垫上稻草 然后拿一床被子盖上 让豆腐发酵长生霉菌 几天后打开被子 霉菌生长 然后调料 用辣椒粉 十三香 搅拌均匀 把每块豆腐块儿裹上调料 放进坛子密封 三十天后美味即成 好吃的农家霉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毅雯in西安


豆渣首先是熟的 然后用保暖的东西盖起 让它长菌丝 并发酵 发酵好后再 做霉豆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